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9年10月28日週一 下午9:03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42)-好文重温:香港佔中為什麼必然失敗
To: Wallace CK Yau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42)-好文重温:香港佔中為什麼必然失敗
To: Wallace CK Yau
Wallace:
將下文的部份人物、時間、地點及某些細節畧作更改, 當年佔中運動為何失敗的情節,大可套用到今天的「反修例示威及暴 力破壞運動」上。因為「自殘」絶對不足以撼動北京及附近省市, 反而可讓北京作為大陸人民的「反面教材」。
其實14年佔中落幕之後, 評論界朋友及本人仍有很多文章分析事件的前因後果, 並預測幾年後復發的可能。但特區政府為了解決社會、民生、土地、 住房、應付立會無日無之的拉布、境內外的機建、 為擴充青年人的發展機會而搞這個大灣區及一帶一路、 海內外擴充商貿接洽機構等等, 工作量超乎97回歸前政府團隊的能力起碼逾倍,因而有所疏漏, 亦屬整體社會的不幸。
轉載 2014年10月26日 20:13 新浪博客
一、佔中為什麼必然失敗?
香港佔中現在越來越熱火了,最後還不知道怎麼收場。 示威人士宣稱,不達到全面勝利,絕不收兵。 他們的勝利不知道是指什麼,大概猜測起來,最主要的應該就是『人 大收回決定,梁振英下台』。
示威好比一場戰鬥,戰鬥就要有戰略戰術。要梁振英下台, 想起來不會有多少人會揮淚惋惜,這些特首沒一個有用的。要人大收 回決定,這權力不在港府手裡, 梁振英上吊自焚也不能迫使人大收回決定, 所以香港人真是示威錯地方了。
戰略錯誤,那戰術呢?
罷工罷課罷市,佔領中環,這是香港人的基本戰術。
中環是香港金融區所在,香港部分銀行曾經停擺。 現在香港信用評級還不受影響,但要是占中時間一長, 你看受不受影響。香港已經沒有製造業了,船運也被深圳、上海、 天津等搶走不少。本來香港就是中國的窗戶, 現在中國對世界的大門敞開,外貿走大門就是了, 為什麼還要翻窗戶呢?香港迪士尼本來是另一個集裝箱碼頭的地盤, 因為集裝箱碼頭停建了,騰出地方正好改建迪士尼。 等到上海迪士尼開門了,就看香港迪士尼哭鼻子吧。 香港現在強項還就剩金融了,金融最要緊的就是信用, 香港人自己把自己的信用搞垮了,到時候別說沒有警告過你。 中環還是商業區,商店長期開不了門,接下來就該解雇員工了。 讓示威人士和解雇員工自己打去吧。
示威群體中風頭最健的是學生罷課。罷課在本質上是自殘行為, 用佔領道義高地的自殘來贏得社會的同情,影響政府的決策。 香港學生或許得到一些香港人的同情,但肯定得不到大陸人的同情。 香港人或許自以為可以不考慮大陸人怎麼想的, 現在正是這種思維害了自己, 因為港府對於示威人士的要求無法回答, 大陸對示威要求在官方層面肯定不會理睬,在民間也得不到同情, 這就變成十足的自殘了,變成在道義上無足輕重的自殘。 現在西方在看好戲,唯恐天下不亂;好玩的是,大陸民間也一樣, 看好戲,唯恐天下不亂。 最應該擔心天下大亂的香港人自己還以為別人都必須跟著他們的音樂 起舞,吹拉彈唱一圈,發現大家都在外圈抄著手看好戲, 不知道這個時候他們會清醒嗎?
