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星期日

給特區的信(259)-水比土地更珍貴(2)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1月20日 下午9:22
主旨: 給特區的信(259)-水比土地更珍貴(2)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doe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朋友繼續闡述他們的看法:全球擁有郊野公園數量最多、郊野公園佔整個城市土地面積佔比最高的城市是哪座?答案是狹小的香港。香港有24個郊野公園、共佔地443平方公里,郊野公園面積佔整個香港面積的比例高達40%,冠絕全球!若以本地收集到的水,根本不足以供水給三百萬人用,特區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那又從何而來兩、三、四萬一呎的房價,真的如某些北京官員說過,飲水應要思源。朋友批評特區政府扭盡六壬,迂迴曲折成立各種不同的土地小組、委員會,將城市規劃條例拆牆鬆綁等等,無非希望說服反對人士讓出少量郊野公園邊隀地帶,覓地提供價錢合理的住房給中下階層,却慷他人之概(東江流域的兩、三千平方公里集水區及附近居民、發展),而仍然要享受四百多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園,向無理要求低頭。

2. 那你可能就會奇怪,香港這麼小,只有1100平方公里、而且山地多建設用地少,那為何還要設置這麼多的郊野公園呢?這個要從歷史說起。《郊野公園條例》在1976年制定,其最主要目的是要管理好香港的命脈──集水區及水塘、水庫。

3. 港島和九龍以前其實是割讓給英國的,從條約上看英國擁有港島和九龍的主權,不過新界則是租用的,不擁有主權。但兩者加起來整個香港也太小,小到什麼地步呢?小到淡水無法自足、沒有淡水水源(淡水河、淡水水庫)等等。

4. 而水是生命之源,至關重要。最開始的時候,香港處於百萬人口級別以下,水源問題還不是很突出,而1937年人口首次突破100人之後,水源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了,到了新中國建國時香港已然200萬人,水成為香港最大的約束條件,土地反而不是!

5. 港英政府也自知獲取香港土地的手段很不光彩,擔心大陸方面會因為特殊原因而停止香港香港供水。為了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香港就設立了眾多的郊野公園,以便於吸收、保存天然的降水,然後彙集到水庫,以防萬一。

6. 也就是說,香港雖然土地資源極寶貴,但當時水源更為寶貴,因此用寶貴的土地用來去收集更為寶貴的淡水,是划算的。設立如此之多的郊野公園,最初目的其實是在於水,於什麼環保、什麼綠化不是最直接的關係,這些都是後來附加的說法,最初目的是港英政府以己之腹度我國之心,擔心大陸可能採取斷水措施。

7. 哪知道大陸方面一直將香港定義為同胞,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停止過對香港的供水,而且還為了應對香港人口的不斷膨脹,專門修建了東江工程。可以說,新中國建立之後,香港的人口雖然至今膨脹了將近4倍,但淡水從來沒少過,幾乎全部由大陸的東江工程滿足,郊野公園最初規劃的目的就失去了意義。

8. 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郊野公園的規劃當然不方便去更改。現在回歸已經20年了,香港郊野公園的原初使命可以宣告終結了,過度的郊野公園規劃也沒有必要保持了。因此,香港443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園中,將近200平方公里是具備開發建設條件的,這些土地可以逐漸釋放出來,改善香港居住空間、發展空間過於狹小的問題。

9. 另外,原來香港與大陸之間邊界線,設立了寬達1.5公里的邊防禁區,以防止逃港人潮。現在兩地的落差越來越小,甚至大陸很多方面已經超過香港,逃港也已經成了歷史名詞。

10. 因此,1.5公里寬的禁區將考慮縮窄到0.5公里寬,這樣就可以釋放出20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上述郊野公園可以釋放出的合計有220平方公里的新增可開發建設用地,這幾乎相當於現在香港建成區面積280平方公里的79%

11. 這幾乎新增了一個香港。當然,不是說這220平方公里會一下子全部放出來,這個土地資源的釋放會以合適的速度逐漸進入市場。但無論如何,香港土地市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質變已經拉開帷幕。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