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9年10月24日 週四 下午11:29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41)-應如何界定「社會矛盾」(2)
To: Wallace CK Yau
Cc: George1 Luk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41)-應如何界定「社會矛盾」(2)
To: Wallace CK Yau
Cc: George1 Luk
Wallace:
1. 要根本解決問題,一定要捉到問題的核心, 否則只以口號形式去指出問題,是很難正本清原。 以下是一篇近萬字文章的「摘要」,(如果無記錯的話) 是十三年前由中共中央黨校 - 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吳忠民發表的,是關於釐清、辨析、 界定「社會矛盾」這一個概念;連結(但已經找不到原文): ht tp://www.zydxxb.com/index.php/ manage/showmagcontent/mid/38/ newsid/8。 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這是中共中央黨校的「八股理論」而因噎費食。 文章頗為艱澀,會有人認為過於長篇大論、累贅。 但若將內容有條理地分拆後,就會看到清晰的論述。
2. 文章的摘要:清晰界定社會矛盾概念十分重要。 並非社會上所有的矛盾現象都是“社會矛盾”。 人們對社會矛盾的理解有宏觀層面、中觀層面以及微觀層面之分。 只有中觀層面的社會矛盾概念,才具有恰當有效的解釋力。 只有中觀層面的社會矛盾,才是社會矛盾理論所要研究的基本內容。 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各種矛盾現象中,只有同時符合了三個條件—— 源自社會階層結構層面上的問題、 存在著在利益或其他重要方面進行互動或交往的相關方、 相關方之間的互動行為表現出一致和不一致的雙重性的矛盾, 才是中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另外,社會矛盾概念與社會衝突、 社會運動明顯不同。
3. 在香港,現實社會和學術界當中,「社會矛盾」 是一個使用頻度很高的詞語。然而, 並非社會中的所有矛盾都是社會矛盾。認真厘清、辨析、 界定社會矛盾概念十分重要, 可以防止人們將這一概念漫無邊界而且缺乏有效性地到處使用, 以致造成這樣那樣的誤解和誤判。而且,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 社會矛盾這一概念具有中國語境的意義,因而一旦界定恰當, 相比一些語義上相近的其他概念如「社會衝突、社會運動」等, 這一概念更容易為中國學術界和民眾所接受。
4. 雖然社會矛盾普遍存在於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 存在于各個歷史時段,但歸納地看, 人們經常說的社會矛盾實際上分為宏觀、 中觀以及微觀這樣三個不同層面。廣義的社會矛盾泛指宏觀層面、 中觀層面、微觀層面上的所有社會矛盾。 狹義的社會矛盾專指中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 社會理論所關注的社會矛盾實際上是指中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只有 中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矛盾。 但這一點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5. 以下是三年多前的摘錄上述文章的一封舊電郵給大家參考: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2月19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203)- 並非社會中的所有矛盾都是社會矛盾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YANG Wei Hsiung" <itbenq@it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社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矛盾是社會一種普遍的常態現象, 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會有社會矛盾。 沒有矛盾的社會是不存在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什麼事物 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 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 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重要的是,“一定程度的衝突是群體 形式和群體持續的基本要素。”
2. 「宏觀層面的社會矛盾」, 主要是從歷史演化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或是從時代中心主題、 宏觀歷史背景、 社會發展基本趨勢以及時代發展必須解決的中心問題和癥結這樣一些 大的視角著眼的,幾乎全面覆蓋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 社會諸領域的大問題,而不是指具體影響社會的、 利益相關群體之間的社會矛盾。
3. 「微觀層面的社會矛盾(糾紛)」 主要是指具體的社會單元內部或具體的社會單元相互間的矛盾, 如家庭內部的矛盾、街坊鄰居之間的矛盾、 某一社區中居民之間的矛盾、 某個公司內管理人員與一般員工之間的矛盾、 某一班級內同學之間的矛盾、 某一學校內師生之間的矛盾以及某個商店中店主與顧客之間的矛盾, 等等。這種現象雖然比較多見, 但往往缺乏對社會階層結構的深遠影響, 在社會整體生活中難以留下明顯的痕跡,相互間也缺少穩定的聯繫, 難有規律可尋。因而並非偶然地, 微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缺少明確的學理研究意義, 學術界對於這一層面的相對關注度不高。
4. 如果從「中觀層面給社會矛盾」下個定義的話,那就是: 所謂社會矛盾,主要是指同一社會共同體(如某個國家) 中不同社會群體或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換言之, 是指在某個社會共同體中, 在利益或其他重要方面相互關聯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層之間共生互補 、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又相互排斥、對立、 爭鬥及衝突的情形,如勞資矛盾、官民矛盾、官商矛盾、工農矛盾、 貧富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等。另外,從延展性的角度看, 中觀層面的社會矛盾也指圍繞著某項重要的利益, 相關的多個群體之間的矛盾在某個領域的集中表現, 如網路社會中的矛盾問題、征地拆遷中的社會矛盾問題、 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問題,等等。
5.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 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 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就是在十分微 觀的層面,像是鄰里之間、 家庭成員之間甚至是商店裡顧客和售貨員之間,各種各樣的矛盾( 糾紛)現象也比比皆是。矛盾一詞幾乎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非社會上的所有矛盾現象都具有一定的“社會 影響”,它們之間也未必有持續的“相關聯繫”。而對不具有“社會 影響”和持續“相關聯繫”的矛盾現象, 顯然沒有必要將之作為社會理論的研究物件。 我們不能將社會矛盾廣泛化, 把社會上所有的矛盾現象一概視為社會矛盾。否則, 對社會矛盾的把握將陷入一種無法窮盡、無所適從、 無法進行的境地。
6. 我們不能把社會上出現的所有問題包括比較嚴重的問題都算作社會矛
7. 社會矛盾的相關方是指在社會分工、職業分工方面相互依賴,
8. 社會矛盾相關方相互間在利益方面,既存在共生性(同一性),
9. 顯然, 正是社會矛盾相關方之間具有的互動行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這兩重 屬性,維繫著正常的社會運行,同時也促進著社會的進步。
10. 從外觀上看,「社會衝突」和「社會運動」 這兩個概念同社會矛盾有些相似。所以,在界定社會矛盾時, 還應將之與社會衝突和社會運動做必要的區分。( 例如過去幾個月的反修例抗議示威, 及跟着演變成的暴力衝突及破壞行動)
11. 總之,並非社會上所有的矛盾現象都是“社會矛盾”, 只有中觀層面的社會矛盾才是真正的“社會矛盾”。 只有從中觀層面界定社會矛盾,才能使社會矛盾研究成為規範的、 真正的社會矛盾研究, 才能使社會矛盾研究成為社會理論研究領域中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 分,聚焦去解決「核心問題」及所謂的「深層次社會矛盾」。 否則會浪費大量社會資源在研究病徵而忽略如何治理病因。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6年2月5日 下午5:4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00)- 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影響
收件者: George Luk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1月27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麥佩儀 代行) 』
Georg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