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200)-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影響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1月27日 下午9:45
主旨: 給特區的信(200)-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影響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於1997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蔓延至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事件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紛紛進入大蕭條,並造成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一些國家也因此陷入長期混亂。除此之外,更衝擊到俄羅斯和拉丁美洲。

2. 以下摘自新浪財經網的文章:「前索羅斯基金操盤手鐘斯:我們如何製造亞洲金融危機?」連結:-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704/02403750668.shtml

3. 橫掃東南亞後,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將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當時沒有泰國那麼糟糕,但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也不少。斯分析當時為何選定香港作為第二波衝擊的主戰場。
  
4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前的幾年中,香港的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隱現泡沫,加上長期實際利率為負,導致房地產投機盛行。19841997年,主要物業價格上漲12倍,由此造成的經濟過熱又導致工資水準和股市飆升。恒指在1997上半年由12000多點升至16800多點,而在7月,恒指更是在一個月內,11次創歷史新高,香港出現全民皆股狂熱。
  
5. 鐘斯認為,香港股市,房地產公司和銀行的股票占到很重要地位,一旦這兩方面泡沫破滅,股市隨時會出現危險。事實上,房地產泡沫還造成經濟環境惡化,使得生產和銷售成本上升,香港通脹壓力逐步累積,依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港幣在未來有貶值趨勢。
  
6. 而且我們當初認為維持住聯繫匯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們認定香港特區政府挺不過去,鐘斯指出當時決定出擊港元時,不看好香港特區政府能堅持住聯繫匯率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7. 隨後,對沖基金開始了對港幣長達十幾個月的持續進攻。是役,宏觀對沖基金在匯市、股市、期市聯動造市,全方位發動了對於港元的立體式襲擊: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現匯換美元,同時賣空港元期貨,然後在股市拋空港股現貨,並於此前後在恒生指數期貨市場大量沽售期指合約。
  
8. 1998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時,對沖基金又分別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抵抗下,三次進攻均未摧毀港元。

9. 不過,進入19988月,情勢發生轉變,外匯市場對港幣的炒賣氣氛積聚,各種謠言四起,市場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5日,在美國股市大跌、日元匯率重挫的配合下,對沖基金發起對港元的第四次衝擊。
這一次,港府通過出手干預市場令對沖基金鎩羽而歸,不過也招致外界的批評,認為其破壞了自由市場的原則
  
10. 時隔多年後,談論其精心設計的作戰計畫因港府出手干預而泡湯的這段經歷時,鐘斯反為戰場上的對手辯解,對香港特區政府干預市場做法的指責是不恰當的,他表示,在市場信心面臨全面崩潰的時候,政府的干預提振了市場信心,避免更大危機的發生,也使得市場免於最終的崩潰。
  
11. 那場幾乎使香港金融市場和聯繫匯率制度陷於崩潰的戰役在85打響,5日至7日,對沖基金拋售的港元高達460億,香港金管局奮起抗擊,動用外匯儲備接下240億港元,其他銀行也接下46億港元,金管局還將接下的港幣放回銀行體系內,使銀行銀根寬鬆,緩解同業拆息率飆升,保持了港元及利率穩定。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
  
12. 據測算,防守戰的頭兩天,金管局承接了約300億至400億港元,遠遠超過當年財政年度預計的214億港元財政赤字,而對沖基金拋出的港元,也接近頭一年10月衝擊港元時的規模。最初幾日,對沖基金在匯市上未曾得手。
  
13.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戰火,由於投資者憂慮港元繼續受衝擊,港元拆息扶搖直升,加上已公佈中期業績的藍籌股公司表現不佳,恒生指數86日一開市就下跌近100點,隨後一路走低以全日最低位7254點收市,下挫212點,跌幅近3%。隨後幾日,對沖基金借機猛砸股市,恒指最終跌破7000點大關,至813日跌到6600點,大量沽空期指合約的對沖基金斬獲不少。
  
14. 1998810日至13日這四天,對沖基金繼續在匯市衝擊港元,同時又大肆沽空期指,拋出股票,借市場恐慌之際從資本市場牟取暴利。但這一階段,表面看起來疲于應付的香港政府卻正在計畫著一場大反擊之戰。
  
15. 由於準備拿出來反擊對沖基金的是約960億美元的外匯基金和土地基金。這是全體香港人多年辛勤勞作積攢下的家產,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經濟的最後屏障,所以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反復衡量。
  
