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120)-請救救香港的年輕學生!(重發)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12月17日 上午10:41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0)-請救救香港的年輕學生!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希望頻密的電郵不會給大家帶來太多不便,只是對某些急切問題,作為社會一份子,覺得有責任提出給大家參考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執業律師陳莊勤20141214表的一篇名為「請救救香港的年輕學生!」中指出:――由佔中三子經一年多策劃的「佔領中環」,忽然間被學生主導了整場運動。學生的熱情、衝動和近乎狂妄,使一些人、特別是老一輩的人突然發現香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世代矛盾。以萬計的年輕人擁到街上,帶同怪異的想法和行為,一下子香港對一些人來說變得陌生。

2. 香港的民主運動自中英就香港前途開展談判至今三十多年,都是那些熟悉的口號、熟悉的面孔。二零一四年由學生帶出的新氣象使很多人錯愕。很多人對於這些年輕人的理念、訴求以至行動的綱領和策略顯得陌生和不理解。

3. 一個原本由兩位學者、一位牧師策動、由政黨和一些政客配合與支援的運動,忽然變成了純由一批年輕學生主導獨力承擔的運動。由部署、策略至實施,由雨傘到營帳均有計劃有步驟地執行,使一些人質疑這場學生主導的運動背後有外力甚而外國勢力策劃和支持。

4.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曾任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三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副總編輯,之後在二零一三年任港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後四個月,由於換屆而延遲出版的二零一三年五月號《學苑》以「佔領中環 香港革命」為專題,提出學生對佔中的看法。在其中一篇文章《佔領中環2.0全民起義統一陣線博弈制勝智取中共》,詳細論述了學生對佔中目標和策略的看法。他們在一年半前提出的策略驚訝地與剛發生的佔中非常相似,剛發生的佔中就如是按一年半前寫好的劇本演出一樣。

5. 簡單來說,文章提出幾點:(一)以佔領中環為契機團結所有香港人。(二)紮營於中環的要道,面對解放軍總部和添馬艦,以「廣場政治」挑戰極權。(三)癱瘓中環直至中共讓步為止。(四)封鎖主要幹道,不論如何皆不可被清場。(五)要封鎖主要幹道不是中環心臟地帶,而是夏慤道、金鐘道和新建的龍和道。

6. 文章作者提出這些策略的想法是要逼使中共面臨讓步還是鎮壓的兩難。而這些希望以激進策略達到實質結果的想法,與三子佔領中環心臟地帶被動地等待被捕作為道德感召的理想,顯然有很大的差別。

7. 從學聯與學民思潮率先發難的佔中至今,從佔領的路段以至學聯一直堅拒撤退,到最後一擊的包圍政府總部,與之前《學苑》所述的完全吻合。可以看出,年輕的大學生們對佔中早在一年半前已有了他們的一套看法。只是一直以來,他們的看法被忽略和忽視。事件發生後,我們只簡單地對這些年輕人的魯莽行為批評,甚而簡單地把他們的行為打成為受外力慫恿或操控,而不深入了解這些年輕人的行為背後萌芽已久的理念。作為他們的長輩,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思想上的怠懶。

8. 大學生誤入港獨歧途大學生們從開始便不同意佔中三子的理念。人大在八月三十一日決定「落閘」,佔中尚未開始,二零一四年九月號的《學苑》在封面宣告了「香港民主獨立」。這一期的「苑論」題為《中共絕不是上帝》。文中猛烈批評「佔中三子」跟港共一樣,俯伏在地上仰望中共,追求民主,卻沒有獨立人格、獨立自主意識,實在荒謬。中共之所以高高在上,不是中共崇高,而是自己一直在俯伏在地上」。文章提出「香港民主運動要根本改變,民主回歸論死亡;『香港民主獨立』應運而生,香港新的民主運動是將香港獨立訴求與爭取民主連成一線」。

