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星期五

給特區的信(218)-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2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7月21日 下午10:41
主旨: 給特區的信(218)-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2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四年前,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主任 格雷厄姆阿利森在金融時報(中文版)的一篇文章:「美國應接納中國的崛起」中,提到「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並引起廣泛注意,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2013/10/the-thucydides-trap-59.html

2. 前天雷鼎鳴再基於阿利森一篇在《外交家》雜誌的相關文章提出他的看法:「南海諸島的仲裁及修昔底德陷阱 (雷鼎鳴)」,下文中的「我」是作者雷鼎鳴,連結:http://francis-lui.blogspot.hk/2016/07/blog-post_20.html

3. 海牙的常設仲裁庭裁定1947年國民政府為南海劃定的十一段線(後改為九段線)無法律基礎,此事顯然十分荒謬。中國的先民經營南海諸島的歷史可上溯至夏商,宋明以後,記載尤多,這些島嶼絕非無主之地。有關南海諸島的文獻,從歷史、考古、海洋法、地理等等角度分析的,汗牛充棟,我自己取其一二,也寫過一些介紹(見本報2010104日拙作〈為什麼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

4. 仲裁庭類似秘書處:這個所謂仲裁庭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法庭,更近似一個秘書處,若爭議的雙方(或多方)都同意,可找它提供仲裁服務,其地位與有司法權的聯合國國際法庭不可相比,後者亦在其官方網站中與此仲裁庭劃清界線。中國1993年簽署成為仲裁庭的成員國之一時已聲明根據海洋法,此庭無權就主權問題作出裁決,所以今次中國不理會菲律賓單方面要求的仲裁,十合分理,只有笨蛋才會與菲玩這遊戲。菲所選定的仲裁員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各報亦早有報道,不贅。

5. 南海諸島問題絕不應孤立地分析,我們必須以大歷史的角度去觀察背後的博弈,否則焦點會完全錯置。此事背後的搞手是美國與日本,中國應否聽從美國之言,尊重此「仲裁」結果?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外交家》撰文指出,若中國跟隨美國的一貫做法,那麼不理會此裁決便是正常之極。事實上,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永久成員國當中,從來沒有一國肯跟從仲裁庭有關海洋法的裁決,若是有涉及本身主權問題的,也沒有任何一個成員國會理會仲裁庭及層次更高的國際法庭的裁決。美國自己是「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她派遣大量軍艦到中國的南海,自認為天公地道,但卻絕不會容忍任何對手的軍艦到加勒比海遊弋。在南海諸島甚至是釣魚島的問題上,美國政府的動機是什麼?

6. 艾利森與他的研究團隊對中美的博弈有很深刻的分析。20多年來,我在本報多次撰文提到中美的關係有如賽車,美國在前方,中國若大幅墮後,美國便不用理會,但當中國快將超越,只願做一哥的美國必會把車擺來擺去,阻止中國車的超前,意外事故容易發生。艾利森對此問題說得更精闢,他提出的概念叫「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並認為未來幾十年內中美出現戰爭的機會很高。習近平去年訪美時曾否定中美之間存在修昔底德陷阱,此種說法可能只是表明中國沒有意圖去爭霸,卻未必能排除中美大戰的客觀可能性。但既然連習近平也注意到這陷阱,我們有必要增加對它的了解,做個明白人。

7. 「修昔底德陷阱」的名稱源自古希臘時期的將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這位將軍參加過雅典人與斯巴達人一場長達28年(公元前431403年)的戰爭,並為此戰爭寫過本《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此書寫來冷靜客觀,但又對人性及政治動力刻畫入微,是西方世界史書的經典源頭之一,可與中國差不多同期的《左傳》相比,我念大學時要必修芝大極著名的三學期的西方文明史課程,第一學期的希臘羅馬史必讀課本之一便是此書,500多頁密密麻麻的字,也不知當年為何可在規定的一兩星期內讀完。