罷市也一樣,也是試圖佔領道德高地的自殘行為, 不過香港商人似乎還沒有走上罷市的道路。如果港府犯傻, 強力鎮壓,倒真有可能觸發這個危機。不過我對香港商人“有信心” ,他們罷市也罷不了幾天的。
罷工的精髓在於在自殘的同時傷害雇主。這好比化療治癌一樣, 化療藥物是統殺的,只是希望癌細胞比好細胞死得快, 好細胞能堅持到最後。香港罷工的問題在於,雇主也是香港利益, 弄到最後依然“傷”不到人大,罷工是純自殺。
要打勝仗,戰略目標必須是可實現的,戰術目標必須是攻其所必救, 守其所必攻。現在戰略目標不可能實現, 戰術上對手根本不在乎你攻哪裡守哪裡,這還玩什麼? 佔中的戰略目標錯誤,戰術更錯誤。佔中必然失敗。
二、太多的誤區
香港示威已經二十多天了(總數不單單是紀錄的79天, 之前的幾個月加起來,應接近半年),沒有平息的跡象。 港人上街已經超過學生,很多市民加入示威行列。 外電對香港動態很起勁,不厭其煩地和當年北京相比較, 拼命猜測北京什麼時候動武。實際上,這裡面有太多的誤區, 西方和太多的香港人對局勢的解讀徹底錯誤。
北京是首都,北京癱瘓了,中國就癱瘓了。作為政府, 這樣的狀態是不能容許長久下去的,所以必須做出反應。 但香港是半游離於大陸的特區。在2014年, 香港的經濟對大陸來說,已經成為下午茶,而不是正餐。 有空有閑的時候品嘗一下,賞心怡情,挺好。 沒有這個閒情逸致的話,跳過了也就跳過了。真要肚子餓了, 這是不能飽肚子的,也是指望不上的。 香港經濟對中央財政的貢獻是零。所以,香港要是癱瘓了, 北京絕對沒有什麼等不起的問題。相反,北京在現在出手的話, 左右都是錯;靜觀其變的話,反而左右都是對了。正所謂, 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到底怎麼辦,還不清楚嗎? 北京已經發話了:“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BBC有分析說,北京等不起, 因為民主和爭取自身權利的觀念在年輕一代人裡種下了,越等, 越發酵,以後會隔三差五找北京的麻煩,所以北京還是要趕緊出手, 出重手。嘿嘿,且不說香港學生示威能堅持多久, 我們這一代人中有不少是直接、間接從當年的(天安門廣場?) 上走下來的,要是重來一次,相信很多人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香港學生也是一樣的。
BBC分析的另一個不能坐等的理由是,當年示威持續了7個星期, 拖到後來,示威蔓延到其他城市,所以北京才不得不出重手。 當年的事情不那麼簡單,但就現在而言, 香港示威蔓延到大陸其他城市的可能性為零。 不是說大陸民間沒有戾氣, 不是大陸很多地方沒有大規模民眾示威的心理土壤, 而是香港現在這麼一來,在大陸民眾心目中,已經成為“我們”和“ 他們”,香港人的實際訴求已經無關緊要,示威把香港搞癱了, 大陸人民反而幸災樂禍。應該說, 這裡面香港人對大陸人的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成為“他們”是 自找的。但既然是“我們”和“他們”的問題, 就不要指望大陸人民會呼應香港的示威了。如果要示威, 也不可能在現在,用這個理由。
BBC分析引用香港示威人士所說:“我們不謀求改變中國, 我們只要求在香港實現民主”。不管說辭如何,這裡面的實質是:“ 香港的大政誰說了算”。一國兩制既是天才創舉, 也是糊塗官做糊塗事,就看什麼時候,什麼事情。 這種有意模糊沒有事情的時候皆大歡喜,有事情的時候, 不同的理解就容易引起問題。香港問題上,一國優先, 還是兩制優先,這一直是大問題,這次就是集中爆發。 北京不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23條、 愛國教育都是想往一國方向推動, 但最後都被香港人的兩制情節頂回來了。這一次還是會被頂回來嗎? 香港示威人士一定是這麼想的,但他們想錯了。他們還在想“中國人 好面子,香港示威現在弄得北京灰頭土臉,北京必須馬上做出回應, 而北京不敢坐實‘鎮壓民主’的罪名,只有讓步”。大錯了! 現在的香港的焦點不是民主,而是主權。主權不光是對外的, 也是對內的,最主要的就是決定基本政治方向的。 北京對香港普選的決定對錯是一個問題,但挑戰北京對普選決定權, 這就是觸動主權的底線了。
BBC已經閉口不提大陸民間反應了。 開始時還把大陸民間缺乏呼應怪到資訊封鎖, 後來自己也覺得這個理由太說不過去,不提了。 普通民眾的反應大概不符合他們的胃口, 公知精英不是學乖了不胡說八道,就是看到時候不對, 不能自絕於人民,也不配合。海外港人也有在示威的,聲援香港, 外電很起勁地採訪他們。不過好玩的是,海外還有更多的大陸人, 他們對香港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沒有新聞封鎖的問題, 他們也熟悉西方民主的運作方式, 何不聽聽他們對香港示威的反應呢?他們不能代表大陸民意, 但至少比西方或者部分港人的想當然更加接近大陸民意。
25年後,這些香港學生回顧今天的時候:“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
香港佔中現在越來越熱火了,最後還不知道怎麼收場。
示威好比一場戰鬥,戰鬥就要有戰略戰術。要梁振英下台,
戰略錯誤,那戰術呢?