9. 具濃烈港獨傾向的學生強烈批評傳統民主派的「民主回歸」,他們認為「民主回歸」為香港帶來兩種主導了香港二十多年的民主議程,這兩種議程是:一,中國無民主、香港無民主;二,香港人只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爭取民主。這些年輕的學生認為「香港本土意識興起,主因是香港人摒棄了『中國無民主、香港無民主』的大中華意識」。

10. 事實上,以香港為本位的看法早在二零一三年五月的《學苑》已提出,他們提出「佔領中環必須是一場以香港為本位的民主運動,港人須放下民主中國和民族主義的包袱,建設民主香港、落實雙普選刻不容緩,『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去建立』,民主中國更不是由港人站在高地販賣愛國激情就能建成」。

11. 這些處處顯露本土意識、擺脫中國,追尋某種形式的香港獨立的思維,究竟有多少年輕人支持呢?

12. 《學苑》在二零一四年二月號,報告港大學生民意調查中訪問了四百六十七個學生,顯示政治取向中認為自己是屬於傾向港獨「本土派」的學生高達四成八,而認為屬於民主回歸的「大中華」派的只佔一成五。調查雖然顯示六成八的受訪學生認為維持一國兩制是適合香港的政體,但矛盾的是當被問到「如果明天香港舉行公投表決『香港應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而結果將受北京承認」,選擇贊成的四成二與選擇反對的四成一不相伯仲。而同一問題問表決「香港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而結果將不受北京承認」時,選擇贊成的受訪學生仍高達三成七而反對的則只微升至四成三。民調結果顯示相當比例的年輕學生,無論北京贊成與否,他們都傾向贊同香港獨立。

13. 事實上,二零一四年二月號《學苑》的專題便是廣為人們談論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其中一篇文章說本土意識是港人抗爭的唯一出路,指出「若我們相信香港應是一有別於大陸、有言論自由之地,那我們自然應該有主張及鼓吹港獨的自由」。

14. 電視新聞中看到佔中的年輕人被問及何時退場時,他們均回答沒有實質爭取到的成果時不會撤離。年輕學生將香港獨立的訴求與爭取民主綑綁在一起,並且不惜以沒有底線的「官方沒有實質讓步便誓不罷休」的抗爭方式去堅持他們的訴求,並不是佔中三子原來的設計。

15. 對於佔中的作用,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曾說「有張力才會有談判發生,而佔中便是要製造這樣的張力」。但年輕學生眼中,充滿妥協可能的談判並不是他們的選擇,他們要的是一場迫使對方就範的革命。

16. 在年輕學生眼中,傳統民主派面對強大的中共政權過於軟弱和退讓,二零一四年九月《中大學生報》提出「政改運動危在旦夕,我們需要的不是坐下談判的『氣度』,而是抗爭的勇氣,政黨與三子必須改變這種以退讓、談判為主的路線,否則大家應拋棄他們,以更為激進、直接的行動,衝擊這場沉寂的抗爭」。

17. 年輕學生對政改悶局不耐煩,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便在二零一四年九月的《中大學生報》中說,「三十年來民主真正的力量不在三子,而在於每一個人,你去參與抗爭,你坐在馬路,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18. 年輕人選擇了偏離傳統、拒絕妥協的抗爭,與傳統民主派的抗爭方式大相逕庭。他們是土生土長的一代,摒棄了傳統民主派的民主回歸大中華情懷,以濃烈的本土意識一併主張民主與獨立,吶喊「香港民主獨立」。當有如港大學生民調所顯示高達四成的年輕學生贊同這種主張的時候,對於整個社會,這將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訊號。

19. 港大學生大喊「佔領中環、香港革命」、「香港民主獨立」,究竟是年輕人浪漫的激情?抑或是願意為之付出青春終身爭取的理想?

