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

給特區的信(202)- 不應盡信?(3)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2月12日 下午9:47
主旨: 給特區的信(202)- 不應盡信?(3)
收件者: "Mr. Li Wei" <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YANG Wei Hsiung, Nicholas, JP" <itbenq@itb.gov.h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回歸後的十多年,社會部份人士常常以「政治立場及意識形態」來衡量、判斷事物,以至紛爭及抗爭不斷,常常被誤解為「社會嚴重撕裂」。

2. 「反文化」(counterculture)是次文化的一種,這種文化所倡導的行為規範與價值觀,通常與主流文化所規範的習俗大相逕庭,有時甚至相反,因此也被稱為反主流文化或反抗文化。

3. 在美國,反文化可以概述為1960年代發生在美國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一切青年人抗議運動——青年人試圖通過各種反叛活動表達對主流文化、現存制度的不滿,他們批評政府對公民權利的限制、大公司的貪婪、傳統道德的狹窄和戰爭的非人道性,亦將他們反對的機構和組織稱為「建制」(the establishment)。單是上述這些也令人聯想到今日香港。

4. 越戰可說是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冒起的最重要因素,反文化青年不僅反戰,同時亦反對父輩支持越戰的立場與文化標準,這一點與香港上幾代人對國家尚懷有感情,不會公然反對國家,而青年人則對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的高度不信任相若。同樣地,越戰的支持與反對者令社會變得兩極化,醞釀着普遍的緊張氣氛。

5. 這種不認同父輩價值觀的表現亦蔓延到其他方面,美國的嬰兒潮新一代認識到在音樂、價值觀及政治觀點上,均與上一代所相信的產生對立,這就是「代溝」(generation gap)的社會學理論的由來。反文化運動所到之處,以強調工作、清醒、儉省、節慾為人生態度的美國新教倫理和清教精神,都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和批判。想不到這些現象再次落到香港,已變成嬰兒潮一代與新一代之間的矛盾。以上雖然只是談及美國在某年代的社會狀况,實際上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社會,都會發生。上述2至5段摘自袁彌昌的「從反文化看香港抗爭思潮與運動」一文。)

6. 下面兩封電郵是2014年十月頭佔中時從Whatsapp 接收到的一段信息,雖然說是來自一個基督徒警察的分享,不要因為他說是基督徒便可盲目相信,各自衡量其可信程度吧!

7. 意識形態屬哲學範疇,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8. 下面三段短片,會有人認為是出自親政府人士之手,但作為參考之用亦無妨:
催淚彈前你不知道的一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VuxKnOEwo
還原施放催淚彈真相 還警方一個公道 (網民送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glkd5y1-8
【焦點一分鐘】9‧28暴力衝擊 事件的真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QXiqOtPv4&feature=youtu.be

9. 其實並非撑政府或警隊,只是讓大家知道,前綫警員的容忍早已為大部份港人所知悉。

10. 在剛過去的年初一、二晚及零晨,人多勢衆,情勢紛亂及兵慌馬亂之時,記者的鏡頭也未必能捕捉到每一個時間的不同地點、不同角度的影像。所以仍有部份同情犯案人士的各種不同解釋。以上所言絶非鼓勵警務人員日後使用過份武力。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
ceo@ceo.gov.hk>
日期: 2016年1月29日 下午3:53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99)-不見硝煙的戰爭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1月20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附件: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4年10月10日 下午6:44
主旨: 給特區的信(84)- 不應盡信?(1)
收件者: 


先生/女士:

近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Forwarded by Enquiry CEO/CEO/HKSARG on 06/10/2014 04:14 PM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Mr. Tsang Tak Sing" <
sha@hab.gov.hk>, "Mr. MOK Kwan Yu" <benjamin_mok@had.gov.hk>, "Ms. TENG Yu Yan" <anneteng@had.gov.hk>,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Date:        01/10/2014 03:39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84)- 不應盡信?(1)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是一個基督徒警察的分享,他提出的話值得我們去思考。是否值得相信,自己判斷好了,因為有可能只是狡辯、籍詞(文中的「我」即是這位警員):
『首先,我絕對認同大部份示威者是和平及有理性的,亦很想向那些為我們擋下擲過來的水樽,那些堅持和平信念且力竭聲嘶去叫人保持和平理性,及那些擋在我們面前,勸止示威者的恣意辱罵的市民示威者,表達衷心的謝意。

