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65)- 莫讓小眾騎劫大眾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7月31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65)- 莫讓小眾騎劫大眾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 "Mr. John Tsang" , "Mr. YUEN Rimsky" , "Mr. Anthony Cheung" ,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是施永青在他的專欄「C觀點」的一篇文章「莫讓小眾騎劫大眾」,頗能勾劃出近年本地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

2.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了一種不健康的情況,就是大眾的意願沒法得到體現,反而被小眾所主宰。

3.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漢斯‧斯托布就在他的文章《小眾的專制》中,對此作過預警。

4. 
他認為,民主的定義,本該是反映眾人意願的管治。在民主制度下,小眾會受到保護,他們的意見應有機會表達;但政府行政與立法,應由大眾來決策,而非由小眾來主宰。但由於小眾的言論日趨偏頗,行動日趨激烈,以至民主制度對他們的保護,反而助長他們橫行無忌,甚至扭曲了大眾的取向,強逼大眾為他們的錯誤承受苦果。

5. 這類小眾的特色,是憑著某些自以為政治正確的理念而「一意孤行」;他們以殉道者的姿態誓不讓步,企圖逼多數人就範。由於傳媒對這類偏激的意見與行為非常樂於報道,並視他們為一種社會改革力量,以至他們的取向很容易在輿論上佔領了道德高地。

6. 面對這種情況,大眾會覺得很無奈,甚至有點兒恐懼。他們不敢說出自己的意見,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意見已被輿論視為政治不正確。即使有人忍不住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亦不一定會受到傳媒重視,連獲報道的機會也沒有。

7. 結果,小眾的意見反而變成了主流意見,足以脅持整個社會。以之前的立法會拉布為例,其實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覺得此舉沒有意思,但少數幾個議員已足以令立法會無法正常運作多個星期。他們的數以千計的修訂案,毫無建設性的內容,卻以保護小眾意見為由,強要立法會任其戲弄;而立法會主席亦不敢在一開始時,就拒絕他們這些無聊的修訂,非要他們強逞過威風後才敢剪布。

8. 又以近日排斥內地自由行旅客為例,大部分香港人雖對內地人的某些不文明行為感到不滿,但並不覺得要歧視他們,更不認為應該在街上攔截與辱罵內地旅客。照我所接觸,大多數香港人都認為,自由行對香港是利多於弊的,政府可以調整入境人數,但社會應保持好客之道。但結果卻是,少數激進分子的歧視行為沒法被制止,多數人卻要承受他們劣行的苦果──對旅遊業與經濟帶來的損失。

9. 
至於反新界東北發展的人,更是極少數。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偏低,要有實質的改善,怎能不開發新市鎮?發展與環保、保育、以及恢復農耕之間必須取得平衡,不能一點發展也不可以接受。但激進者卻堅持「不遷」、「不拆」,完全不願意妥協。他們強行佔領立法會,硬要多數人屈從他們的意願。這是民主社會想見到的效果嗎?

10. 現在看來,即使這批人最後沒法得逞,但整個東北發展一定會被延後,最後導致成本上升,港人的居住環境長期沒法改善。我們的社會真的沒法減輕小眾的破壞嗎?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31日 上午11:54
主旨: 給特區的信(64)- 傳媒的偏頗) (檔案編號:2-354082435)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64)- 傳媒的偏頗 (檔案編號:2-354082435)

謝謝你於2014年07月30日給房屋署的電郵。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伍穎音謹覆
2014年07月31日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64)- 傳媒的偏頗

1600x1379 國際關係複雜圖,請點擊: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ApiBGCOSlbotH0meKp_qX5RKkyooSk7paPV0C925nGIIhufCGPsdZu88h8ovgHhnYX46RWH5Vy95LKFbwh3Q2OAjUToQkW4n2i4HorGwHN8ksPKhqTmEozY0h7OuirMKkRvsd9TUopQA/s1600/bilderberg+%25281%2529.jpg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730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64)- 傳媒的偏頗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 "Mr. John Tsang" , "Mr. YUEN Rimsky" , "Mr. Anthony Cheung" , hd@1823.gov.hktellme@1823.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希望頻密的電郵不致影響大家的工作、心情等等。以下是取材自晴報的石老師工作室一篇專欄:馬航客機疑被烏克蘭親俄分子擊落,各傳媒在報道時是否公道持平?