罷工罷課罷市,佔領中環,這是香港人的基本戰術。
中環是香港金融區所在,香港部分銀行曾經停擺。
示威群體中風頭最健的是學生罷課。罷課在本質上是自殘行為,
罷市也一樣,也是試圖佔領道德高地的自殘行為,
罷工的精髓在於在自殘的同時傷害雇主。這好比化療治癌一樣,
要打勝仗,戰略目標必須是可實現的,戰術目標必須是攻其所必救,
二、太多的誤區
香港示威已經二十多天了(總數不單單是紀錄的79天,
北京是首都,北京癱瘓了,中國就癱瘓了。作為政府,
BBC有分析說,北京等不起,
BBC分析的另一個不能坐等的理由是,當年示威持續了7個星期,
BBC分析引用香港示威人士所說:“我們不謀求改變中國,
BBC已經閉口不提大陸民間反應了。
25年後,這些香港學生回顧今天的時候:“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三、示威過後
香港示威已經進入新階段。當前是兩件大事:對話和清場。
示威開始不久,就有對話的呼聲。學聯的對話立場曾經十分強硬: 梁振英必須下台,港府必須就員警在928使用胡椒水道歉, 還有收回政改報告什麼的。而且學聯拒絕與梁振英對話, 要指定政府方面的對話人。港府方面, 梁振英根本沒有打算直接和學生對話, 派出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和手下。接下來就是學聯對對話場所、 設定提出種種強硬條件,同時聲稱繼續示威,繼續施加壓力。 港府突然宣佈,學聯對話沒有誠意,取消對話,大出學聯意料。 又過了一段衝突和動盪,港府和學聯通過中間人繼續接觸, 看來對話真的要實現了。這一次學聯對於預設條件沒了脾氣, 反而是港府開始預設條件,必須在基本法架構下對話, 而且只有北京才有解釋權,學聯倒是強調不設預設條件了。 最後學聯對港府關於對話的架構“沒有意見”。
港府與學生的對話能有結果嗎?基本上都不看好。學生要求的, 港府根本無法給,這些不是港府能決定的;港府能給的, 學生根本不感興趣。對話沒有結果之後呢?
梁振英說了,對話歸對話,清場歸清場。當然, 他用的不是清場這個說法, 香港警方甚至特意強調現在的行動不是清場, 但警方確實在清理街道,疏通交通。港府如果繼續坐等的話, 有可能會形成佔中與反佔中之間的民間衝突,很容易失控。 這樣的民間衝突不管什麼結果,都是政府的錯, 要是出現傷亡就更加糟糕,所以必須有所動作了。 警方這三個星期裡,窩囊氣也受夠了。現在要是有機會的話, 偷偷下幾把黑手,一點也不奇怪。正好被記者拍下來了,自認倒楣。 不過新聞照片裡,背上的環形傷痕到底是什麼東西?警棍戳的? 警棍的尖端也不是空心的啊。我都懷疑這傢伙自己在拔火罐呢。
佔中三子實際上對局勢已經失控了,學聯的號召力也枯竭了, 留下的示威者不聽他們的指揮,沒有來增援的也不聽他們的呼籲。( 所以這次,常常說無大台,實際怎麼可能無大台呢?)還有, 他們或許在擔心,繼續佔中引來商界官司,哪怕最後沒事, 也是一身臊臭,難說到底是不是會有“公義人士”挺身而出為他們墊 付律師和罰款費用。佔中現在最理想的局面,就是員警傷人, 這樣他們可以一面用避免無謂傷亡的理由撤退, 另一面指責港府和警方,佔領道德高地,“體面收場”。 他們能不能如願,要看後面幾天了,想起來香港警方沒有這麼笨吧。 把路面清理出來,示威者趕到人行道上去,讓示威自生自滅。
港府強力鎮壓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北京不會答應, 香港警隊不僅力量不足,忠誠也不一定可靠, 畢竟這些警員回家脫下警服之後,也是張家王家的兒子女兒, 李家趙家的朋友同學,他們內心未必不同情示威學生, 行動上很可能放水。堅決執行也有後遺症, 會在港人中間造成巨大撕裂。
