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71)-北京共識的終結--中國的威權主義增長模式還能延續嗎?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8月28日 下午10:27
主旨:給特區的信(71)-北京共識的終結--中國的威權主義增長模式還能延續嗎?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以下摘自四年半前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前副院長)」:政府提升GDP以侵犯人的權利為代價  北京共識須終結 一文,其實泛民以至各反對派跟北京很多學者,評論和建議都大同小異,只是步伐優次因實際情況而有少許差別:
Beijing''''s ongoing efforts to promote growth are infringing on peopl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ghts.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have to start allowing ordinary citizens to take part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YANG YAO is Dean of the 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

1. 自從中國從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都在10%左右,現在其人均GDP30年前的12倍。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的經濟的成功要歸因於它非常規的經濟政策--混合型所有制,基本的財產所有權,以及政府的大力干預的綜合。代雜誌前外文編輯約拿·C·拉莫給它起名為:北京共識。

2. 不出意料,中共的自由市場政策已經在中國導致了巨大的收入不平均。總體基尼係數(用於衡量經濟是否平等的指標,零為絕對平等,1絕對不平等)於2008年達到了0.47,和美國相同。更讓人頭疼的是,中國的城鎮居民收入是農村的3倍半,是世界上城鄉差距最大的。

3. 由於在經濟發展收入增長之外,中國人民開始提出更多要求,單單將經濟發展作為良方來遏制、安撫社會不滿的招數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4. 過去30年來,中國有意地採取了有利於某些特定地區和群體的政策,來促進他們的改革和經濟發展。這也有助於中性的中共政府不會永久的和某些團體或地區結盟。中國如何融入世界就是一個好例子:70年代末,美國為了對抗蘇聯霸權,試圖把中國拉入其陣營。中國很快抓住了這個機會。但是早期的對外開放政策在國內引起了不滿:一些經濟特區如深圳,享有充裕的特惠待遇,引起其他地區的嫉妒。此外,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要求北京擁抱非平衡的發展策略,鼓勵東部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卻忽視了內地。如今,中國幾乎90%的出口依舊來自沿海九省。

5. 中國增長奇跡留下了不穩定因素。然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深受等收入陷阱之苦。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8000美元之間時,經濟發展開始停滯,收入不平等開始增長,社會衝突開始爆發。中國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陷阱的預警徵兆已無法忽視

6. 目前的經濟高度依賴外需,使得中國和主要交易夥伴摩擦不斷。GDP52%由儲蓄構成,消費降到歷史新低。大多數先進民主國家政府在資本性投資上的支出不超過政府收入的8%,在中國此數字卻高達近50%作為國民收入之一的居民收入正在下降,使得經濟擴張的同時,百姓卻感到變窮了。中國人開始希望從經濟發展中得到更多好處,中共單獨使用經濟發展來遏制、安撫社會不滿的老藥方開始失靈。

7. 儘管坐擁無上權力,又有近期的經濟發展成績單,中共還是週期性的遇到了來自公民的反抗。197645日的事件,是中共建政後第一次自發的民主運動。 13年後的事件,和大量的後續的抗議證明中國人民在政府無法滿足願望的時候,非常希望能組織反抗。國際社會對中國國內事件的關注也非常重要。現在,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的全球性強權,卻忽然間開始擔心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合法性

8. 更重要的是,北京當局持續提升GDP增長的努力將不可避免的的會侵犯到人民的經濟、政治權利。例如,在一些城市,蠻橫的土地徵收仍然盛行,政府密切的監視著互聯網,工會被壓制,工人們不得不承受長工時和不安全的工作條件。中國公民面對這些侵犯不會一直保持沉默,他們的不滿最終會變成間歇性的抗爭。不用多久,讓普通公民參與到政治過程中來的某種形式的政治轉型將成為不可或缺的。

9. 過去30年的改革大多數都是對迫在眉睫的危機所做出的回應。日益廣泛的反抗和經濟不平衡現在正在將中國推向另一巨大的險境。強大的、享有特權的利益集團和重商的地方政府正在阻止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在全社會範圍內平均分配,這將使得共產黨的戰略--用經濟增長換取人民對其絕對權力的同意--成為徒勞。

10. 在像美國這樣的先進民主國家中,一個開放的和包容的政治過程通常會制衡各個利益集團的權力。事實上,這正是公正政府的必要條件--平衡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如果適當的民主制度就位,以相互牽制大多數的強勢集團,那麼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政府依然可以保持中立。但是最終,如果中國共產黨希望鼓勵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在更多的民主化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道路。The reforms carried out over the last 30 years have mostly been responses to imminent crises. Popular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imbalances are now moving China toward another major crisis. Strong and privileged interest groups and commercialized local governments are blocking 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s of economic growth throughout society, thereby rendering futile the CCP''''s strategy of trading economic growth for people's consent to its absolute rule.
An open and inclusive political process has generally checked the power of interest groups in advanced democrac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Indeed, this is precisely the mandate of a disinterested government -- to balance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 more open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still remain disinterested if the right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were put in place to keep the most powerful groups at bay.
But ultimately,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greater democratization if the CCP wishes to encourage economic growth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4年8月27日 下午12:29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71)-市場與政府的關係
收件者: gl2468@gmail.com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8月25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附件1

The End of the Beijing Consensus
Can China's Model of Authoritarian Growth Survive?
By Yang Yao    FEBRUARY 2, 2010 in Foreign Affair