2. 
最近民航機被擊落的悲劇,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間,無疑較難讓人分得清是非黑白。除非民航機犯錯,否則發動攻擊者一定不對。不過,傳媒報道的偏頗,就的確值得深思。(墜機現場一景,真是替罹難者及其家屬悲痛)

3. 
馬航疑被烏克蘭親俄分子擊落,令機上近三百人罹難實在令人悲痛。此慘劇連同1983年韓航偏離航道,遭俄戰機發射導彈擊落,今次俄羅斯已是第二次與這類悲劇有關,「有心」的傳媒更統計過,俄自1940年以來,涉及九次擊落民航機的慘劇。

4.  不過,1988年,伊朗航空一班載近三百人的民航機亦被美國巡洋艦導彈擊落,卻少有再被傳媒提及,想問:是否公道?

5. 
今時港人普遍接收到的是由西方傳媒提供的「自由世界」資訊,但報道卻往往傾向單方面,而不是正反兩面,甚至是一個全方位的探討。我們常說傳媒是社會公器,要發揮輿論監察的作用,但如果這個「法官」看待事實的態度有偏頗、有傾向性,便會失去了「法官」的監督功能。

6. 
在實際的傳媒運作上,審視事實後,再化為報道的過程中,實很難做到絕對平衡、正反意見各半,但如果啱自己嘅就報道100%,唔啱自己嘅就報道0%,類似這個內容比重,便真正是新聞審查-因自己的偏見,昧於現實和真相而有所取捨。

7.  這現象在全世界都十分普遍,而香港近日就更普遍。作為讀者,尤其是此時此刻,在今時政治和社會環境下,讀者還是要以清晰頭腦,看待來自傳媒的資訊。

8. 
《經濟日報》在梁、唐選戰期間,曾被「唐營」指為「梁營」,同時也被「梁營」指為「唐營」。其實對這類兩面不是人的指摘,我們反而甘之如飴,因這正正顯示到《經濟日報》持平、中立的態度。

9. 
我們不是「撑」政府,而是「撑」所有對香港有利的意見和行動,甚至政策。政府施政有時確有不妥善之處,但有些政策何不讓政府先做?一切拖慢,議而不行,絕非香港之福,本欄發聲,務求有理有節,也無非為構築一個更理想社會。

10. 
一個好批評,不是用惡毒語言,罵到人狗血淋頭,而是被你批評的人事後也尊重你。猶記得香港回歸前,彭定康提出個老人退休金與通脹掛鈎方案,這個「利民」之舉,其實是個計時炸彈,會害死香港。所有港人都老的一天,人人可領老人退休金,即等於全民退休保障,『政府有財力,好事;政府無財力,怎辦?』《矛盾在英國於80年代就千方百計甩掉全民退休保障包袱,但在英國殖民地管治撤出時,卻為港人謀「厚禮」?》

11. 
當時負責此老人退休金計劃的研究者是林煥光,當時筆者就有篇「一毫子想食碗仔翅」來論此計劃之不可行。這計劃被擱置後,林煥光有次在酒會上碰到筆者(之前我們並不相識),他跟我握手,講:「我識你是你碗仔翅篇文。」他記得篇文,不是因為我用狗血而是用理由,這才是真正的批評。

12.  
林煥光先生,對不起,要擺你上枱,但相信你不會介意,因藉此能使傳媒朋友更能做好自己份「無冕皇帝」工。(原文的最後一小段)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729日 下午4:00
主旨: 給特區的信(63)- 花園城市:新加坡(檔案編號:2-354082435)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63)- 花園城市:新加坡 (檔案編號:2-354082435)

謝謝你於20140727日給房屋署的電郵。有關房屋署的查詢及投訴已經交由「1823」代為處理。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伍穎音謹覆
2014
0728

電話: 1823
傳真: 2760 1823
電郵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4年7月29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63)- 花園城市:新加坡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7月29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63)- 花園城市:新加坡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來自 筆下留情 的最新網誌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5.html:(請特別留意螢光部份)
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城中的大大小小花園共佔地 3300 公頃。最新擴建的,是佔地101公頃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有五個多維園(佔地19公頃)那麼大。

2. 這已成為新加坡的新地標,它的建成,標誌着新加坡城市規劃的一個方向。1600 x 902 彩圖:

