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30日 下午9:1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31)- 有趣的分析(4)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130)-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2) (檔案編號:2-711583695)
謝謝你於2015年1月29日給1823的電郵。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 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陳曉欣謹覆
2015年01月29日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 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日期: 2015年1月30日 下午9:1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31)- 有趣的分析(4)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新、港兩地完全不同的人口變化模式:新加坡1819年開埠時只有 幾百人,香港二十二年後開埠時有數千人, 此後兩個城市的移民均源源不斷地湧入,它們的人口史, 在很大意義上可以說是移民史;1871年新加坡第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到9.7萬人,那一年香港人口12.4萬人, 此後香港人口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超過新加坡,唯一的例外是“ 二戰”期間。1936年,新加坡人口60.3萬人,香港98.8 萬人;隨著1937年中日開戰, 中國內地大量人口如潮水般湧入香港,到1941年人口達到160 萬人,而那一年新加坡人口只穩定增長到76.9萬;1941年底 日軍佔領香港後,人們又如退潮般逃回內地,到1945年人口驟減 到60萬人,低於新加坡同期的87.8萬人。
2. 日本投降後,大批香港原來的居民紛紛返港, 最初幾個月一度每個月都有10萬人湧回香港;1947年中國內戰 爆發,部分內地富商、殷實人家乃至平民為躲避戰亂也移到香港,1 950年人口達到近200萬人,而此時新加坡人口增長到剛剛超過 100萬人。以上資料說明, 新加坡人口保持了正常而相對平穩的增長,即使在“二戰” 期間也仍然保持了這種趨勢。
3. 而香港由於其獨特的地位、 與內地的密切關係以及相對獨立的管治區域, 則充當了中國內地這艘巨輪旁的一艘小艇的角色, 當內地政治和經濟局勢發生大的變動時,人們會利用小艇逃生, 但這個小艇又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也只能在風暴中疲於奔命地應對。
4. 除了內戰,此後內地的大躍進、 文化大革命期間以及放鬆管制的改革開放初期, 大量人口由廣東逃港,為香港帶來持續的人口壓力, 但同時也帶來大量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和勤奮低廉的勞動力,創造了 「獅子山下」的精神,香港得以由轉口貿易變為製造業主導。
5. 日據期間,香港的建築損壞嚴重,而戰後大量人口湧入,勢必造成“ 房荒”,由於有不少移民是有錢人,不惜代價租房,造成房租暴漲; 人們有的露宿街頭,有的擠在唐樓裡面,睡的床最多的達6層, 有的在唐樓的天臺上、大街旁邊、 城區的周圍搭建被稱為寮屋的木屋甚至紙皮屋,即使到1956- 1957年,仍有35%的人均居住面積不超過15平方英呎, 露宿街頭和住寮屋的有25萬人。
6. 為解決“房荒”問題,香港政府鼓勵人們在市區進行住宅重建, 以容納更多的住戶,在1953年寮屋區的一場大火後, 開始興建七層樓高的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120平方呎,可供5 個成年人居住,即人均居住面積只有2.2平方米。
7. 其時,所有設計都是以裝下更多人為出發點的, 所以擁擠窄迫的空間和戶型便成為香港社會的常態和習慣。到今天, 香港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比當年的徙置大廈高出很多, 達到人均居住面積12.5平方米,然而比起新加坡的組屋( 人均居住面積約27平方米)來,仍然差距很大;今天香港住宅的每 套平均面積約為45平方米,而新加坡的這一數據是97平方米。
8. 附件乃雷鼎鳴(在1/09/2015 Sky Post )發表的「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 說明港人及特區政府在面對土地不足,房屋嚴重短缺所引發的問題( 粉嶺華明邨成為剛出爐的二手公屋王,一個位於信明樓高層, 實用面積不足150平方呎的單位,在自由市場以170萬元沽出, 實用呎價逾11500元,打破黃大仙鳳德邨的公屋呎價紀錄。 今次成交除創公屋呎價新高外,亦高於鄰近的私樓成交呎價, 以鄰近粉嶺港鐵站的粉嶺名都為例,最新成交呎價約9300元)。 這是真正的「癲價」,一到市道逆轉時,近期高價買入房子的人, 隨時變成「大輸家」,引發另類嚴重社會問題。 到時是否又可將問題通通歸咎公職人員(包括各級議員)!?
9. 香港不是缺錢、缺地、無足夠勞動力或人才( 因可從週邊地區輸入適當數量的人手,而又唔會影響本地人飯碗、 薪酬),但小部份港人的舉措却令整個社會難以向前邁進, 不斷議而不决,原地踏步,及將問題、矛盾尖鋭化!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hd@1823.gov.hk>
日期: 2015年1月29日 下午4:50
主旨: 給特區的信(130)-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2) (檔案編號:2-711583695)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130)-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2) (檔案編號:2-711583695)
謝謝你於2015年1月29日給1823的電郵。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陳曉欣謹覆
2015年01月29日
附件: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雷鼎鳴)
1.
