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11月6日 上午11:32
主旨: 給特區的信(105)- 政改之爭(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an Norman" <ma@hkma.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s. TENG Yu Yan" , "Mr. MOK Kwan Yu" ,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治學文社成員袁彌昌的三篇文章,值得一看再看。 請大家以學術性文章視之,切勿使現時的「雨傘社運行動」, 更加激化及難以收科,因為各方面均須要適當的下台階; 大家各方都贏,才最合社會的長遠利益。
2. 這三篇文章在經濟日報的一個「評論」專欄上刋登:( 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不得不提報名) ➊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題為 公民抗命爭普選 恐變木馬屠城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 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11月6日 上午11:32
主旨: 給特區的信(105)- 政改之爭(2)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an Norman" <ma@hkma.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s. TENG Yu Yan" , "Mr. MOK Kwan Yu" ,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tellme@1823" <tellme@1823.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轉載自袁彌昌--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治學文社成員,於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在經濟日報一個專欄的「評論」:
是次雨傘運動中,有反佔領人士製作了幾段講述外部勢力介入運動, 以及美國企圖在港發動顏色革命的影片,令反佔領一方士氣大振。
平心而論,該幾段影片的製作着實不錯,唯一不足之處, 是還未納入有關非暴力鬥爭和非傳統戰爭(Unconventio nal Warfare, UW)的最新理論成果,令港人未能全面地評價這些新戰法。
2. 讀者可能會奇怪為何筆者在非暴力鬥爭之外, 又搬出非傳統戰爭這概念,雖則非傳統戰爭早於1952年已於美軍 教條中出現,但發展至今天,該概念已悉數將非暴力鬥爭、心理戰、 信息戰等要素共冶一爐,最能夠反映傳統戰爭範疇以外的戰爭行徑。
3.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定義,非傳統戰爭指透過在敵方控制區域的地下、 輔助和游擊部隊,以使抵抗運動或起義活動得以脅迫、 擾亂或推翻外國佔領者或政府的活動。撇開定義與教條, 說穿了非傳統戰爭就是圍繞革命、抵抗運動和起義活動(Revol ution,Resistance and Insurgency(RRI)), 以及外部力量對這些活動的支援。
4. 有人可能會認為,雨傘運動未必有應用到這些理論, 不過筆者只是想藉他們來說明,後現代戰爭的性質與目的, 跟以往的戰爭相比,已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中最重要的是, 戰爭的目的已由改變敵國的政策,變為改變敵國的政府( 即推翻其政府),因此,革命、 抵抗運動和起義活動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而各國對這類型運動亦抱有極大戒心——所謂戰爭已不再是政治的延 續,而變成了政治本身。
5. 之不過,無論運動多麼具自發性也好, 如欲解釋現時雨傘運動群龍無首、各自為政的現象, 我們還需借助非暴力鬥爭理論。根據該理論, 抗爭者嚴格來說可分為兩大類:「非暴力鬥爭者」(Nonviol ent Resister)和「不滿團體」(Grievance Group),非暴力鬥爭者即運動的策劃與領導者, 而不滿團體基本上是響應非暴力鬥爭者的號召, 對政府抱有不滿的群眾,他們被稱為「團體」 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不滿或訴求, 不一定代表他們一開始已是一個團體。
6. 非暴力鬥爭運作的本質,就是非暴力鬥爭者必須依賴不滿團體來「 打頭陣」,承擔起抗爭的主要重擔。而目前運動之所以群龍無首、 山頭林立,反映出非暴力鬥爭者(佔中三子、學聯等) 一開始用以號召群眾的訴求(即真普選), 事實上並非一眾不滿團體的真正訴求(真正訴求很可能是貧富懸殊、 世代之爭和中港衝突這些重大矛盾), 故此非暴力鬥爭者根本不能真正得到不滿團體的共鳴, 不滿團體亦不願接受他們的領導, 甚至一眾不滿團體有反過來壓倒非暴力鬥爭者的趨勢。 至此運動已由原本構想的一個整體, 分裂成幾個平行進行的抵抗運動。
