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34)- 解決問題(4)


如不解放思想,香港將會黯淡無光

與「經濟特區」相比,「配套改革試驗區」有很大的不同。「經濟特區」主要表現在經濟對外開放,通常情況下著重吸引外資,以增進當地稅收,從而帶動經濟增長。而「配套改革試驗區」則注重社會經濟各個層面的體制改革和創新,以求全面發展,力圖帶動周邊地區的聯繫和共同進步。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設立就是為了探索在沿海對外貿易為框架下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對其他地區拉動影響的效果和方式。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4年3月16日 
主旨: 給特區的信(34)- 解決問題(4)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為了區別於1980年代的「經濟特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常被稱為「新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內在要求,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國家所建立的以制度創新為主要動力,以全方位改革試點為主要特徵,對全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的實驗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除了具有 「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內涵,還涉及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項以全面制度體制建設的方式推進改革的系統過程。

2. 截至2011年,中國一共設立了3個全面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深圳市7個專題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慶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漢城市圈、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遼寧省瀋陽經濟區山西廈門市2011年,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改革進入深化階段,原則性不再接受新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申請。此外,國務院還決定設立4個「綜合改革試驗區」(區別於「配套」):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溫州市、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省泉州市

3. 以下為各式新設立的改革試驗區一覽:
全面型配套改革試驗區
  • 20056月,上海浦東新區
  • 20065月,天津濱海新區
  • 20085月,深圳市
專題性配套改革試驗區
  • 20076月,重慶市,成都市
  • 200712月,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
  • 20104月,瀋陽經濟區
  • 201011月,山西省
  • 201112月,廈門市
改革試驗區
  • 20113月,浙江省義烏市
  • 20123月,浙江省溫州市
  • 20127月,廣東省珠江三角洲
  • 201212月,福建省泉州市
    4. 與「經濟特區」相比,「配套改革試驗區」有很大的不同。「經濟特區」主要表現在經濟對外開放,通常情況下著重吸引外資,以增進當地稅收,從而帶動經濟增長。而「配套改革試驗區」則注重社會經濟各個層面的體制改革和創新,以求全面發展,力圖帶動周邊地區的聯繫和共同進步。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設立就是為了探索在沿海對外貿易為框架下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對其他地區拉動影響的效果和方式。

    5.  國內競爭力大升的城市或地區, 將會是極其多樣性的。香港的優勢正在慢慢消失,如不快快改變一下思維,從速撥開雲霧:大力增加土地/人才及人力資源,提高整體競爭力,香港將會從領先位置變成大墮後。以下乃本地急需發力追回失地的建議:http://jet2468.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0.html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
    日期: 2014年3月14日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32)- 解決問題(2)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Luk先生:

    36-11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到,我獲授權認收。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姚一風 代行)



    From: George Luk 
    Sent: Tuesday, March 11, 2014 
    To: Mr. Li Wei; Mr. C Y Leung
    Cc: Mr. Tsang Tak Sing; Ms. TENG Yu Yan
    Subject: Fwd: 給特區的信(33)- 解決問題(3)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將香港的建成區增加一倍至550平方公里,有人會覺得非常誇張。其實環顧一下中國的幾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便會發覺這樣的一個計劃(增大本港的市區範圍),相對還是異常保守,只因特區的面積不大,制約了我們的發展。而這幾個「改革試驗區」,多年來追求的各種自由/自治/立法/司法獨立程度,特區在回歸後早已享有,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我們没有好好利用吧。可以說是固步自封,將特區變成一個孤島,自困愁城。

    2. 大陸在1980年代起設立的一些經濟特區在經濟上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但是許多其他社會問題開始顯現,且日趨嚴重。這些問題包括:城鄉貧富差距、城鄉居民身分差距、社會福利保障缺失、都市計畫混亂、環境污染、產業結構單一等等。中國政府遂計劃加快城市化進程,有意避免經濟發展過熱,通過調整城鄉人口比例來縮小城鄉差距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3. 「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的三個全面型配套改革試驗區」
    上海浦東新區
    20056月,中國國務院批准浦東新區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天津濱海新區
    20065月,中國國務院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支持天津濱海新區在企業改革、科技體制、涉外經濟體制、金融創新、土地管理體制、城鄉規劃管理體制、農村體制、社會領域、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管理體制等十個方面先行試驗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
    深圳市
    20085月,中國國務院批准深圳市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推進深圳市的行政管理體制、經濟體制、社會領域、自主創新體制機制、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的體制機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體制機制等六大方面的改革創新。

