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214)-温故知新(3):盡快追回失地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6年6月15日 下午
​10​
:
​46

主旨: 給特區的信(214)-温故知新(3):盡快追回失地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EUNG Wan Ching" <scsoffice@cs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Stephen WONG" <enquiry@pcpd.org.hk>, sppd@pland.gov.hk, George1 Luk ,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十多年來特區內部紛紛擾擾,以至不斷落後於形勢,下面提及的主要是粤港澳合作及泛珠九省區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中的重要部份。

2.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有效期從正式簽署之日(2010/4/7在北京簽署)起到2020年12月31日。

3.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綱要》)2009年1月8日)正式對外公佈。《綱要》就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等10個方面做出規劃。其中,在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方面,《綱要》首次提出將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納入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
  
4. 《綱要》提出,將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納入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繼續深化合作,促進東中西部地區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加強指導協調,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和合作規劃,創新合作模式,探索設立合作專案專責小組等方式,確保合作取得實效。促進資金、技術、人才、資訊、資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動,推進產業區域合作。加快省際通道建設,構築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核心向周邊地區輻射的綜合交通網路。繼續實施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合作,完善輸電網絡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強保護水源和污染防治的合作。開展科技、人才、智慧財產權保護、旅遊等方面的合作,建設區域技術、人力資源、無障礙旅遊區等合作平臺。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子商務合作。主動消除行政壁壘,建立企業信用資訊共用機制、聯合執法機制、維權聯動機制和檢測結果互認制度,支持加快形成公平開放、規範統一的大市場。請參考以下連結:
The Outline of the Plan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2008-2020)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December 2008)

5. 97回歸後,基於各年度粤港聯席會議,達致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研究背景、目的及成果:-
 粵港澳三地規劃主管部門首次共同開展的策略性區域規劃研究
 20063月正式啟動,研究成果已於200910月發佈
 旨在於「一國兩制」的框架內,以前瞻性的視野考慮和分析大珠三角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藉此提出可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社會融合和環境改善的空間發展策略
 研究提供了綱領性的策略建議,為三地政府制定區域合作及跨界政策的參考
 總體目標:三地合力建設充滿生機與活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協調可持續的世界級城鎮群
請參考以下鏈結: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研究 2011/4/9公衆論壇滙報 http://www.prdbay.com/UploadFile/20110409001.pdf  及「香港與珠三角規劃的互動和反思」研討會:香港在珠三角規劃的角色:

6. 以下是六個較為近似的國際案例:
A.  三藩市灣區 (San Francisco Bay)
  獨特生活方式(充滿陽光和活力、敢於創新和承擔風險、多元文化和社會包容)
 生活方式與强勁而持續的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和過程
 灣區內眾多城市對三藩市灣的水體和岸線的協調規劃和管理

B. 大溫哥華地區 (Greater Vancouver)
 跨政府、跨機構的協作保障綠地策略
 提供多樣化住宅,混合用途社區和緊湊型城市
 注重在社區內發展經濟和創造職位
 公交和慢行系統優先等的宜居策略

C. 紐約 -新澤西-康乃狄克大都市地區 (NEW YORK-NEW JERSEY-CONNECTICUT METROPOLITAN AREA)
 「綠地方略」和「中心方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
 建設好區域內的中心城市,
 有效控制城鎮化的步伐,
 避免城市陷於衰敗,
• 鄉郊環境同時又受到破壞的雙輸局面

D. 大倫敦地區 (Greater London)
 可持續發展策略,包括:
 提供充足的住房供應
 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保證人流和貨流的暢通
 提供購物和休閒娛樂活動最好的可達性
 環境保護和高效的資源利用

E. 大巴黎地區 (GRAND PARIS REGION)
 把自然環境親近生活:開放更多的林地作為休閒活動用途
 同時強化對自然環境的維護和保育
 創造綠色走廊以提高生態系统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使大自然和城市生活更好地融合

F. 東京灣區 (Tokyo Bay Area)
 衡都市化及保育的發展模式
 優先發展鐵路網絡服務通勤人口
 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
 充份利用河道、水體、海岸線作為城市設計與城市面貌的元素
 豐富的文化服務與設施
 高等教育及研究設施聚集所產生的人材滙聚效應
 具有多樣性的自然生態,深厚文化傳统及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

7. 此外本地仍在進行中的十大基建、六大支柱產業及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 (http://www.nentnda.gov.hk/chi/index.html)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已於 2013 年底大致完成,因此本網站資料已存檔,並且不會再予以更新。 
有關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之最新相關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 
http://ktnfln-ndas.gov.hk/tc/  與及離島及(北大嶼山新市鎮發展)

8. 多年來強調政府必須與泛民及所謂反對派溝通。不單是要他們不反對規劃,而是要他們也參與一起工作,故此分享部份權力是重要,亦是必須的;因為現有公務員的人手,絶對不足,往往淪為救火隊。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6513日 下午5:28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11)-有關分析社會撕裂的言論(4)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5
5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sppd@pland.gov.hk>
日期: 2016年6月8日 下午5:33
主旨: Re: Fw: 給特區的信(213)-温故知新(2)
收件者: 

陸先生: 

您於2016531日發出的電郵已收悉,並已轉交規劃署跟進。 

本署現正更新2007年發表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名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我們會參考您的寶貴意見及適時向公眾進行發佈及諮詢。 

謹此感謝你對這項研究的關注。 

規劃署策略規劃組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s://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