16. 終於在814日,這一場攻防戰中一直處於防守的香港特區政府最終選擇反擊。要問香港這一戰的經驗教訓,我們當時一度懷疑香港特區政府的干預是否能有效,因為時機和戰術的選擇至關重要。現在看來,香港特區政府當時出手的時機選擇非常好。十年後,鐘斯回憶起那一天香港特區政府的堅決出手時,仍表示出相當的敬佩。
  
17. 14日是週五,一周來連瀉不止的股市到週四已經跌近6500點,處於近5年來的歷史新低,市場極度沉悶,投資者在無奈中猜測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還會創出什麼樣的新低。但這一天一大早,一項經過周密計畫的反擊行動卻已悄悄鋪開。
  
18. 股市開市前半小時,時任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接到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的鄭重通知:為捍衛聯繫匯率,打擊國際炒家,港府決定對股、期兩市進行干預。此後港府召集香港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緊急會議,就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取得了一致意見。
  
19. 當天上午,港股繼續低迷;但至午間,市場傳出政府外匯基金將入的消息;下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親自坐鎮指揮,港府出手干預股、期兩市,正式打響了反擊之戰。
  
20. 在恒指跌到6500點的瞬間,特區政府果然持巨額資金入市,通過中銀等三家券商,不問價格地吸納大藍籌和期貨,恒指全天上升564點,升幅達8.47%,為當年的第二大漲幅,成交額高達85億港元,大大超過平時30億至50億港元水準。與此同時,金管局大幅提高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使得對沖基金無法短期融資補充血液。當日,外界估計香港特區政府動用的資金至少超過40億港元。
  
21. 港府14日出手的時機選擇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接下來的3天是週末和抗戰勝利紀念日的休市安排。再開市時,美國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匯率在日本政府可能干預的情況下逐步趨穩,亞洲股市也因此開始反彈。隨後,在諸多週邊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開強勁反彈,港元匯率恢復穩定。
  
22. 據香港金管局資料顯示,在814日至28日的兩周內,政府吸納的股票約有1200億港元,相當於當時整個市場7%的市值,這些股票後來全部交由香港特區政府的盈富基金管理。
  
23. 香港特區政府的決定非常堅定,他們的時機選擇得很好。鐘斯總結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攻防戰時稱,我們當時犯了錯誤,我們必須快速糾正。

24. 香港經過四次攻擊,10年以後人均生產總值才恢復到1997年的水平:
年份
香港人均生產總值(美元)
1997
27,055
1998
25,352
1999
24,600
2000
25,144
2001
24,744
2002
24,340
2003
23,428
2004
24,393
2005
26,000
2006
27,466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230日 下午5:40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97)-如何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12
20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or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luk.88>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199)-不見硝煙的戰爭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主旨: 給特區的信(199)-不見硝煙的戰爭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朋友傳來一則網上文章,可以作為近期市况的參考(各位請在投資時做好自己的功課):幾乎當所有人都在關注國內股市時,中國在境外打了一場非常轟轟烈烈的人民幣保衛戰,將做空人民幣的國際做空勢力打爆,這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1000多億做空人民幣的空頭頭寸幾乎是慌不擇路平倉,到處找人民幣借入,非常狼狽。

2. 在做空人民幣失敗後,國際做空勢力迅速將目標轉向了另一個貨幣,那就是港元,過去兩天,港元匯率兩天下跌幅度已經創下了三十多年的記錄,這明顯是做空所為。國際做空勢力將做空目標轉向港元,這是有原因的:
港元一直是緊跟美元的聯繫匯率,而且跟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在美國加息,美元走強時,港元也跟隨加息並走強,但是目前亞洲經濟並不樂觀,如果港元緊跟美元走強,會導致香港樓市、股市、經濟受到傷害。
因此國際做空勢力,開始在下注賭港元脫離美元,也就是放棄聯繫匯率,而且下的賭注很大。
這次人民幣反擊戰和港元反擊戰之所以會發生在香港,因為香港是一個高度自由的金融中心,資本來去自如,同時香港又是人民幣的最大離岸中心,因此2016年的香港註定和1997年的香港一樣,成為國際資本漩渦中心,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大家不要忘記了,這一幕幾乎是97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在攻擊了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貨幣後,國際做空勢力重兵集結做空香港,但是在中國的支持下,香港苦戰擊退了索羅斯等國際做空勢力,可謂慘勝。
  