20. 那是關乎整代人的問題。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對不怕共產黨、怕了年輕人的年長一代說,他們可以「移民到一個沒有共產黨的地方,但不能移民到一個沒有年輕人的地方」,他說他們這一代將主宰上一代人的命運。他說得對,他們這一代將主宰不單上一代人的命運,也將主宰香港的未來。

21. 在這沒有權威的年代,作為這些年輕學子的上一代,我們絕不應該向他們灌輸我們那些可能已過時的偏見和執著,但我們必須讓他們承傳我們那些人生閱歷累積起來的經驗和智慧。

22. 佔中民意逆轉,一個又一個年輕學生被拒入境中國內地。香港人今天在目睹的是一場群眾廣泛參與的民主運動,正在演變成為將會犧牲一代年輕精英不可能成功的港獨革命。

23. 我們欣賞年輕人有理想而且甘願為理想無私付出,但也必須對他們說出殘酷的現實是他們正走進沒有出路的死胡同。政客為一己政治目的不負責任地對年輕人脫離現實的想法、有悖常理與人倫的做法不加勸誡,佔中學者為自己的飯碗回學校教書但讓這些學子繼續在曠課。

24. 作為局外旁觀仍有良知的大多數港人,究竟應否保持沉默,對充滿熱情的一代人脫離現實的想法仍不聞不問不置可否、對他們的歪理不加責斥、對他們有悖常理與人倫損害自己的行為仍無原則地包容;還是應更主動多了解他們、更明確地面斥他們的謬誤?

25. 對政權與學生都講真話對於共產黨政權我們可以有持正不阿地「是其是、非其非」的勇氣;那麼,對於走歪路的學子,我們也必須有愛之深責之切「非其非」的真誠。

26. 救救我們的學生。他們真誠希望為香港帶來改變,但想法與做法脫離了現實。我們對學生們「非其非」的目的不是希望改變他們,而是懇請他們暫時停步,希望讓這些充滿熱情但疲累不堪的同學們有一個停下來反思和反省、把前路看得更清更遠的機會。

27. 以上陳莊勤提及的大學刋物及調查,未全部查正,但基於過往紀錄,應該可信性甚高。最後幾段跟譚衛兒20141214日的文章「香港年輕人往何處去」中,觀點有些接近;其實還有不少人有相同看法。希望大家可以從這角度探討一下。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hd@1823.gov.hk>
日期: 20141216 下午4:44
主旨: Fwd: 給特區的信(119)-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 (檔案編號:2-613727738)
收件者:

敬啟者:

Fwd: 
給特區的信(119)-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 (檔案編號:2-613727738)謝謝你於20141216日給房屋署的電郵。有關房屋署的查詢及投訴已經交由「1823」代為處理。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林德耀謹覆
2014
1216

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

給特區的信(275)-一個管理學上的反思(2)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7月19日 下午9:30
主旨: 給特區的信(275)-一個管理學上的反思(2)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作為香港的大腦,立法會的70位議員及其背後的研究團隊是值得審視的一群(當然還包括立法會秘書處的資源)。不是要未議先審視,限制言論,而是要看看整個架構可以承受的工作總量。當一個人或機構,超負荷工作時,所作出的决定,未必是最理想、最合邏輯的,但後果往往是全港七百多萬人要承受的。

2. 不是要偏幫某些人或機構(其實是有點立於危牆之下,因為以下的說法好像為某些即將被視為犯規甚至犯法的人或事去開脫)。對於曾當過管理層的人,應該明白機構高層不應每事都管,甚麼要管、甚麼無需管,須要懂得拿捏。時間及知識等等各種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决策層是火車頭,很多時候,實在接載乘客及/或貨物的車卡,在列車長未拉動控制桿前,只能靜靜等待。

3. Peter DruckerGE的CEO Jack Welch等等都留下很多寶貴經驗給大家。

4. 政府的行政部門就如人的身體一樣,更強壯也要「靠舵手」。

5. 十多年前珠三角九市,行政壁壘分明,自己顧自己。但約莫從06年開始,再加上08金融海嘯,大家明白拆牆鬆綁及衷誠合作的重要性。跟着中央及省政府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獲批准後,按步就班地達至今天再上一層樓,推進建設「大灣區」及協助加快推動「一帶一路」的工作。