    4.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副省級市轄區,全區面積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19904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出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並於19921011日批准設立浦東新區行政區劃,並在浦東進行了一系列大型開發建設。20095月,原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使得浦東新區成為上海市第二大的行政區。當前,浦東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副省級區和國家級新區,也是中國大陸經濟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5. 濱海新區,是中國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人口248人,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19943月,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經過天津市10餘年自主發展後,濱海新區在2005年開始被寫入「十一五」規劃並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重點支持開發開放的國家級新區。濱海新區的官方英文名稱確定為「Binhai New Area」。

    6. 目前,濱海新區正在進行總投資超過1.5萬億元的「十大建設」工程。2012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7205.17億元,人均GDP達到近30萬元人民幣,約合5萬美元。201111月,濱海新區確定濱海精神為「開放創新、引領未來」。

    7. 1980年深圳所在的整個寶安縣人口為33萬,而所轄的「深圳墟」人口只有3萬人,僅有三條街道,被稱為「小漁村」。成立經濟特區後,深圳的城市發展非常迅猛,截至2010年底,建成區面積達813平方公里,形成了羅湖、福田、南山、寶安中心區等密集的城市建築群,建成區綠化率為45%獲得過多項國內外獎項,如「聯合國人居獎」、「花園城市」等。

    8. 20108月,深圳制定的《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獲得國務院批准,9月對外發布。國務院要求深圳在2020年將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萬之內,城建用地控制在890平方公里以內,強化同香港的聯繫,繼續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體系和強化環保意識等。1979年至2010年人口變化趨勢:
    1、藍色為深圳戶籍人口變化趨勢
    2、紅色為非戶籍人口變化趨勢

    9. 2000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2,187億元(非特別標明指本幣即人民幣,折合264億美元),人均32,800元(3,962美元);2005年增至4,951億元(604億美元),增速15%,人均60,801元(7,422美元)。2010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達到9,582億元(1,415億美元),2013年再增至14,500.23億元。

    10. 上面所說的幾個新發展區域,面積被香港大很多,建設時間由十多至三十年,但成就有目共睹。香港已經在過去廿年以龜速前行,若還不急急去追回廿多年前起跑線上的優勢,必然會被她們及數以百計的其他城市超越。其實香港在多方面都相對優勝得多,為什麼近十多年,總是越做越縮呢?,整體港人應好好反省一下。

    Regards,

    George Luk

    From: George Luk 
    Sent: Thursday, March 06
    To: Mr. Li Wei; Mr. C Y Leung
    Cc: Mr. Tsang Tak Sing; 
    鄧如欣 女士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2)- 解決問題(2)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本地的反對派(並無貶意)及泛民各黨派,在很多政府提出的發展計劃的審議中,採取了拖延、抵制甚或推倒重來。表面上會令有關部門及政府尷尬,但其實間接令某些行業的商人獲得巨利(並非以激脹法去講反話)。

    2. 大陸的高速發展,「內需的增長」以幾何級數上升,對於「高檔次及外地輸入的舶來品」,需求甚殷。一般人認為在港澳流行的品牌,是某種質量的保證。如何可以確認這些品牌:「在港澳兩地流行,通街通巷都見到的店鋪,應該無錯啦?」所以各種大陸同胞喜歡找到的店鋪,通通都聚集在港九及鐵路沿線的購物區及商場,形成該等區域極度擠迫,引發本地人與遊客間的磨擦、衝突甚至對抗。

    3. 更甚者是為了在細小的購物區,搶得最佳位置,把租金推高至「絶不合理的水平」,令本來小本經營的小店舖,被迫遷甚至結業。不合理的租金水平,一方面由於盤源供不應求,另方面由於部份租金,實則是來自在大陸數百城市,做推廣及用作廣告的費用。由於租金極速上升,引至物價及各種生活費大幅上漲,於是除了部份得益者外,幾乎大部份人都覺得反感。

    4. 不應再將問題抛來抛去,追究責任,現時需要極速增加各類型硬件配套,並將過份擠迫的某些地區的人口遷移。大家要撇除「官商勾結」這不良概念,利用大大小小的地產發展商/私人企業,去開拓新城區/新市鎮,因為私人企業有極大的彈性及高速調配資源的能力。作為「小政府」,這方面政府部門是難以達到的,當然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大力加強各方面的監督,另外亦應盡速考慮「輸入外地勞工」,以作配合。

    5. 希望各界人士,秉棄前嫌,盡快為港人解困,並做大個餅,令所有人得益。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寄件者: 
    日期: 201433日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31)- 解決問題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432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
    吳穎嫻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