以下摘自雷鼎鳴(在1/09/2015 Sky Post )發表的「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新加坡近年雖有大量新移民,但香港人口仍比它多三成。不過,若論全部住宅單位的總樓面面積,香港卻不及新加坡,由此可見,港人人均居住的面積是遠遜別人了。
2. 住宅總樓面面積不足,是香港價高企的癥結所在。有人若認為地產商唯利市圖,他們也只能主要靠減低供應去抬高樓價。亞洲金融風暴剛結束後,經濟轉旺,但樓宇供應充足,樓價便繼續下滑。2009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慘淡,但港住宅供應只得七千多個單位,樓價仍可一枝獨秀節節上升。過去兩年「雙辣招」大幅減低了二手樓供應,雖云有加息陰影,樓價已高至普通人不能負擔,卻仍不肯回落。這些事實都在證明,樓價必會因市場中的供應而調節。這不該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情況有如就算有某傻人跑出來聲稱地球是繞着月球而行,我們也絕不可說月球繞地球而行是一有爭議性的命題。
3. 生地變熟地 需時最少14年:眾所周知,在地理意義上,香港並非怎麼缺地,但為甚麼可建樓之地老是拿不出來?政府的「長遠房屋策略」告訴我們,把一塊「生地」變成樓宇,要過五關斬六將,需時14年,現在政府說在10年內計劃供應48萬個單位,但其實仍是兩手空空,尚未完全找到足夠的地。
3. 生地變熟地 需時最少14年:眾所周知,在地理意義上,香港並非怎麼缺地,但為甚麼可建樓之地老是拿不出來?政府的「長遠房屋策略」告訴我們,把一塊「生地」變成樓宇,要過五關斬六將,需時14年,現在政府說在10年內計劃供應48萬個單位,但其實仍是兩手空空,尚未完全找到足夠的地。
4. 要動用一些農地嗎?香港有農地50平方公里,但各種人為政治目的已令此暫時仍是奢望。我在上周拙作《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中建議可推出小部份郊野公園之地以作發展,支持一、二十年後的建屋,據說引發了某些網民的激烈討論。倘若政府有膽識動用部份郊野公園之地,可以形成市場壓力,迫使囤積土地之人早日發展建樓,否則將來更難賺錢。
5.
雖然大部分郊野公園不宜建樓,但沙田過去不也是像郊野公園般嗎?我在拙作中推算過,若把其中10%的土地找出來發展,港人的住屋成本每年會減少起碼288億元。由此可見,把如此珍貴的土地資源撥作為郊野公園,十分浪費。有知名的郊野公園護法認為我只算郊野公園的成本,不理其效益,所以結論錯誤。
6. 實際效益遠比成本低:在學術界中工作有個好處,便是接觸的人多是聰明之輩,就算是學生,縱然資質有差異,也大都是舉一反三,所以我早已習慣分析問題時不用「畫公仔畫出腸」,我一說出分析的路向,圈內聽眾便能自動推出答案,不用我多言。我有沒有考慮郊野公園的效益呢?當然有,早已把答案寫在牆上,但既然有人看不到,便要多說兩句了。
6. 實際效益遠比成本低:在學術界中工作有個好處,便是接觸的人多是聰明之輩,就算是學生,縱然資質有差異,也大都是舉一反三,所以我早已習慣分析問題時不用「畫公仔畫出腸」,我一說出分析的路向,圈內聽眾便能自動推出答案,不用我多言。我有沒有考慮郊野公園的效益呢?當然有,早已把答案寫在牆上,但既然有人看不到,便要多說兩句了。
7, 郊野公園能帶來最直接的效益自然是使到行山之人心曠神怡,這效益多大卻是不難推算。我們可作此思想實驗,假如到郊野公園要收入場費100元,有部份人便不會去了。若收400元一次,我相信郊野公園訪客起碼會減少九成以上。這意味着甚麼?某人若不用付費才去郊野公園,一旦要付400元,他便不會去,這反映出在他心中,400元比郊野公園為他帶來的效益更大。
8.
某些人空洞地說郊野公園價值如何大,但判斷其真正價值的標準,並不是他口中所說,而是看他的行動。上周我估計,若減少了10%的郊野公園用地,遊客每年的總訪問次數,頂多減少125萬人次。以每次效益400元計,到郊野公園行山的總效益只是區區的每年5億元,與每年288億的成本差天共地。
9. 維護空氣素質 多造市區綠化:當然,郊野公園的另一重要效益是它的樹木可吸納碳氣,使到空氣清新。這是很大的好處,但就算失去這部分效益,我們卻不是不能補救。如何補救?在香港其他地方多種樹可也。
9. 維護空氣素質 多造市區綠化:當然,郊野公園的另一重要效益是它的樹木可吸納碳氣,使到空氣清新。這是很大的好處,但就算失去這部分效益,我們卻不是不能補救。如何補救?在香港其他地方多種樹可也。
10. 種樹成本多貴?我查過政府發展局的資料,過去5年,政府每年種樹大約90萬株,灌木則有約600萬株,五年下來,光是新增的樹便有400多萬株了。政府在此事上的效率似是高得使人奇怪,平均每年為種樹綠化的經費只得2億元左右,我查來查去,也是此數。
11.
假設撥走了十分一部野公園土地後,政府加十倍的經費去種樹綠化香港(每年便是900萬株新樹了),不用很多年,這些新樹便會成長,反正香港本來古木參天的地方便不多。成本是多少?每年只是20億而已。減少行山及種樹的成本加起來也只是每年25億,與每年288億差遠了,其他的較次要效益不用再計下去吧?
12. 有評論人以為根據我的計算,每次行山等於賺了23,000元,十多人同去,便賺了39萬了。香港會否如此容易發達?發夢也沒這麼早!
13. 若行山人真的能得此效益,問題反而不大,我估計他們平均每人頂多得400元效益,但為了維持這些小眾的丁點利益,港人卻要交貴租,補貼了他們每人23,000元。這是經濟學中經典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損天下而自己只得微利,何需歡欣?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