Since China began undertaking economic reforms in 1978, its economy has grown at a rate of nearly ten percent a year, and its per-capita GDP is now twelve times greater than it was three decades ago. Many analysts attribute the country's economic success to its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economic policy -- a combination of mixed ownership, basic property rights, and heav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ime magazine's former foreign editor, Joshua Cooper Ramo, has even given it a name: the Beijing consensus.
But, in fact,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moved unmistakably toward the market doctrines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with an emphasis on prudent fiscal policy, economic openness, privatization, market liberaliz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Beijing has been extremely cautious in maintaining a balanced budget and keeping inflation down. Purely redistributive programs have been kept to a minimum, and central government transfers have been primarily limited to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The overall tax burden (measured by the ratio of tax revenue to GDP) is in the range of 20 to 25 percent. The country i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recipie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omestically,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it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released to private hands or transformed into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Si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lacks legitimacy in the classic democratic sense, it has been forced to seek performance-based legitimacy instead,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Chinese citizens. So far, this strategy has succeeded, but there are signs that it will not last because of the grow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s it has created.
The CCP's free-market policies have, predictably, led to major income disparities in China. The overall Gini coefficient -- a measure of economic inequality in which zero equals perfect equality and one absolute inequality -- reached 0.47 in 2008, the same level as 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 disturbing, Chinese city dwellers are now earning three and a half times as much as their fellow citizen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highest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world.
How, then, h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en able to adopt the principles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while still claiming Marxism as its ideological anchor? The answer is that China has for three decades been ruled by a disinterested government -- a detached, unbiased regime that takes a neutral stance when conflicts of interest arise among diffe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group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Beijing has been devoid of self-interest. On the contrary, the state is often predatory toward citizens, but its predation is "identity-blind" in the sense that Beijing does not generally care about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its chosen prey -- unlike many governments elsewhere that act to protect and enrich specific social or political groups. As a consequenc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more likely than other authoritarian regimes to adopt growth-enhancing policies.
As the Chinese people demand more than economic gains as their income increases, it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the CCP to contain or discourage social discontent by administering the medicine of economic growth alone.
For the last 30 years, the CCP has intentionally adopted policies favoring specific groups or regions to promote reform and economic growth. It has helped that the disinterested CCP government was not permanently beholden to certain groups or regions.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is a case in point. At the end of the 197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eager to bring China into its camp as a buffer against Soviet hegemony, and China quickly grasped the opportunity. Yet that early adoption of an "open-door" policy gave rise to domestic resistanc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uch as Shenzhen, enjoyed an abundance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s that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envied. Moreover, the CCP's export-led growth model required that Beijing embrace 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encouraged rapid growth on the country's east coast while neglecting the interior; today, nearly 90 percent of China's exports still come from the nine coastal provinces.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 was also a calculated move. Before accession, it was widely believed that China would have to endure painful structural adjustment policies in many sectors in order to join the WTO. Even s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ctually accelerated negotiations with the organization's members. Despite the burdens it placed on the agriculture and retailing sectors, accession boosted China's exports, proving wrong those who worried about its effects. Between 2002 and 2007, Chinese exports grew by an annual rate of 29 percent, double the average rate during the 1990s.
China's astronomic growth has left it in a precarious situation, howeve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suffered from the so-called middle-income trap -- a situation that often arises when a country's per-capita GDP reaches the range of $3,000 to $8,000, the economy stops growing, income inequality increases, and social conflicts erupt. China has entered this range, and the warning signs of a trap loom large.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the economy has increased -- most notably with the current four-trillion-yuan ($586 billion) stimulus plan. Government investment helped China reach a GDP growth rate of nearly nine percent in 2009, which many applaud; but in the long run, it could suffocate the Chinese economy by reducing efficiency and crowding out more vibrant private investment.
The economy currently depends heavily on external demand, creating friction among major trading partners. Savings account for 52 percent of GDP, and consumption has dropped to a historic low. Whereas governments in most advanced democracies spend less than eight percent of government revenue on capital investment, this figure is close to 50 percent in China. And residential income as a share of national income is declining, making the average citizen feel poorer while the economy expands. As the Chinese people demand more than economic gains as their income increases, it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the CCP to contain or discourage social discontent by administering the medicine of economic growth alone.
Despite its absolute power and recent track record of delivering economic growth, the CCP has still periodically faced resistance from citizens. The Tiananmen incident of April 5, 1976, the first spontaneous democratic movement in PRC history, the June 4 movement of 1989, and numerous subsequent protests prove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quite willing to stage organized resistance when their needs are not met by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monitoring of China's domestic affairs ha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now that it has emerged as a major global power, China is suddenly concerned about its legitimacy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generally tries to manage such popular discontent by providing various "pain relievers," including programs that quickly address early signs of unrest in the population, such as reemployment centers for unemployed workers, migration programs aimed at lower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the recent "new countryside movement" to improve infrastructure,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ose measures, however, may be too weak to discourage the emergence of powerful interest groups seeking to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 Although private businesses have long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 government for larger profits, they are not alone. The government itself, its cronies, and state-controlled enterprises are quickly forming strong and exclusive interest groups. In a sense,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behave like corporations: unlike in advanced democracies, where one of the key mandates of the government is to redistribute income to improve the average citizen's welfare,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simply pursue economic gain.
More important, Beijing's ongoing efforts to promote GDP growth will inevitably result in infringements on peopl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ghts. For example, arbitrary land acquisitions are still prevalent in some cities, the government closely monitors the Internet, labor unions are suppressed, and workers have to endure long hours and unsafe conditions. Chinese citizens will not remain silent in the face of these infringements, and their discont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periodic resistance. Before long, some form of explicit political transition that allows ordinary citizens to take part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will be necessary.
The reforms carried out over the last 30 years have mostly been responses to imminent crises. Popular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imbalances are now moving China toward another major crisis. Strong and privileged interest groups and commercialized local governments are blocking 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s of economic growth throughout society, thereby rendering futile the CCP's strategy of trading economic growth for people's consent to its absolute rule.
An open and inclusive political process has generally checked the power of interest groups in advanced democrac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Indeed, this is precisely the mandate of a disinterested government -- to balance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 more open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still remain disinterested if the right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were put in place to keep the most powerful groups at bay. But ultimately,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greater democratization if the CCP wishes to encourage economic growth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附件2

姚洋的博客     2010-05-26 16:01:20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http://yaoya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82627853201042641206/

北京共識的終結--中國的威權主義增長模式還能延續嗎?  