3. 「濱海灣花園」是二零一一年才落成的,花了五年時間建成,是一個位於新加坡市中心鬧市旁邊的綠色空間。它的設計很花心思,方案來自國際比賽的優勝者,是大自然、現代建築、高科技和現代生活理念的結合體。徜徉其間,可在戶內戶外欣賞不同地方的奇花異卉,感受雖由人作而宛若天開的山水美境,有時仿若置身於「阿凡達」的奇幻境界之中。1600 x 1066彩圖:
花園中最矚目的建築有兩個,一是兩個外型呈流線型的巨大溫室,一是擎天樹。

4. 我們只安排了兩三個小時遊覽這個公園,走到溫室之前──當地把這叫作「冷室」──就只能透過玻璃外牆,向裡面有飛流激湍的清涼世界投予艷羡目光了。可以見到,巨大的溫室內有空中走廊迴環,以供欣賞室內室外景觀。這是花園中的收費設施,收費申港幣近二百元。沒有充分的參觀時間,就只好留作下回分解了。

5. 擎天樹的外型似Y字,中間是柱狀建築物,外面的支架上種滿垂直綠化的植物。一些「樹」之間有空中走廊連接,讓遊人漫步遠眺。擎天樹的外型簡單而矚目,有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不論遠望近觀,都讓人印象難忘。

6. 花園還有不少讓兒童嬉戲的玩樂設施,其中以噴水樂園的吸引力最強烈,一些帶同幼兒到來的遊客也預備好衣物,一家大小跑進不斷改變噴水花樣的水花雨林中,既嬉戲,又消暑。1600 x 1066彩圖:

7. 這個花園在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要走遍各個角落慢慢觀賞,得安排一整天才行。它的落成的最大難點,卻相信是確定這百多公頃土地的用途,在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城市中,在這樣一幅填海得來的黃金地塊上興建寫字樓、住宅,很合情合理。可是新加坡政府決定種樹建花園。這決定當年一定引起過不少爭議,但在要把新加坡建設成「花園中的城市」的路向下,這裡沒有成為商業區或住宅區。設計比賽在二零零六年一月舉行;五年後,花園就落成了。

8. 新加坡的土地約佔一成屬於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未來十到十五年內還要增加 900 公頃花園用地。這意味着還有更多花園出現。

9. 香港可與之比較的地方是西九龍填海區──仍在興建的西九文化區。它在一九九八年宣布興建,舉辦了設計比賽,到二零零六年又推倒重來。至今,十劃該有一撇了吧?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728日 上午9:38
主旨: 給特區的信(62資源配置(4) (檔案編號:2-321322670)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62資源配置(4) (檔案編號:2-321322670)

謝謝你於20140727日給房屋署的電郵。有關房屋署的查詢及投訴已經交由「1823」代為處理。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曾巧怡謹覆
2014
0728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28日 上午11:31
主旨: Fwd: 給特區的信(62)- 資源配置(4) (檔案編號:2-354082435)
收件者: 

敬啟者:

Fwd: 給特區的信(62)- 資源配置(4) (檔案編號:2-354082435)

謝謝你於2014年07月27日給房屋署的電郵。有關房屋署的查詢及投訴已經交由「1823」代為處理。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劉柏宜謹覆
2014年07月28日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4年7月27日星期日

給特區的信(62)- 資源配置(4)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7月27日 下午2:55
主旨: Fwd: 給特區的信(62)- 資源配置(4)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John Tsang" , "Mr. Anthony Cheung" ,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是今天跟朋友在whatsApp上的小小對話。牽頭是將附件中的地圖貼上,朋友間的基本對話內容沒有太大修改。

2. 當全世界都把「北方置地圖上方」而日本要如此安排(請看附圖)只能証明其内心虛怯已達到要用夜行口哨的小動作來壯膽了其實日本人是悲凉民族人聰紀律好團結奈何資源少地理上當了中國等國家的天然海嘯級防波堤大部份日本人都相信終有一天整個日本會沉到海底, 以這樣的背景看日本人可能會有客觀一點的看法。

3. 日本的人口是加拿大的4倍多,澳洲的五至六倍但靣積及資源則只有她們的幾十分之一。人的質素又高,徒呼奈何!

