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3年7月26日上午12:19
主旨: 香港的願景(82)- 城鎮體系(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日期: 2013年7月26日上午12:19
主旨: 香港的願景(82)- 城鎮體系(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就香港來說,整個城鎮體系的發展,從二次大戰以來, 一直都為本港市民及世界各地所讚許。由於從大陸遷移來港的人力, 財力及技術,令城市發展興旺,各業薈聚, 人口從1945年尾的七十多萬,躍升至1950年的2,300, 000多萬,再增至1960年的三百萬餘, 1970年代初的四百萬餘。整個人口增長呈幾何級上漲, 絶對稱得上失控,卻又做就了香港的爆炸性發展。
2. 60-70年代,基本絶大部份人口居住及工商業操作, 都是在比現時小得多的港島及九龍市區。由於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 不單止開拓了新九龍,觀塘香港仔柴灣等地區, 乃至在這三四十年間,因應地理環境而裁剪出來,發展了九至十個新 市鎮,為港人增添大量環境優美的公私營居所。
3. 城市高度發展,既令不少商人及地產商得益,亦大量增加就業, 並促進全港市民續步邁向富裕。由於97年之前的四十多年, 香港一日千里,人口由三百萬急增倍餘至六百多萬, 工商業極度旺盛,無論住宅、寫字樓、工廠、鋪位、工貿倉庫, 各類型樓房需求甚殷,加上連年均有平均以上的通脹率, 令各類樓房價格一直上升,幾十年來從地產商手上買入各類型住宅、 寫字樓、工廠、工貿倉庫等等單位的市民及小商人, 間接直接受慧於樓價幾何級上漲,不知凡幾。至於每人的得益, 則視乎持貨多久及何時買進/賣出。除了極少數發展商外, 差不多大部份都是好像麵包師傅,買入麵粉,做好麵包, 賺到適當利潤便賣出;因為持有過多未出售單位,對他們來說, 亦是有不同的風險,如加息、樓價跌、市道逆轉等等, 賣出了便可以正正式式將利潤入袋。
4. 其實市面上約140萬個住宅,以及幾十萬個工商單位, 原業主或其後的交易者,極可能都是樓價上升的得益者。 70年代以來買入的(之前一般小市民多不知如何置業), 大部份人都會是受慧者,其間因買賣不合時宜而受損的, 則只能怪自己的眼光,不應怪責他人。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有好發展的城市, 令一般小市民有可以積聚財富的機會。 試想想若香港停滯不前或倒退,好像很多現時的歐美城市-- 甚或像底特律,人口由50年代高峰時的180萬, 減至現時不足一半的70萬,罪案及失業率狂升,哪有人願意留守, 更遑論買樓。
5. 在98-07年間,由其是通縮及樓價大幅下瀉的六、七年間, 發展商出盡八寶去找買家,他們不是為等待好價錢而沽才揸貨, 而是找不到買家去分担風險,惟有揸住現貨並去捱利息。 亦是大量二手及一手樓盆爭相揾買家,導致樓價下瀉了近七成, 但香港是個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很多時候亦身不由已, 嚴重受到外圍影響。還好跟着的幾年,復原得很快, 才形成今天的缺地缺樓。
6. 所以其實近二百萬私人物業(包括工商物業), 及46萬5千多資助自置居所,已經為四、 五百萬業主及其家人帶來居所, 及有機會帶來物業的幾倍甚至更多的增值(財富)。 另方面租住公屋又已經令200多萬低下階層受慧, 有人曾說這好像中了小摇彩。所以其實現時急於找居所, 是一些較為不幸的一批低下草根階層, 及已成年又想跟父母分開住的青年人, 政府應盡快正確處理好這問題。
7. 大陸幾百個城市正在重演這個「均富遊戲」:早期買房子的人, 很可能會享受到日後的升值,亦是為何大陸的樓價總是壓不下去; 因為他們看到港澳的物業市道發展。
Best Regards,
George Luk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