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花點時間仔細看看連結中袁彌昌在經濟日報的原文及click入http://www.aeinstein.org/ 中看看 Free Resources 中的中文書籍。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7月11日 下午2:43
主旨: 給特區的信(61)-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希望借着重温以下『香港的願景(54)- 迷思(2):點解會貧窮』,大家能以大局為重,不會愈玩愈大, 以至難以收科。
Regards,
George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日期: 2013年1月13日
主旨: Fwd: 香港的願景(54)- 迷思(2):點解會貧窮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主旨: Fwd: 香港的願景(54)- 迷思(2):點解會貧窮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如何走出迷思及困惑,需要大家好好地想一想, 不是三言兩語便可以解决。若然暫時未有好方法,「時間」 將會是最後的殺手鐧(the last resort),相信這是為甚麼特區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 這個制度,是五十年不變。只是因為大陸的變化實在太大太快, 而 各大「趨勢大師」,又繪形繪聲,「港人既害怕被邊緣化, 又害怕被融合掉」。這是人之常情,不要說港澳, 就是強大如美、 日和歐洲各國,都在各自盤算。
2. 相信現在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是社會民生及經濟,以及 幾年後兩個直選的籌備工作。
3. 很多時候,人們都問:多年來寫了那麼多電郵, 除了獲得簡單的官式回應外, 實際有何作用?由於很多時提出的 都是「跳出框框」 外(think out of the box)的問題,難以有答案的問題,官員難以即時有適切的答案, 應該體諒。
4. 港台最近八個星期,播出一小時的節目「點解會貧窮」, 相信亦是想引發思考,難以提出真正解决到問題的答案。 因為原因多如天上繁星,牽涉到歷史、地理、社會結構、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公義,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平,公正, 公開,教育,醫療 ,衛生,本地的 ,大陸的,世界性的, 一貧如洗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落後地 區的絶對貧窮人口, 富裕社會中不同起跑線上的青少年, 階級剝削,巧取豪奪,鑽空子的等等,不一而足,太過空泛, 難以回答。
5. 無論如何,政府都需要回應市民的訴求,一步一步, 按步就班(prioritize according to resources and need and.......) 的去做,不能放軟手腳。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4年7月11日 下午12:15
主旨: Re: Fwd: 給特區的信(60)-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主旨: Re: Fwd: 給特區的信(60)-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7月9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CEO
日期: 2014年7月10日 下午12:32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57)- 資源詛咒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先生:
日期: 2014年7月10日 下午12:32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57)- 資源詛咒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先生:
6月21日至7月9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姚一風 代行)
(姚一風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
Cc: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Date: 09/07/2014 06:41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60)-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
Cc: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Date: 09/07/2014 06:41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60)-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昨天一篇「經濟日報」的評論:「 公民抗命爭普選 恐變木馬屠城」,可讀性非常高:誤判形勢對特區的代價極高。
http://www.hket.com/eti/ article/b79dbb72-5778-4b87- a2e0-f1b2bbfd5cec-464287? query=%E8%A2%81%E5%BD%8C%E6% 98%8C%2CA 為了大陸的平穩高速發展,北京中央可以採取非常措施, 去應付非常情況。
2. 有人可能會指出, 香港新一輪政治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爭取無篩選的普選, 並沒有顛覆政府及更換政權的意思,但如《論戰略性非暴力衝突》 一書,就經常使用「結束暴政和給人民帶來和平和正義」和「 使一個專制政府的權力失去效用甚至瓦解」這類型的話語, 動機十分明顯,沒讀過的人還以為他們只不過是以和平的方式, 來促進政治變革——非暴力鬥爭無非是代替武裝衝突的另一種手段, 手段改變了,目的依然如一。
1. 昨天一篇「經濟日報」的評論:「 公民抗命爭普選 恐變木馬屠城」,可讀性非常高:誤判形勢對特區的代價極高。
http://www.hket.com/eti/
2. 有人可能會指出,
3. 當中最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公民抗命這一環節。 作為非暴力鬥爭之中極重要的一環, 公民抗命的嚴重性不只是違法或不違法這麼簡單,最重要的是, 公民抗命會改變人們的服從模式,使他們不服從、 反抗和不理睬政府的法律和法規, 這對任何社會均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且不說香港法治得來不易) ,等於為社會日後埋下了一個巨型炸彈。
4. 這對在背後鼓動的國家,當然是不痛不癢, 甚至有助它日後的介入,即令如此,《論戰略性非暴力衝突》 的作者還是不忘給其讀者一個「溫馨提示」: 宣傳這個武器是如此強而有力,始終存在着這樣的危險性, 即如果使用不當,可能帶來巨大的間接損害。 如果一個運動成功地改變了人們的服從模式,使他們不服從、 反抗和不理睬政府的法律和法規,它可能發現, 自己面對的是無政府主義。如果社會的機構被摧毀,那麼社會服務、 法律和秩序、禮儀等可能無法維持, 除非回到當初引發民主鬥爭的同樣的專制統治。
5. 連一向提倡開放社會的索羅斯(George Soros)也發現到,「 封閉社會的解體不一定導致開放社會的誕生,而可能是持續解體, 直到一個新的政體出現。這個新政體更類似倒台的政體, 反而比較不像開放社會。」像俄羅斯(蘇聯)、埃及、 伊拉克這些例子,實在多不勝數。
6. 大家試想想,整件事在中央眼中會是怎麼樣呢? 連作者也可以信手拈來的非暴力抗爭書籍,難道中央沒有研究過, 不知道背後的企圖嗎?既然在香港推動非暴力抗爭的成功機會不大, 那麼中央很自然會想到顛覆的目標未必是港府,而是內地。
7. 再者,只要香港持續政治動盪,向中央擺出對抗姿態, 便可影響台灣人的統一意向,足以一直拖住兩岸統一進程, 延遲中國崛起,試問對美國來說, 又怎會對這本小利大的策略不動心?