自從中國從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都在10%左右,現在其人均GDP30年前的12倍。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的經濟的成功要歸因於它非常規的經濟政策--混合型所有制,基本的財產所有權,以及政府的大力干預的綜合。時代雜誌前外文編輯約拿·C·拉莫給它起名為:北京共識。

但是實際上,過去的30年裡,中國經濟準確無誤的朝著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市場信條邁進,強調謹慎的財政政策、經濟開放、私有化、自由市場、和保護私有產權。北京極度小心地維持著財政平衡,壓低通貨膨脹。純粹的再分配計畫被限制到最小,中央政府的經濟調配主要局限於基礎設施開支。總體稅收負擔(計算方法:稅收收入與 GDP相除得到的比例)在20%25%之間。中國引進外資排名世界第二。在國內,80%的國有企業都已經私有化或者成為上市公司。從經典的民主觀點來看,由於中共缺乏執政合法性,因此它被迫去不斷提高中國公民的生活水準,用這種表現來贏得合法性。到目前為止,此策略是成功的。但是它開始露出山窮水盡的跡象:收入的失衡不斷加劇,此策略也製造出了內部和外部的不平衡。

不出意料,中共的自由市場政策已經在中國導致了巨大的收入不平均。總體基尼係數(用於衡量經濟是否平等的指標,零為絕對平等,1為絕對不平等)於2008年達到了0.47,和美國相同。更讓人頭疼的是,中國的城鎮居民收入是農村的3倍半,是世界上城鄉差距最大的。

那麼,中國政府是怎樣一邊實踐新古典經濟學的原理,一邊自詡以馬克思主義為意識形態基礎的呢?答案是:30年來中國由一個中性政府來統治的--這是一個(與利益集團)分離的,沒有(利益集團傾向性方面)偏見的政體,當不同的社會、政治團體發生利益衝突時,保持中立的姿態。這並非意味著北京當局一心為公。相反,這個政府經常掠奪公民。但是這種掠奪是不問身份的,北京當局總體上不在乎選擇哪些社會、政治團體作為他們的獵物--和其他許多威權政府不同,其他政府只會保護一些特定的社會團體、政治團體,任其自肥。結果就是:中國政府比其他威權政體更精於推行發展經濟的政策。

由於在經濟發展收入增長之外,中國人民開始提出更多要求,單單將經濟發展作為良方來遏制、安撫社會不滿的招數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過去30年來,中國有意地採取了有利於某些特定地區和群體的政策,來促進他們的改革和經濟發展。這也有助於中性的中共政府不會永久的和某些團體或地區結盟。中國如何融入世界就是一個好例子:70年代末,美國為了對抗蘇聯霸權,試圖把中國拉入其陣營。中國很快抓住了這個機會。但是早期的對外開放政策在國內引起了不滿:一些經濟特區如深圳,享有充裕的特惠待遇,引起其他地區的嫉妒。此外,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要求北京擁抱非平衡的發展策略,鼓勵東部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卻忽視了內地。如今,中國幾乎90%的出口依舊來自沿海九省。

中國2001年加入WTO是深思熟慮的一步棋。在入世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在許多領域將經歷痛苦的結構和政策轉型。雖然如此,中央政府實際上還是加快了和WTO成員的談判。儘管加入WTO給農業和零售業帶來了沉重負擔,入世推進了中國出口,那些擔心副作用的人們被證明是多慮了。從2002年到2007 年,中國出口每年增長29%,是90年代平均出口額的兩倍。

中國增長奇跡留下了不穩定因素。然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深受中等收入陷阱之苦。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8000美元之間時,經濟發展開始停滯,收入不平等開始增長,社會衝突開始爆發。中國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陷阱的預警徵兆已無法忽視。

最近的幾年,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加強。最顯著的是目前的四萬億(合586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畫。在政府投資的幫助下,2009年中國的GDP增長率達到將近9%,贏得掌聲一片。但是長期來看,這可能導致中國經濟效率降低,國進民退,使中國經濟窒息。

目前的經濟高度依賴外需,使得中國和主要交易夥伴摩擦不斷。GDP52%由儲蓄構成,消費降到歷史新低。大多數先進民主國家政府在資本性投資上的支出不超過政府收入的8%,在中國此數字卻高達近50%。作為國民收入之一的居民收入正在下降,使得經濟擴張的同時,百姓卻感到變窮了。中國人開始希望從經濟發展中得到更多好處,中共單獨使用經濟發展來遏制、安撫社會不滿的老藥方開始失靈。

儘管坐擁無上權力,又有近期的經濟發展成績單,中共還是週期性的遇到了來自公民的反抗。197645日的事件,是中共建政後第一次自發的民主運動。 13年後的事件,和大量的後續的抗議證明中國人民在政府無法滿足願望的時候,非常希望能組織反抗。國際社會對中國國內事件的關注也非常重要。現在,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主要的全球性強權,卻忽然間開始擔心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合法性。

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管理如此廣泛的不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鎮痛藥,包括了快速的在群眾中解決掉動亂的早期預兆,比如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中心,允許勞動力自由流動來降低地區間的不平衡,以及最近旨在提升農村的基礎設施、醫保,農村教育等的新農村運動

但是,想要用這些措施來壓制強勢的利益集團,阻止他們影響政府,怕是勉為其難了。雖然私營企業一直都承認:和官府合作才能賺大錢,但並不是只有他們才做此想。政府本身,其裙帶網路,和國有企業快速的形成了強大的排他性利益集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地方政府的行為和公司相似:不像在先進民主國家中,政府獲得的重要授權就是要重新分配收入,提高國民的平均福利,中國的地方政府只是在追求經濟利益。

