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給特區的信(131)- 有趣的分析(4)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30日 下午9:1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31)- 有趣的分析(4)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新、港兩地完全不同的人口變化模式:新加坡1819年開埠時只有幾百人,香港二十二年後開埠時有數千人,此後兩個城市的移民均源源不斷地湧入,它們的人口史,在很大意義上可以說是移民史;1871年新加坡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到9.7萬人,那一年香港人口12.4萬人,此後香港人口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超過新加坡,唯一的例外是“二戰”期間。1936年,新加坡人口60.3萬人,香港98.8萬人;隨著1937年中日開戰,中國內地大量人口如潮水般湧入香港,到1941年人口達到160萬人,而那一年新加坡人口只穩定增長到76.9萬;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後,人們又如退潮般逃回內地,到1945年人口驟減60萬人,低於新加坡同期的87.8萬人。

2. 日本投降後,大批香港原來的居民紛紛返港,最初幾個月一度每個月都有10萬人湧回香港;1947年中國內戰爆發,部分內地富商、殷實人家乃至平民為躲避戰亂也移到香港,1950年人口達到近200萬人,而此時新加坡人口增長到剛剛超過100萬人。以上資料說明,新加坡人口保持了正常而相對平穩的增長,即使在“二戰”期間也仍然保持了這種趨勢

3. 而香港由於其獨特的地位、與內地的密切關係以及相對獨立的管治區域,則充當了中國內地這艘巨輪旁的一艘小艇的角色,當內地政治和經濟局勢發生大的變動時,人們會利用小艇逃生,但這個小艇又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也只能在風暴中疲於奔命地應對。

4. 除了內戰,此後內地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期間以及放鬆管制的改革開放初期,大量人口由廣東逃港,為香港帶來持續的人口壓力,但同時也帶來大量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和勤奮低廉的勞動力,創造了獅子山下的精神,香港得以由轉口貿易變為製造業主導。

5. 日據期間,香港的建築損壞嚴重,而戰後大量人口湧入,勢必造成“房荒”,由於有不少移民是有錢人,不惜代價租房,造成房租暴漲;人們有的露宿街頭,有的擠在唐樓裡面,睡的床最多的達6層,有的在唐樓的天臺上、大街旁邊、城區的周圍搭建被稱為寮屋的木屋甚至紙皮屋,即使到1956-1957年,仍有35%的人均居住面積不超過15平方呎,露宿街頭和住寮屋的有25萬人。

6. 為解決“房荒”問題,香港政府鼓勵人們在市區進行住宅重建,以容納更多的住戶,在1953年寮屋區的一場大火後,開始興建七層樓高的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120平方呎,可供5個成年人居住,即人均居住面積只有2.2平方米

7. 其時,所有設計都是以裝下更多人為出發點的,所以擁擠窄迫的空間和戶型便成為香港社會的常態和習慣。到今天,香港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比當年的徙置大廈高出很多,達到人均居住面積12.5平方米,然而比起新加坡的組屋(人均居住面積約27平方米)來,仍然差距很大;今天香港住宅的均面積約為45平方米,而新加坡的這一數據是97平方米。

8. 附件乃雷鼎鳴(在1/09/2015 Sky Post   )發表的「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說明港人及特區政府在面對土地不足,房屋嚴重短缺所引發的問題(粉嶺華明邨成為剛出爐的二手公屋王,一個位於信明樓高層,實用面積不足150平方呎的單位,在自由市場以17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逾11500元,打破黃大仙鳳德邨的公屋呎價紀錄。今次成交除創公屋呎價新高外,亦高於鄰近的私樓成交呎價,以鄰近粉嶺港鐵站的粉嶺名都為例,最新成交呎價約9300元)。這是真正的「癲價」,一到市道逆轉時,近期高價買入房子的人,隨時變成「大輸家」,引發另類嚴重社會問題。到時是否又可將問題通通歸咎公職人員(包括各級議員)!?