應該承認,港人中同情示威學生的可能占大多數。即使反示威的人, 也未必認為學生訴求不合理,而是怕影響自身生計。 示威訴求是否合理,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who is the boss』。一國還是兩制的問題拖延太久了,現在捅破了,也好。 港人不管怎麼想,不管怎麼示威,主權問題不容妥協。 本來有可能通過政治協商解決的,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可能了, 最後損失的是全體香港人。
不過,示威過後,即使和平結束,港人心中的對大陸怨結會加深, 以後會不時爆發,這一點北京應該有準備。另一方面, 大陸人心中對香港的怨結也在加深, 給北京強硬香港政策以民意基礎。未來的港陸衝突會增加, 從政府到民間。香港的一國兩制原本是給臺灣做榜樣的, 現在香港出了問題,臺灣更不可能自願接受一國兩制, 這一點想起來北京已經意識到了。 好在海峽兩岸軍事力量對比已經有了根本轉變, 台獨已經跳不出大陸的掌心。這不是理想局面, 但還是可控制的局面,而且是比用懷柔吸引臺灣回歸更加可靠、 可預測的局面。至於香港,接下來依然會「胡蘿蔔加大棒」, 但大棒不再是深藏在十八層被褥之下了。這大棒不是駐港部隊, 而是經濟優惠和其他單向優惠政策。不會再有“送上大禮單”的事情 了。但香港要是放低身段,和大陸其他城市一起, 靠自己的努力發展,那還是可以享受同等待遇的, 包括內地特區優惠。
香港會產生港獨情節。“97年之前,香港蒸蒸日上;97年之後, 香港每況愈下。我們獨立吧。”這些人根本沒有認識到香港的繁榮來 自於獨特的歷史條件,現在的相對衰落屬於時過境遷。 讓他們鬧騰吧。只要還是停留在口頭上,就不理他們; 要是有任何實際行動,該怎麼打壓就怎麼打壓。沒有23條, 還怕找不到別的理由?偷逃稅收、亂穿馬路,總可以找到理由的。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香港依然是重要金融中心, 但這個地位不是不可取代的,阿裡巴巴就沒有在香港上市, 而是到紐約上市。如果中資大批從港交撤出, 轉向紐約或者其他地方上市,對這些中資可能更好。 亞太基金總是背著高風險的名聲, 紐約的信譽和穩定性至少在名聲上好於香港。另一方面, 西方苦於不便直接獲利於中國的發展, 這也是阿裡巴巴在紐約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北京不會貿然出這樣的牌,這手牌是可以要香港的命的, 現在沒有必要。但牌畢竟是牌,是可以打的。
至於外資,不管大老闆、大股東心裡有多同情香港示威學生, 他們投資的目的是盈利,即使扶持一個政府,也是為了最終盈利。 投資香港是因為香港與大陸的天然聯繫, 但要是香港與大陸的敵對日益加重,繼續投資就不明智。誠然, 有很多大陸的外資專案是從香港總部操縱的,但是還記得美國很多g ated compound嗎?這些是圍牆圍起來的高檔居民區, 有持槍警衛守衛大門,所有人進出都要用cardkey, 閒人免入。住在裡面的人自我感覺很好,不受“外面”世界的威脅, 而能享受“外面”世界的一切好處。但實際上, 這是自己把自己關進監獄了。香港對於在中國的外資就像這麼一個g ated compound。問題是,如果“外面”不再低眉順眼, 而是橫眉以對,甚至有意無意地阻擾進出,這些“高檔人”還會住在 這裡嗎?一旦港陸敵對影響了生意,外資大批撤出是肯定的, 道義支持只是口頭的,資本是不講政治的。 這些人甚至可能自己掏點零用錢贊助反對派,但是生意歸生意, 還是要撤出的。
四、北京看香港
如果我是北京的話,現在真是要香港明白who is the boss而又不髒手的千載良機啊! 香港示威人群要求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北京說了算的, 但北京根本不必出手,全丟給港府:
“這些全是只有你才能答應的事情啊,你要管。”
“我早就說過了,一條也不答應。但香港的事情香港管, 這事歸你管。”
“我要頂不住啦,再這樣下去,香港就完啦!”