更重要的是,北京當局持續提升GDP增長的努力將不可避免的的會侵犯到人民的經濟、政治權利。例如,在一些城市,蠻橫的土地徵收仍然盛行,政府密切的監視著互聯網,工會被壓制,工人們不得不承受長工時和不安全的工作條件。中國公民面對這些侵犯不會一直保持沉默,他們的不滿最終會變成間歇性的抗爭。不用多久,讓普通公民參與到政治過程中來的某種形式的政治轉型將成為不可或缺的。

過去30年的改革大多數都是對迫在眉睫的危機所做出的回應。日益廣泛的反抗和經濟不平衡現在正在將中國推向另一巨大的險境。強大的、享有特權的利益集團和重商的地方政府正在阻止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在全社會範圍內平均分配,這將使得共產黨的戰略--用經濟增長換取人民對其絕對權力的同意--成為徒勞。

在像美國這樣的先進民主國家中,一個開放的和包容的政治過程通常會制衡各個利益集團的權力。事實上,這正是公正政府的必要條件--平衡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如果適當的民主制度就位,以相互牽制大多數的強勢集團,那麼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政府依然可以保持中立。但是最終,如果中國共產黨希望鼓勵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在更多的民主化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道路。

(原載《外交》雜誌,美國「Foreign Affair」:The End of the Beijing Consensus  Can China's Model of Authoritarian GrowthSurvive? 
by YangYao  on 02/02/2010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71)-市場與政府的關係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8月25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71)-市場與政府的關係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John Tsang" , "Mr. Tsang Tak Sing" , "Mr. Anthony Cheung" , "Ms. TENG Yu Yan" ,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自從亞當‧史密斯論述自我組織的市場以來,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適當平衡何在,一直是經濟學家幾個世代以來的辯論主題。這場激烈論戰已經燃燒超過兩個世紀,以下是傑佛瑞.薩克斯整理出來的五個結論。他想,這些結論仍值得我們這個時代參考。

2. 
首先,就涵蓋眾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生產部門而言,我們應該依賴市場力量,讓市場競爭大行其道。這是海耶克的主張,而且論點很好。市場也有優良特質,例如分權化、尊重個人意願、不需大費周章地協調一大群人共同合作。市場可迎合個別消費者的喜好。如果食物可以在市場機制下順利從農場送到城市人家的餐桌上,就儘管讓市場自由運作,不需中央計劃機關插手管理農場生產、食物的處理、運輸和分配。為了營利,農場、麵粉廠、運輸業者和超級市場自會供應消費者所需(蘇聯就曾由政府管控食物的生產與分配,結果造成基本糧食經常短缺)。

3. 
其次,市場的公平與永續才是政府該負責的,包括社會裡的所得重分配。市場力量造成薪資升降,能有效引導工作者參與需要用人的部門,退出勞力過剩的部門,卻也可能造成所得分配不公。很多人因為產業蕭條或工作技能落伍而陷入窮困,或者我們今天這一代因為消費太多的自然資源,讓未來世代承擔昂貴的代價。因此,政府進行課稅與所得移轉必須審慎規劃,幫助那些真正無能為力的人,以保護未來世代的福祉。

4. 第三,我們應該了解,科學知識與科技是公共財,該由政府和私部門攜手積極倡進。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社會不是單憑市場力量創造出來的。美國非常重視知識累積與傳播,因此挹注大量經費在研究發展、公共教育、電子治理和開放原始碼之上,以補專利與智慧財產權的市場體制之不足。專利與智慧財產權就像雙面刃,讓知識生產者在獲利的誘因下努力工作,但我們也要了解,它們也會造成一時的壟斷,引發藥價高昂、研究瓶頸(某種知識因專利保護而無法取得)和數位落差等問題。

5. 
第四,由於經濟生活變得愈來愈複雜,政府的角色也變得更多元。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面對的各種經濟問題,如何從1789年的憲法去找尋答案?當然,我們的開國元勳具有真知灼見,如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所言:「地球屬於現今所有的生存者。」這意謂我們該因時制宜,重新審思我們的生存環境,特別是在這麼一個全球快速變遷、環境威脅不斷、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社會。

6. 
第五,我們應該了解市場與政府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依國家不同而異。我們不應指望美國、歐洲、中國、印度等國適用同樣的平衡點。像巴西、中國、印度等正在崛起的經濟體,政府應該多致力於彌補科技差距。至於已經領先的國家(如美國)則該多分配一些資源給尖端研究與發展。因此,中國應趕快迎頭趕上,而美國也必須努力不懈,才能保持科學與科技的領先地位。這些都不是光靠自由市場經濟就可達成的。

7. 
追求平衡的市場經濟:總而言之,現代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的驚人發展。地球上有數十億人、十億戶以上的人家,在幾百萬家公司工作,各自追求自我利益,利用勞動時間和自然資源生產資本財(如機械和建築)。但是光靠市場本身無法達成社會的三重底線,也就是效率、公平和永續。

8. 市場體系必須和政府機構互補,才能完成以下目標:提供公共財(包括基礎建設和科學研究等)、規範市場、確保所得重分配的公平性、使窮人提高長期生產力以擺脫貧窮,以及為了未來的世代保護脆弱的地球資源,促進環境的永續經營。這些任務都不簡單,每個世代的地球人都得發揮巧思和創造力,才能面對時代的挑戰。

9. (本文摘自著名發展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 Jeffrey D. Sachs 的(文明的代價:追求繁榮、效率、正義、永續,沒有白吃午餐)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Reawakening American Virtue and Prosperity 3章「自由市場的謬誤」)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4年8月22日 下午3:45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70)-國家安全的不同詮釋(2)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8月19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George Luk 19/08/2014 06:47 PM
To
"Mr. Li Wei"
"Mr. C Y Leung" 
cc
"Mr. John Tsang"
"Mr. Tsang Tak Sing"
"Mr. Anthony Cheung"
"Ms. TENG Yu Yan"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Subject
給特區的信(70)-國家安全的不同詮釋(2)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過去曾數次引用意大利學者Francesco  Sisci 在 Mar 9,  2006  (from Asia Times Online) 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HC09Ad02.html
的文章PART 3: Beijing's great Hong Kong experiment,用以解讀為何北京,希望香港能循序漸進地邁向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可惜部份港人急於求成,忘記民主制度並非一蹴即就,他們往往說那是爭取了數十年,却仍是在拖拖拉拉;不如大家看看美國的改革及制度演進。