9.  香港不是缺錢、缺地、無足夠勞動力或人才因可從週邊地區輸入適當數量的人手,而又唔會影響本地人飯碗、薪酬),但小部份港人的舉措却令整個社會難以向前邁進,不斷議而不决,原地踏步,及將問題、矛盾尖鋭化!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hd@1823.gov.hk>
日期: 2015年1月29日 下午4:50
主旨: 給特區的信(130)-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2) (檔案編號:2-711583695)
收件者: 

敬啟者:

給特區的信(130)-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2) (檔案編號:2-711583695)

謝謝你於2015年1月29日給1823的電郵。

由於你已直接電郵有關問題予負責的政府部門跟進,相信有關政府部門會盡快回覆你。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

1823
客戶服務主任
陳曉欣謹覆
2015年01月29日



附件: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雷鼎鳴)

1. 以下摘自雷鼎鳴(在1/09/2015 Sky Post   )發表的「再論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新加坡近年雖有大量新移民,但香港人口仍比它多三成。不過,若論全部住宅單位的總樓面面積,香港卻不及新加坡,由此可見,港人人均居住的面積是遠遜別人了。

2. 住宅總樓面面積不足,是香港價高企的癥結所在。有人若認為地產商唯利市圖,他們也只能主要靠減低供應去抬高樓價。亞洲金融風暴剛結束後,經濟轉旺,但樓宇供應充足,樓價便繼續下滑。2009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慘淡,但港住宅供應只得七千多個單位,樓價仍可一枝獨秀節節上升。過去兩年「雙辣招」大幅減低了二手樓供應,雖云有加息陰影,樓價已高至普通人不能負擔,卻仍不肯回落。這些事實都在證明,樓價必會因市場中的供應而調節。這不該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情況有如就算有某傻人跑出來聲稱地球是繞着月球而行,我們也絕不可說月球繞地球而行是一有爭議性的命題。

3. 生地變熟地 需時最少14眾所周知,在地理意義上,香港並非怎麼缺地,但為甚麼可建樓之地老是拿不出來?政府的「長遠房屋策略」告訴我們,把一塊「生地」變成樓宇,要過五關斬六將,需時14年,現在政府說在10年內計劃供應48萬個單位,但其實仍是兩手空空,尚未完全找到足夠的地。

4. 要動用一些農地嗎?香港有農地50平方公里,但各種人為政治目的已令此暫時仍是奢望。我在上周拙作《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中建議可推出小部份郊野公園之地以作發展,支持一、二十年後的建屋,據說引發了某些網民的激烈討論。倘若政府有膽識動用部份郊野公園之地,可以形成市場壓力,迫使囤積土地之人早日發展建樓,否則將來更難賺錢。

5. 雖然大部分郊野公園不宜建樓,但沙田過去不也是像郊野公園般嗎?我在拙作中推算過,若把其中10%的土地找出來發展,港人的住屋成本每年會減少起碼288億元。由此可見,把如此珍貴的土地資源撥作為郊野公園,十分浪費。有知名的郊野公園護法認為我只算郊野公園的成本,不理其效益,所以結論錯誤。


6. 實際效益遠比成本低在學術界中工作有個好處,便是接觸的人多是聰明之輩,就算是學生,縱然資質有差異,也大都是舉一反三,所以我早已習慣分析問題時不用「畫公仔畫出腸」,我一說出分析的路向,圈內聽眾便能自動推出答案,不用我多言。我有沒有考慮郊野公園的效益呢?當然有,早已把答案寫在牆上,但既然有人看不到,便要多說兩句了。

7, 郊野公園能帶來最直接的效益自然是使到行山之人心曠神怡,這效益多大卻是不難推算。我們可作此思想實驗,假如到郊野公園要收入場費100元,有部份人便不會去了。若收400元一次,我相信郊野公園訪客起碼會減少九成以上。這意味着甚麼?某人若不用付費才去郊野公園,一旦要付400元,他便不會去,這反映出在他心中,400元比郊野公園為他帶來的效益更大。

8. 某些人空洞地說郊野公園價值如何大,但判斷其真正價值的標準,並不是他口中所說,而是看他的行動。上周我估計,若減少了10%的郊野公園用地,遊客每年的總訪問次數,頂多減少125萬人次。以每次效益400元計,到郊野公園行山的總效益只是區區的每年5億元,與每年288億的成本差天共地。


9. 維護空氣素質 多造市區綠化當然,郊野公園的另一重要效益是它的樹木可吸納碳氣,使到空氣清新。這是很大的好處,但就算失去這部分效益,我們卻不是不能補救。如何補救?在香港其他地方多種樹可也。

10. 種樹成本多貴?我查過政府發展局的資料,過去5年,政府每年種樹大約90萬株,灌木則有約600萬株,五年下來,光是新增的樹便有400多萬株了。政府在此事上的效率似是高得使人奇怪,平均每年為種樹綠化的經費只得2億元左右,我查來查去,也是此數。

11. 假設撥走了十分一部野公園土地後,政府加十倍的經費去種樹綠化香港(每年便是900萬株新樹了),不用很多年,這些新樹便會成長,反正香港本來古木參天的地方便不多。成本是多少?每年只是20億而已。減少行山及種樹的成本加起來也只是每年25億,與每年288億差遠了,其他的較次要效益不用再計下去吧?