3. 這次同樣也有索羅斯的身影,當人民幣保衛戰激戰正酣,港元遭遇做空時,索羅斯發表了看空言論,認為中國等新興市場正在遭遇危機,實際上就是在為做空打輿論戰,1997年採取的招數一樣。
  
4. 國際做空勢力近期做空人民幣短期內已經失敗了,這次做空港元也同樣會失敗,因為:
  國際做空勢力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是整個中國,而不是僅僅一個香港,而且中國現在的實力已經遠遠強於1997之時,1997年時中國尚可支援香港,擊敗如日中天的美國做空勢力,現在中國的經濟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全球第一,只要中國出手支持,將會重演人民幣屠殺做空勢力的經典案例。
  1997年時,美國經濟非常好,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做空勢力非常囂張,而且配合美國的加息,一路肆虐;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美國雖然加息,但是美國經濟並不穩固,險象環生,美股自身都暴跌,美國大本營本部已經不復過去強大,後院隨時可能起火,所以索羅斯等做空勢力很難集中優勢兵力背水一戰。美國隨時可能出現的險情都會導致國際做空勢力失敗,正如索羅斯當年受到俄羅斯國債違約,而不得不提前結束對亞洲的做空一樣。
  香港也不會放棄已經堅持多年的聯繫匯率,這已經在過去、現在多次表態過,這是他們的貨幣發行機制決定的,短期內無法改變,因為改變的代價太大。
  
5. 通過這次人民幣對做空勢力的反擊大屠殺中,可以看出,中國對於這次的反擊非常有策略,非常高明,說明已經為此準備了很久,背後有一批高人在運籌帷幄和組織,讓1000多億的做空頭寸幾乎被埋葬。
  
6. 從上可知,中國已經做好了狙擊索羅斯等做空勢力的準備,誘敵深入後,就發出致命一擊。唯一讓我擔心的是,這次做空勢力可能表面上在做空攻擊人民幣、港元,實際上真正的做空目標在香港股市,因為為了反擊做空,往往會收緊人民幣、港元的流動性,這個時候股市就會受到傷害,國際做空勢力在香港股市上的空頭頭寸就會獲利。
  
7. 建議,在收緊人民幣、港元的流動性反擊做空勢力的同時,迅速清查香港股市的做空頭寸,這樣方能確保完勝。
  
8. 其實國內股市跌、國內的房市跌,財富還是在國內分配,只不過在不同的人之間轉移,但是如果貨幣被做空的話,那麼就是被國際做空勢力剪羊毛了,財富流向國外了,所以必須要強力反擊。
  
9. 無數新興的國家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幾乎完敗,但是中國完全能擊敗這些做空勢力,因為中國有足夠的力量和夠高明的戰略戰術,也有足夠的人才。當然,這場反擊戰才剛開始。

10. 另請參考先前網誌:http://jet2468.blogspot.hk/2015/10/blog-post.html
更新:給特區的信(184)-全球需求疲弱,給特區的信(198)-Future Economists Will Probably Call This Decade the 'Longest Depression' 的前半部份。

11. 文中提及Micheal Lewis的「The Big Short,大賣空」(港譯孤注一擲)將在明天上影,可以看看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的各種不同情況。2008年美國經濟泡沫不斷膨脹,全球性金融崩潰即將來臨。銀行、傳媒及政府坐視不理之際,投資經理米高布利(基斯頓比爾 飾)研究大量資料後,卻發現地產市場非穩如泰山,可惜上司及多數同行都認為他可笑至極。銀行家謝域韋納(賴恩高斯寧 飾)與他見面後有所啟發,隨後更極力游說對沖基金經理馬克鮑姆(史提夫加維 飾)團隊聯手與銀行對賭。另一邊廂,前銀行家賓歷格(畢彼特 飾)憑著自己在華爾街廣闊的人脈網絡,為兩個資金未達門檻但亦洞悉先機的年輕投資經理鋪橋搭路。幾個旁觀者看透當中的危與機,把握時勢,針對銀行業的弱點,進行一次超級沽空,誓要成為金融危機中的勝利者!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229日 下午5:46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96)-埋首沙堆能决解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12
19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or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luk.88>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