2. 正如在「給特區的信(2-5)-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1-4)」,引述馬駿等人的研究,以當年(1890年至今)美國的強大,國家及政府的各種制度,都仍是須要一步步不斷改進。

3. 讓我再引述他們在摘要的最後幾段:

『11. 選舉民主並不能使得政府和政治家是負責的(Ma,2009;Ma & Hou,2009)。19世紀末20世紀初既是美國歷史上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轉折時期,也是美國歷史上政治腐敗的高峰期。貪污受賄、收取回扣、巧取豪奪、偷盜欺詐、內部人交易等形形色色的醜聞充斥著那個時期的美國社會。

12. 倪星、程宇的論文《美國進步時代的廉政建設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對進步時代美國社會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描述,剖析了導致腐敗的主要原因,系統介紹了當時美國所採取的反腐措施。他們認為,美國進步時代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在於,治理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強有力地打擊各種腐敗。反腐敗的進程和效果不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有賴於社會和公眾的參與。反腐敗不可能一蹴而就,廉政建設必須持之以恆。

13. 以上論文遠未能完全曩括進步時代改革的全部內容,如在普選制度、公務員制度改革等方面進步時代的改革也是可圈可點的。同時,進步時代的改革也存在著種種不盡人意的地方。在這些論文中,作者都努力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分析進步時代改革的成功經驗及不足之處,並初步地討論了中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和教訓。

14. 總之,無論進步時代在某個領域的改革是否成功,它都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之處。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能夠推動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者反思自己的使命,反思自己的研究,科學而且深入地研究中國轉型的各種治理問題,為國家的成功轉型提供可行的建議。正是通過積極介入進步時代的改革以及其後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改革,美國公共行政學才進入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15. 我們可以看到,參考前人經驗,獲得「後發先至」的可愛之處。香港各種社會發展、公共治理、政治演進,表面上未必對本港帶來最好的結果,但所付出的學費,却往往會為大陸的城市進程帶來寶貴的經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末段是個人多年觀察所得)』

Regards,

George Luk

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5)- 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4)