8. 根據修昔底德的記載,斯巴達本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強國,但在同一半島的雅典,國力卻逐漸興起,不但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在哲學、文學、建築等等文明項目上也進步迅速,這便造成了對斯巴達人的嚴重威脅。修昔底德寫道:「雅典的崛起,以及因此而在斯巴達引起的恐懼,使到戰爭必然出現。」其實就算斯巴達人不恐懼,只要她的較細小的盟國與雅典的盟國發生爭執衝突,斯巴達與雅典也會被拖進戰爭。

9. 中國二十項全球第一:上述說法我們當然似曾相識。美國是「統治」了世界70年的全球一哥,她編寫訂定自己認可的「普世價值」,誰不願接受便大有飽受戰爭摧殘之險,但其實西方世界的總人口只等於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其價值觀又如何「普世」?光是信奉伊斯蘭的國家對此等價值觀的挑戰便足可使其「普世」不起來。中國是迅速上升的大國,美國會否感到不安?

10. 中國過去依從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指示,多次表明不會爭霸,但在美國人眼中,這恐怕於事無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英國的皇帝愛德華七世知道英國人對德國的皇帝威廉二世極不友善,他對此大感困惑。他困惑得有道理,威廉二世是愛德華的姪兒,在英國出生、成長,崇拜英國,為何英國人對他如此顧忌?英皇詢問其外相的意見,答案一針見血;問題不是德國做過些什麼,她有否稱霸之心,而是她有否威脅到英國生存的能力!此種觀點不但艾利森深信不疑,基辛格也同樣相信。

11. 那麼,美國政府與人民是否都認為中國已有或快將有取代美國一哥地位的能力?艾利森去年924日在《大西洋》雜誌所發表的文章對此分析甚詳。美國人民一般對中國的能力知之甚少,艾利森曾在哈佛的課堂中列出中國已是世界第一的其中20個項目,包括製造業、出口、總貿易額、儲蓄量、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外資的目的地、能源消費、石油入口、碳排放、鋼鐵產量、汽車市場、智能手機市場、電子商貿、奢侈品市場、互聯網使用、最快的超級電腦、外匯儲備、IPO來源、全球經濟增長動力與GDP。哈佛的學生聽到後都大感震驚!

12. 我對照過數據,艾利森所言非虛,一兩年前,當中國的GDP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過美國時,內地不少學者(包括我自己在內),仍在勸告中國人不要驕傲自滿,因中國只是GDP單項冠軍,綜合國力與人家差得仍遠,但正如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所言,變化如此迅速,我們連驚訝也沒有來得及。就算是未有包括在上述20個項目中的科技水平,據《自然》雜誌每年發表一次的指數,中國學者在世界上最頂尖的60多份科學學術刊物中發表的文章數量,早已超越德、英、日等國,全球第二,與美國的距離不斷拉近。在教育方面,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已約等於歐美的總和,博士畢業生在數量上亦遠超過美國。

13. 再看經濟,1980年時中國GDP(用購買力平價)只等於美國的10%,出口等於美國的6%,外儲備等於美國的六分之一。到2014年,GDP是美國的101%、出口是美國的106%外匯儲備是美國的28倍!艾利森對美國媒體常以中國經濟增速減慢作頭條,似感其誤(美)國,因為中國經濟的增速近年來一直數倍於西方國家,從20072015年,中國GDP增長超過九成,發達國家卻不足一成。1980年中國的GDP還及不上比利時,但現時每年GDP新增的部份,卻超越了比利時的總產量。讀者可自行判斷美國朝野,尤其是資訊較靈通的決策層,會否假設中國沒有能力取代美國的一哥地位?中國就算如何低調不肯強出頭,也不見得能釋除美國的疑慮。

14. 修昔底德陷阱的核心思想是現時的一哥會因力量正在急升的對手而產生恐懼,崛起的一國也會認為自己應享有更大的話語權,雙方出現戰爭的概率很高。多高?艾利森檢視過近500年上升的國家威脅既有的強權的例子,他共找到20個個案,包括英國當年取代荷蘭作為海上霸權、日本挑戰中國、俄羅斯等等,在這20個個案中,只有4個沒有造成戰爭。這是人類值得為自己的兇殘感到內疚的數據,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可以在將來避免戰爭。

