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182)-不衝開路障 香港沒前途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9月19日 上午10:1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82)-不衝開路障 香港沒前途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摘自08/12/09一篇網上討論文章,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當然有朋友會說,今天高鐵超支了,工程滯後一大截(其實還有不同大大小小的工程也出現類似情形),不正是給反對派說中了。但大家不能只看表面,不去深入研究原因及事情始末,給某些人士將香港的前途拖下來。

2. 一小群人利用純熟鬥爭手段製造反對聲勢,架設重重路障,把關乎香港重大利益的發展計劃截停於路中。

3. 向來心直口快的恒隆主席陳啟宗最近說,過去十多年內地經濟每年增長百分之九至十,反觀香港增長率僅百分之四,如果香港沒有令政府輕微癱瘓的「小政治」,相信經濟增長可達百分之六至八。

4. 或者有人會說,這是商界對政治的偏見,但平心而論,各式各樣反對力量對香港發展的阻撓,確已到了失衡的地步,明顯地拖住了經濟的後腿,令基建動彈不得,而對此感到憂慮的情緒,再也不限於商界,而逐漸擴大到中產和專業階層了。


5. 最新的例子是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一波三折。上周四,有關官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後,高鐵撥款險過立法會第一關──獲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稍後還須通過財務委員會。即使議員們高抬貴手,前面還布滿潛伏的路障,能否順利前行仍難預料。

6. 任何大型發展計劃落實前,必須先經過專業評估及公眾議論,這個大前提沒有人會反對。問題是,一小群人基於狹窄偏激的觀點,利用純熟的鬥爭手段製造反對聲勢,蓋過大多數人的理性意見,形成「強勢少數」,只以一點點喧鬧和干擾,就把關乎香港經濟重大利益的計劃截停於路中,最後擱置經年,甚至流產收場。公共諮詢由建設性變為破壞性,淪為「強勢少數」的工具,已失去原來的正面意義了。

7. 在高鐵闖立法會關的前夕,「強勢少數」又再發揮其威力,反對人士抓緊機會發動抗議,藉此向立法會議員施壓,而某些評論則在旁吶喊助威,認為政府不應在「一片反對聲中,貿然落實計劃」,應該「再停一停,諗一諗」。

8. 我們不明白上述評論憑甚麼說社會出現「一片反對聲音」,實情是,反對建高鐵的所有組織,包括保育人士、社工、政團、壓力團體、學者、學生以及菜園村居民,用盡了所有動員力量,也只能湊集到二千多人上街,僅佔全港人口的0.02%當天晚上留下來在政府總部抗爭的人更不逾一百,且沒有一個是「誓死保衛菜園村」的村民。這麼一小群人,卻被某些傳媒和評論員無限擴大為「普遍反對」,對事實的扭曲,莫甚於此。

9. 除了這些激進保育分子,還有幾位大學教員與專業人士提出一個高鐵方案,認為是「最最合理」,然後不斷利用傳媒與政黨逼官員跟隨他們的一套,硬要政府為此推倒重來。倘若政府受不住壓力,真的再展開公眾諮詢,整個高鐵計劃便要退回第一步從頭來過,屆時必然又七嘴八舌,每個人都是專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見解最正確,結果計劃再拖三五七年,落實無期。

10. 這樣的情況,過去十年已不斷重複出現。一位政府官員私下說,十多年前他負責地區政務時,已翻閱過啟德機場的規劃方案,整個計劃令他着迷,對未來的啟德充滿憧憬;但十多年後的今日,啟德仍是荒地一片,寸土未動,令他欷歔不已。

11. 至於西九龍,到近月仍聽到政府宣傳,歡迎市民對怎樣利用西九提供意見,這樣的「公眾諮詢」已進行了五、六年,上述問題不知問了多少遍!

12. 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曾經指出,回歸前十年,政府完成大批基建項目,成為今日香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回歸後十年,基建步伐大大放緩,落成的項目寥寥可數,他為此憂心不已。出現這情況的原因,並非政府施政不力,而是政治路障太多。

13. 在高鐵一役,我們看到政府有銳氣闖關,負責官員也敢於縱馬向前衝,這是大大好事。高鐵關乎香港能否與全國高鐵系統銜接,有重大策略意義,如果受阻難產,香港只會進一步邊緣化,並失去吸納全國消費者的大好機會,所以政府不應再畏於「強勢少數」,繼續打圈徘徊,這樣下去,香港是沒有前途的。08/12/09)一篇網上討論文章。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917日 下午5:35
主旨: Re: 協調需要相互信任、默契、理解及小量幽默感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9
7日的電郵收悉,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To:        George1 Luk
Date:        07/09/2015 10:23 AM
Subject:        
協調需要相互信任、默契、理解及小量幽默感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gl2468@gmail.com>
日期: 201595日 下午2:51
主旨: Fwd: 給特區的信(174)-香港樓市之博弈論 (檔案編號:2-1243768798) Confidential
收件者: George1 Luk <gluk2468@gmail.com>

Dear all,
下文中直呼梁先生為689,希​望不會令當事人不快。

Just for sharing of view, don't take it too serious but pls keep confidential. 希望可以達到footnote所言: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第一跟第二封基本上是同一封的不同版本(日期及收件人也不同),​但​同樣由hd@1823.gov.hk 某高層​閱​後,快當普通質詢作回應。高官及/或特首私人秘書稍後再覆。

由於十多年來的​電郵​往還,搭建了一個溝通平台。​可​直接跟香港社會的精英​們​包括千多名官員、公務員、各級議員、大學頂層教職員、智庫​/​其他學者、​商界、​港府駐內地及海外辦事處官員分享意見。並徵得​時​任特首同意,可以傳送開去及放上網上。​(現任非部門首長的官員,過多一、兩年都有可能晉升為司、局長或署長​,我的良好意願是希望他們也會認同部份意見

Regards,

George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稍後作出的回覆: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821日 下午5:53
主旨: Fw: 給特區的信(174)-香港樓市之博弈論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8
11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 Forwarded by Enquiry CEO/CEO/HKSARG on 12/08/2015 02:38 PM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Mr. MOK Kwan Yu" <dossp@had.gov.hk>, George1 Luk
Date:        11/08/2015 03:44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74)-香港樓市之博弈論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是(朱泙漫君)在兩個月前的同名博客(應視作學術討論文章,沒有特別針對某些人或團體)連結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5/06/blog-post.html
,另加二一四年七月九日黃毓民議員在立法會大會上的《2013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二讀辯論發言稿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發表於2013/09/06的「安得廣廈千萬間」給大家參考。…………………………………………………………………………………………………..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