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150)-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4月26日 下午5:09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0)-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請想像這樣的情景:清晨,你從睡夢醒來,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社會如此不公,經濟機會不平等,少數社會精英得到了一切,大多數人只能在匱乏的條件中苦苦掙扎。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裡,你的靈魂每天都會渴望更好的體制。
如果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歧視盛行、官員以權謀私、精英收刮民脂民膏的社會。
那麼,我們自然想跳出這樣的體制。我們要的,不過是一塊公平的競技場;一個公正、公開、透明的體制;一個任用賢能的體制。

2. 如果我的描述引起了你的共鳴,那麼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世界沒那麼糟糕。生活更美好,既是你個人的願望,也是全世界共同的願景——實際上,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世界越來越多的地區正在不斷實現這個願景。25年前,西方某些觀察者們看到了蘇聯的崩潰,便宣稱歷史已終結。這一套歷史終結論的核心是,只有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才能成功有效地組織社會。還有什麼政治體制能比一人一票——讓所有人民平等選拔領導人——更公平、更公開、更透明呢?還有什麼能比不問社會地位、家庭出身、人脈關係的自由市場更符合選賢任能的精神呢?
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構架,都深得技術專家和頂層設計者們青睞。在理論上,這套體制具有魔法般神奇的智慧:你只需為這套體制設定規則,然後啟動它,就能高枕無憂地等待體制自動運轉,並按最優結果執行。偶爾遇上干擾,早已設定好的規則允許這套體制創新、變通、適應,然後它會自動回穩,重新達成最優結果。

3. 美國、英國和大西洋兩岸的其他經濟體都在不同程度上採用同一套原則。不少觀察者們認為跨大西洋軸心是承載這套原則的中流砥柱,也是推廣它們的動力所在。所以,即使所有經濟體有朝一日都可以進入富國俱樂部,但跨大西洋軸心才是繁榮與成功的源頭。事實上,它確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70年,全世界僅有45個民主國家2010年,這個數字膨脹到了115

4. 然而接下來,歷史做出了決定:人類社會還沒有走到盡頭。首先,世界迎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彼時,危機如海嘯般摧枯拉朽地擊毀全球各地的金融系統——而海嘯的核心,正是這條跨大西洋軸心。世界金融市場總值縮水26萬億美元(世界全年總產值的一半),估計造成3400萬人失業,世界金融系統被拖到了崩潰的邊緣。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正統派而清洗那些膽敢批評市場競爭、直言銀行大而不倒公民福利分配嚴重不公的異端學說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所有好東西——種類繁多的消費品、在競爭中降低的價格、改善民生的創新——似乎都被忘記或不公正地忽略了。

5. 為了進一步展現這種敘事,下面還有更糟糕的消息:
世界最大的一黨制國家——遠離跨大西洋軸心的中國——即將取代穩坐世界經濟第一寶座140年的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不僅如此,當西方世界越來越不平等的時候;當西方社會中1%的高收入人群嚴重扭曲財富分配,達到百年罕見地步的時候,中國在僅僅三十年裡,就讓6億多人民擺脫了貧困。

6. 全球金融危機中,許多人表達出這樣的看法:中國經濟增長依賴於西方的進口,隨著西方開始緊縮,中國經濟將遭遇災難。然而,從2007年到2012年,正是中國給全球經濟注射了強心劑,其貢獻三倍於美國。
即使德國向歐洲鄰國和美國(德國歷史上除歐洲外最大的出口市場)的出口貿易都在大幅萎縮,但這個目前最成功的歐洲經濟體仍通過銷往中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保持著自身的經濟增長。

7. 過去30年裡,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東方都崛起了,導致原本位於跨大西洋軸心上的世界經濟重心向東移動了5000里,落在波斯灣上。如果未來增長軌跡繼續按當前的情勢發展,世界經濟重心將很快落在中印邊界上,相距傳統的經濟極點足有10個時區之遠。
對許多人來說,這一切本不應發生。20年前,當時蘇聯剛垮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寫道:
站在2010年看未來,以近期趨勢預測未來將是亞洲的天下,恐怕跟站在勃列日涅夫叱吒風雲的1960年代,預測蘇聯工業將獨霸全球的老派預言家一樣愚蠢。
是的,到2010年人們確實發現,按過去的經濟趨勢外推,得出的結論並不準確。但這些推測不是過於樂觀,而是過於保守了。