12. 有評論人以為根據我的計算,每次行山等於賺了23,000元,十多人同去,便賺了39萬了。香港會否如此容易發達?發夢也沒這麼早!

13. 若行山人真的能得此效益,問題反而不大,我估計他們平均每人頂多得400元效益,但為了維持這些小眾的丁點利益,港人卻要交貴租,補貼了他們每人23,000元。這是經濟學中經典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損天下而自己只得微利,何需歡欣?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5年1月23日星期五

給特區的信(128)- Je Suis Charlie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16日 上午9:30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8)- Je Suis Charlie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來自「筆下留情」1月14日的博文「我不是查理」,值得大家深思: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14.html
巴黎近日發生的連串恐怖襲擊事件,在世界各地激起了強烈反應,多個國家的領袖到巴黎挽臂遊行,以顯示對恐怖主義同仇敵愾,對言論自由堅決捍衛。美國總統奧巴馬缺席這個「歷史時刻」,則受到廣泛抨擊。

2. 除了極少數人之外,不會有人對這冷血的屠殺無動於衷,並對受害者──包括那位在《查理周刊》門外行人道上被槍手近距離射殺的穆斯林警員──表示同情。

3. 可是,怎樣看待這些事件不可以感情用事,特別是傳媒和政府當局。當示威者都宣示  Je Suis Charlie  的標語時,你也不假思索地說「我是查理」嗎?

4.《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就公然以「我不是查理周刊」為題發表文章,因為他和大多數人一樣不會從事那種刻意挑釁和冒犯的諷刺、幽默。他說,人在13歲的時候會無畏無懼,敢於向權威戳指,敢於奚落宗教信仰不同人。可是長大後,就會以複雜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懂得包容他人的信仰。

5. 作者認為,諷刺、幽默無疑對於揭露事實有獨到之處,但這應該有文明準則和留有餘地。這通常以社會道德而不是法律形式來規範,大多數社會都有這種不成文而共同遵守的行為標準,這較有彈性,較易為人接受。現在有誰想在美國任何校園出版《查理周刊》那樣的東西,30秒內就會被封殺。

6. 法國經濟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皮埃爾.塔勒比則為文指責法國政政府偽善,從薩爾科齊到奧朗德都支持敘利亞境內的恐怖主義組識,以達到地緣經濟和政治的目的,奧朗德「自己就是利用暴力和仇恨、通過擴大敘利亞內戰來分化敘利亞內部各人民群體的肇事者之一」。

7. 認識一下《查理週刊》是有必要的。它的前身叫《HARAKIRI》,一九七零年因諷刺去世的戴高樂將軍而被禁,隨後改名,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諷刺名人而被停刊。它一直以調侃伊斯蘭教聞名,也因此自二零零二年起就受到美國新保守主義政治機構的支持。它也經常惡搞教宗,曾經和一個基督教組織對簿公堂,但最終勝訴。

8. BBC駐巴黎記者說,法國新聞的諷刺傳統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查理週刊》繼承這一傳統,並與左翼激進主義與挑釁性的謾駡相結合,有時往往接近傷風敗俗的地步。早在18世紀,諷刺的對象往往是王室,比如王室的風流韻事等。而今天諷刺的可以是政客、警員、銀行家等等。

9. 可是時代不同了,最大的不同是世界進入了全球化時代,歐洲過去的民族國家越來越發展成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的國家──全球化國家。原本發生在國外的「文明衝突」有內化為內部衝突之勢。有人說,法國等西方發達社會因此在贖歷史上由引進黑奴、擴建殖民地等造成的「原罪」。法國人口中的穆斯林已高達一成,他們卻是很難融入主流社會。

10. 面對這樣的現實,西方很多傳媒儘管同情法國,也珍重言論自由,但不會刊登《查理周刊》的漫畫。這包括《紐約時報》、德國的福克斯新聞頻道、美國廣播公司(ABC)、全國廣播公司(NBC)、《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美聯社、《費城詢問報》……等。

11. CNN說得明白:「從新聞業來講,我們打從骨子裡想要且應該刊登這些漫畫。但對於我們這些管理人員而言,保護和照料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雇員的安全,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14日 下午6:2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24)- 郊野公園的社會成本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1
4,8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給特區的信(129)-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

近廿年的西部大開發就是要提升中西部地區的民生以
達至紅色部份的穩定和諧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23日 上午10:36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9)- 佔領行動後的一些回顧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Mr. MOK Kwan Yu" <dossp@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星島洛杉磯版在2015年1月7日有以下報導:香港政府民情報告將七十九日的佔領行動定性為一連串違法的示威、集結等群眾運動。報告的結語強調,嚴格按照《基本法》及人大決定,讓香港落實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央、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以及本屆特區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標。港澳辦發言人表示,中央了解香港各界對政制發展問題的意見,特首向中央報告香港的有關情況是適當的!?

