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140)-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3)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3月11日 下午2:47
主旨: 給特區的信(140)-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3)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朋友說如果每年訪港旅客達到7千3百萬人次的話,即約每天二十萬人次(當然會有旺淡季之分),若其中一半,即約十萬人,在港逗留兩至三天的話,在遊旅客最多會使香港的旅客人口增加四十萬左右,即增加約5至6%人口。

2. 由於他們主要聚集在東鐵及西鐵沿線的購物區,故形成過份集中、擠迫,以至容易引起矛盾或衝突。過份集中會對購物區附近居民及交通形成壓力,其主因是這十年多來,本港在近深圳邊境從解除禁區所釋放出來的土地,大量棄置的農耕地及/或棕土、鄉郊屋地,因種種原因,未有被好好開發利用。

3. 上述土地,少說也比整個九龍市區(約47平方公里):http://www.landsd.gov.hk/mapping/en/publications/hk_geographic_data_sheet.pdf
大得多,而九龍居民加上旅遊人口,估計超過250萬人。若所有旅客都在一個面積大於九龍的地方活動,應該不會太影響到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而旅客不會只在近深圳的邊境地區活動,他們也會到各區景點遊玩及購物。那麼港陸的矛盾、衝突便會大大減少,達致共贏共榮的境況。港九市區全景請參看連結: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HK_Kowloon_Panorama_2009.jpg

4. 當然要發展好一個比九龍還大的區域,不可能十年八載便做得到。但若然其中五份之一的地方能獲得各方同意,早做好三通一平,起碼隨時拿得出一千公頃平整好的土地,去建造佔地幾十萬平方公尺的單層或雙層購物商場,相信不消三個月就可供旅客應用。還是老套的一句:不要互相推卸責任,而是盡快追回失地。

5. 朋友繼續說,另一個問題亦要考慮,就是為何拿港人的土地,做好基建(需要人力、物力),不用來建屋給低下階層以至中產人士之用,而要益商界、鄉親父老、地產商及水貨客。

6. 只要幾句類似「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權錢交易」、「地產霸權」[來自英文原名: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 一書(香港的土地與統治階層)是一本分析香港地產業現象的書籍。作者為潘慧嫻,中文版《地產霸權》譯者為顏詩敏]等等,哪有政府部門夠胆承擔?亦是為何邊境購物城「講來講去,都是得個講字」。

7. 以上第六段所提及的,其實是異常窒礙整個香港的各種發展,並常常引發階級矛盾,社會不安寧;頗值得港人深思!!!

8. 以下附上201184日「香港的長遠規劃(7)― 十二五規劃與廣東:國家最重視是粵港澳關係」這舊電郵供大家參考,裏面每一條連結,都非有意思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184
主旨: 香港的長遠規劃(7):十二五規劃與廣東:國家最重視是粵港澳關係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Donald Tsang" <ceo@ceo.gov.hk>
Messrs Li Wei/Donald Tsang,

  (1)   希望大家盡力加把勁,港澳特區沒有時間再去擔擱;大量工作等著要做,請參考以下鏈結: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本協議有效期從正式簽署之日(2010/4/7)起到20201231

 (2)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2011/1/24)正式簽署:
 
 (3)   71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訪問香港並出席晚宴,發表題為《後危機時代的中西方關係和香港的作用》的演講 她說,香港始終是溝通中國和西方的橋樑。在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選擇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背景下,香港依靠自身在資訊、專長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必將大有可為。:--

 (4)十二五規劃與廣東:國家最重視是粵港澳關係 :--

 (5)廣東多個重點項目寫入十二五規劃
       進一步促進廣東金融創新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十二五規劃綱要新聞發佈會上說,廣東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榜樣,有許多政策在廣東先行先試,取得成效以後在全國推廣開。新時期,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排頭兵的廣東還將大有作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則透露,當前,進一步促進廣東地區的金融創新,對全國的輻射作用和示範作用非常必要。在金融改革的創新方面,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政府正在制定方案,研究編制金融改革和創新領域專項改革規劃和政策。

      港澳臺首次單獨成章
 與以往規劃綱要不一樣,此次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香港、澳門和臺灣單獨列為一章來撰寫。張平透露,這是根據港、澳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也是港、澳各界人士的建議。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說,為了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合作,特別是粵港澳合作,他們還特意在深化合作,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這一篇中專門設立了一個專欄,列出了7粵港澳合作重大項目。
 南方都市報從今天開始將推出“‘十二五規劃與廣東系列報導,全方位解讀十二五規劃中的廣東元素。
   
十二五規劃中的廣東元素
 建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化系統。
 建設北京新機場,擴建廣州、南京、長沙、海口、哈爾濱、南寧、蘭州、銀川等機場。
 推進山東、浙江、廣東等海洋經濟發展試點。
 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建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際交通網路,推進重點開放區域城市群的城際幹線建設。
 加大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生態脆弱的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推進渤海等重點海域中和治理。
 深化深圳等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加快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
 加快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中游經濟帶,促進人口和產業的集聚,加強與周邊城市群的對接和聯繫。
 加強內地和香港、澳門交流合作,繼續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深化粵港澳合作,落實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定,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 http://www.pprd.org.cn/guangdong/news/201103/t20110307_144812.htm

(5)兩地特區人士在國內的基地,已經發展至全泛珠三角其他九個省區,甚或全中國。相信建制派內很多人,應該最清楚,他們雖然過去三、四十年,都嘗過不少地方的苦頭,但由於相信大陸的發展,大部份人都得到應得的利潤。希望本地的年青人都可以有很大的發展。

Best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doe@had.gov.hk>
Date: 2015-03-10 10:37 GMT+08:00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139)- 回顧一下過去的電郵(2) [Possible Solution for Lack of Accommodation for The Mainland Tourist in the Forthcoming Months (Confidential) (20130317 ver.)
To: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35日及9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
吳穎嫻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