6. 中間有無不平等、不太公義的事出現,一定會有!!但如何磨合、理順、擺平各方利益呢?試想想本地一個簡單的舊區重建,十年都可能無甚進展,還說42,000平方公里,5-6千萬人口的一個區域,中間會無問題?十多年前,建造高速公路是門賺錢的大生意,由於所在地要自己籌錢,沿途設站收過路費。一個聽聞的笑話是,某兩地少於一百公里的一條高速,沿途有八個收費站(應該不是指進出高速的分支路口),因為每個縣市鄉鎮都要照顧自己的利益,頓時高速變低速。

7. 不是只懂替別人說話,而是給大家分享及參考一下: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日期 :  20100730日)印發《珠江三角洲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的通知,他們不是只懂紙上談兵,是踏實地做出來:

8. 附件是再羅列國內各種交通基建的: 給特區的信(197)-如何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大家唔能夠再議而不决,决而不行!!  http://jet2468.blogspot.com/2015/12/blog-post_31.html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716日 下午7:36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74)- 重温香港的長遠規劃(6)及 香港的願景(66)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76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274)- 重温香港的長遠規劃(6)及 香港的願景(66)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7月6日 下午10:08
主旨: 給特區的信(274)- 重温香港的長遠規劃(6)及 香港的願景(66)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2014年佔中的79日前後,曾發出幾十封「給特區的信」,其中一小部份,仍可供大家作參考之用。

2. 整體社會須要理解回歸後,所有公職人員的工作量遠比回歸前的多很多,但資源却沒有大幅增長。由於「政改問題」及不同「意識形態」之故,社會 反而更難達到共識,往往阻力比英治時期更大。

3. 在「給特區的信(272)-一個管理學上的反思」中,第八段是短短一句:8. 整體社會可以啃得下幾多(不應理解為有生意都唔願做)?其實是有感而發的!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10月19日 下午10:42
主旨: 給特區的信(96)- 重温香港的長遠規劃(6)及 香港的願景(66)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s. TENG Yu Yan" <anneteng@had.gov.hk>, "Mr. MOK Kwan Yu" <benjamin_mok@had.gov.hk>, hd@1823.gov.hk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希望大家能冷靜應對目前仍未全面失控的情勢,令市面快快重新回到正軌,令香港方方面面的損失減到最少。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3年4月5日下午1:49
主旨: 香港的願景(66)- 誰真正付鈔?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本人並非盲目讚同幾任特首的工作,但有目共睹,十多年來大衆市民走過多少崎嶇的路?而將問題通通歸咎政府及公職人員,是將問題過份簡單化。為免將問題政治化,每每受責難的官員(甚至包括特首,部份中央官員),都本着小講或不講為佳,免得問題被炒作。但若不回應,往往被認為理屈詞窮,各類媒體更是窮追猛打,爭相炒得火熊熊。

2. 無論誰人(親建制派,中間派或溫和泛民派)當上特首,只要他能切實為香港/為中國做實事,而又能跟(不一定是「親」)北京及隣近省市地方政府合作的話,相信絶大部份市民,都會照樣支持。因為香港並非一個孤島,有需要跟隣近地區和洽地共存的。說得好聽一點是:「互利共贏」,若老實不客氣的話,是「互相利用」;但有一個前提是,哪一方較有實力。

3. 主因有以下幾點:

A. 香港已有各種短、中、長期具體有效及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B. 本地的各式行政及城市管理制度完備,亦長期行之有效,累積的經驗及人材非常多,加上人際脈絡遍及全球。