2. 太陽報 – 20141030日星期四上午6:30有以下報導:「中央強硬無懼政改拉倒」(希望不會令有關人士感覺不快,只是想借報導以去推敲為何「中央強硬無懼政改拉倒」)。先前在給特區的信(102)- 最壞的情況(2)已經引用過,連結:-

3. 全國政協常委會昨日以二百六十七票贊成、兩票反對、三票棄權,高票通過褫奪原自由黨黨魁田北俊長達十六年的全國政協委員資格。消息指出,田北俊事件反映中央對香港政改及佔中問題立場強硬,絕不退讓,並已預計政改方案最終無法在立法會通過,二一七年特首選舉辦法原地踏步亦「無所謂」,不擔心自由黨在立法會的五票會因而「倒戈」。有分析更指出,佔中猶如「癌細胞」侵蝕香港,必須盡快切割,中央前後只用了四日時間就迅速處理田北俊事件,顯示中央殺一儆百、不怕開罪任何勢力的決心。

4. 田北俊在三年七一遊行後公然倒戈,直接導致《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觸礁,中央也未有任何公開的懲處行動,今次「倒梁」言論「出街」短短四日,中央即高調且歷史性地撤銷田的政協資格,震撼香港政圈,令建制派人士深深感受到中央對政改與佔中問題的強硬立場。

5. 如癌細胞盡快切割身處北京的全國政協常委、與田北俊相識多年的陳永棋就表示,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昨早向全體常委發言時特別提到田北俊事件,指今次是歷來首次引用政協章程第廿九條,即違反全體決議而撤換委員。俞正聲形容佔中是嚴峻事件,呼籲政協委員團結一致,支持特首和特區政府,令事件可圓滿解決。

6. 消息指,中央認為佔中猶如「癌細胞」必須盡快切割,並已預計政改方案會無法通過,一七年特首選舉將原地踏步,因此即使撤職決定可能會引發田北俊本人、以至自由黨五票「倒戈」反對政改方案,中央也在所不惜;甚至是整個自由黨與泛民陣營聯手,針對特首梁振英政府發動不合作運動,中央亦已有心理準備。不過,中央暫時仍將事件定性為「對事不對人」,田北俊仍屬愛國愛港陣營,其他自由黨成員只要不加入「倒梁」陣營便仍是建制派一員,不會有後續行動。

7.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接受查詢時亦分析指出,中央褫奪田北俊政協資格,體現依法治國思路,估計佔領事件結束後,中央將進一步出手嚴厲打擊香港和內地「漢奸」,並可能會調整對港政策,改變許多惠港政策,香港市民必須警惕可能出現的改變,否則很有可能從東方之珠變回小漁村。

8. 另一消息指出,其實港府內部亦已一早對政改方案通過打定輸數,加上學聯最新發表的公開信,仍然堅持撤回人大決定及落實公民提名等中央不可能退讓的前設,除非學聯之後有顯著讓步,回歸《基本法》和人大決定框架,否則雙方進行次輪對話的機會渺茫。

9. 中美角力清場關鍵至於佔領行動清場的時機,消息指主要有四大關鍵因素,包括「佔旺」「佔鐘」禁制令官司、日漸升溫的反佔中民情、本港及國際金融市場情況,以及最重要的中美外交角力,換言之最快於下月中的「習奧會」,即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於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會面後才有清場時機。

