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6月5日 下午8:55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7)-陸港全力聚焦的問題:一帶一路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8. 歡呼吧,如果你手頭有港股:因為幾乎不用懷疑, 下週一佛誕假期結束後,港股將在週二再次迎來滿堂紅, 力度不會遜色於復活節假期後(4月8日)本輪港A股第一輪的爆發 。還記得4月8日那天的盛況嗎:升幅超過50%的2家,40% — 50%的10家,30% — 40%的17家,20% ---- 30%的45家,10% ---- 20%的245家。那天是第一次讓很多A股投資者知道什麼叫外面 的世界更精彩。
19. 第一波爆發是在耶穌的復活節假期後,第二波爆發在佛誕假期後, 冥冥中自有天意?點解我(老占)的「一路一帶」必須要定在6月1 日截止,明白未?
日期: 2015年6月5日 下午8:55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7)-陸港全力聚焦的問題:一帶一路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基於中國的國家戰略,基於當前世界發展大勢,中國制定了“一路一 帶”戰略。雖然“一路一帶”提出時間只有一年多, 但顯然已經獲得包括亞太國家、中亞和歐洲國家的認可, 中國這一戰略很顯然要和APEC這個平臺對接, 中國要努力推動融合歐亞大陸甚至歐亞非大陸的經濟整合, 走互惠互利的發展共贏之路。
2.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 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並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 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而「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 戰略則是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最終可以和「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請參考以下圖片 : http://photocdn.sohu.com/ 20150329/Img410483494.jpg
3. 以下是BBC中文網站――2015年 4月 21日香港觀察:「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一文對此戰略 的看法(作者:林貢欽 香港自由撰稿人)
4.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是中國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已開始啟動,涵蓋包含亞洲在內的26個 國家和地區以及44億人口,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 僅僅在公路、鐵路、港口、油管、橋樑、輸電網絡、 光纜傳輸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 這是香港經濟借力重新上路的絕好平台。
5. 「一帶一路」是國家行為。是中國利用與有關國家的雙多邊機制, 借助區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 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中國「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主要解決中國面臨的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油氣、 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高;工業和基礎設施集中於沿海, 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6. 對於中國製造業來說,「一帶一路」帶來的全新商機。 許多研究機構認為,對國內基建類工程機械的需求拉動預計年均達1 1.9%,有望為鐵路裝備、工程機械和核電裝備提供持續催化。 幫助抵禦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和出口需求遲滯帶來的影響。
7. 「一帶一路」的願景, 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融入全球經濟的目標是一致的。加強與「 一帶一路」 沿線數十個國家的經濟合作有助於中國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化躍進。
8. 通過「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為促進亞洲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2020年, 亞洲各經濟體的基礎設施要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需投入8萬億美元 ,融資需求和融資缺口巨大。而「一帶一路」 發展戰略可以滿足沿線國家改善基礎設施的資金需求。 麥肯錫的研究顯示,「一帶一路」將給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80%的 地區的經濟帶來提升,並且有望於2050年前將30億人口帶入中 產階級行列。
9. 香港的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特首梁振英在博鰲論壇上闡述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優勢,認為「 一帶一路」戰略的升級離不開香港的支持。
固然,香港是世界第三大的金融中心, 可以提供最大人民幣流動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同時也擁有眾多的金融衍生品。與人民幣有關的基礎建設融資、 投資風險管控、成熟的股權融資市場等,這些都是香港的重要優勢。 然而,「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國家戰略行為,以400億美元的「 絲路基金」和1000億美元的亞投行為平台, 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主權國家信用為保證的投融資行為, 與全世界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 沿路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內地的眾多省市都在積極爭取登上這 一快車。香港金融中心的支持或不支持,無礙「一帶一路」 戰略的實施。香港金融中心應定位在順勢而為,而不是捨我其誰。