15. 艾利森十分佩服李光耀對中國的判斷。李光耀不認為美國可以用自己的價值觀同化中國,中國絕不會西化至成為美國建造的國際秩序中的西方世界榮譽會員。李光耀也不認為美國可以把中國當作一個普通的新來的遊戲參與者,因為中國是國際歷史上最大的參與者,用一般的雕蟲小技去遏抑中國,根本無法成功,美國必須把中國的崛起視為一個要長期面對的現實。李光耀也相信中國絕對有成為亞洲以至世界「一哥」的志向。

16. 挑戰強國也有「和平」例子我們不一定需要認同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然性,但卻不能否定處於上升軌跡的國家會要求更符合其實力的地位,以及既有強權會害怕別國取代了她的領導地位。這便不能不使愛好和平的人懷有戒心,如何可減低中美大戰的概率。綜觀艾利森所舉的20個新興國家挑戰既有強權的例子中,有4個並無發生戰爭,我們當可以從中總結到一些經驗:

17. 第一個例子是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的興起挑戰英國的霸主地位,但戰爭並無發生,一個簡單的解釋是當時英國有更大的敵人,遏抑美國不如遏抑德國。

18. 第二個例子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興起,但與蘇聯並無戰爭,理由也簡單,日本當時根本無足夠軍事實力威脅蘇聯,日本自己則在美國的保護傘之內,蘇聯對日本也不敢輕舉妄動。

19. 第三個例子是上世紀下半葉,蘇聯力量上升,但她與霸主美國也沒有真正打起來。這倒是有點幸運,六十年代初的古巴危機使美蘇瀕於大戰邊緣,便使人捏一把汗,美蘇雙方處理稍失慎,便會造成大禍,核彈威力太大,反而令美蘇都更小心。

20. 第四個例子是近20年來,統一的德國正挑戰英國與法國的地位,沒有戰爭,很可能是英國早已無復當年勇,而歐盟的出現也成功化解了歐洲國家之間的不少衝突。

21. 從上可知,修昔底德陷阱雖是重要的警示,但卻非必然,只要雙方努力化解分歧,意識到戰爭的嚴重後果,或是有共同的敵人,又或是經濟上通過貿易而互相依存,都有可能降低戰爭的概率。我相信若無911與金融海嘯令美國疲於奔命,中美衝突一早已發生。至於港人,在如何避免中美大戰方面,幾乎完全沒有角色可扮演,但我們倒也應從大歷史的角度出發,觀察香港近年出現的亂局,究竟有多少是與中美的角力有關?蓋因此種角力,有可能是界定我們這個時代的最重要因素。從微觀的角度出發,港人也可自我檢視,近年的陸港矛盾,是否也與修昔底德陷阱一脈相承,部分港人變得激烈,是否源自其自我優越感受到別人急速進步的挑戰,因而恐懼?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678日 下午12:30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16)-引發思考的簡單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6
30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s://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6年7月11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217)-Governability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7月10日 下午2:13
主旨: 給特區的信(217)-Governability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Dist Offr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 George2 Luk ,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兩篇文章之一來自「哲子戲 Philosophist’s Camp」的作者hevangel   的(中文剪報) 19th Aug 2007 - 10:17am  回溯「沙田價值」超越中環價值的歷史地理觀,link: http://www.horace.org/blog/2007/08/19/%E5%89%AA%E5%A0%B1%EF%B9%95-%E5%9B%9E%E6%BA%AF%E3%80%8C%E6%B2%99%E7%94%B0%E5%83%B9%E5%80%BC%E3%80%8D%E2%80%94%E8%B6%85%E8%B6%8A%E4%B8%AD%E7%92%B0%E5%83%B9%E5%80%BC%E7%9A%84%E6%AD%B7%E5%8F%B2%E5%9C%B0/