8. 雖然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經濟勉強算得上市場導向,但它們並不全心全意地認同只有選舉民主才能帶來經濟繁榮這種觀點。20139月,當澳大利亞迎來新總理時,澳國防部前任高官休·懷特認為,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立場將發生變化:
“……阿博特的保守主義也使他傾向于對現代中國感到不安。他與西方許多人——不止保守主義者——一樣,對一黨專政、卻能如此快速地增長壯大的中國感到不自在。共產主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垮臺,使他們深信民主原則能一統全球,而中國的崛起則挑戰了這種信念。

9. 難道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結合體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要素?難道歷史終結論的兩大支柱已經崩塌?為什麼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能夠創新和適應,而原被看好的民主體制卻不如中國的體制健康茁壯呢?
我們必須糾正錯誤的觀點。正如李世默提醒我們的那樣,中國的體制是真正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的體制,中國是一個在許多領域不拘一格創新的國家:政策調整幅度包括激進的土地集體化、大躍進、文革、農地准私有、市場改革、現代化、城市化、吸收民營企業家入黨等等。高層官員和黨的領導人廢除終身制,改為任期制,並把退休年齡定在70歲。這一點,連許多高校都做不到——即使學術界清楚創新的重要性。

10. 顯然,研究我描述的這些問題需要非凡的精力和對細節的專注。另外,歷史仍有可能沿著未能預見的方向發展。不管怎樣,我都不敢妄下結論說某種體制一定比另一種體制優越。我認為,事實說明,許多路徑都通往繁榮與成功。試圖一勞永逸地宣告某個體制是最優秀的(或是最不壞的做法,幾乎都是愚蠢的。一方面,聲稱某種體制無法持續本身就是一種話語專制;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應該認清,從邏輯上講,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萬金油。歷史上,沒有任何體制能千秋萬代持續下去。

11. 為了讓討論更加充實,我們應該這樣看——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場往往流於簡單漂亮的口號,它們代表著所有光鮮動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民主最終的意義,遠比那條通往投票箱的路更加高尚、更加重要。民主所代表的東西應該是:每個政府、每個統治者每天都應充滿憂患意識;時刻保持清醒,明白自身權力是建立在流沙般的民意上的;每天都應該為提高人民福祉不懈努力。

12. 在這種意義上,中國和其他所謂專制的亞洲經濟體政府已遠比許多西方觀察者們想像的更加民主。同樣在這種意義上,許多投票選舉的民主國家則是失敗的。我們時常能從媒體讀到中國領導人將增長保7%當作重中之重來抓,這樣才能為新加入勞動力市場的億萬人民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與行將末路、不顧一切攫取權力的政治寡頭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當然,也許中國政府確實希望保住權力,但這或許正是提升人民福祉的途徑。

即使經濟重心東移,歐洲仍將是世界民主的錨點,這一點不會改變。但這也表明,在不同的環境下,其他形式的、自洽的自由主義或許會應運而生。

13. 與此相對,在當前的全球體系中,存在著虛偽的多重標準,這種不一致是有害的。跨大西洋軸心尋求在全世界傳播民主理想,今天的全球治理體系建立在美國仁慈霸權上,它本身就非常不民主。過去50年,世界的領導者是從最富強的民族國家中挑出來的。這個領導者不但在地位和財富上遠超其他所有國家,更擁有無與倫比的政治影響力和超出想像的軍事優勢。國際社會根本無法對這個全球領導者有效地制衡。

14. 簡單地說,今天的世界秩序是建立在軍事和經濟實力的領導地位上的;這種世界秩序根本不在乎全球領導者到底為人類作出了什麼貢獻。在當前的世界秩序中,美國霸權這種領導體制,是一種真正的、深刻的不民主。

15.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或世界經濟重心遠離華盛頓10時區這樣簡單的未來圖景,讓跨大西洋軸心的政治精英感到如芒在背。如果當前世界秩序中的美國霸權很快將失去經濟政治合法性,那麼這種霸權是否會墮落為獨裁?那時候它還有存在的合理性嗎?