更新:給特區的信(184)-全球需求疲弱,給特區的信(198)-Future Economists Will Probably Call This Decade the 'Longest Depression' 的前半部份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年10月9日 下午5:4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84)-全球需求疲弱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9月30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9月30日 下午10:0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84)-全球需求疲弱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今天當大家說大陸的經濟有下行壓力,未必能「保七」的時候,可有考慮到先進經濟體,過去多年來在「極度量化寬鬆」,仍然未能擺脫「通縮」的危機。她們的庫存消化不了,難以再給大陸厰家落單,於是大陸對各種原材料、礦產需求減低,而大陸作為現時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及以「購買力平價計(PPP)」的最大經濟體,難以判斷全球經濟的情況是否互為因果?

2. 先進國家的種種經濟問題,不是這幾年才出現,是過去幾十年積聚下來的結果,可能已經元氣大傷,難以短時間癒合,QE只能拖慢其下滑速度。中國在過去近十年,都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現在恐怕要再思考調控「三頭馬車、政府支出及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比例。不單只是為了本身着想,同時亦可惠及其他貿易對手。

3. 麥克.路易士Micheal Lewis)其中幾本最暢銷書,直接指出80年代以來西方金融界的荒唐:1980年代初期,華爾街興起一股淘金熱。債市猛然崛起,精通「老千騙局」的優秀債券交易員們創造出一個物欲、人欲橫流的黃金年代。所有名校學生畢業後的第一選擇就是到華爾街上班,領取其他行業給不起的優薪水。

4. 麥克.路易士,那時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畢業。他同樣懷著淘金夢,但面試幾次都取錄最後終於靠關係進入人人稱羨的所羅門兄弟投資公司——當時的所羅門,是全世界獲利最好的公司,也是華爾街上最精通債券的公司。接下來的三年,他由普通實習生變成紐約和倫敦的債券交易員,為公司日進斗金,乘著當代的淘金潮扶搖直上。但交易室裡的人性扭曲逐漸讓他開始思索人生的其他選擇……

5. 《老千騙局》Liar’s Poker是麥克.路易士的出道作品,他由局內人觀點,以犀利又幽默的口吻記錄了華爾街瘋狂年代的高潮,更揭露美國金融史上難得一見的動盪實況。書自1989年出版至今仍長銷不墜,除了讓路易士躋身國際暢銷作家之列,更是當代美國商學院學生必讀的經典之作。

6. 大賣空》(The Big Short: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
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 於2010年新80年代《老千騙局》看盡華爾街貪婪醜態2011年《大賣空》The Big Short揭露史上最大金融風暴真相
在多頭市場大賺一筆無甚稀奇最甜美的勝利,在於眾人皆輸你獨贏2004年,距離史上最大金融風暴降臨前不過數年華爾街還瀰漫著樂觀氛圍——房價直漲、CEO分紅屢創天價、衍生性金融商品縱橫市場,在2008年,多數人都預言股市將再創新高此時,只有少數人察覺了榮景下的衰敗之氣,正著手操作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賣空……

7. 當美國股市崩盤於2008年秋季成為眾所皆知的消息時,其實早已是舊聞了。真正的崩盤,靜默的崩盤,早在一年前,在詭異的市場裡發生了。那是個隱於無形、連美國證會都不敢或不想跨入的領域——債券與不動產衍生性金融市場。金融鬼才發明了令人費解的債券,從無法償債的美國中下階級剝削獲利;其中有著「美國房價必將不斷上揚」的詭異假設,以可疑貸款創造出的複雜債券組合更讓風險與日遽增。了解內情或知道可能後果的聰明之士眼見這種情況,亦只能暗自心驚。畢竟當時華爾街眾人正忙著創造和購買五花八門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在此時挺身而出,需要極大的勇氣。 Author M. Lewis Tells "60 Minutes" What Led to Wall Street Collapse and Who Predicted It : http://www.cbsnews.com/news/author-michael-lewis-on-wall-sts-delusion/

