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12日 下午12:45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7)- 有趣的分析(3)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lai@sb.gov.hk>,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SO Kam Leung" <sced@ced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肖喜學客觀地對新、港兩地政府施政及管治, 有以下非常有趣的分析:土地徵用上的差異顯示了兩個政府的強弱對 比,而背後的原因還在於施政體制和理念的巨大差異。新加坡和香港 最初都是英國殖民者管治下的自由港, 延續了英國的法治和自由思想體系,但並無民主體制。
2. 新加坡獨立後實行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的制度,但在過去近50年裡 ,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執政黨, 新加坡的選區劃分制度和執政黨豐富的行政資源, 使得議會中少有能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在司法方面, 有批評者認為行政系統對司法的影響較大, 甚至利用司法打壓政治對手;在經濟方面,國有企業勢力強大, 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在新聞監督方面, 新加坡兩大媒體集團均由政府控制,更多發出執政黨的聲音,201 2年的新聞自由度排名,在17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45位 ;在社會管理方面,實行嚴厲的管治手段,是有名的“罰款之城”( Fine City)。總之,新加坡可以概括為“強政府,弱社會” 的新威權主義。
3. 而在香港,則更多延續了自由主義的傳統,1960年代, 正當新加坡政府強力推行土地徵用時, 篤信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的香港財政司司長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提出不干預構想, 在經濟上採取自由放任主義,1970年代完整表述為“ 積極不干預”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1997年回歸以後 ,香港在經濟上仍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政府對企業的股權控制幾乎沒有;在政治方面, 立法會議員黨派眾多,政見不一,反對派對特首施政形成掣肘; 司法的獨立性高於新加坡,新聞媒體觀點十分多元化, 部分報章有強烈的批評政府傾向。簡而言之,香港是“小政府, 大社會”的新自由主義模式。
4. 正因為其強勢地位,新加坡政府在土地徵用、土地拓展(填海等) 就擁有很強的執行力,辦事情可以迅速見效,手上土地多, 可大批建設組屋,回饋於民,贏得民眾對執政黨的支持, 如此形成迴圈。再如本來星港兩地從英國開始殖民統治以後, 賭博都是非法的, 新加坡更是在萊佛士當總督時便立下了禁賭的規矩, 2005年政府為經濟考慮,不顧民間反對,宣佈放開賭禁,201 0年賭場即建成開業,這對於香港是不可想像的: 西九龍填海區以及啟德機場原址的規劃一直爭議不斷,一拖再拖, 啟德機場從1998年停飛已經過去15年, 然而到今天原址的絕大部分仍然是空地。
5. 兩種政策孰優孰劣?其實各有支持者。最堅定的自由主義者、 經濟學家密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曾對香港模式讚賞有加:“ 香港自由放任政策的成功是鼓勵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放棄中央集權控 制、更多依靠私有企業和自由市場的重要因素。其結果是, 這些國家也都嘗到了經濟高速增長的甜頭。”在他看來, 香港的模式無疑是成功的, 以至於當香港政府有些政策偏離積極不干預的時候, 還撰文明確表示失望。
6. 未來:向左走?向右走?以下雖然是編出來的段子, 但基本上反映了香港報紙每天討論的話題:
香港政府看見李顯龍要大面積填海,就說:你看人家新加坡, 說填海就填海,我們也要學習啊,再不抓緊我們就落後了!
環保主義者不幹了,說:不行,你們會把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嚇跑的! 你們政府就是不敢碰硬骨頭,那麼多空地,新界那麼多棕土, 你們不去征,你看人家新加坡征地多犀利!
於是政府跑到新界東北發展區去征地,結果當地的農民不幹了,說: 我們不要高樓,我們要鄉村式發展,我們要農地! 你們要拆我們非原居民的村落,卻把大量土地預留給原居民蓋丁屋, 你們欺負人!
新界原居民忍不住了,說:蓋丁屋是我們的傳統, 當年我們把永久業權的地給了政府,換來的是有使用年限的地契, 虧吃大了,英國人都答應給我們土地蓋丁屋, 現在特區政府倒要反悔,我們堅決反對! 你們政府手上那些高爾夫球場,為什麼不用來蓋房子啊? 你看人家新加坡都把高爾夫球場改建成組屋了!
政府說:人家新加坡有十八個高爾夫球場,少一個沒什麼了不起的, 我們香港加起來才五、六個,都蓋成房子, 商務活動連個球都沒得打,香港的競爭力還要不要啊? 要不我們考慮把一部份郊野公園改成建設用地吧!
看到環保分子又出來反對,有人出來幫政府說話: 我看你們這些環保分子其實是“地產霸權”的代言人, 你們就是要阻止土地供應,維持高地價,讓地產商得利, 你看人家新加坡的保護區占地也就不到10%,香港郊野公園占了4 0%,有必要那麼多嗎?其實只需要拿2.5%的郊野公園面積就夠 容納100萬人。
行山愛好者不幹了,說:郊野公園改規劃?想都不要想, 想想都是罪過!你退一寸,他們就會進一尺, 我們一定阻止立法會修例!又不是沒地, 那些大發展商手上大把的空置農地,你們不敢學新加坡收地!
發展商說了:香港不是野蠻社會,而是法治社會, 強征我的農地是行不通的,法庭上見!補地價?補地價倒是可以, 但是補得也不能太高,要不咱們就搞公私合營也行。政府說: 我看行!
第二天某些日報又大字標題:官商勾結,地產霸權豈能得逞!
政府:那麼,我們還是說說填海吧……(重複第一段)
7. 每個人都在下意識拿香港去跟新加坡比, 每個人的眼裡似乎都有一個自己所理解的新加坡;但問題的關鍵, 還是需要民間和政府勇於面對香港自己的實際困難和利益衝突, 以建設性的包容態度,消弭分歧,凝聚共識, 為城市發展的出路找出方向。
8. 香港如果地勢本來如新加坡般平坦, 如果沒有一個如麥裡浩般喜歡爬山的總督( 可能就不會保留那麼多的郊野公園), 如果人口不會受到內地的影響(可能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政府有如新加坡政府一樣的權威, 如果曾經徵用了足夠多的土地, 如果沒有原居民與非原居民的土地矛盾, 如果沒有那麼多不配合的政客和媒體, 那麼香港的城市面貌可能是另一個新加坡。但這些不過只是假設, 歷史和地理、衝突和妥協共同雕琢出這座高密度的都市,當然, 世界的城市也因香港這樣的高密度奇葩而更加豐富和多樣。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5年1月12日 下午5:58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27)- 有趣的分析(3)
收件者: gl2468@gmail.com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1月10日及12日的電郵。 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1月10日及12日的電郵。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