16. 從世界經濟重心附近的南中國海,畫一個半徑4000公里的圓圈。這個圓圈內的土地面積只有2500萬平方公里,僅占全球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但人口卻超過世界總人口的一半。如果我們要建立有民主合法性和經濟力量的新世界秩序,讓我們從這裡開始,讓新思維帶領我們走向未來。如果將世界看做一個大的民主國家,這是真正影響全球決策的地方。(此觀點最初來自肯·麥爾斯)
 [本文原載於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原題 “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翻譯刊發,楊晗軼譯。】
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  Aug 18 2014  Link:
By  Danny Quah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Director, Saw Swee Hock Southeast Asia Centre, LSE. Economist –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連結內有很多精采圖片)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ceo@ceo.gov.hk>
Date: 2015-04-22 17:34 GMT+08:00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149)-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4):Prime numbers : Megacities

To: George Luk 

George: 

412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414 下午5:42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48)-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8)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44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5年4月13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149)-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4):Prime numbers : Megacities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George Luk 
Date: 2015-04-12 21:23 GMT+08:00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49)-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4):Prime numbers : Megacities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以下是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Richard Dobbs在2010年十月號的Foreign Policy Magazine的一篇關於中國和印度在跟着的幾十年「深度城市化」所面對的挑戰及帶來的商機:-
Article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Prime numbers : Megacities
October 2010   |  by Richard Dobbs

2.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the world will see a burst of urban expansion at a speed and on a scale never before witnessed in human history. But not all the world will take part. When you hear about the coming urban age, it's really a story about rising Asia and the two countries that will define this new era of the megacity: China and India. Half of Asia will become urbanized, and nearly a billion people will shift from countryside to cityscape. Trillions of dollars will need to be spent on roads, trains, power plants, water systems, and social services. And it's going to happen in less than half the time that it took for the West to urbanize. China and India will account for two-fifths of the world's urban growth, but they are pursuing wildly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this shift. Beijing's approach is systematic: The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ahead, allocated land, plotted out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given its cities the freedom to raise capital. New Delhi, meanwhile, hasn't done enough to prepare. So while China has embraced a future of office parks and high-speed rail, India is just waking up to its new urban reality.

3. Who goes where? 
In just two decades, China will have a whopping 44 urban areas boasting populations larger than 4 million. India will have 11 such cities. Who will live there? In China, the answer is simple: migrants from rural areas. Growth in India's cities, by contrast, will mainly be organic.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is also much younger than China's. A mere 16 percent of India’s population will be over 55 in 20 years, while 28 percent of China's will be.

4. What needs building? 
It's the stuff of dreams for developers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If current trends hold, China will need 40 billion square meters of combine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floor space over the next 20 years—equivalent to adding one New York every two years. India, on the other hand, needs to start building between 700 million and 90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combine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space each year—equivalent to adding more than two Mumbais or one Chicago each year.

5. Transportation 
China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mass transit—it already has plans for building new metros, highways, and high-speed trains in its top 170 cities. In fact, Beijing has already begun investing heavily in this sector; between 2004 and 2006 alone, spending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increased almost 50 percent. New Delhi's spending o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owever, needs to pick up urgently. At its current rate of metro and road construction, India is headed for gridlock on a massive scale. The country needs to build 350 to 400 kilometers of metro rail every year to keep up with its current standards—but that’s more than 20 times the capacity that has been built in the past decade.

6. Energy 
It's hard to overstate what a massive impact the com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ndia will have on energy markets. Demand for power in China's cities will more than double from today's level, accounting for roughly 20 percent of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 Meeting that need will call for huge investments in coal, of which China is already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buyer. India's power targets are also ambitious; the country hopes to add 62,000 megawatts to its grid by 2012. If trends continue, Indi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ill grow nearly sevenfold by 2030, while China's will nearly double.