10. 知情人士分析,政府以事緩則圓態度處理佔中,反而可加速佔中及泛民陣營的內耗和內鬥,其中佔中三子與泛民近日已先後變相退場,留給學聯和學民思潮處理「爛攤子」,「再過多個星期,分分鐘雙學都會內訌」,並會有更多佔領人士選擇復工復課、自行散去,為政府出手恢復社會秩序帶來契機。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20日 下午5:35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26)- 有趣的分析(2)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1
10-12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126)- 有趣的分析(2)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10日 下午1:38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6)- 有趣的分析(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 "Mr. TAM Chi Yuen" , "Mr. TANG Kwok Wai" , "Mr. Tsang Tak Sing" , "Mr. MOK Kwan Yu" , "Ms. TENG Yu Yan" , "tellme@1823" ,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新加坡主島與香港島的地貌分別(平緩與陡峭):在香港島上,分佈了多座山峰,陡峭的地形構成主要地貌,其中最高峰----太平山(扯旗山)達到海拔552米,有的地方坡度高達46度(坐山頂纜車時你就能體會到陡峭的程度)。山腳下分佈著赤柱、香港仔、黃泥涌等幾個零星的村落,總人口不過5000多人,主要從事打魚甚至海盜等不法生計,可以耕作的平坦農地很少。由於坡度大,大多數山坡都不適於建設。

2. 兩個城市的地貌差異,從開始進行填海工程的時間上,也可見一斑;香港島本身坡度大,適於開發建設的土地很少,所以在開埠後即發現有填海的需要,1842年即香港開埠後的第二年,便已經進行第一次非正式的填海工程,當時的皇后大道即由填海而成;但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則是於1852年展開的位於上環的文鹹填海計畫,到目前,香港通過填海增加的土地面積為68平方公里,約為香港土地面積的6%,但這些新增土地,容納了香港27%的居住人口和70%的寫字樓面積。

3. 而新加坡由於以適合建設的平地為主,所以最初並無大規模填海的需求,真正的填海始於1965年獨立之後,但是後來居上,此後40多年來通過填海增加了14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約為現在國土面積的20%;根據新加坡2013年初發佈的計畫,到2030年,將再填海52平方公里,使得目前國土面積由714平方公里增加到766平方公里,預計有將近60%的土地用來發展居住、社區、公用設施、公園及工商業設施。

4. 而近十年來,香港來自填海的土地明顯減少,從1985-1989年的6.97平方公里,1995-1999年的5.77平方公里,到2005-2009年銳減至0.84平方公里,2010年甚至只有0.01平方米公里,雖然新的填海計畫已經召開諮詢,但來自環境保護、海洋生物保育領域的反對聲音仍然高漲。

5. 萊佛士和義律在分別把兩個島宣佈為自由港的時候,雖然信心滿滿,但可能誰也沒有預計到能發展到今天的模樣。開埠之初,新加坡主島有約500多平方公里,而香港島只有約70平方公里,兩者差距甚大。正如大家所知,後來香港又經歷了兩次擴容:1860年,得到界限街南的九龍和昂船洲;1898年,租借新界和界限街北的九龍共900多平方公里,期限99年。這些增加的土地,除了九龍半島是市區少有的平地外,其它的平地主要集中在北部靠近深圳的元朗和粉嶺一帶,而其它地區則都以山地為主,包括海拔495米高的獅子山以及高達957米的新界最高峰----大帽山,此外新界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島嶼,光是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就有260多個,大多無法有效利用。

6. 如今,香港島、九龍、新界構成的完整意義上的香港,土地合計達到1108平方公里(含填海面積,下同),看似比新加坡714平方公里超過了55.2 %。但實際上,如果把易於建設的平地或緩坡地比作瘦肉,新加坡島就像中間有一點軟骨的一大塊肉,而香港則像一堆大大小小的腔骨,除了九龍半島的瘦肉還算多一點,其它每塊的大部分都是硬骨頭,雖然上邊也附著一些肉,但需要非常小心地剔出來,才夠炒一小盤菜。新加坡除了保留主島中間的軟骨部分作為自然保護區、集水區以外(約13%的面積屬於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水庫),其它的大部分都可以用來炒菜。所以,目前新加坡扣除道路、機場、國防等用地後,用於居住、辦公、商業、工業、機構、休閒的建設用地占總面積的35%,共計約251平方公里,而到2030年預計填海後總面積達到766平方公里,上述用地的比例將達40.9%,即313平方公里。

7. 而香港的大塊硬骨頭都作為郊野公園(占總面積的40%)被保護起來,再扣掉未列入保護的林地、濕地、農地、水體、道路用地等,目前用於居住、辦公、商業、工業、機構、休閒的建設用地只占總面積的11.8%,即131平方公里,只有新加坡的52.2%;如果按照人均來算,折合到每人只有18.3平方米,相當於新加坡人均47.4平方米的38.6%。