無論進步時代在某個領域的改革是否成功,它都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之處。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能夠推動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者反思自己的使命,反思自己的研究,科學而且深入地研究中國轉型的各種治理問題,為國家的成功轉型提供可行的建議。正是通過積極介入進步時代的改革以及其後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改革,美國公共行政學才進入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人︰ George Luk 
收件人︰ George Luk 
傳送日期︰ 2013年09月22日 (週日) 12:37 PM
主題︰ Fwd: 給特區的信(5)- 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4)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在美國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改革中,社會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動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一運動的主要參與者都是女性,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知識女性。在20世紀的社會科學中,社會進步主義的影響漸漸湮沒在主要由男性控制的學術界。但是,在20世紀後期,隨著各種治理問題越來越難以在現有的治理框架內加以解決,一些學者已經開始重新挖掘美國進步時代的社會進步主義的思想。
2. 熊美娟專門分析了性別因素是如何影響美國進步時代改革以及現代行政國家的構建。她分析了女性在這一時期參與美國進步時代改革中的不同路徑,提出女性通過協會和組織在發展社會公共福利、提供公共服務和促進政府行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由於女性更關心、更需要的是社會改革,目的是所有人都得到的社會福利,而相對來說對政治體制不感興趣。女性的思想方式是如何説明他人,而不是希望或需要政治改革,而男性則正好相反,認為社會問題出自政府運作的問題,因此,從男性和女性參與美國進步時代改革的不同路徑來看,女性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將要在行政國家的建構中被邊緣化。
3. 通過這一研究,她認為,參與政治改革非常重要。要在社會上引起變革,要保證其政策有相當長時間的穩定性,要得到人民的關注,政治改革是唯一的出路。非政府組織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有太多的限制,女性必須從政治改革入手,發揮女性性別因素對社會建構、社會和諧應有的作用。
4. 在社會政策中,住房政策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步時代的種種社會問題中,普通公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和移民的住房問題尤為突出。快速的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導致大規模的新移民的湧入,從而引發嚴重的住房問題。低收入人口無法從住房市場滿足住房需要,政府的回應非常消極,效果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進步主義者積極行動,發起住房運動,揭示住房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各種措施推動政府進行政策干預,解決住房問題。
5. 朱亞鵬專門分析了美國進步時代的住房問題的形成和進步主義者的回應及其後果,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他認為,首先,中國的住房問題不僅僅是低收入者住房負擔能力不足,無力滿足其住房需求的問題,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生問題。它更是一個公民住房權利確認問題和統一的公民身份建立的問題。美國當年面對的是外國移民的接納和國民身份確認的問題,而中國現在則面臨的是,如何統一和做實--得到法理確認而事實上又被戶籍制度和福利制度割裂的公民權利與公民身份--的問題。
6. 其次,鑒於我國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特殊背景和政策遺產,政府應該放鬆管制,容納和鼓勵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求住房問題和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擺脫國家與市場對立,國家與社會對立,第三部門與市場對立的僵化思想,進而形成國家、市場和社會的良性互動的治理新局面,是解決我國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根本出路。
7. 工業化總是伴隨著城市化,而城市化會給公共治理帶來新的問題。美國進步時代之前,乃至進步時代的前期,城市都是當時美國社會、政治問題最集中的地方,進步時代改革也主要是從城市治理層面開始的。因此,理解美國城市在當時經歷的各種變化及其導致的各種社會、政治問題至關重要。在美國,城市政黨機器和“老闆”政治在大大小小的不同城市中一度盛行,有的“機器”和“老闆”能夠壟斷、把持一個地方的城市政治幾十年,並且享有很高的市民支持。
8. 王進的論文《城市政黨機器和老闆:從波士頓城市政治看美國進步時代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試圖通過分析波士頓在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政治,尤其是以寇里為代表的城市老闆政治來進一步理解民主政治與經濟和社會基礎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城市政黨機器、老闆和城市選民之間的“美國式的共生”關係是一種像任何生物界的共生關係一樣,兩種生物是盤根錯節的糾纏在一起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使得城市政黨機器和老闆政治賴以存在的社會和經濟基礎逐漸消失,老闆和貧困的選民之間的共生關係不復存在,從而為城市改革奠定了基礎。
9. 何豔玲、羅思東的論文《城市應該如何管理: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體制及其改革》分析了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體制改革,她描述了傳統的以政治機器為核心的美國市政管理體制在進步時代面臨的衝突和困境,介紹了向“強市長型”市長-議會制、城市委員會制、城市經理制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們各自所具有的特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美國城市管理體制的清晰圖景。
10. 同時,這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當時為什麼會提出政治與行政分立的想法。當然,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改革還涉及其他方面的內容,例如公務員制度建設、引入企業管理經驗、建立預算制度等。許多這些改革最後都推廣到更高層級的政府。
11. 選舉民主並不能使得政府和政治家是負責的(Ma 2009Ma & Hou2009)。19世紀末20世紀初既是美國歷史上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轉折時期,也是美國歷史上政治腐敗的高峰期。貪污受賄、收取回扣、巧取豪奪、偷盜欺詐、內部人交易等形形色色的醜聞充斥著那個時期的美國社會。
12. 倪星、程宇的論文《美國進步時代的廉政建設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對進步時代美國社會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描述,剖析了導致腐敗的主要原因,系統介紹了當時美國所採取的反腐措施。他們認為,美國進步時代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在於,治理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強有力地打擊各種腐敗。反腐敗的進程和效果不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有賴於社會和公眾的參與。反腐敗不可能一蹴而就,廉政建設必須持之以恆。
13. 以上論文遠未能完全曩括進步時代改革的全部內容,如在普選制度、公務員制度改革等方面進步時代的改革也是可圈可點的。同時,進步時代的改革也存在著種種不盡人意的地方。在這些論文中,作者都努力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分析進步時代改革的成功經驗及不足之處,並初步地討論了中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和教訓。
14. 總之,無論進步時代在某個領域的改革是否成功,它都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之處。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能夠推動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者反思自己的使命,反思自己的研究,科學而且深入地研究中國轉型的各種治理問題,為國家的成功轉型提供可行的建議。正是通過積極介入進步時代的改革以及其後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改革,美國公共行政學才進入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15. 我們可以看到,參考前人經驗,獲得「後發先至」的可愛之處。香港各種社會發展、公共治理、政治演進,表面上未必對本港帶來最好的結果,但所付出的學費,却往往會為大陸的城市進程帶來寶貴的經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給特區的信(4)- 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3)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3年9月19日下午2:38
主旨: 給特區的信(4)- 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3)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美國「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的改革開啟了美國現代國家建構的“序幕”,也在很多方面形成了美國現代國家的“雛形”。那麼,這場轟轟烈烈的進步主義運動具體是如何展開並形成規模的呢?請繼續細味馬駿及劉亞平兩年多前在「中國改革論壇網」上的同名文章。
2. 預算改革在美國“進步時代”改革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預算改革從整體上為美國人重構了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葉娟麗的論文《美國進步時代的預算改革》專門介紹、分析和評估了美國進步時代的預算改革,並探討了美國預算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從艾倫、布魯埃爾、克裡夫蘭到威洛比,美國進步時代的知識精英們歷經數十年的研究探索,終於實現了預算制度從理論到實踐的巨大變革。而從從希歐多爾·羅斯福、塔夫脫、威爾遜、哈定,到佛蘭克林·羅斯福,美國進步時代的政治精英們最終實現了美國預算民主從地方到聯邦的全面推進,從而使公共預算成為了各種利益集團在政治領域尋求自身利益的有效工具。
3. 進步時代的改革者用公共預算來組織政府,不僅改變了行政當局的行為,而且加強了政府和民眾的聯繫。公共預算改革使政府成為負責任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成為現實,從而在根本上重塑了美國各級政府,從而促進了美國社會的整體繁榮。
4. 會計是民主的僕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也是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在進步主義改革之前,美國的地方政府缺乏科學合理的預算和會議管理工具,這部分造成了當時美國的政治腐敗。為此,美國進行了政府會計改革,張光在《美國進步時代的政府會計改革》一文中梳理了這一改革的歷程,特別是在明確政府會計和商業會計的關係、基金會計、預算會計和財務的報告等方面作出的突破,並認為這一改革奠定了美國州和地方政府會計的基礎。
5. 他指出,結合美國進步主義運動以來政府會計的發展經驗,我國政府會計亟待進行如下的改革:(一)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向立法部門和公眾公佈本級政府的年度預算和財務報告。(二)考慮到我國目前沒有政府財務報告和會計的標準,有關部門(如財政部會計司)應當立即著手制定我國的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標準。(三)在制定我國政府會計準則時,應注意如下幾點:(1)無論是預算,還是會計和財務報告,都必須覆蓋整個政府的財政行為。(2在政府會計準則中,要求政府提供反映財務狀況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引入權責發生制。(3)加強政府會計的教育和訓練。
6. 進步時代也是美國現代管制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面臨食品安全方面的國際和國內壓力,美國開始建立食品安全的聯邦管制體制。劉亞平的論文《美國進步時代的管制改革:以食品安全為例》詳細介紹了美國現代食品監管體系的形成過程,特別是“改革的艱難醞釀過程”。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得原有的制度安排無法再保護美國人珍視的自由競爭和個人自由。在部分食品企業和一些官僚機構的推動下,食品安全監管被提上國會議程,但是因為來自其他企業和州政府的強烈反對,改革一再受阻。
7. 在受意識形態驅動的進步主義者特別是扒糞者的努力下,公眾對食品安全現狀的不滿越來越強烈,最終導致國會於1906通過兩部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明確了聯邦政府對食品安全的責任,並確定了實施管制的機構、程式和管制內容。作者認為,這一改革過程所體現出來的調整、妥協和尋求共識的精神,是進步時代最為珍貴的遺產。當然,她也指出,面對同樣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的中國,必須從中國的本土實踐中去發掘和發現可行的改革方案。
8. 劉鵬則從制度變遷史的角度,對美國聯邦政府藥品監管體制的百年變遷歷史進行了梳理,並結合風險規管本身的特徵,將其劃分為事後型規管、事前型規管和全過程規管三個階段,力圖展現出現代風險社會中規管型國家起源和發展的基本軌跡,反映出國家對商業社會、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三種不同社會形態下社會風險的規管模式。
9. 他指出,對於正在迅猛推進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當下中國而言,美國藥品規管體制變遷歷史表明,中國的藥監改革必須同時兼顧商業化、工業化和資訊化的三種趨勢,並從規管獨立性、規管資訊能力建設、工具的有機結合、規管體系的問責性建設以及規管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化五個方面來推進規管體系的改革。
10. 為了解決經濟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在進步時代,美國的國家治理經歷了一個根本性的調整,社會達爾文主義被拋棄,國家開始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John Herrick教授嘗試從社會政策的視角來窺探美國進步時代的改革。作者指出,進步時代的美國各種社會問題叢生,面對動盪不安的時局,各種政治勢力提出了不同的回應之策。尋求社會政策的回應來應對社會變化是當時進步主義改革者的重要選擇。
11. 通過為社會變遷中的弱勢群體--工人、婦女、家庭和兒童提供安全與保護,以此促進市場和社會穩定,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進步時代主要畫面。進步主義運動並不是大規模的、全國協調的現象。當中包含了從地方到州再到全國層面的改革家所做出的努力。
12. 這些改革家相信,社會問題可以通過理性和同情得到解決。進步時代的社會政策創新反映出,精英的意志支配著對經濟與社會弱勢群體的資源配置,也支配著分配的可能與變數。進步主義的改革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位於改革最前沿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新興階層。John Herrick的論文突顯了進步主義者在改革中的關鍵作用,也突顯出改革背後的意識形態理念的重要性。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 
日期: 2013年9月18日下午12:04
主旨: Re: 香港的願景(87)-家(2)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 先生:
9月4-12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姚一風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70)-國家安全的不同詮釋(2)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8月19日 下午6:47
主旨: 給特區的信(70)-國家安全的不同詮釋(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John Tsang" , "Mr. Tsang Tak Sing" , "Mr. Anthony Cheung" , "Ms. TENG Yu Yan" ,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過去曾數次引用意大利學者Francesco  Sisci 在 Mar 9,  2006  from Asia Times Online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HC09Ad02.html
的文章PART 3: Beijing's great Hong Kong experiment,用以解讀為何北京,希望香港能循序漸進地邁向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可惜部份港人急於求成,忘記民主制度並非一蹴即就,他們往往說那是爭取了數十年,却仍是在拖拖拉拉;不如大家看看美國的改革及制度演進。