7. The price tag 
Urban growth will come with a high price tag—a whopping $35 trillion to $40 trillion in China and $2.2 trillion in India over the coming two decades.
 In addition to all the building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China and India will need to invest heavily in delivering services—everything from education to health care to social security. As China's over-65 population more than doubles and migrants flood its cities, government spending on health care will struggle to keep up, rising from 19 percent to 21 percent of GDP. Even with China's massive economic growth, paying the bill won't be easy. Many of China's largest cities are self-sufficient, but other smaller and newer areas are already running deficits. India’s urban spending, meanwhile, is already very low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8. What will it be like to live there? 
The megacities will be home to China's and India’s growing middle classes—creating consumer markets larger than today's Japan and Spain, respectively. In China, the number of urban middle-class households will quintuple; in India it will grow nearly fourfold. India's wealthiest urban households—those earning more than 1 million rupees a year (about $22,000)—could number 11 million, more than the total number of households in Australia today. In both countries, the wealth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will grow with urbanization. Urban GDP per capita will exceed rural GDP by 3.5 times in China and more than 5 times in India.

9. Jobs
Jobs in the cities will be more prevalent, productive, and lucrative in urban China and India than in rural areas. China's rank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growing by 26 percent annually—will mostly work in cities, which will compete to recruit their skills.  In India, three-quarters of new urban jobs will be in the service sector.

10. Traffic nightmare 
Even if China and India build roads and metro rail as fast as practically possible, they still won't be able to match the soaring rates of car ownership and urban growth.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China, for example, has grown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the capacity of road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Beijing, traffic speed has already dropped to less than half of London’s. India's predicament is even worse; if the country invests in its urban infrastructure at the predicted rate—an estimated $300 billion over 20 years—traffic across the country could literally come to a standstill.

11. Service gap
China's biggest urban challenge may be water; already, it has little to spare. Some 70 percent of water use today traces back to agriculture, but demand from urban consumers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is on the rise. Even if the sheer amount of water isn't the problem, location will be; the country will need to spend more than $120 billion on water systems in the coming years to transport, store, and manage supplies. In India, service delivery will fall woefully short of demand in coming years across most urban infrastructure sectors.

12. 附件是一位大陸博客將以上文章的大部份翻譯的博文。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410日 下午5:25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47)-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3)關香港咩事?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4
2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410日 下午5:21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46)-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2)與我何干?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3
31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附件

資料中的大城市(Prime  Numbers :  Megacities
 (2010-09-07 00:33:18)  from liyu_wang84的博客
看到微博上提到的美國《外交政策》上的這篇文章,讀來覺得還是挺有意義的,特此翻譯全文如下:
--------------------------------------------------------------------------------------------------    
在接下來的20年中,世界將目睹一場城市大爆炸,它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都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極其罕見的。不過這並不是一個全球參與的遊戲。這個即將到來的城市時代,事實上是正在崛起的亞洲的故事,更確切地說,是兩個超級大國的故事,而這兩個國家恰恰定義了這一大都市新紀元:中國和印度。1/2亞洲將會完成城市化,將近10億的人口會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城市道路、鐵路、電廠、水系統和社會服務上的花費也將接近萬億美金,而完成這一切的時間卻只需要西方國家的一半。中國和印度一起將會佔據2/5的世界城市增長,但他們正採取完全不同的戰略來完成這一轉變。北京的方式更為系統:政府先期投資、劃撥土地、佈局交通網絡並給予城市更大自由以募集資金。而新德里卻準備不夠充分。所以當中國已經擁有總部花園和高鐵時,印度則剛剛從這一新的都市格局中驚醒。
      
    何人該往何處去
    在短短20年內,中國將會快速冒出44個人口多於400萬的大型城市。印度將會有11個這樣的城市。那麼誰會居住在那裡?在中國,這個答案將會非常簡單:鄉村地區的移民者。相反的是,在印度許多城市則是有機增長的形式。而印度的國家人均年齡也會較中國年輕。只有16%的印度人口會在未來20年後超過55歲,在中國這個百分比將會是28%
    