8. 但總有人不一樣。這時出現了幾個另類的投資怪,他們無甚名氣、份量,但在察覺次貸危險性之後,不約而同地以各自的專業手段,大膽與整個華爾街、甚至是全球金融體系對做:
a. 麥克.貝瑞: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天才投資人。本是醫因在網上發表神準投資預測而獲得大筆資金挹注,成立了自己的避險基金。
b. 史提夫.艾斯曼:原為律師,靠關係進入家族的金融公司,後成為優秀股票分析師。語不驚人死不休,華爾街人物沒有不被他羞辱過的。成立尖端伙伴事業擔任操盤人。
c. 葛瑞.李普曼:德意志銀行債券交易員,但卻四處推銷次貸債券的信用違約交換CDS擺明和自家銀行對做。李普曼宣稱:「我就只是為德意志銀行工作而已,沒什麼好效忠的。」
d. 查理.雷德利:華爾街門外漢,卻莫名其妙地相信自己有投資天分。在朋友家車庫成立康沃爾資本管理公司,致力於尋找華爾街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事,並與之對賭。

9. 因沽空次按證券而為期下基金勁賺150億美元,07年時被稱為「沽神」及「賺錢之神」的約翰保爾森( John Paulson),只是在大約十個早着先機的人士中排至近尾的位置。 

10. 金融海嘯下的損失(摘自20090520 林建甫同名文章)-連結: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moneyweekly/20090520000014-300201
這一波的金融海嘯是我們所經歷自1930年以來影響最深的一次全球經濟危機。伴隨著20089月雷曼兄弟的破產,造成金融資產與房地產價格下跌,而使全球社會大眾多年來所累積的財富嚴重縮水。但這個消失金額到底有多大?

11. 格林斯潘在2009217日,於紐約經濟學家俱樂部發表演講時,說全球股市自200710攀升到高位後,開始逐步下跌,到今年1月底共蒸發51兆美元的市值,其中雷曼兄弟破產前的1年時間內,跌16兆,破產後跌35亞洲開發銀行同年39日的報告指出全球財富共縮水50兆美元,這金額計入了股票市值下跌、抵押貸款和其他資產擔保的債券價值下降等項目,但不包括金融衍生品。

12. 金融衍生品市場可以分為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OTC)市場。自1980年代以來,兩類市場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長足發展:
19861991年間,交易所市場和OTC市場交易額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高達36%40%1991年兩市場的「未清償合約名義價值」(notional value)分別達3.5萬億美元和6萬億美元,其中利率合約在兩市場均佔據了主導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場合約名義價值已增長至23.54萬億美元,OTC市場增長到了111萬億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長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流動性增強型(即增加現貨市場流動性)金融創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的增長迎合了機構投資者對風險轉移型金融創新的需求。

13. 在07年尾OTC衍生品的「未清償合約名義價值」增至516萬億,連結: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email_en&refer=&sid=a58EF32GpHeg   ;之後於08年尾再增至683萬億 http://www.321gold.com/editorials/moriarty/moriarty120408.html
今天國際結算銀行的最新資料BIS Quarterly Review, September 2015:
http://www.bis.org/statistics/dt1920a.pdf  (留意2013年12月的OTC衍生品的「未清償合約名義價值」仍高企於711萬億美元)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給特區的信(198)-Future Economists Will Probably Call This Decade the 'Longest Depression'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1月13日 下午8​:16
主旨:給特區的信(198)-Future Economists Will Probably Call This Decade the 'Longest Depression'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當世界各國都在談論中國經濟下滑,不復當年勇的時候,大家可能忽略了「08金融海嘯」以來,全球需求極度疲弱,工廠訂單跟07年前相比大不如前,以至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出品滯銷、產能過剩、庫存大增。

2. BDI(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一向是散裝原物料的運費指數。散裝船運以運輸鋼材、紙漿、穀物、煤、礦砂、磷礦石、鋁礬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為主。因此,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故波羅的海指數可視為經濟領先指標。以下圖示多年BDI的行情: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6/BDI.png

3. 一般認為,BDI指數2000點是航運公司的盈虧線,跌破2000點後,所有航運公司都是虧損運營。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於2008520日達到11,793點歷史高位。2016112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跌至402點,是1985年波羅的海貨運指數誕生以來的最低點,較歷史高位下跌超過96%

4. 請留意以下兩位著名經濟學家的分析:Brad DeLong  Professor of economics, U.C. Berkeley
Future Economists Will Probably Call This Decade the 'Longest Depression'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brad-delong/global-economic-depression_b_8924596.html  及 Joseph E. Stiglitz  Professo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Why the Great Malaise of the World Economy Continues in 2016