2. 正如在「給特區的信(2-5)-美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是如何進行政府改革的?(1-4)」,引述馬駿等人的研究,以當年(1890年至今)美國的強大,國家及政府的各種制度,都仍是須要一步步不斷改進。

3. 讓我再引述他們在摘要的最後幾段:

『11. 選舉民主並不能使得政府和政治家是負責的(Ma2009Ma & Hou2009)。19世紀末20世紀初既是美國歷史上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轉折時期,也是美國歷史上政治腐敗的高峰期。貪污受賄、收取回扣、巧取豪奪、偷盜欺詐、內部人交易等形形色色的醜聞充斥著那個時期的美國社會。

12. 倪星、程宇的論文《美國進步時代的廉政建設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對進步時代美國社會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描述,剖析了導致腐敗的主要原因,系統介紹了當時美國所採取的反腐措施。他們認為,美國進步時代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在於,治理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強有力地打擊各種腐敗。反腐敗的進程和效果不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有賴於社會和公眾的參與。反腐敗不可能一蹴而就,廉政建設必須持之以恆。

13. 以上論文遠未能完全曩括進步時代改革的全部內容,如在普選制度、公務員制度改革等方面進步時代的改革也是可圈可點的。同時,進步時代的改革也存在著種種不盡人意的地方。在這些論文中,作者都努力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分析進步時代改革的成功經驗及不足之處,並初步地討論了中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和教訓。

14. 總之,無論進步時代在某個領域的改革是否成功,它都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之處。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能夠推動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者反思自己的使命,反思自己的研究,科學而且深入地研究中國轉型的各種治理問題,為國家的成功轉型提供可行的建議。正是通過積極介入進步時代的改革以及其後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改革,美國公共行政學才進入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15. 我們可以看到,參考前人經驗,獲得「後發先至」的可愛之處。香港各種社會發展、公共治理、政治演進,表面上未必對本港帶來最好的結果,但所付出的學費,却往往會為大陸的城市進程帶來寶貴的經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末段是個人多年觀察所得,世界上是没有免費午餐,可能香港撑得住,亦大有可能一蹶不振)』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415
主旨: 給特區的信(41)- 無奈(3)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Francesco Sisci 八年前的一篇文章,仍然適合現時的社會情況。當年他對中國各種估算(政經及社會民生方面),以今天來看,其實是過於保守。