4. 若全球的新興國家的幾十億人(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現時的70億,增至約一百億),有了美英加澳的民主自由,敎育水準,國民質素幾十億新興的中產階層會對生活有要求。相信也要「上述四」的生活水準時,廿個地球的資源,也能以應付。平均一家三至四口,要两架車以上(視乎孩子是搭校巴還是自己揸車返大學)住一個五千至一萬呎的地段(Lot,居於三四千平方呎的「獨立或半獨立屋」,小朋友要念到碩士,博士。為数極多的專家预测,只要甚或不需廿年时間,便会出現這幾十億新興國家的中產人士,而現时欧美加澳日,加起來還不過幾億。面對這個情況,那时地球資源不知如何分配。

5. 香港這個超高密度的現代化及高生活水準的城市模式,將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否則只有用大规模戰爭去决定資源的分配另一方法,不讓新興国家爬升太快,讓她們慢一点追上來,讓她們慢一些獲得歐、日及英語系国家的「普世價值」或由美、英、歐、日等决定誰先行,誰慢些,先後有序地現代化,以避免国與国間大戰。好像第一及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戰勝一方去從新劃分版圖。

6. 香港的發展,不是自己吹噓自己,不單是為了港人,或為大陸樹立榜樣,還可以為所有新興国家作示範:一千一百平方公里,養活七百多萬人,並為全球五千多萬華人華僑的「潛意式」首都。(當然還要有廣東及大陸的support)。

7. 相比美加澳紐,港人的人均資源,可能只有她們的幾十至幾百份之一而矣!?若然這樣多元化的擠社會,無爭拗是不可能及絶對奇怪的事,爭吵及抗爭理應視為正常,否則香港便會變成另一個新加坡。有極高生活的水準及高度現代化,却沒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人人做順民,也欠缺「泛民及反對派」常掛在咀邊的「普世價值

8. 另一個年青人在另一群組看了上面的段落後,有點發晦氣的說:「做新加坡囉,發展快,又有屋住,對港人嚟講夠啦,香港維穩不過為咗做新加坡之嘛」。這位青年已經為了「價值觀、發展」等等問題,跟他的舅父及家人在WhatsApp 上辯論多時。「理念不同,觀點各異,立場相距極遠,誰也說服不了誰」。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23日 下午5:0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42)- 三小時生活圈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先生:

  你於2014年4月18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已轉交給本局。我們備悉你的意見,感謝你對高鐵香港段事宜的關注。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冼熙朗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23日 下午5:14
主旨: Re: Fwd: 香港的願景(53)- 如何克服迷思(重發)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7月20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21日 下午5:25
主旨: 給特區的信(61)-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2)
收件者:

George先生:

7月11及13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7月10日 下午12:32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57)- 資源詛咒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先生:

6月21日至7月9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姚一風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c:  "Mr. Tsang Tak Sing"
, "Ms. TENG Yu Yan" , George1 Luk
Date:  09/07/2014 06:41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60)- 誤判形勢的代價極高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昨天一篇「經濟日報」的評論:「 公民抗命爭普選 恐變木馬屠城」,可讀性非常高:誤判形勢對特區的代價極高。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79dbb72-5778-4b87-a2e0-f1b2bbfd5cec-464287?query=%E8%A2%81%E5%BD%8C%E6%98%8C%2CA
為了大陸的平穩高速發展,北京中央可以採取非常措施,去應付非常情況。

2. 有人可能會指出,香港新一輪政治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爭取無篩選的普選,並沒有顛覆政府及更換政權的意思,但如《論戰略性非暴力衝突》一書,就經常使用「結束暴政和給人民帶來和平和正義」和「使一個專制政府的權力失去效用甚至瓦解」這類型的話語,動機十分明顯,沒讀過的人還以為他們只不過是以和平的方式,來促進政治變革——非暴力鬥爭無非是代替武裝衝突的另一種手段,手段改變了,目的依然如一。


3. 當中最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公民抗命這一環節。作為非暴力鬥爭之中極重要的一環,公民抗命的嚴重性不只是違法或不違法這麼簡單,最重要的是,公民抗命會改變人們的服從模式,使他們不服從、反抗和不理睬政府的法律和法規,這對任何社會均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且不說香港法治得來不易)等於為社會日後埋下了一個巨型炸彈。

4.  這對在背後鼓動的國家,當然是不痛不癢,甚至有助它日後的介入,即令如此,《論戰略性非暴力衝突》的作者還是不忘給其讀者一個「溫馨提示」: 
宣傳這個武器是如此強而有力,始終存在着這樣的危險性,即如果使用不當,可能帶來巨大的間接損害。如果一個運動成功地改變了人們的服從模式,使他們不服從、反抗和不理睬政府的法律和法規,它可能發現,自己面對的是無政府主義。如果社會的機構被摧毀,那麼社會服務、法律和秩序、禮儀等可能無法維持,除非回到當初引發民主鬥爭的同樣的專制統治。