7. 抗爭者不了解這些非暴力鬥爭和非傳統戰爭的「設定」, 亦造成了目前知進而不知退的窘境。
8. 一如非暴力鬥爭理論將抗爭者分為非暴力鬥爭者和不滿團體, 非傳統戰爭也將抗爭者分為「地下組織」(Underground )和「公眾部分」(Public Component)。雨傘運動一夜間急劇擴張, 令公眾部分一下子就將地下組織(或策劃者)邊緣化, 但亦同時令運動頓時失去了領導, 但群眾至今卻仍察覺不到或不肯承認,他們的情感、信念, 甚至不滿一早已被刻意動員至一種具政治破壞性的模式, 同時他們的認知與客觀現實脫軌亦是被刻意造成的——這是非暴力鬥 爭中的一種固有傾向,乃宣傳與心理戰的結果。
9. 對於一場非暴力鬥爭, 最重要的前提是其領導者能夠控制場面及顯示其控制能力, 否則根本無從令當局犯錯或錯誤使用暴力,從而出現「政治柔術」( Political Jiu-jitsu)借力打力的效果,而「政治柔術」正正是非暴 力鬥爭之所以能夠上升至戰略層面的最關鍵因素。
10. 由此可見,雨傘運動失去了領導,實屬其最大的致命傷, 變相令抗爭失去了所有的戰略元素,淪為單純消極的公民抗命, 本質上已再不是「戰略性非暴力鬥爭」,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11. 當雨傘運動落入了不了解非暴力鬥爭的學生及佔領者的手中, 只會令香港的民主運動反受其害。 就在現時佔領行動還是一事無成且一籌莫展的時候, 學生們已自己製造了一場世代戰爭, 導致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與陳健民以復教形式淡出運動, 以及令曾協助學聯與政府展開對話的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 祖為等極為不滿。
12. 依筆者看來,學聯與佔中三子這一代人的不咬弦, 歸根究柢是學生對八九民運一代的經驗嗤之以鼻, 認為六四經驗到了今天已不再適用,但成年人卻食古不化地將它「 強加於」他們身上,只管叫他們退場,最後惟有一拍兩散。
13. 佔領行動開始後, 不少年輕人想通過改變他們家裏上一代反佔中的想法, 來爭取他們對運動的支持,可是這些年輕人的做法, 卻跟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無異。 他們的潛台詞總是上一代人在民主問題上見利忘義、 愚蠢和不知所謂,只有他們才是對的——這種「思想改造」 方法簡直是聞所未聞, 結果只是更有效率地將上一代人趕到對立面上而已, 所以也難怪在是次運動中,反佔中一方「覺醒」的人, 似乎比支持佔領的還要多, 令這場運動最後很可能以年輕人在世代戰爭中落敗的形式落幕。
14. 雖說目前佔領行動,是基於群眾的自發動員,總能夠「留得青山在」 ,不至於會完全沒落,但如果我們留意到在同一時間的大格局裏, 中央在等香港自生自滅(或自我毀滅), 港府和反佔中人士在等佔領一方內訌,佔領人士在等學聯失勢的話, 實際上處於愈下方的就愈不利,而時間亦明顯不是站在香港的任何一 方。(香港人輸晒?)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4年11月4日 下午5:43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00)- 政改之爭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女士:
近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s. TENG Yu Yan" <anneteng@had.gov.hk>, hd@ 1823.gov.hk, tellme@1823.gov. hk, George1 Luk
Date: 24/10/2014 03:47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00)- 政改之爭
(麥佩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s. TENG Yu Yan" <anneteng@had.gov.hk>, hd@
Date: 24/10/2014 03:47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00)- 政改之爭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2. 這三篇文章在經濟日報的一個「評論」專欄上刋登:(
➋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題為 佔中激進領軍 中央請君入甕
➌ 2014年10月07日 星期二 佔中強弩之末 徒惹中央反噬
3. 三篇文章都頗長,但對現今情況有深入淺出的分析,值得細嚼。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