2. 我昨日原被指派到添馬路政總的出入口作人群管理,在那裏的人很和平,為他們的理想靜靜的坐下來。其後,約下午三時左右,因添美道/夏慤道有市民激烈的衝擊警方防線(即後來大部份人士聚集的地方),我們一隊約35人被指派到那裏保衛我們的防線。

3. 路途中,見到金鐘的夏慤道已聚集了至少幾千人,而到那防線時,見到有示威者帶了口,眼罩,亦用保鮮紙遮蓋作雙重保護,我知他們已作出過衝擊。我們馬上作出支援,我站在最前線隔著鐵馬,並拿著長盾牌,以防止示威者越過我們的防線。

4. 我在最前線,見到他們退到鐵馬1.2米外,我預知他們又再準備衝擊,而我的上司亦有此感,便拉起警告旗,用擴音機不斷警告停止衝擊。可惜,某部份示威者不理警告,多次作出衝擊,我們,包括我亦多次向衝擊者施放胡椒噴劑。不過,因他的裝備,胡椒噴劑起不了效果,他們返回後處,抹了抹又再回來。在不斷的警告以及使用胡椒噴劑的情況下,示威者仍作出衝擊,直至有一次,示威者將在我之前的鐵馬舉至腰間與我們角力,防線就要失守了。

5. 後果會是怎樣?被舉高的鐵馬或會傷害到我們或示威者,又或者在防線失守後,人群會從一個小缺口湧入,他們或會被倒下的鐵馬絆倒產生危險。當我覺得無能為力的時候,便聽到一聲爆響,並見手擲催淚彈擲到我前面的衝擊者處。之後,在我之前的人群四散,換了一刻的平靜,隨之而來的便是水樽空襲,這些水樽擊中警車使警車損毀,也擊中我們同事的身體。這些水樽可能是出自不和平的示威者,也可能是來自無辜受到催淚煙的示威者。

6. 我不能想像會有什的後果。可幸的是有示威者向擲出水樽的方向舉起雙手,示意叫擲水樽的停止,也有市民跳起及用手為我們擋開水樽。很感激他們和平理性的行為,再次致謝。

7. 其後黎智英,陳淑莊,李華明等到了我們的防線前,用擴音機呼籲市民冷靜(當然也對我們遣責一番),其後我們的防線得以保衛, 我們亦留守在那裏,而防線沒有再被衝擊。

8. 之後,我們知道有多處地方也被衝擊,並擲出手擲催淚彈,情況或者與我先前一樣。

9. 我不知道高層的想法,我估計他們因多處曾受衝擊,且人群聚集在夏慤道所有行車線,交通被癱瘓。所以他們決定了用防暴隊去清場(但用的只有手擲催淚彈及防暴槍發射的催淚煙),我見防暴隊由夏慤道(金鐘向上環方向推進)行去,不斷發射催淚彈,將人群驅散。當然,效果並不理想,人群並沒有散去,亦引起一陣抗議及指責。

10. 清場不成功,人群依然聚集,但大致也是和平理性的。我依然留守在原處,累,餓,被奚落恥笑和侮辱。我只能罵不還口,緊守自己的崗位。期間,我聽到有團體及一個自稱是黃洋達的人分別用擴音機指稱警方使用了橡膠子彈去傷害示威者(其實實情並沒有),作出了譴責,又牽動了本來平靜的示威者的情緒,我們又捱罵。