C. 本地公務員及其他公職人員,質素極高,能在極少監督下,亦會「自動波」按機制及規劃行事。

D. 至於商界及專業人士,守能在應有操守內,找到最靈活而極富彈性的操作模式。

E. 最重要一點是,本地市民極之理性及極具公民意識。

F. 強大如美、歐、日,無法忽視大陸的重要性,需要以溝通和妥協,一步一步調校大家的關係。
 
G. 相信各有意參選的,一定沒有上述「大國」的條件,去跟北京週旋。

H. 能夠做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將一衆沉默的大多數,本地經濟及大陸某些需要港人或海外華人作出貢獻的領域」,擺上枱作賭注

I. 以今天大陸對待日、美的理性而強硬的作風來看,泛民及反對派的贏面相信不大。反而令隣近的廣東、上海、台灣及新加坡等地搶去咀邊的疍糕而已。

4. 「佔領華爾街,Occupy together,US Day of Rage,Occupy everywhere」從2011年中,以加拿大「Adbusters」雜誌的倡議從17/09/2011佔領「下曼哈頓城區的祖科蒂公園」至今,幾乎没有停過。最高潮時全球有近百個國家的百個城市,美國600多個社區有類似行動。其中最激烈的,都是以流血及暴力收場。

5. 原來的攪手,絶大部份都是想「和平理性」去表達訴求。但事情的演變,並非一般人可以控制得到。所以「佔領中環」,並非新鮮事物,但說實在一點,是想直接刺激北京的神經。

6. 以過去兩年的觀察,歐美的「佔領行動」,在所謂「民主國家」中,最後都是慢慢地靜下來,但是他們可以付出所需的「社會成本」,香港能嗎?另外他們的中產階級,由2006年至今,極多向下流動變為「無產人士」,房屋及汽車被銀行收回,無業而又極難找回工作(失業率好像回穩,實則只是找工作的人,因長期失業的人再不願揾工而減少,另外有很多學者指出,當地政府的統計數字有偏差)。當中的不公義及辛酸,以及被最富有的1%人士巧取豪奪的情況,本人過去幾年已經寫過唔少。

7. 希望大家能平心靜氣,慢慢商量出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方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會有一個所有人都接受的方案,因為700萬人有幾百萬種聲音。

Best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 <ceo@ceo.gov.hk>
日期: 2013年4月3日下午9:08
主旨: Re: 香港的願景(65)- 重溫香港的長遠規劃(10)- 從不同戰畧高度看這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 先生:

3月20日至25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姚一風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jet3690
日期: 2014年10月19日 上午9:51
主旨: 轉寄︰ 香港的長遠規劃(6)-互信
收件者: Luk George 

George Luk 於 2011年07月31日 (週日) 10:53 PM 寫道﹕

Messrs Li Wei/Donald Tsang:
 
一小部份市民跟特區政府之間;泛民跟北京、特區及隣近省市政府之間;泛民跟建制派之間;泛民內部不同程度的激進派系之間;甚至人與人之間;似乎欠缺頗大的互信。沒有信任,各種討論或溝通,都是事倍功半。
 
基於理念不同,立場各異,處事方法,决定事情的先後緩急次序,各有自己的看法,誰也說服不了誰。各自還要做好對支持者的誠諾,媒體要令讀者、聽衆、觀眾,收聽、收看,每每用頗為極端的標題,恣意把事情推到極致,甚或訴諸過激行動,容易產生對抗。這並非大不子的事情,國外很多地方亦常有發生。
 
但問題在於,無論有多少長遠規劃,鴻圖大計,都因缺乏互信而被忽略,真是有點可惜!
 
規劃署及各有關部門推出的1984全港發展策略,1989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1996全港發展策略檢討,2000香港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研究,2007香港2030 規劃遠景與策略。97回歸後,基於各年度粤港聯席會議,達致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
 
研究背景、目的及成果:-
• 粵港澳三地規劃主管部門首次共同開展的策略性區域規劃研究
• 於2006年3月正式啟動,研究成果已於2009年10月發佈
• 旨在於「一國兩制」的框架內,以前瞻性的視野考慮和分析大珠三角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藉此提出可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社會融合和環境改善的空間發展策略
• 研究提供了綱領性的策略建議,為三地政府制定區域合作及跨界政策的參考
• 總體目標:三地合力建設充滿生機與活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協調可持續的世界級城鎮群
 