5.  連一向提倡開放社會的索羅斯(George Soros)也發現到,「封閉社會的解體不一定導致開放社會的誕生,而可能是持續解體,直到一個新的政體出現。這個新政體更類似倒台的政體,反而比較不像開放社會。」像俄羅斯(蘇聯)、埃及、伊拉克這些例子,實在多不勝數。

6. 大家試想想,整件事在中央眼中會是怎麼樣呢?連作者也可以信手拈來的非暴力抗爭書籍,難道中央沒有研究過,不知道背後的企圖嗎?既然在香港推動非暴力抗爭的成功機會不大,那麼中央很自然會想到顛覆的目標未必是港府,而是內地。

7.  再者,只要香港持續政治動盪,向中央擺出對抗姿態,便可影響台灣人的統一意向,足以一直拖住兩岸統一進程,延遲中國崛起,試問對美國來說,又怎會對這本小利大的策略不動心?

8.  因此,中央與港人對事情和形勢的解讀的落差,是令雙方關係惡化的主因之一:即是中央一定會從和平演變、國家安全方面去想,而支持抗爭的港人則認為這是和平抗爭、與中央討價還價,以為中央的警告只是危言聳聽、借題發揮。
9. 換言之, 「抗爭的港人認為這是一場試膽遊戲(chicken game),誰夠大膽便誰勝」,而中央早就把事情定性為一場 「國家級的政治戰爭」。由此看來,拉大中央與港人在形勢解讀上的落差,可能也是策略的一環。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4年7月20日星期日

在倫敦TED Talk 的演講詞中譯本:Martin Jacques

0:11
Speaking at a TED Salon in London, economist Martin Jacques asks: How do we in the West make sense of China and its phenomenal rise? The author of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he examines why the West often puzzles over the growing power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offers three building blocks for understanding what China is and will become.
pinThis talk was presented at an official TED conference, and was featured by our editors on the home page.
Writer, columnist
Martin Jacques is the author of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and a columnist for the Guardian and New Statesman. He was a co-founder of the think tank Demos. Full bio
Translated by Wang-Ju Tsai 
Reviewed by Chih-Yuan Huang