8. 差距還遠不僅如此。在新加坡,目前居住用地面積為100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4%,人均占地18.9平方米;而香港居住用地面積為76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7%,人均10.6平方米。而在香港的76平方公里中,有35平方公里(46%)屬於鄉郊居所,其它41平方公里(54%)才是屬於一般民眾居住的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但在鄉郊居所占的46%的居住用地上,只容納了6.23%以下的家庭(根據香港2011年人口統計資料,在236.83萬戶家庭中,有14.77萬戶居住在村屋和別墅中,其中村屋和別墅未作區分);按此大略計算,鄉郊居所的人口密度不到其它公私房屋的十二分之一,這就使得大多數香港人本來擠迫的居住空間進一步惡化,為大多數人服務的住宅顯現出超高密度化和戶型小型化。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5年1月8日 下午6:35
主旨: Re: Fwd: 給特區的信(125)- 有趣的分析(1-5之一)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1月8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5年1月8日 下午3:16
主旨: 轉寄: 給特區的信(125)- 有趣的分析(1-5之一)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1月4日及8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
(梁美然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127)- 有趣的分析(3)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12日 下午12:45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7)- 有趣的分析(3)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lai@sb.gov.hk>,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SO Kam Leung" <sced@ced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肖喜學客觀地對新、港兩地政府施政及管治,有以下非常有趣的分析:土地徵用上的差異顯示了兩個政府的強弱對比,而背後的原因還在於施政體制和理念的巨大差異。新加坡和香港最初都是英國殖民者管治下的自由港,延續了英國的法治和自由思想體系,但並無民主體制。

2. 新加坡獨立後實行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的制度,但在過去近50年裡,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執政黨,新加坡的選區劃分制度和執政黨豐富的行政資源,使得議會中少有能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在司法方面,有批評者認為行政系統對司法的影響較大,甚至利用司法打壓政治對手;在經濟方面,國有企業勢力強大,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在新聞監督方面,新加坡兩大媒體集團均由政府控制,更多發出執政黨的聲音,2012年的新聞自由度排名,在17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45;在社會管理方面,實行嚴厲的管治手段,是有名的“罰款之城”(Fine City)。總之,新加坡可以概括為“強政府,弱社會”的新威權主義。

3. 而在香港,則更多延續了自由主義的傳統,1960年代,正當新加坡政府強力推行土地徵用時,篤信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的香港財政司司長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提出不干預構想,在經濟上採取自由放任主義,1970年代完整表述為“積極不干預”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1997年回歸以後,香港在經濟上仍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對企業的股權控制幾乎沒有;在政治方面,立法會議員黨派眾多,政見不一,反對派對特首施政形成掣肘;司法的獨立性高於新加坡,新聞媒體觀點十分多元化,部分報章有強烈的批評政府傾向。簡而言之,香港是“小政府,大社會”的新自由主義模式。

4. 正因為其強勢地位,新加坡政府在土地徵用、土地拓展(填海等)就擁有很強的執行力,辦事情可以迅速見效,手上土地多,可大批建設組屋,回饋於民,贏得民眾對執政黨的支持,如此形成迴圈。再如本來星港兩地從英國開始殖民統治以後,賭博都是非法的,新加坡更是在萊佛士當總督時便立下了禁賭的規矩, 2005年政府為經濟考慮,不顧民間反對,宣佈放開賭禁,2010年賭場即建成開業,這對於香港是不可想像的:西九龍填海區以及啟德機場原址的規劃一直爭議不斷,一拖再拖,啟德機場從1998年停飛已經過去15年,然而到今天原址的絕大部分仍然是空地。

5. 兩種政策孰優孰劣?其實各有支持者。最堅定的自由主義者、經濟學家密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曾對香港模式讚賞有加:“香港自由放任政策的成功是鼓勵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放棄中央集權控制、更多依靠私有企業和自由市場的重要因素。其結果是,這些國家也都嘗到了經濟高速增長的甜頭。在他看來,香港的模式無疑是成功的,以至於當香港政府有些政策偏離積極不干預的時候,還撰文明確表示失望。
  
6. 未來:向左走?向右走?以下雖然是編出來的段子,但基本上反映了香港報紙每天討論的話題:

香港政府看見李顯龍要大面積填海,就說:你看人家新加坡,說填海就填海,我們也要學習啊,再不抓緊我們就落後了!

環保主義者不幹了,說:不行,你們會把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嚇跑的!你們政府就是不敢碰硬骨頭,那麼多空地,新界那麼多棕土,你們不去征,你看人家新加坡征地多犀利!

於是政府跑到新界東北發展區去征地,結果當地的農民不幹了,說:我們不要高樓,我們要鄉村式發展,我們要農地!你們要拆我們非原居民的村落,卻把大量土地預留給原居民蓋丁屋,你們欺負人!