2. 他在下述文章前加上了這一句:This is really the core value of Hong Kong, not the commonly demonized Central value nor the so called local value of the minority. 還有文末答讀者的: 任何建制是必然地霸權﹐沒有權力又如何是建制﹖霸不霸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若果用分析哲學來說﹐建制霸權一詞不過是內容空廢的標簽罷了。

3. 
剪報則來自以下曾廣泛被引用的同名文章(但各取所需去演譯各自的不同解釋/目的),由「鄧永成、陳劍青、王潔萍、郭仲元、文沛兒 香港批判地理學會會員」發表於明報 2007818

4. 在這個善忘的世代,很多人可能不會相信城市的歷史竟有天大的能力左右大局。近期天星、皇后碼頭事件對「歷史」的關懷固然是一種體現,但我們似乎並未有過另一種對歷史的理解。或者,歷史不僅是從現今對歷史價值的尊重及賦予,歷史空間亦可能是在發展過程中,早已建構的、深層而集體的城市價值,是港人日常生活行為的預設。

5. 回歸十年,不少港人開始尋溯自身價值。從歷史地理的角度來看,一種價值(value 不會隨時隨地從石頭爆破出來,它必須由特有的時空(time-space建構而成。故此,地理、或空間(space是探究任何價值的關鍵詞。可是,過去有不少政客及學者,在未理清「價值」背後的來龍去脈之際,就把一些顯性、容易引起共鳴的「空間辭彙」順手沾來,「抽空」大談香港的核心價值,歷史地理的維度乏人問津。記得以沙田為首的第一代新市鎮嗎﹖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我們懷疑,它就是生產今天部分香港人想像與價值的底蘊。經歷三十年來新市鎮的萌芽與發展,沙田價值比所謂「中環價值」更能貼切地解釋香港人的行為。

6. 「地理」的缺席:作為香港核心價值討論的頭炮,「中環價值」背後的空間觀好比上世紀初芝加哥社會學派Burgess所提出的模型一樣生硬,認為城市景觀受中心地帶倒模式擴展影響,想像香港正把中環複製到旺角朗豪坊、觀塘apm與荃灣如心廣場等。其生硬在於討論過程中並無考量地方的特殊歷史環境,有硬套之嫌。雖然陳景輝在《明報》論壇亦嘗試把中環價值「歷史空間化」,闡述十九世紀華人社區如何在中環經歷殖民式遷徙,藉以帶出政府現今的處事模式與殖民者無異。可是,那亦非由中環地理建構的價值,而僅是曾經在中環發生的殖民意識,與今時今日這種價值在時空的產生未必談得上關係。

7. 今天我們提出「沙田價值」——一種在沙田新市鎮最完美地組成及體現的中產文化及核心價值──更能解釋香港社會的現實情況:它強調秩序、系統化、功能化、專業形象。我們將展現這主宰香港的中產價值如何透過空間與時間編織而成。

8. 沙田的誕生:沙田,除了是一個新城鎮外,其實也是香港城市發展中一個階段的指標。

9. 二戰以後,港英政府的焦點在於怎樣延續在香港的統治。當時,香港受人口急遽增加困擾,於是政府大量建造了徙置區和廉租屋,並開發官塘和荃灣等工業城鎮,藉以吸納和消滅被視為社會動亂源頭的寮屋人口,利用統一的空間設計去規訓和控制居民生活。可惜,政策成效不彰,過於密集的徙置空間和相同的人口背景反而方便了受剝削的市民連繫、集結進行反政府活動,促成當時大大小小的社會騷亂和暴動。

10. 一九七二年,港督麥理浩上任。鑑於以往管治的失敗,他改良了控制人群的硬件構造手法,宣布十年公屋計劃和新市鎮計劃,為香港注入新的空間秩序,並建立香港的「新一代人類」。政府不再只興建新樓房,更要建立一個所謂自給自足、完備的社區,而這就是沙田。沙田的新市鎮藍圖早在五六十年代中出現,但是要等到麥理浩意識到有具體需要才迅速落實。