10. 香港真正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 經濟已經充分融合進全球經濟,有非常國際化的營商網絡和環境, 特別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往歷史悠久, 了解所在國的法律法規、風土人情、商業及投資規則。
11. 香港真正的優勢在於,它擁有大量的國際化的專業管理人才, 特別是在普通法系下培養的國際經濟法人才、投資融資人才、 項目管理人才、財務管理人才、通信技術設備管理人才,等等。
12. 可以說,「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不缺國家實力,不缺錢, 不缺伙伴,可最缺國際化的專業管理人才;而這恰恰是香港的優勢, 只是多年來,英雄無用武之地,或在流失和內耗中。
13. 香港在「一帶一路」中可以抓到的發展機遇主要在「一路」上,即「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沿海港口經過南海到印度洋, 延伸至歐洲,還從中國沿海港口經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發展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從貨物貿易轉口、到金融貨幣轉口、 再到文化傳遞,都是重要的支點,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可以對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14. 「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使香港經濟發展遇到「近水樓台」, 然而能否「先得月」,還要看香港的「造化」。 香港如果仍在政改問題上糾纏不清,仍在越俎代庖的反「水貨客」, 仍在「自宮」式的限這限那,將可能再次失去發展良機,繼續沉淪。
15. 香港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5年6月2日 下午6:08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5)-金融定價權及話語權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5月23, 29日的電郵收悉。
5月23, 29日的電郵收悉。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麥佩儀 代行)
----- Forwarded by Enquiry CEO/CEO/HKSARG on 01/06/2015 11:51 AM -----
From: George Luk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Date: 23/05/2015 02:28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55)-金融定價權及話語權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Cc: "hd@1823.gov.hk" <hd@1823.gov.hk>,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s. TENG Yu Yan" <doe@had.gov.hk>, George1 Luk
Date: 23/05/2015 02:28 PM
Subject: 給特區的信(155)-金融定價權及話語權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偉哥投資手札」在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的博客「定價權」,連結 http:// hkstockinvestment.blogspot.hk/
(偉哥的聲明:本網誌所有內容、股票分享、討論、 分析等只作參考用途,本人並不能確保完全正確無誤, 請讀者閱後自行思考、分析及評估箇中風險。): 國內的投資者或者莊家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搶定價權", 說得白一些就是要股價的話事權。 以前北水還沒大舉南下之前,大至藍籌股、小至二三線基金股、 國企等,都是要看外資面色,但到近期,大家不難發現某些所謂的" 港A股"或者國企股,定價權已轉移至國內莊家或基金手上, 正如這裡很多網友都有持股的粵運交通(03399), 以前外資基金POPE ASSET一沽貨,股價通常要調整,但現在POPE ASSET的沽盤就好像唐僧的肉一樣香噴噴, 不消片刻便被搶奪一空,這似乎正是國內投資者所說的搶貨、 搶定價權,也因此股價越搶越高,持貨在手的網友當然喜悅, 享受著順風車;至於沒有貨在手的網友到現在才追貨,要注意風險, 始終股價已升了不少。
2. 另外,中外運(00598)昨晚被外資股東DHL大手減持套現最 多11億元,還以為股價會大受影響,但除了早上稍為回落, 之後已隨即升上6元,想再低價增持也沒有機會。 外資股東減持的貨,相信不少又是落入國內基金手上, 可能想要從外資手上慢慢搶回「定價權」。
3. 另外「老占的博客」在2015年5月22日題為:每逢週五,少D 膽汁都唔掂中有以下的分析:--連結http:// oldjimpacific.blogspot.hk/ 2015/05/d.html
每個週五幾乎都是投資者受驚的日子:一係是驚嚇,一係是驚喜!在 SELL IN MAY陰影籠罩下蟄伏了大半個5月的香港,這次迎來的是驚喜, 而且是超級大驚喜。
4. 兩地證監會於北京時間5月22日(週五)下午四點發佈聯合公告: 決定開展內地與香港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互認工作。
聯合公告一共六條內容,核心內容概括為以下三條:
➀ 基金互認(中國證監會、 香港證監會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與香港基金, 按照簡易程式獲得認可或許可,在對方市場向公眾投資者進行銷售) ;➁ 基金互認的初始投資額度為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人民幣;➂基金 互認的正式實施時間為2015年7月1日;
以上內容的白一些是兩點:
➊ 700萬香港人可以通過直接購買大陸的基金去投資A股;
➋ 13.6億大陸人可以通過直接購買香港的基金去投資港股;
5. 更實質粗暴一點的翻譯是:在香港普選政改投票日期越來越近,7月 1日香港回歸這個敏感日子越來越近的時候,
「強國」繞開所有繁文縟節和限制,諸如個人換匯額度、Q D額度、滬港通額度,直接大門洞開,採取軍民合作的方式, 直接把港股暴露在大陸民眾代理人的槍口下,對香港間接放行了近5 0萬億儲蓄資金(截止2014年底,大陸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9. 9萬億)。
6. 劍指何處?