新界原居民忍不住了,說:蓋丁屋是我們的傳統,當年我們把永久業權的地給了政府,換來的是有使用年限的地契,虧吃大了,英國人都答應給我們土地蓋丁屋,現在特區政府倒要反悔,我們堅決反對!你們政府手上那些高爾夫球場,為什麼不用來蓋房子啊?你看人家新加坡都把高爾夫球場改建成組屋了!

政府說:人家新加坡有十八個高爾夫球場,少一個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香港加起來才五、六個,都蓋成房子,商務活動連個球都沒得打,香港的競爭力還要不要啊?要不我們考慮把一部份郊野公園改成建設用地吧!

看到環保分子又出來反對,有人出來幫政府說話:我看你們這些環保分子其實是“地產霸權”的代言人,你們就是要阻止土地供應,維持高地價,讓地產商得利,你看人家新加坡的保護區占地也就不到10%,香港郊野公園占了40%,有必要那麼多嗎?其實只需要拿2.5%的郊野公園面積就夠容納100萬人。

行山愛好者不幹了,說:郊野公園改規劃?想都不要想,想想都是罪過!你退一寸,他們就會進一尺,我們一定阻止立法會修例!又不是沒地,那些大發展商手上大把的空置農地,你們不敢學新加坡收地!

發展商說了:香港不是野蠻社會,而是法治社會,強征我的農地是行不通的,法庭上見!補地價?補地價倒是可以,但是補得也不能太高,要不咱們就搞公私合營也行。政府說:我看行!

第二天某些日報標題:官商勾結,地產霸權豈能得逞!

政府:那麼,我們還是說說填海吧……(重複第一段)

7. 每個人都在下意識拿香港去跟新加坡比,每個人的眼裡似乎都有一個自己所理解的新加坡;但問題的關鍵,還是需要民間和政府勇於面對香港自己的實際困難和利益衝突,以建設性的包容態度,消弭分歧,凝聚共識,為城市發展的出路找出方向。

8. 香港如果地勢本來如新加坡般平坦,如果沒有一個如麥裡浩般喜歡爬山的總督(可能就不會保留那麼多的郊野公園),如果人口不會受到內地的影響(可能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政府有如新加坡政府一樣的權威,如果曾經徵用了足夠多的土地,如果沒有原居民與非原居民的土地矛盾,如果沒有那麼多不配合的政客和媒體,那麼香港的城市面貌可能是另一個新加坡。但這些不過只是假設,歷史和地理、衝突和妥協共同雕琢出這座高密度的都市,當然,世界的城市也因香港這樣的高密度奇葩而更加豐富和多樣。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5年1月12日 下午5:58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27)- 有趣的分析(3)

收件者: gl2468@gmail.com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1月10日及12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125)- 有趣的分析(1-5之一)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1月8日 下午12:52
主旨: 給特區的信(125)- 有趣的分析(1-5之一)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摘自肖喜學先生03年的網誌文章:香港為什麼學不了新加坡?(從歷史、地理、軍事、經濟及文化背景等等來看管治及社會問題的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44c110101c28f.html
前年,新加坡政府宣佈為了讓國民分享國家進步的果實,保證每個有工作的新加坡家庭負擔得起他們的住房,讓月入1000新元(合人民幣4800元)的家庭買得起二房式組屋,月入20004000新元的能負擔得起三房、四房式組屋。這一消息傳到香港,就像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香港人一是羡慕,二是質問:新加坡能,為什麼我們不能住大房子?

2. 是的,新加坡和香港不僅都是若干島嶼組成的彈丸之地、地圖上的“小紅點”,人口、面積都有一定可比性(根據2012年底資料,人口分別是530萬、717萬,陸地面積分別是714平方公里、1108平方公里),而且都是曾被英國人統治過的殖民地、自由港,甚至連種族都以華人為主,使用英文和漢字進行溝通,如此多的相同相通,為什麼在城市形態、面貌和住房狀況方面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

3. 首先要從這兩個城市的源頭說起。19世紀初,英國致力於擴展在東印度的版圖,希望擴大與中國的貿易,需要在印度和中國之間找到一個立足點,麻六甲海峽成為必經之道,但當時荷蘭人是這一帶的話事者,英國只佔有檳城一地。而檳城比較偏北,不甚理想,東印度公司職員斯坦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受命尋訪更合適的貿易站地點,於18191來到馬來半島最南端的新加坡島。