11. 城市發展中誕生的沙田價值:沙田的社區空間與殖民者的策略環環相扣。照Roger Bristow(一九八九)所言,沙田新市鎮整體的空間設計可算是殖民新市鎮的典型,它既有盛載高密度人口的規模,又能發展成相對均衡和「自給自足」的市鎮。沙田以「完全規劃」計算出土地用途分隔區(zoning),清楚劃分公共和私有空間的界線,定義「新人類」的生活模式、內容及功能。在沙田,一切都井然有序:筆直的城門河道,寬闊整齊的街道、合理的空間分佈、地積比例及方便又充足的生活文娛設施等,不同的活動都有相對應的空間配合。購物消費的可到新城市廣場;進行文化活動的可到圖書館或大會堂;運動休憩的可往城門河畔、公園或體育館……除此之外,土地的使用就是道路、住宅、學校和工廠大廈。這裏沒有一寸多餘的土地,也沒有一個混雜的地方。分層式的空間結構進而使分隔區的正常及有效率地運作及互相連接。隨着沙田一步一步地變成一個完美的系統,程序化、功能化和自豪化變成當中的核心價值。

12. 麥理浩的「新人類」計劃並不限於新市鎮的興建,那是全方位的人類改造計劃,配合教育、社會福利、文娛康樂、青少年政策等政策,最後成功地把新的秩序注入「新人類」的心裏。作為一個沙田人,馬傑偉在《中產沙田甘於平凡》一文中,描述他對沙田的感受:沙田的生活是「平平無奇」、「毫無遐想」的,那裏「從來不會有洶湧的波濤,沒有驚險的崖岸,連錯落的石灘也沒有」。但沙田人卻喜歡這種乾淨整齊的生活,且深深地感受到政府在規劃上精密計算的好處和偉大。這也使沙田人偏好專業形象,相信行政方式可以解決問題。有別於徙置區內一條街、一條村互相聯繫、關照的生活方式,沙田人在那細小、獨立的住宅單位內「埋頭苦幹、默默耕耘,各自經營自己那個小康家庭」,個人利益漸漸取代集體利益。沙田人開始相信靠覑自身的努力及能力能夠爬上高位。從公屋到居屋,最後入住私人樓宇,擁有物業成為人生的追求,私有產權的概念也在這時開始萌芽。

13.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沙田人對自己的社區愈來愈滿足。他們通過一整代人的努力,從「草根」成為「專業」、「中產」,同時也把沙田建造成自己的樂土。沙田作為空間試驗場域,成功改變了一代難民的身分,以空間建構這一代人的身分認同,甚至乎改變他們對城市空間以及自己空間的看法——從前他們對老家廣東和共產黨或多或少有份忠心或眷戀,不然也未必能接受香港。今後,他們將以港為家。加上港英政府鼓勵「社區參與」,以達到如Michel Foucault所言的「行為的管理」(conduct of conduct,即自我的管治),使人們脫離他們的傳統和歷史,新一代甚至會以香港政府為他們的政府,共同建立一個他們有歸屬感、公民自豪感和希望生活的香港,亦為整個殖民管治帶來繁榮和穩定。


14. 沙田價值」中誕生的「城市發展」:沙田的成功變成了模範並且開枝散葉,大埔、粉嶺、上水、屯門、元朗等新市鎮相繼落成。八十年代是香港新市鎮發展最快速的年代,大批人口紛紛從擠迫凌亂的市區搬往新界居住。同時,八九十年代也是香港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年代,歌舞昇平更加肯定了新市鎮的成功。殖民政府的「新人類」計劃成功地改造了一批又一批的香港市民。今天,香港已經回歸,殖民地政府已成過去。但是,自七十年代從新市鎮中成長的「新人類」也成為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專業化人士和管理階層,可說是香港的中流柢柱。城市發展製造了「沙田價值」,影響了一代香港人。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天他們主宰了香港的城市發展,並且在社會各階層裏不斷投射他們由衷相信的「沙田價值」。

15. 價值的後遺:香港人往往稱沙田為香港歷史上最成功的規劃,沙田人以作為「沙田友」自豪。在這種「成功」與「自豪」背後,市民滿以為自己在階級間成功地向上流動,而事實上,那根本就是殖民政府「成功」地利用空間去消滅並重構整個集體的過程。

