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uazu falls between Argentina and Brazil |
Troll under bridge |
Train to Leeds |
White Haven Beach, Australia |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6月3日 下午10:35
主旨: 給特區的信(51)- 資源(4)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籠統的說,萬事萬物(包括人類),從來離不開自然界及文化/ 文明的各種資源。有關資源的問題的探究(財富、 金錢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實際上是一個永無休止的題目, 在不同國度、地區、社會,從來都不會及不能妥善解決。 人們應該清楚:當一些問題解決之後,新的又會出現, 同時間却是推動各物種不斷進化及演化的力量,否則會被淘汰掉。
2. 烏托邦,也稱理想鄉,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托馬 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 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 政府及社會情況。托馬斯·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 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 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 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這個概念也引出了其他的概念, 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烏托邦。
3. 反烏托邦主義是一個虛擬想像的境界,反映的是與理想社會相反的, 是一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最終形態[1]。這種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 但內在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如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 、迫害等,刻畫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 某些作品描述的反烏托邦社會中,物質文明泛濫並高於精神文明, 精神依賴極受控於物質,人類的精神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並沒有真 正的自由。
4.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對某種資源利用的時候, 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來考慮利用資源的層次問題, 在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不同層次的利用的時候, 又必須考慮地區配置和綜合利用問題。這就是"新資源觀", 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解決資源問題的認識基礎。
5. 資源系統觀是資源觀中最核心的觀點。 只有當人類充分認識到自己是人與自然大系統的一部分的時候, 才可能真正實施與自然協調發展。而且, 也只有當人類把各種資源都看成人與自然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 ,並正確處理這個資源子系統與其它子系統之間的關係時, 人類才能高效利用這種資源。
6. 以新的資源觀看待資源問題時, 我們應當正確處理幾個重要的資源矛盾關係:
(一)資源的有限性與無限性問題
自然資源就其物質性而言是有限的,然而人類認識、利用資源的潛在 能力是無限的。片面的悲觀和盲目樂觀都是不正確的。
(二)資源大國與資源小國問題
分析一國的資源情況既要看到巨集觀上綜合經濟潛力巨大的因素, 又要清醒的認識到在微觀上人均可利用資源限度的現實問題。
(三)資源的有用性與有害性問題。
(四)資源的量與質問題。
7. 資源是相對於人類認識和利用的水平來區分層次的,材料--能源- -信息是現實世界三項可供利用的寶貴資源, 而整個人類的文明又可根據人類對這三項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劃分層次 。
8.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來發展」的。 起初,人類最先學會了利用材料來加工製作簡單的生產工具, 提高勞動生產力,但僅用材料來製作的工具是一種“死的工具”, 要靠人力來驅動和操作,這大體是農業──手工業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後來人類進一步學會了利用能量資源, 把材料和能量結合在一起製造新型生產工具,使原來“死的工具”變 成了“活的工具”,但這種工具還是要靠人來駕馭和操縱, 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仍受到人的身體因素的限制, 這大體是工業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的情形。
9. 到了現代,人類逐漸學會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 並把材料和能量同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 創造了不僅具有動力驅動而且具有智能控制的先進工具系統, 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在傳統經濟中, 人們對資源的爭奪主要表現在占有土地、礦藏和石油等。而今天, 信息資源日益成為人們爭奪的重點」。 這大體是信息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10. 總之,人類從學會利用材料資源再到能量資源到信息資源, 推動了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再向信息時代的不斷邁進, 材料、能源、信息“三位一體”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只有全面地開發和綜合利用三大資源, 才能不斷地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