這個世界 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改變。 如果你看這張圖表的上方, 會看到在2025年 根據高盛 (Goldman Sachs) 的預測, 中國的經濟規模 將會和美國幾乎相當 。 再看看這張圖表, 在2050年 中國的經濟規模 將會是美國的兩倍大, 而印度的經濟規模 將會和美國不相上下。 我們必須記住的是, 這些預測 都是在西方金融危機之前制定的。
0:50大約二週前, 我在看法國巴黎銀行 最新的預測, 他們預測在什麽時候 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 高盛預測會在2027年。 而金融危機後的新預測 是2020年。 而這只不過十年。 中國將會在兩個基本面上 改變世界。 首先, 中國是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 擁有13億人口, 在過去的30年中 以每年近10%的速度成長。
1:35在十年內 將會成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在現代史上, 過去一向都是已開發國家 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 成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其次, 在現代史上首次 主宰世界的國家 -- 我個人認為將會是中國 -- 不會是西方的國家, 而是來自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文明根柢。
2:09我知道西方國家普遍有這樣的假設: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 也就意味著西方化。 這是個不切實際的說法。 這樣的假設是簡單的將現代化看做 是由競爭、市場和科技所構成的產物。而事實並非如此, 現代化也均等的受到歷史和文化的影響。 中國和西方國家不同, 而且中國也不會變成像西方國家一樣, 中國會持續的保留 他和西方的根本差異。 現在最大的問題,很明顯的 就是我們該怎樣來解讀中國? 我們該如何試著去了解,中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大體上西方現在的問題, 在於我們的傳統方法是 用西方的術語 和思想來了解中國。 這是行不通的。 現在我想提供 三個基本理由, 來試著了解中國, 這只是一個開始。
3:07首先, 中國不能真正的稱為一個 "國家"。 好吧,雖然在近一百年來 中國自稱是一個 "國家", 但是任何熟悉中國的人都知道, 中國的歷史遠超過一百年。 這是西元前221年中國的地圖, 秦朝統一天下,結束戰國時期的紛爭, 為現代中國的萌芽。 你們可以看到現代中國的邊界線。 或是秦代之後的漢代,這一張是漢代的地圖, 它還是兩千年前的地圖。你們可以看到當時中國已經佔領了 現在中國東部的大部分。 這個區域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居住的地方。
3:44是什麼讓它顯得奇特呢? 關鍵在於是什麼讓中國感到 "身為中國", 是什麼讓中國人覺得做為 一個中國人的要素, 這不應該從最近的一百年來看, 也不該和西方的歷史一樣 是從有 "國家概念" 的這段時期來看, 而是從兩千年前的 (中國) 文明"邦國"就開始了。 我正在想的,舉例子來說, 譬如,祭拜祖先的習俗、 對 "國家" 的觀念賦予獨特的定義、 和這類似地, 賦予"家庭" 獨特的定義、 社會人際“關係”、 及儒家的倫理價值等等。 這些都是從二千年前 就流傳下來的文化。 換句話說,中國和西方國家及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不同點, 在於中國擁有自己獨特的文明 以一種文明 "邦國" 的獨特方式存在, 而非西方的 "國家" 觀念。 針對這點我還可以補充説明: 我們都知道,就人口和地理上來說, 中國是個極龐大的國家, 擁有13億人口。 有一項事實我們經常沒有真正注意到, 那即是,中國是個十分多樣性 及多元化的國家, 在很多方面中央的權力是下放的。 要從北京管理這麽大的地方是不可能的, 儘管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這是事實。 但事實從來不是如此。
5:09因此,這就是中國,建立在一種文明 "邦國" 架構下的國家, 而非西方概念的 "國家"。那麽,這是什麽意思? 我認為這有很多深層的意涵。 我將簡單的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首先, 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政治價值 是統一, 是維護 中華文明。 大家都知道,2000年前歐洲 因羅馬帝國的瓦解而分崩離析。 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維持著分裂的狀態。 但相較之下,中國確在同一時期 走向正好相反的統一道路, 費盡精神氣力以維護其龐大的文明, 並維繫該文明 "邦國" 的統一。