4. 新加坡島延續了馬來半島的平緩地勢,全境平均海拔只有15米,位於中部的最高峰----武吉知馬山也只有163米,有數條河流,而最大的河流----新加坡河的出海口內正好用來停泊船隻,這裡不僅有深水航道,而且有適合做碼頭和貨物裝卸設施的陸域。於是,萊佛士認定這裡就是他要找的地方,此後又與當地統治者和荷蘭人達成協議,最終於1824年獲得完全控制權。萊佛士被認為正確、獨具慧眼地選擇了新加坡,成為開闢、規劃和建設這個島嶼的傳奇人物,至今他的名字仍被保留在新加坡的學校、酒店、商場、馬路和建築物上,甚至被輸出到其它國家(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來福士廣場)。

5. 那麼香港是否有類似萊佛士這麼一個人呢?按說應當是有的,他就叫查理·艾略特(Charles Elliot)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作為英國商務監督的艾略特,受命就獲取一個海島來做軍事、貿易基地與中國政府談判,英國外交部的指令是要臺灣或舟山或中國東海岸的其它島嶼,以便於保護英國商船通過長江深入中國腹地進行貿易,但艾略特認為臺灣或舟山既無可能(因中國政府不會答應),也不可行(因地域太大無法有效管治),所以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擅自與中國官員達成「穿鼻草約」,並於1841年進佔香港島。

6. 那時的香港島,只不過是珠江出海口幾百個小島中平常的一個而已,既非最大,也非最有名的。艾略特看中這裡,是因為他去過那裡,發現整個島就彷佛是露出水面的一座山,島的北岸陡峭地插入水中,水深利於停靠,港口東西部狹窄的海域利於防衛,再加上淡水豐富易於補給,對他來說已是一個可接受的地方。但遠在倫敦的外交大臣巴麥尊(Lord Palmerston)則不這樣認為,他在給艾略特的函件中寫道:“你獲得了荒蕪之島香港的割讓,島上幾乎沒有一幢房屋……很顯然,香港不會成為貿易中心……我們的貿易將一如既往地在廣州進行。他們(英國僑民)可以前往荒涼的香港島,在哪裡修建房屋來隱居。”

7. 1893年一本英國人編寫的旅遊指南中寫道:1841年的香港“只不過是一座到處荒煙蔓草,令人望而卻步的火成岩島嶼,顯然只能支持最低等的生物在這裡生存”;一位元記者也寫道:“香港原本並不存在,必須憑空將它創造出來。雖然香港島也並非如上所述的那麼不堪,但對於建立一座規模巨大的城市來說,確實並非一個上佳的選擇。

8. 艾略特為其選擇付出了代價,他無緣成為香港的第一任總督,沒有獲得如同萊佛士在新加坡的江湖地位,甚至沒有一條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路,他如今只是中國近代史教科書中被指臭名昭著的侵略者----義律”。無論如何,香港開始了“借來的地方,靠借來的時間而活”的歷程,如果當年義律沒有“錯誤地”選擇這裡,這個島也許會像珠江口那些島嶼一樣,仍然林木蔥翠且默默無聞;而當年選擇播下的種,也逐漸長成了今天香港作為全世界城市的一朵奇葩的果。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16日 下午6:38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23)-聳人聽聞?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12
27日的電郵收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lai@sb.gov.hk>,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SO Kam Leung" <sced@ced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Date:        27/12/2014 11:56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23)-聳人聽聞?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飯局間朋友大胆地指出,部份海外華人及港人,根本覺得共產黨是有「原罪」似的,無論共產黨及/或大陸做得對或錯,又或是非常成功,他們都絶不認同;就算勉強溝通,中間的洪溝都絶難解決,相信這正是所有矛盾的根源。

2. 平情而論,回歸後幾屆政府,相比其他外地政府,未必是最好,但總該是名列前矛。然而港人仍不斷抱怨並大加責難,事事抗爭、拉布,拖其後腿,令到政府施政困難重重,究其原因,乃因整個管治班子是受中央任命,代表中央在港施行港人治港,認為他們是北京的傀儡。於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3. 世界上任何社會、地區,都有近似或其他不同大大小小的問題出現,各地政府都需要時間及資源去解決問題。港人為何看不到還球各地都有的問題,而只是刁難回歸後的公職人員,令其難展所長,並大大增加社會財政及機會成本,究竟對整體社會有何好處?

4. 抗爭者認為自己有理想、有抱負,難度就容不下中央/特區官員都有他們的理想及抱負?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