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4年10月17日 下午4:04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88)- 小心死灰復燃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近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10月7日 下午8:05
主旨: 給特區的信(88)- 小心死灰復燃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Tsang Tak Sing" , "Mr. Anthony Cheung" , "Mr. MOK Kwan Yu" , "Ms. TENG Yu Yan" ,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 George Luk , George2 Luk , George3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香港這次的「民衆自發示威集會運動」, 政府及集會人士都相當克制及冷靜。但大家應特別留意, 群眾的情緒一經挑動後,會漫延得極快,加上群龍無首, 無人可以控制或叫停。以致遍地開花,秩序大亂, 整個社會可以很快陷入「無政府狀態」。所以希望各大傳媒、學者、 黨派及議員,盡量以整體社會的福祉為上,讓事情儘速降温; 政府亦應特別克制。
2. 以下是「筆下留情」對今次事件的個人分析(文中「我」是作者):
香港「佔領運動」的退潮,比想像的快。我以為事件會擾攘、 延宕兩三星期,誰知不到十天就要揠旗息鼓了。 絕大部分香港人會為之舒一口氣,雖然仍見處處傷痕, 但慶幸噩夢總算能過去。
3. 事件以突襲政府總部、「佔中」倉促啟動而開始, 大批有備而來的佔領者企圖攻進政府的心臟, 逼使警方施放催淚彈和胡椒噴劑;接着是「遍地開花」, 佔街擴展到旺角、銅鑼灣、尖沙咀;幾天後,旺角出現「作用與反作 用」效應,爆發零星肢體衝突; 社會各方面呼籲佔街者撤退的聲音迅速增加。退潮隨而出現, 儘管仍有個別聲稱「他們不代表我」的死硬分子死撐。
4. 事件中,可以看到「狂熱性群眾運動」的一些慣見現象:-
➊ 群眾的狂熱激情不易持久。「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 再而衰,三而竭。」這是古人作戰的經驗,可用於狂熱的群眾運動。 少部分人會持續激情澎湃,但不可以寄望所有參與者都一樣, 除非有特殊的手段。歷史上某些政黨、宗教很精於此道,可供參考。
➋ 少數狂熱分子人數不多,但能量大,可以挾持多數, 甚至挾持、排擠較溫和的其他派系,成為主導大局的力量。
➌運動早期的領袖人物會因此權力旁落,指揮不靈,無能為力。
➍若運動不是由單一組織領導, 又缺乏單一而威信卓越的領袖和嚴密的組織,運動會出現不同山頭, 群眾可以隨時自由組合出自己的「單位」,各有「政」見, 互不統屬。運動於是益趨鬆散。
➎為激勵士氣和爭奪威信, 不同領袖會信口開河喊出一個比一個激進的喊話。 喊話不管有多不設實際、有多不合理,只要高、大、強, 都會博得台下雷鳴般歡呼,例如「永不撤退」、「誓死保衛」之類。
➏ 為之歡呼的狂熱分子,多屬盲從者, 不會斤斤計較領袖放言的「永遠」、「誓死」是不是假、大、 空之言。盲從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就如宗教信徒, 教義對於他們不是去理解的,而是去信仰的。 群眾運動常有宗教般的神聖性,以滿足盲從者的心靈需要。
➐ 高叫價除了贏得支持者的喝彩,也會帶來反效果, 一是在現實的落差中曝露了自己缺乏誠信,二是會把自己逼到死角, 沒有轉圜餘地,難以「收科」。
➑ 一些狂熱參與者體驗到精神昇華的快感、神聖感、使命感, 不肯輕易退落下來。運動、特別是訴諸激情的運動會因而易放難收, 如打開潘多拉的盒子。
➒ 群眾總是被蒙在鼓裡的犧牲者,對立雙方的利益計算、 幕後交易,都諱莫如深。幕後之幕後的操控, 幕前者就更加一無所知了。他們最後──若干年後── 會發覺自己不過是一只棋子。
5. 事件可能還會餘波蕩漾,經年不散,但流血的危機大概消散了。 催淚彈的氣味和畫面甫一出現就使很多人神經興奮起來, 認為是過分的武力。我卻認為這是最輕量級的武力, 儘管它可以歸類為化學武器。假若警方使用原始武器──警棍, 那才可怕呢,結果是頭破血流、斷手斷腳,後果嚴重得多、 暴力得多。由此亦可見人們即時反應的非理性── 抑或是蓄意誇張渲染?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10月6日 上午10:54
主旨: 轉寄: 給特區的信(87)- 盡速解決問題的提議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10月1日、2日、3日及4日的電郵。 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
(梁美然 代行)
(梁美然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4年10月6日 下午12:54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87)- 盡速解決問題的提議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10月3及4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吳穎嫻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hd@1823.gov.hk>
日期: 2014年10月5日 上午4:39
主旨: 給特區的信(86)-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 (檔案編號:2-481075126)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86)-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 (檔案編號:2-481075126)
謝謝你於2014年10月04日的電郵。
有關你電郵內提及的問題,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 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助理客戶服務主管
黃凱峯謹覆
2014年10月05日
1823助理客戶服務主管
黃凱峯謹覆
2014年10月05日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