5:50其次 是香港的議題,可能相對地 沒有那麼突出。 大家都還記得香港 在1997年從英國的手上回歸中國? 大家也可能還記得 當時中國的憲法議案為: 一國兩制。 我敢打賭 當時西方國家大概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政策。 『認為只是裝飾門面, 等中國真的接收香港後, 不可能會實施一國兩制。』 13年後的今天 香港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還是如同1997年一樣,跟中國的不同。 我們錯了,這是爲什麽? 我們錯了,因爲我們自然而然地 將中國套上西方概念的 "國家" 方式。 回想一下,1990年東西德的統一。 發生什麼事呢? 基本上東德被西德併吞了。 一個國家,一個體制。 這是西方的國家概念心態。 但是你不能用西方的國家概念, 以單一文明及單一體制為基礎, 來治理像中國這樣以 "文明邦國"為架構的國家。 這是行不通的。 因此,中國 對香港議題的回應 也將可以套用在臺灣的議題, 很自然地回應,那即是: 單一文明,多元體制。
7:05現在讓我再提供另外一個觀點, 以試著來了解中國, 這個觀點也許不那麼令人怡悅。 中國人對民族的觀念 跟其他大部分的國家比起來 有極大的差別。 你知道嗎? 在13億中國人裏 有90%以上的人 都認爲自己是屬於同一民族── 漢族。 這跟世界上 其他人口衆多的國家是完全不一樣的, 例如印度、美國 印尼、巴西, 這些國家都是多種族的 中國人自己不認爲如此。 若勉爲其難地稱中國是個多種族國家, 那也就是在邊緣的那些少數民族。因此,我們要問,爲什麽會這樣呢? 理由很簡單,我認為基本上 還是回到老話題──中國是一個 "文明邦國"。 中國擁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 其歷史充滿了征服、佔領、 吸收、同化等等, 在這經年累月的過程, 而衍生了漢民族的概念; 當然,這個概念 逐漸地受到強力的文化認同感的 滋養與增強。
8:19這段歷史經驗的最大優點 告訴我們,假若沒有漢民族, 中國是不可能會統一的。 漢民族一直像是膠合劑一樣 將整個國家凝聚結合在一起。 然而,這段歷史經驗的最大缺點 就是漢民族對文化差異的觀念 很微薄。 漢族真的相信 自己種族的優越性, 同時他們對其它族群 並不尊重。 舉他們對待 維吾爾人或西藏人的態度為例。
8:55或是讓我來提出第三個理由── 中國式的國家。 現在,在中國, 國家和社會的關係 跟西方國家有極大的差異。 現在我們西方國家 絕大多數的人似乎會認為,至少在現今, 國家的權力和合法性 是民主的功能。 這個論述的問題在於, 在中國 人民享有更多的 合法性及權力 如跟任何西方國家 相比較。 它的理由 是因為── 我認爲,原因有兩個。 而且很明顯地和民主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以我們的術語來看,很確定的中國是沒有民主的。原因在於 首先,在中國 國家被賦予一個很特別的── 享有很特殊的地位, 國家同時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及化身, 也是中華文明及 "文明邦國" 的捍衛者。 它的地位 近乎一種精神式的象徵。
10:15第二個原因, 在歐洲 及北美洲 國家的權力不斷地受到挑戰── 我指的是歐洲傳統上, 在歷史上受到來自教廷、 其他派別的貴族 及商人等等的挑戰── 然而,1000年以來 "國家" 的地位在中國 從沒被挑戰過。 中國還沒有強力的對手與之抗衡。 因此你可以看出, 中國權力建構的方式 從我們西方的歷史經驗來看 二者是十分迥異的。 因此, 中國對 "國家" 的觀念和我們截然不同。 我們傾向視國家為侵入者、 外來者, 而且理所當然的,國家是一個機構, 它的權利需要被限制、 定義及約束, 然而,中國人對 "國家" 的看法並非如此。 在他們的觀念裏, 國家和他們是緊密相連的──不僅是普通的親密, 而是像家族成員一樣的, 而且國家不僅是家族的一員 更是家族的 大家長。 這是中國人的國家觀, 非常迥異於我們的觀念。 中國人的國家與社會連結的模式 是有別於 西方國家的。
11:41我想要建議的是,我們現在所要處理的, 是以中國為背景的 一種新的模式, 這跟我們西方國家過去所想的 截然不同。 知道嗎? 中國相信市場及國家的效用。 我的意思是,亞當史密斯 早在18世紀晚期就已經寫道: 『中國市場比任何歐洲市場 都還要大,都還要發達而且還要複雜。』 除了在毛澤東時期外, 一直到現在亞當斯密的觀點大致是正確的。 但這樣的市場 是因為有一個十分強力的國家為後盾。 在中國,"國家" 是無所不在的。 國家帶領企業的發展, 很多企業到現在還是國有。 私人企業再怎麽大,在很多方面 還是需要依賴國家的資助,例如聯想電腦。 經濟成長等目標 是由國家設定。 此外,國家的權力還延伸至其他很多的領域,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 一胎化政策。
12:41再者,這是很悠久的國家傳統了, 一項古老傳統的治國權術。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看這樣的例子, 那麼萬里長城便是。 這裡還有另一個例子──大運河, 大運河的建設 開始於公元前五世紀, 最後完峻於 公元七世紀。 全長1114英里, 連接了北京 杭州和上海。 因此,在中國 由國家主導的大型基礎建設, 已有很長的一段歷史。 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來解釋 像三峽大壩這樣的建設, 或是其他在中國境內 可以展現 國家實力的建設。 因此,這就是我的三個根本理由 用來試著了解中國和西方的差異: 文明 "邦國"、種族的觀念、 和國家的本質 以及國家和社會的關係。