16. 恰如上文爭議,我們所遭遇的不單是殖民者以空間的策劃改變回歸的歷史,而且今日剛萌芽的新生代更試圖改變我們的城市空間。他們的「沙田價值」在今天無限擴張。誠如文思慧以灣仔重建項目為例子,指出現在香港的精英正如何以專業主義轉移社會的視線,以技術問題覆蓋政治利益。他們一方面佔領道德高地,高呼「公義」和「社會責任」為民眾請命,以此凝聚低下階層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以智囊、公會的形式參與統治者的事務,並從中謀求個人的利益。這種亦離亦合的生存方式游刃性極高,並且同時獲得下層和上層的認同,比「中環價值」更能主宰香港的命脈。可是,它更形成另一種霸權,使各種城市議題更形複雜,令真正受影響的低下階層的聲音更加渺小,而其餘深水天水圍等價值,在媒體的論述中亦成為被扭曲的一群。

謝曉陽的《麥理浩種下「佔領中環」惡果》

18. 尼采終身拷問「我為甚麼會成為今天受苦受難的我?」「過去」,有那麼重要嗎?是的,不知如何來,怎能知得現況和去向?1015日,「佔領中環」啟動,有人要「打倒新自由主義」、有人要修正資本主義,總之,大家對現狀不滿,然而,我們是否該先發出尼采式的拷問?

19. 目前這種資本主義模式,更準確地說,這種新自由主義的實踐,是甚麼時候到臨香港?溯源,這始於芝加哥學派的新自由主義,成形於人們稱譽的麥理浩「善政」年代;它與新自由主義最早的實驗場智利,幾乎同時發生(1973年);比戴卓爾夫人之於英國,列根之於美國,還要更早。1971年,麥理浩上任香港總督,隨即推出一連串金融開放政策,73年撤銷外滙管制、74年撤銷黃金交易管制、78年重新向外資銀行發放牌照、82年取消存款利息預扣稅,同時取消低港元存款利息預扣稅……連串措施,加促了金融市場開放和流通,這些,正是新自由主義的重要實踐(註1)。

20. 70年代政策變 釀地產霸權
羅馬不能一天練就。從70年代開始的連串金融開放制度,到今天香港金融制度的亂象︰雷曼迷債肆意橫行、高貸款比率造成的泡沫房地產市場,還有強積金成為退休保障的噩夢……這等現象背後,是麥理浩「善政」埋下的種子,到今天逐漸「被看見」。

21. 除了金融業,另一個新自由主義實踐的載體,就是房屋。

22. 我們的記憶裏,大多數人都稱頌麥理浩「十年建屋計劃」。然而,多數人忽略,此計劃原本為180萬人口安居,10年後,只落實一半。但與此同時,麥理浩在公共房屋政策上作了一個大轉彎,這個轉彎成為今天香港「地產霸權」橫行的根源之一。

23. 70年代之前,殖民政府建造公共房屋的目的,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約50年代至60年代初,大批徙置區興建,安置二戰之後大量回流港人以及從大陸南逃的難民。這個階段,公共房屋主要發揮「收容」和「安置」的功用;到60年代初,工業發展加速,為提供廉價勞動力,除了徙置區,還在工業大廈周邊興建大量居住條件較好的廉租屋,M. Castelle曾指出,這些公屋房屋,是協助工業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註2)。到了麥理浩時代,公營房屋發揮「安置」或「支持」的居住空間的功能霎時轉變,變成「調節」的空間,更確切的說,一個調節私人房屋市場的空間。

24. 1976年,港英殖民政府宣布「居者有其屋」政策。表面上,是讓港人有機會成為業主,但事實上,是將公共房屋作為一個私營房屋市場的調節器。首先,居屋價格與私人市場價格掛鈎。除了價格,興建的數量,也是調節的關鍵。