請參考以下鏈結:「香港與珠三角規劃的互動和反思」研討會 http://www.prdbay.com/UploadFile/20010416170001.pdf
​   (Dead link?)​
 
或較簡單,類似Powerpoint 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研究 2011/4/9公衆論壇滙報
 
裏面有很多值得參考的鏈結。
 
為何對政府或不同意見者,口誅筆伐,擊烈抗爭。為的都是要取得應有的權力;不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實踐香港的民主、公義,改善社會、民生;其實大家的目的都是殊途同歸。不需要將權力給與每個異見者,只要他們的部分領袖得到,他們大致都會覺得被尊重,被信任
 
香港政府工務員已經是極為受壓的一羣,還要應付泛珠三角與世界各地的協調;不放手,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况且有良好法治及制度下,三幾百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泛民人仕加入政府及其他有决策權的諮詢機構,只會令管治更加理想,何樂而不為呢?希望能再加以考慮。
 
Best Regards,
 
George Luk
 
 
 
CEO <ceo@ceo.gov.hk> 於 2011年7月14日上午10:28 寫道:

George Luk 先生:存

 7月4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姚一風 代行)
 


---------- 轉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年7月5日 下午6:46
主旨: Re: 幾點愚見(Confidential)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6月27日及7月4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給特區的信(273)-可會增加住屋單位供應?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7月4日 下午10:40
主旨: 給特區的信(273)-可會增加住屋單位供應?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朋友傳來以下一則文章,說若然行得通的話,將有機會增加廿多萬個租住單位供應,減低市民的租金壓力。個人相信應一步一步來,做完第一部部份,才再推二手空置稅,看看市場的承受能力,會較為穩妥。

2. 一手樓空置稅助打擊住宅閒置 效用有限 房屋分配仍不公義

3. 有報章引述地建會發言人,指倘若開徵空置稅,則應同時針對二手物業,否則不公。也許地建會在說晦氣話,但平情而論,空置住宅單位,不應區分一手二手。正如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說,有外國城市也執行二手物業空置稅,具先例可援。這主要靠業主申報名下主要自住物業,其餘物業就若非出租,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歸入空置。政府可以抽查單位的燃料或水電用量,或者郵寄文件,監察業主有否虛報。這會加添業主報稅時的麻煩,或會誤中副車,政府需要設立審核和上訴機制,但整個制度非不能操作。

4. 本地的整體空置單位比率未必如地產商聲稱般低。根據2017年版的《香港統計年刊》,2016年有273.4萬個永久性房屋單位,統計處推算2016年有249.9萬家庭住戶,就是說,香港的單位足夠現有家庭居住有餘。觀乎《2016中期人口統計》,有人居住住宅的數目為252.6萬個,比截至20173月的單位總數少近21萬個。這樣得出的空置比率達7.98%這較地產商援引《香港物業報告2018》的3.7%高一倍,兩者相差近10萬個單位,超過9個沙田第一城的單位總數。這裏提及的數字或受統計口徑影響而無法作準,政府長遠有需要提供一個更可靠的數字,以供社會有效討論空置問題。但事實是,縱使我們採取較低的數字議論,3.7%空置率乍聽很低,但其實際數量已達42,940個。如果能夠釋出一半的空置單位,其數量已多於一年的私樓供應量。社會不能忽視這批潛在供應。

5. . 根據香港統計數字一覽(最新數字)

房屋及物業

按種類劃分的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
按房屋類型劃分的居住於家庭住戶的陸上非住院人口(按百分比分布)
最新的全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為2,804,000個,而住戶數目為2,556,000個,差額248,000為總空置單位之估算(當然有極少部份住戶會同時居住多於一個單位)

6. 希望可以提供多一個建議給大家參考。當然增闢土地是最王道的方法,因為市民仍要改善居住及工作環境。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615日 下午4:44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71)-這些年香港錯失了多少機會?(2)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67, 13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