    需要建設什麼?
    這個可能是開發商和建築公司的夢想。如果現在的趨勢能夠保持,中國在未來的20年中將會需要面積為4百億平方米的商住混合地——相當於每兩年就建設一個新紐約。另外,印度需要開始每年建設7億到9億平方米的商住混合用地——相當於每年建設超過兩個孟買或一個芝加哥。
    
    交通
    中國非常有潛力對大容量交通進行改革——他們在170個主要城市中早就有建設新地鐵、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計畫。事實上,背景在交通方面的投資已經相當巨大:僅2004年和2006年間,城市交通的花費增長率就將近50%。然而,新德里在交通基礎設施上的花費則需要增加。根據現在地鐵和道路的建設率來說,印度大面積的交通堵塞情況非常嚴重。印度必須以每年建造350-400公里的軌道交通才能保持現有的交通狀況——而這個量已經是過去十年建設量的20倍不止。
     

    能源
    很難理解中國和印度即將到來的城市化將會對能源市場產生怎樣的巨大影響。中國城市對電力的需求將會成倍于現金的程度,大約會是全球能耗的20%左右。要想滿足這樣的需求,對煤礦的投資將會非常巨大,而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買家。印度的供電目標同樣野心勃勃;他們希望在2012年國家電網能夠多提供62000兆瓦的電量。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的話,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將會翻七倍,而中國將會翻一翻。
    
    
物價指數
    城市增長往往伴隨著高物價——在今後的20年,中國將會達到35-40萬億美金而印度則為2萬億美金。包括所有建築和基礎設施,中國和印度還將會在服務功能上提供巨大投資——包括教育、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等。隨著中國65歲以上人群的成倍增長以及大量移民湧入城市,政府在醫保上的花費將會不斷攀升,從19%GDP上升到21%。即是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這份帳單也不是能夠輕易付清的。許多中國的大型城市尚能自給自足,但是其他小型或者新型城市早就已經財政赤字了。然後,印度的城市花費則遠遠低於國際標準。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2015年4月5日星期日

​給特區的信(148)-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8)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4月4日 下午12:05
主旨: ​給特區的信(148)-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8)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請重温以下當年的電郵: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 <ceo@ceo.gov.hk>
日期: 2011114日 下午9:00
主旨: Re: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 先生:

1027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內容備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姚一風 代行)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George Luk
Sent:  Thursday, October 27, 2011 8:52 PM
Subject: Re: 香港的長遠規劃及行動(13)- 急需解決的問題

Dear Messrs. Li/Tsang,

相信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2017年順利過渡到民選的特首及其管治班子(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特首應是指他及其代表的整個管治團隊)

大前題是現時的實際情況:-泛民各派系與北京、隣近省、市政府,本地公務員及建制各派及商界的關係,不能否認是差了一點(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各走極端,常常對着幹):

(1)怎樣制訂所有各黨派都滿意的提名機制,才不會事後,落選人士再提不同意見及反抗聲音,輸打贏要呢?

(2)若然泛民以極少數的多數票當選,北京一定要跟從選舉制度,委任這個人為特首。因為全世界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否則便不是民主選舉。

(3)那麼管治班子人選,包括各司、局長,將會是由當選的特首提名,按基本法由中央任命。另外副局長、政治助理、各司、局長辦公室主任、中央政策組及行會成員也將由新特首委任。若北京否決部份提名,改由北京選派其他有能之士取而代之的話,那便會被本地及外國的所謂民主人士,認為是借故令新特區政府難以施行其政策。

(4)由於與其他黨派、公務員、各地(省、區、市、鎮等地方)政府及北京中央各部委的關係不太融洽;相信難以以幾十人之力,統率十多、廿萬公務員(包括紀律部隊)及政府資助機構員工。相信會變成名副其實的跛腳鴨政府,不消兩個月便跨台。

(5)激裂抗爭,遊行示威,議會內每有提案,定必反對,打拉布戰,粗言惡相,這些所謂出位舉動,並非某些人的專利;到時反對派及其支持者(數目可能比目前的泛民多得多),亦會採取相同的反對手法,更出位的情況也未可料。