13:44然而,我們西方國家還是十分堅持地 認為我們能了解中國, 僅簡單的憑藉西方的經驗,用西方的眼光及 概念來看中國。 如果你想知道 爲什麽我們老是誤解中國, 爲什麽我們對中國的預測不準確, 原因就在這裡。 很不幸地, 我必須指出,我認爲 我們對中國的態度 是一種小西方人的心態, 這是一種高傲的心態。 這種高傲也就是, 認為我們是最好的, 因此我們制定了普世的權衡標準。 再來,是無知, 我們拒絕真正地去 處理差異性的問題。 在著名的美國歷史學家保羅柯恩 ( Paul Cohen)的書裏, 有一段很有趣的敘述。 他表示 西方國家認爲自己的文化 大概是所有文化中 最具有世界性的。 事實並非如此。 在很多方面 它是最狹隘的, 因爲200年以來 西方國家一直在這世界上佔著優勢的地位, 以至於他們不需要 去了解其它的文化 及文明。 因為,到頭來 真的有需要的話,可以用武力征服 而達成目的。 然而那些文化── 實際上就是西方國家以外的文化, 相對於西方文化它們一直處於弱勢, 也因此被迫去了解西方文化, 因為西方文化已在那些社會裏產生影響力。 因此,這些社會反而在很多方面 都比西方國家還具有世界性。
15:40以東亞的問題來講, 東亞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等,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那裏, 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區域。 我現在可以告訴你 東亞地區的人們 對西方國家的認識, 遠遠超過 西方國家對東亞的認識。 恐怕我也必須說 這個觀點跟目前的情勢是很切合的。 到底怎麼了?再回到開始的 那張高盛的圖表。 以歷史的術語來說 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很快速地, 帶領 及影響這世界的, 不再是過去的已開發國家, 而是開發中國家。 我們已經看到 G20高峰會 很快地就取代了G7高峰會 或G8高峰會的地位。 這產生了兩項結果: 首先,西方國家 對這世界的影響力 正快速地削弱。 一年前有一個很戲劇性的例子── 哥本哈根的世界氣候會議。 最後的談判桌上沒有歐洲的份。 上次歐洲被摒除在談判桌外是什麽時候的事呢? 我敢說大概是200年以前吧! 而這也是未來將會發生的事。
17:00其次, 這個世界將無可避免地 變得和我們越來越陌生, 因為這世界將會受到我們所不熟悉的 文化、經驗及歷史 的影響。 最後,我很怕拿歐洲來説, 美國的情形稍微不一樣,但是我必須說,大體上歐洲人 是無知的, 他們還沒意識到 世界正在改變的方式。 有些人-- 我有個在中國的英國朋友, 他說:『歐洲大陸正在夢遊逐漸進入沉睡當中。』 這可能是真的, 也可能誇張了一點。 但是隨著這個現象而來的另一個問題, 就是歐洲已越來越和這個世界脫節, 這其實也是對未來的 無所適從。 我的意思是歐洲曾經自信滿滿的引領未來。 譬如說,在19世紀的時候 但是,很可惜地,這已不再是如此。
18:06你若是想要感覺或體會未來會是什麽樣, 你該到中國看看,那兒有孔老夫子。 這是個火車站, 你從沒看過這樣的火車站。 它甚至看起來還不像火車站。 這是新的廣州火車站,廣州高速鐵路火車站。 中國已經擁有全球 最大的鐵路網路, 而且不久就會超過全球鐵路網的總合。 或是這個:這是新的主意, 但是,很快的這個主意 將會在北京的郊區試驗。這是一台超級公車, 上層可乘載約2000人。 它運行在鐵軌上, 軌道下方是一條往郊區的道路, 汽車就在軌道下方穿梭行駛。 它的時速可以達到100英里。 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因為中國有個很特殊的問題, 和歐洲不一樣, 也和美國不一樣。 問題在於,中國有龐大的人口但有限的空間。 因此,北京的試驗可做為範例, 為其它城市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因為中國將會有更多的城市 其人口超過2千萬。
19:13那麼,我該怎麽來下結論呢? 我們該用什麽態度 來面對這個 在我們眼前 快速發展的 世界呢? 我想對我們來説它是好壞參半。 但是總而言之, 我想為這世界提出較樂觀正向的藍圖。 200年以來, 這個世界基本上 是由全球人口中的一部分人所統治的。 歐洲和北美洲就是典型的代表。 其它國家的崛起 如中國和印度── 這兩國擁有世界38%的人口──還有其他像印尼和巴西等等, 展現了過去200年以來 最重要的一次 民主化過程。 過去被忽略的、無聲的、 不被傾聽的、不為人知的 這些文明和文化 將會用不同的方式 呈現在這個世界。 身為人道主義者,我們當然要歡迎 這樣的轉變。 而且我們將必須去學習 這些文明。
20:34這艘大船 是15世紀初 鄭和下西洋的船, 經中國的東海、南海 穿越印度洋到東非 的偉大航行。 在這艘船前方的小船 是80年後 哥倫布橫渡大西洋所駕馭的。 (笑聲) 或者,看仔細一點 這個絲畫軸 是朱周(音譯) 在1368年畫的 我想他們正在打高爾夫球。 天哪,連高爾夫球也是中國人發明的!
21:15歡迎來到未來。謝謝大家。
21:18(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