“香港完不了。呃,就算完了,太陽照樣升起。”
“你再不管,我就只好武力清場啦!”
“不許武力清場!不許有任何傷亡!”
“那怎麼辦啊?”
“香港的事情香港管,你想辦法吧。”
我估計,梁振英不可能得到北京的許可,用武力清場。 硬要武力清場,香港警隊的忠誠也會出問題。 梁振英到後來可能只會有限清場,政府大樓前上班通道開通, 主要商業街區正常營業,就算滿足政府要求了, 大家有個台階可下就行了。接下去,繼續坐等。 現在示威的人已經少很多,但有說法,一到晚上,人又會多起來。 再耗著吧,再耗上兩個星期,看還有多少人剩下。到那個時候, 市民呼聲就會高漲,要求示威人群撤出,不再影響民生。 示威的人也沒有了耐心和能量。
對於北京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確保這場示威一事無成! 普選問題還沒有完,但這種挫折感會留下深刻印象的, 香港人會意識到自己對北京的位置遠不是心中所想的, 海外的黑手也會意識到香港的政治杠杆作用已經消失。
另外,我要是國家旅遊局的話,就不急於解凍香港自由行。 要是有人問:
“為什麼停止大陸對香港的自由行?”
“香港佔中示威影響大陸遊客安全,所以暫停自由行。”
“自由行是不是永久性停止?”
“不會的,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 沒有理由不讓大陸遊客前往香港自由行。”
“那為什麼現在示威停止了,還不恢復自由行?”
“這事已經在議事日程上了,我們正在研究恢復自由行的問題。”
“什麼時候能夠恢復?”
“現在還不知道。國家旅遊局可不是為香港自由行而開設的, 我們還有其他工作,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自由行工作要展開, 香港只是其中的一個。”
“那香港旅遊業、零售業怎麼辦?”
“我們對香港人民有信心,對香港經濟有信心。”
香港示威已經進入新階段。當前是兩件大事:對話和清場。
示威開始不久,就有對話的呼聲。學聯的對話立場曾經十分強硬:
港府與學生的對話能有結果嗎?基本上都不看好。學生要求的,
梁振英說了,對話歸對話,清場歸清場。當然,
佔中三子實際上對局勢已經失控了,學聯的號召力也枯竭了,
港府強力鎮壓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北京不會答應,
應該承認,港人中同情示威學生的可能占大多數。即使反示威的人,
不過,示威過後,即使和平結束,港人心中的對大陸怨結會加深,
香港會產生港獨情節。“97年之前,香港蒸蒸日上;97年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香港依然是重要金融中心,
至於外資,不管大老闆、大股東心裡有多同情香港示威學生,
四、北京看香港
如果我是北京的話,現在真是要香港明白who is the boss而又不髒手的千載良機啊!
“這些全是只有你才能答應的事情啊,你要管。”
“我早就說過了,一條也不答應。但香港的事情香港管,
“我要頂不住啦,再這樣下去,香港就完啦!”
“香港完不了。呃,就算完了,太陽照樣升起。”
“你再不管,我就只好武力清場啦!”
“不許武力清場!不許有任何傷亡!”
“那怎麼辦啊?”
“香港的事情香港管,你想辦法吧。”
我估計,梁振英不可能得到北京的許可,用武力清場。
對於北京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確保這場示威一事無成!
另外,我要是國家旅遊局的話,就不急於解凍香港自由行。
“為什麼停止大陸對香港的自由行?”
“香港佔中示威影響大陸遊客安全,所以暫停自由行。”
“自由行是不是永久性停止?”
“不會的,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
“那為什麼現在示威停止了,還不恢復自由行?”
“這事已經在議事日程上了,我們正在研究恢復自由行的問題。”
“什麼時候能夠恢復?”
“現在還不知道。國家旅遊局可不是為香港自由行而開設的,
“那香港旅遊業、零售業怎麼辦?”
“我們對香港人民有信心,對香港經濟有信心。”
Wallace,上文是不是一篇五年前,預警今天特區情況( 包括整個示威及暴動事件)的好文章呢?
George
<之前的部份往績請參閱 : https://jet2468.blogspot. com/2015/10/blog-post_30.html>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 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 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 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 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