(6)到時投資者撤出,經濟下滑,失業大軍大增,資產價格下跌。那時民意很快便會逆轉,而傳媒亦可能以編輯自主為由,大加抨擊。將會是親者痛,仇者快;非港人之福。亦令數千萬海外華僑心痛,因為他們大多數以香港為唐山。

(7)但决不能因而拖慢本地及全國的民主進程,必須以最短時間,去改善各方之間的關係。

(8)但如中東、非洲、高加索地區、前南斯拉夫地區、甚至現時經濟極差的西歐等等;派系之間;種族之間;新移民與原居民;擁有居留權與未有居留權的;99%與1%之間,並非短時間兩、三年可以解決。

(9)但要落實民主、自由、平等、公義、人權、法治,亦是絶不能拖延的。5年時間,希望各方能同心協力去走好這步棋。

(10)其實現屆、下屆特區政府、北京及週邊地區政府,泛民各派系,及所有關心香港的人士,亦應大力加以協調。希望能大大減低2017及其後的普選所帶來對香港、大珠三角及全中國的影響。

Regards,

George Luk

 2. 實際上過去幾年,上述情況:大前題是現時的實際情況:泛民各派系與北京、隣近省、市政府,本地公務員及建制各派及商界的關係,不能否認是差了一點(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各走極端,常常對着幹)]完全無改善過,試問中央哪會放心不加防範;盡量避免香港出現災難性狀況,及不斷的尷尬場面。况且大陸還要集中精力在她的各式各樣改革。

3. 希望泛民及各反對派能易地而處:試問哪有機構或企業,會願意把一個重要部門交托給完全不想跟高層相討、妥協,亦不願跟其他部門(即鄰近地區及中央部委)合作的人。這已經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整個地區的實際運作問題。

4. 常常掛在少數人口中的:如没有這些人所堅持的方法去普選,社會便嚴重撕裂,無法管治等等,北京是不會buy這個說法。因為他們要對全國做的事,比這個重要得太多。

5. 希望泛民及各反對派,能好好收窄彼此間的距離,令整體氣氛,漸趨和洽,盡量減少敵對態度,相應增加溝通。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42日 下午4:30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45)-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1)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3
25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我獲授權認收,謝謝。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Date:        25/03/2015 10:35 A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45)-中國可持續增長的探討(1)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在過去的 30 多年裡,中國經歷了創紀錄 的增長,成功使5億人口脫貧。改革開放引發了經濟增長和快速經濟轉型,讓人們從農業部 門流向效率更高的部門。城鎮化以充足的勞動力、低價的土地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為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地方政府注重招商引 資、創造就業,對經濟轉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儘管城鎮化發展速度很快,但中國卻成功避免了許多國家城鎮化進程中的一些常見城市病,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避免了大規模的城市貧困、失業和貧民窟。

2. 1978 年,中國只有不到 20% 的城鎮人口,目前城鎮人口已超過 50%。到 2030年,根據人均收入的增長趨勢,中國的城鎮化率預 計將達到70%左右,大約有10億人生活在城市裡。如何管理下一波城鎮化,是中國成功實現發展目標升級的重要決定因素。

3. 目前,中國是一個上中等收入國家,具有 成為高收入國家的良好條件。中國領導人認識到,要成為高收入國家,必須建立新的增長方式,應更加注重協調發展,更多依靠提高生產 率和創新能力,更加公平地分配經濟增長的成果,更加強調環境的可持續性。這些目標已經很好地體現在十二五劃中。城鎮化將發 揮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得當,城市地區可以提供有效的要素市場,並通過釋放集聚效應繼續推動經濟轉型和生產率提高,促進創新和新 觀念的湧現,通過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內需,為服務業發展提供空間,節約能源、土地和自然資源。這樣的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將服務於中國的發展目標。