2. 但一部份激進人士,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無視現實。比較可惜的是其他較温和人士,為了被「道德高地」所壓,不得不跟着走;可說是香港的無奈。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4411
主旨: Re: Fwd: 給特區的信(40)- 我們的社會需要讚賞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47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
吳穎嫻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3325
主旨:香港的願景(65)- 重溫香港的長遠規劃(10)- 從不同戰畧高度看這問題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請參考以下這位外國朋友的分析:-
PART 3: Beijing's great Hong Kong experiment
By Francesco Sisci 
Mar  9,  2006  from Asia Times Online
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HC09Ad02.html

可能因為他是外國人,可以比較抽離一點;能夠客觀地、現實地去看本港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部份市民所說的:所有、所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源於本港未有全面民主選舉這個議題上。

(1)跟據外國的經驗,中國的進步及現代化,會帶來大規模的城市化,可能達70%或更高一點。

(2)隨着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聲便會增加。如何可以平穩、非暴力方式,過渡到民主制度呢?(大陸很多學者,不論是當地的或是海歸派,幾十年來都在研究這個問題)。

(3)超過十億的相對富裕的城市人口,如何可以平穩地,從現有的制度,過渡到民主制度,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If the experiment proceeds with success in Hong Kong, it could be expanded elsewhere in the country; if not, then corrections could be introduced and the process slowed down.

For now, it is not proceeding as expected because in Hong Kong many want to push ahead the timetable of "Beijing's experiment" and attain full-fledged democracy while Beijing is still unprepared.

Full democracy in Hong Kong could bring in local rulers opposed to Beijing's politics, and this could create much fri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and that in Beijing. In that case Hong Kong could become a fifth column of political destabilization in China, something Beijing could not tolerate. Therefore Beijing will try to avoid a hostile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to prevent things from spinning out of control.

Things should proceed as Beijing plans, not as Hong Kong plans. Hong Kong, according to Beijing, will be consulted, its opinions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but Hong Kong people must understand it is not only the destiny of their territory at stake, it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of the whole of China.
(為何本地及海外民主派人士,那麼高調談論「六四」這問題,不惜衝着香港及大陸政府而行,不是希望大陸同胞亦可「循序漸進地」獲得更大程度的民主嗎?)

(4)這樣香港便成了中國走往未來的重要參考。若果香港的循序漸進,民主化過渡模式,沒有太大、或太多問題的話,北京便有信心讓全中國早點逐步推行民主及制度化。政治,這衆人的事,從來都是需要大家作適度妥協的。

(5)作者在末段說:香港及本地政治爭抝,不單只是關乎本地,亦是關乎全大中華的政治前途。問題是,香港人希望中國的前景如何,及想以何種情況達到?(People in Hong Kong and the local political forces, then, hold an important key for the future of China. Their daily political struggles are not only about the local constitution, but about the political future of Greater China. So the issue is, what future do Hong Kong people want for China, and how do they want to achieve it? 

Best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 
日期: 2011114

主旨: Re: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 先生:

1027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姚一風 代行)




----- Original Message -----

從︰ George Luk 
收件人︰ Mr. Li Wei ; Mr. Donald Tsang 
傳送日期︰ 20111027

主題︰ Re: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Dear Messrs. Li/Tsang,

相信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2017年順利過渡到民選的特首及其管治班子。(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特首應是指他及其代表的整個管治團隊)

大前題是現時的實際情況:-泛民各派系(尤​其是掀頭的激進派)與北京、隣近省、市政府,本地公務員及建制各派及商界的關係,不能否認是差了一點(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各走極端,常常對着幹):

(1)怎樣制訂所有各黨派都滿意的提名機制,才不會事後,落選人士再提不同意見及反抗聲音,輸打贏要呢?

(2)若然泛民以極少數的多數票當選,北京一定要跟從選舉制度,委任這個人為特首(否則會引發憲政危機)​。因為全世界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否則便不是民主選舉。

(3)那麼管治班子人選,包括各司、局長,將會是由當選的特首提名,按基本法由中央任命。另外行會成員、​副局長、政治助理、各司、局長辦公室主任及中央政策組成員也將由新特首委任。若北京否決部份提名,改由北京選派其他有能之士取而代之的話,那便會被本地及外國的所謂民主人士,認為是借故令新特區政府難以施行其政策。

(4)由於與其他黨派、公務員、各地(省、區、市、鎮等地方)政府及北京中央各部委的關係不太融洽;相信難以以幾十人之力,統率十多、廿萬公務員(包括紀律部隊)及政府資助機構員工。相信會變成名副其實的跛腳鴨政府,不消兩個月便跨台。

(5)激裂抗爭,遊行示威,議會內每有提案,定必反對,打拉布戰,粗言惡相,這些所謂出位舉動,並非某些人(激進泛民派)的專利;到時的​反對派及其支持者(數目可能比目前的泛民多得多),亦會採取相同的反對手法,更出位的情況也未可料。

(6)到時投資者撤出,經濟下滑,失業大軍大增,資產價格下跌。那時民意很快便會逆轉,而傳媒亦可能以編輯自主為由,大加抨擊。將會是親者痛,仇者快;非港人之福。亦令數千萬海外華僑心痛,因為他們大多數以香港為唐山。

(7)但决不能因而拖慢本地及全國的民主進程,必須以最短時間,去改善各方之間的關係

(8)但如中東、非洲、高加索地區、前南斯拉夫地區、甚至現時經濟極差的西歐等等;派系之間;種族之間;新移民與原居民;擁有居留權與未有居留權的;99%與1%(​http://www.occupytogether.org/  OWS: Occupywall street​最先提倡的)之間,並非短時間兩、三年可以解決。

(9)但要落實民主、自由、平等、公義、人權、法治,亦是絶不能拖延的。5年時間,希望各方能同心協力去走好這步棋。

(10)其實現屆、下屆特區政府、北京及週邊地區政府,泛民各派系,及所有關心香港的人士,亦應大力加以協調。希望能大大減低2017及其後的普選所帶來對香港、大珠三角及全中國的影響。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