8. 因此,中央與港人對事情和形勢的解讀的落差, 是令雙方關係惡化的主因之一:即是中央一定會從和平演變、 國家安全方面去想,而支持抗爭的港人則認為這是和平抗爭、 與中央討價還價,以為中央的警告只是危言聳聽、借題發揮。
9. 換言之, 「抗爭的港人認為這是一場試膽遊戲(chicken game),誰夠大膽便誰勝」,而中央早就把事情定性為一場 「國家級的政治戰爭」。由此看來, 拉大中央與港人在形勢解讀上的落差,可能也是策略的一環。
Regards,
George Luk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
Cc: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Date: 07/07/2014 11:43 PM
Subject: Fwd: Fwd: 給特區的信(57)- 資源詛咒
Cc: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Date: 07/07/2014 11:43 PM
Subject: Fwd: Fwd: 給特區的信(57)- 資源詛咒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什麼是理想的社會制度呢? 對此人類從歐洲文藝復興時代至今的幾百年中還在探索中, 近現代世界歷史的發展相繼出現了以下四大制度和規則,即「 市場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及「 市場社會主義」。讓我們先看看市場資本主義,及國家資本主義。
2. 「市場資本主義是西方國家制度的核心」,主張市場最大化, 政府干預的最小化,所以又可以稱之為市場自由主義, 那麼市場資本主義完美嗎?無疑它在創造財富方面是無與倫比的, 它充分發揮了人類的想像力,競爭機制導致科技的迅速進步, 而科技革命引發的產業革命導致人類財富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 它由此徹底改變了世界。
3. 其次,資本主義主張天賦人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在歷史上是一種進步和文明的象徵。 但是資本主義在另一方面有兩大致命的弱點,一是社會不平等, 它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貧窮。
4. 資本主義歷史通常充滿爾虞我詐和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平等。 第二個致命弱點是供需不平衡,表現為「經常性的經濟危機」。 根據亞當·斯密斯的設計,這個問題在理論上是不應該發生的, 因為資本主義經濟是一個可以自我調節的體系, 該體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預,然而在實際過程中, 資本主義這架機器却經常發生故障。
5. 國家資本主義是對市場資本主義的一種小心翼翼的修正, 主張政府對市場干預的必要性。「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徹底動搖了人們對資本主義的信心,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 凱恩斯主義」,面對經濟危機,他們開始啟動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面對日益惡化的社會貧富差距,政府擴大財政支出,提高社會福利。
6.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化」, 這趨勢進一步在歐洲發展,由此形成了以高工資, 高福利為特徵的福利主義混合體制, 當時在西方人們發現他們都成為了凱恩斯主義和社會主義者。 那麼資本主義的問題是否因此得以解決了呢?
7. 遺憾的是並沒有,凱恩斯方案只是一種止痛劑, 它並不能徹底解決資本主義問題, 社會不平等和週期性經濟危機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資本主義還染上了社會主義的毛病,高福利,低效率。 其次,在效率與平等混合體制中,歐洲國家紛紛發展為平等優先, 效率為後的組合,由此經濟發展趨於緩慢, 福利主義成為經濟發展的累贅。
8. 於是上世紀70年代以哈耶克和弗裡德曼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呼籲 回歸亞當·斯密斯,反對政府干預, 因為政府干預扭曲和破壞了市場經濟自身調節的功能。 凱恩斯有句名言,「In the long run, we all die」 所以面對危機我們應該解決短期和眼前的問題, 以便我們能夠長期生存下去,而為了解決短期和眼前的問題, 其主要方法就是擴大消費以刺激經濟的復蘇。
9. 近現代200多年的歷史,「西方國家社會制度」 經歷了從市場資本主義到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演變, 並依然處於兩者之間的週期性搖擺不定中,與此相對, 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經歷了從國家社會主義到市場社會主義的發展演 變,並依然處於兩者之間的週期性搖擺不定中。
10. 無疑,資本主義制度的優勢在於生產和效益, 社會主義的優勢在於分配的平等, 那麼理想社會模式是否能夠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勢加以混合呢 ?即在生產領域採用資本主義,在分配領域採用社會主義,為了「 平等」犧牲一些效率,為了「效率」犧牲一些平等,「 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從而形成一種相對穩定和可持續的社會發展狀態。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 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