3. 高效的城鎮化將最優地使用中國的生產性 資源——人口、土地和資本。在同樣的勞動投入、土地利用和資本積累條件下,高效率或高生產率可以實現更快的增長,增加中國人民的福利。改革將通過消除阻礙中國生產性資源優化配置的因素來提高效率。

4. 包容的城鎮化為人們提供分享城鎮化成果 的均等機會——即在生產力最高的地方獲得就業機會,積累財富和儲蓄,以及在全國範圍獲 得同質的公共服務。應通過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為他們提供與城市居民同等的 社會服務,同時確保農村地區獲得同質同量的公共服務,避免農村凋敝。

5. 可持續的城鎮化是能被中國的環境(土地,空氣和水資源)和自然資源所支撐的城鎮化,能夠提供和中國人民願望相稱的城市生活品質。改善城市環境、平衡用地用水矛盾和最 節約使用自然資源的改革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 的城鎮化。

6. 邵宇說他更願意用深度城市化這個概念,來表述這場在中國即將到來的巨大而且意義深遠的變革。過去30中,快速的工業化催促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成為半城市化的常住人口,卻並未真正市民化”──即獲得相應的市民消費方式、社會福利、公共服務和身份認同。深度城市化的要義即是回歸到人口城鎮化”──即農民工市民化、農民市民化和市民公民化,其核心是有序推進現有2.6億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萬農民工的完全市民化。深度城市化或者新型城鎮化主要由以下五個要素支撐。

7. 「產業和產能佈局再優化」: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東中西部劃分,我們把中國的區域經濟劃分為四種類型──沿海發達經濟帶(三個三角洲)、產業轉移十字星區域(中原到湘中、武漢、皖江以及成渝)、能源和地緣經濟區(內蒙古、西北和西南沿邊城市等)和次級經濟區(例如東北老工業基地、海南島等)。

8. 
東部地區將進入城市管理升級和精細化運作階段,並帶來生產型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這裡是未來中國創造中國服務的大本營;對於產業轉移帶而言,人口加速集聚並就地吸收中西部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在全球第四次產業大轉移過程中實現產業升級,那裡將是未來中國制(智)造的基地。至於地緣和能源區,隨著中國在亞太周邊國家戰略性佈局的展開,相應的邊境貿易、跨國交通和能源通道(包括能源深加工)的大發展也會帶來更大的城市化和產業化機遇。

9. 
再用廣義的現代運輸網路基礎設施連接這幾類經濟區,包括高鐵(含城際鐵路、地鐵)、重載貨運鐵路、幹線和支線機場(含低空通航)、高速公路網、油氣管網、主幹電網、水利調配網、光纖資料網等,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高效暢通,則一個由20-30個核心城市群構成的城市化核心地帶即將有力地在亞洲中部崛起。

10. 
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包括,放開二線城市、一線及特大城市周邊衛星城鎮戶籍,確認已經轉移至城鎮的農民工及其直系親屬的市民身份;初步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開放關鍵的農民工職業培訓、子女教育和基本住房保障。

11. 
資料顯示,一般農民工在城市的時間平均為8-9年,一旦解決戶籍瓶頸,則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這對他們自身發展和城市進步都有很大幫助。當然,基於目前特大城市的資源分佈狀況,恐怕現階段也不能將戶籍改革妖魔化和完美化,戶籍改革只是取消制度障礙,外來人口都可以均等地獲得城市的基本公共資源。要進一步長久定居並且成就事業,也還必須通過自身努力來實現,類似美國的投資移民、技術移民,亦需要證明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積分入戶應該是一種現實的手段。

12. 
戶籍改革是一種反哺,一開始肯定是個分蛋糕的過程,它不大可能完全由市場自發的進行,需要高度的政府主動性強制實施才能操作。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央政府轉移支付的機制設計,轉移支付(還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應當依據當地的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規模進行分配,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地方政府在純公共財政支出方面的壓力,也有利於緩解原住民與新增居民之間的利益衝突。(摘自總報告:-中國:推進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http://www.worldbank.org/content/dam/Worldbank/document/EAP/China/urban-china-overview-cn.pdf  及邵宇先生的網誌深度城市化即將重塑中國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