5. 現在須要的是全球整體需求回升,才可走出另一「大蕭條」的困境。請參考附件:How to avoid the horrors of ‘stag-deflation’
(The opinion of Dr. Doom, Nouriel  Roubini, who precisely predicted what’s happening during the2008 Financial Tsunami in 2006)

6. 中國的經濟轉形、高質素的城市化、拉動內需、繼續大力投資於基建,及通過「一帶一路」,參與有關國家的開發,加大彼此的貿易,應該是走對了路。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224日 下午12:06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95)-香港缺乏聚焦能力?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12
15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附件:

How to avoid the horrors of ‘stag-deflation’
(The opinion of Dr. Doom, Nouriel  Roubini, who precisely predicted what’s happening during the2008 Financial Tsunami in 2006)
By  Nouriel  Roubini
Published: December 2 2008 19:53 | Last updated: December 2 2008 19:53
The U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re at risk of a severe stag-deflation, a deadly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stagnation/recession and deflation.
A severe global recession will lead to deflationary pressures. Falling demand will lead to lower inflation as companies cut prices to reduce excess inventory. Slack in labour markets from rising unemployment will control labour costs and wage growth. Further slack in commodity markets as prices fall will lead to sharply lower inflation. Thus inflation in advanced economies will fall towards the 1 per cent level that leads to concerns about deflation.
Deflation  is dangerous as it leads to a liquidity trap, a deflation trap and a debt deflation trap: nominal policy rates cannot fall below zero and thus monetary policy becomes ineffective. We are already in this liquidity trap since the Fed funds target rate is still 1 per cent but the effective one is close to zero as the Federal Reserve has flooded  the financial system with liquidity; and by early 2009 the target Fed funds rate will formally hit 0 per cent. Also, in deflation the fall in prices means the real cost of capital is high – despite policy rates close to zero – leading to further falls i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This fall in demand and prices leads to a vicious circle: incomes and jobs are cut, leading to further falls in demand and prices (a deflation trap); and the real value of nominal debts rises (a debt deflation trap) making debtors’ problems more severe and leading to a rising risk of corporate and household defaults that will exacerbate credit loss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becomes ineffective, other unorthodox policies have been used: massive provision of liquidity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unclog the liquidity crunch and reduce the spread between short-term market rates and policy rates; quasi-fiscal policies to bail out investors, lenders and borrowers. And even more unorthodox “crazy” policy actions become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rising spread between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on government bonds and policy rates and the high spread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market rates (mortgage rates, commercial paper, consumer credit) relative to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vernment bonds.
To reduce the former spread the central bank needs to commit to maintain policy rates close to zero for a long time and/or start outright purchases of government bonds; to reduce the latter it needs to spread massive liquidity, such as by direct purchases of commercial paper, mortgage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 and other asset-backed securities. The Fed has already crossed that bridge with facilities that are aimed at reducing short-term market rates, such as Libor spreads; it has now moved to influence long-term mortgage rates by buying MBSs.
Traditionally, central banks are the lenders of last resort but they are becoming the lenders of first and only resort, as banks are not lending. Central banks are becoming the only lenders in the land. With consumption by households and capital spending by corporations collapsing, governments will soon become the spenders of first and only resort as fiscal deficits surge.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already become global as financial links transmitted US shocks globally. The overall credit losses are likely to be close to a staggering $2,000bn. Thus, unles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rapidly recapitalised by governments the credit crunch will become even more severe as losses mount faster than recapitalisation.
But with governments and central banks bringing private sector losses on to their balance sheets, fiscal deficits will top $1,000bn for the US in the next two years. The Fed and the Treasury are taking a massive amount of credit risk, endangering the long-term solvency of the US government.
In the next few months, the flow of macroeconomic and earnings news will be much worse than expected. The credit crunch will get worse, with de­leveraging continuing as hedge funds and other leveraged players are forced to sell assets into illiquid and distressed markets, leading to further cascading falls in prices, other insolv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going bust and a few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entering a full-blown financial crisis.
The worst is not behind us: 2009 will be a painful year of a global recession, deflation and bankruptcies. Only very aggressive and co-ordinated policy actions will ensure the global economy recovers in 2010 rather than facing protracted stagnation and deflation.
The writer i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New York University, and chairman of RGE Monitor, an economic consultancy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