25. 2003年,香港房地產泡沫爆破至高峰期,當時特區政府宣布無限期停售及停建居屋;最近,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雖然聲言復建居屋,但條件是「如果將來私人市場房屋價格回落,會即時叫停」。除了興建居屋,八十年代啟動的「公屋富戶政策」,也加速公營房屋私營化的過程。除了金融流通,公營事業私有化,同樣是新自由主義的重要實踐。

26. 中產幻想破滅 引發佔領中環
這種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與房屋市場化所建構的,是一種「新香港人」,他們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連串反殖民族運動者不同,他們對理性、專業和中產生活產生「想像」,學者鄧永成在「超越中環價值的歷史地理觀——回溯『沙田價值』」一文中,以70年代的「沙田價值」所構造的「新香港人」進行探討。

27. 這些「新香港人」,正是今天主要經濟結構的中流砥柱,這些人,還包括雷曼苦主及其他在金融股票 / 房地產炒賣市場中體無完膚的人。然而,這個「想像」今天逐漸被戳破,也正是他們「佔領中環」的原因。
很難估計,香港的「佔領中環」行動能持續多久?是否會引起更大的回響?然而,不管去路如何,認識過去,依然必要。
1David Harvey, "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M. Castelle, Lee Goh, R. Yin-Wang Kwok " Shek Kip Mei Syndrom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blic Housing in Hongkong and in Singapore ", Pion, 1990

28. 以上兩篇文章,有人會說是穿鑿附會,上綱上線,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值得大家深深思考。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675 下午1:2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15)-香港人的珍貴情操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6
25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677日 下午1:58
主旨: 回覆給特區的信(215)-香港人的珍貴情操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6627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
吳穎嫻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s://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給特區的信(216)-引發思考的簡單問題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6月30日 下午10:55
主旨: 給特區的信(216)-引發思考的簡單問題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有時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引發思考和創意。附件上的一條「預防癡呆測試題」,非常簡單,無須大學學歷才能回應,小朋友也可以試答。

2.  由於Whatsapp群組人數多及跨群組數目多,參與的人數也多,以下是部份答案,(約莫時序發表於不同群組,於全球不同角落
9080
9800
8800
9808
60051
60031
16003
60031
67081
8600
18003
81003
116003
81003
9800
9908
115000
611108
(6005)power11
6005自乘11次,通常「多少次方」的冧巴是短少一些,可以嗎?
跟着很多讚賞的Emoji(表情符號)

3. 最先帶出問題的朋友說:多謝大家那麼擁躍參與,其實我也沒有答案;按照遊戲規則移動兩根,數位你可砌到多大?
若按第5項[即(6005)power11,即6005自乘11次,通常「多少次方」的「冧巴」是短少一些,可以嗎?]愛恩斯坦的幾何級數倍增,我想Laney的想像力接近了

4. 第二日,另一人說:移動二根火柴後是500/0 = Infinity。又引來很多讚賞。

5. 另一友人跟着解說:呢啲就叫做「 lateral thinking  

6. 再有朋友找來何謂「lateral thinking」:Idea gener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technique in which new concepts are created by looking at things in novel ways. Whereas the logical ('vertical') thinking carries a chosen idea forward, the sideways ('lateral') thinking provokes fresh ideas or change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And, while vertical thinking tries to overcome problems by meeting them head-on, lateral thinking tries to bypass them through a rad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he term was coined by the Maltese-born UK psychologist Dr. Edward de Bono in his 1970 book 'Lateral Thinking.' Link : http://www.businessdictionary.com/definition/lateral-thinking.html#examples

7. 一個簡單的網上問與答遊戲中,可以看到很多人類及社會發展的不同觀察,例如:
參與人數的多寡(通常一兩個人是較難提起興趣),
參與度,
要有競爭,
讚賞有助發展,
要有自由度(但又要合乎最基本的遊戲規則),
社群累積的經驗,
興趣、讚賞、經驗、合作相互影響,
初時循序漸進,
到突破某個位時,有機會有極出人意表的情形出現。

8. 以上只是個人觀察,希望不要見笑;抛磚引玉,是想引發大家對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6624日 下午2:57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14)-温故知新(3):盡快追回失地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6
15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s://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附件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