11. 稍有休息時間,見到whatsapp好多謠言,如有解放軍坦克入港,懲教消防加入清場,甚至有人說零晨十二點不離開的視為暴徒,會以武力清場。

12. 在崗位期間,曾多次聽到有同事的警車被市民圍困,要其他的同事去營救。到零晨兩點左右,我便親眼目睹某部份示威者的行為。

13. 當時,我又從通訊機得知有同事的警車在夏慤道的警察總部外被圍果,且見到有人在天橋(夏慤道警察總部外的天橋)上向下擲下水樽。其後,見到有同事營救,並擲出手擲催淚彈驅散示威者,解救了同事。但換來的是群眾一浪接一浪的口號,指警察濫用暴力,以及可恥。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9月30日 下午4:01
主旨: 給特區的信(81)-不應否認政治發展的“時滯差”(2)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9月24日、29日及30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
(梁美然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日期: 2014年9月30日 下午12:57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83)- 全社會都要好好思考一下(2)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年9月29及30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 Forwarded by Enquiry CEO/CEO/HKSARG on 06/10/2014 04:14 PM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Mr. Anthony Cheung" <
sthoffice@thb.gov.hk>, hd@1823.gov.hk, George1 Luk
Date:        02/10/2014 10:12 A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85)- 不應盡信?(2)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再繼續昨天那位警員的故事(文中「我」是那位警員):
『那時,我按著我身旁同事的肩膞,與他們一同承擔市民的指責。我對長時間工作,沒有預期的下班時間,肚餓以及接受指責辱罵。我沒有怨恨,真的。我只是抬頭看著天空,我在想,上帝是否在看著我們人民與人民互相的仇恨,祂會怎樣想呢?

2. 說了這麼多,我希望道出我的所見所聞,還希望提出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有人說我們設立的警察防線扼殺了市民的集會自由,他其實可以從其他地方進入防線後設立的示威區。若果是你,你會否衝擊?
 (2)對著一些不理會警告,定意要衝擊警方的人,你會怎樣做?你要考慮的東西是,不能即時拘捕他,因主要目的是防守,以及人手不足,又不能走出防線去捕捉他,也要制止他的衝擊,但又不想令他受傷,而你手中有胡椒噴劑(但沒效果),警棍以及手擲催淚彈,手槍。我不是給你限制,實際上,我們只有這些東西,你會如何選擇?還是有其他的方法?
 (3)接上題,如何平衡那些和平與不和平示威者聚集在一起的處理方法?你認為,和平示威者是否需要承受不和平示威者帶來的後果?
 (4)最爭議的問題?若有混亂或有某些示威者施以暴力,有否需要清場?

3. 可能各人有各人心目中的答案。這些問題亦令我深思的問題,奈何我不是決策者,我只能將我的忐忑,不安與難過交給主耶穌。

4. 最後,給某些示威者的話:
我專重你們遊行示威的權利,我明白你的角色。但你們有否專重我們?有否明白我們的角色?

5. 我著起制服,便是一個專業的警務人員。就像醫生一樣,醫生不會不救人或選擇救人,甚至對十惡不赦的人不作出施救。這便是專業。你們叫我們罷工,辭職或取病假或過來你的地方,這是侮辱我們的專業,亦都侮辱了你自己,因為你為著你個人的目的,已容不下別的聲音及理念。

6. 我明白你們的角色,我明白你的理念,但抱歉我不會站在你的角色。但請不要在遊行示威時向我質疑及挑釁,因為你說什麼罵什麼,我亦只能有口難言,罵不還口。

7. 請你明白警察的角色,我們不是你的敵人,或不要將你的理念強加在我身上,我不接受就當我是敵人。

8. 請不要要求我在迫不得已向你噴發胡椒噴劑時,故意噴在你的胸口處。因為我若不制止你,對我,我同事及其他市民會有危險。
請不要對我說,你們的角色有思想,我們的角色沒有思想。
請不要對我說,你們是滿腔熱誠有理想,我們是冷血無情沒理想。
請不要對我說,你們有良心,我們埋沒良心。
請不要說你的角色是人,我的角色是狗。
請不要盡信謠言,用耳朵去判斷事件。

9. 最後,請你不要因為我們的角色不同而辱罵我,甚至侮辱我的家人。
對於我而言,你們的說話不能傷害我,因為我的難過與不安已轉交了主耶穌。但我為我的同事感到憂心,他們內心有很多負面情緒,甚至怨恨。因為有很多我們受到的冤屈,永遠也不會被報導,而且他們面對上述的說話,只能啞口無言,有苦自己知。救主憐憫,叫平安喜樂落在各人的心上。

10.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與感想,謝謝各位耐心的細看。也很感謝各弟兄姐妹支持和鼓勵,叫我感到主愛滿神家,謝謝各位。
[2014-9-30 9:30] 』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or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luk.88>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