700萬港人 VS 13.6億
「強國人」, 傻瓜都知道這個數量對比懸殊的所謂互認背後蘊含的真正含義, 這充分顯示了一個崛起中泱泱大國的舉重若輕, 高度自信與恢宏大氣:
這是亮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定價權是主權的一部分」 ,這個沒有什麼好談的,也不必談。這也是蛋糕: 相對於日成交僅千億冒頭的香港股市,50萬億儲蓄資金的衝擊效果 ,不言而喻。這更是一種警告與提醒:他們有能力把香港接收回來, 就一定有能力把香港管制好,無論是防務治安, 還是所謂高大上的民主政治,金融煉金、資本遊戲。
7. 基金互認選7月1日香港回歸這個特殊日子才生效, 不是偶然和巧合:
十八年前的7月1日, 他們以正規軍隊進入維多利亞港的形式接收了香港的行政管轄主權。
十八年後的7月1日, 他們將以正規軍資金進入中環金融中心的形式接收香港的資本定價主 權。
8. 表面看初始互認額度只有3000億,但這只是個開始, 實際代表的是背後50萬億的儲蓄存款。50萬億儲蓄存款 vs 1000億(日成交額), 簡單算術都知道香港市場與香港投資者收到的是怎樣一個巨大禮, 那些為民主而民主的政改反對者最終會明白,與強大祖國同呼吸, 共命運,才是香港獲得真正福祉的不二法門。
9. 誰真正受益?
除了港股與港股投資者,真正的受益者當然是第一批被列入“互認名 單”的公募基金,他們才是50萬億儲蓄資金的代理人。
那麼,會是誰?BlackRock,Fidelity,Fran klin Templeton,惠理……
10. 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上面這些名單,只能說明你的視野太Low( 是的,不只是窄,是Low)。中國放行儲蓄資金, 目的是資本輸出,是搞活香港,是拿下金融定價權, 焉有把武器空投給「友軍」,假他人之手掌握定價權的?
11. 沒錯,真正受益的一定是大陸各公募基金、保險的駐港辦——諸如華 夏基金(香港),南方基金(香港),大成基金(香港),人壽( 香港)、人保香港,他們是中央軍,嫡系部隊,是辛苦潛伏「特區」 的特種部隊。首批彈藥,必須定向空投給他們。
12. 這個無需中央政府指定,大媽們都知道誰是自己的子弟兵:
(1)國內知名度:如果首批列入互認名單的是這樣一個List: “BlackRock,Fidelity,Schroders Group,Franklin Templeton,惠理,南方,華夏,嘉實,大成,你覺得那5 0萬億儲蓄存款擁有者會選擇誰?答案顯而易見:蝗蟲誰聽過Fid elity,但華夏、南方這些可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就像隔壁的黃曉明、Baby一樣親切。
(2)分銷管道:縱使很多外資基金入選首批互認名單, 但能比得上華夏、南方這些在國內耕耘多年大基金的完善分銷管道?
(3)自己人:當年華夏、南方去外資深耕百年的香港開設分公司, 最開始日子其實是相當難過的,由於從香港本地難以獲取彈藥, 資產規模很小,在外資的天下站住腳跟都難, 更不談去爭取什麼毛線的定價權了,因為港人根本沒聽過你這基金, 幹嘛買你?最後是大陸證監會給力,直接定向派發他們幾千億的RQ FII額度,發行大陸ETF等,這樣才站住了腳。
13. 但基金互認後,形勢將發生逆轉,這批過去在香港孤立無援, 辛苦潛伏打拼的內資公募基金, 將迎來背後根據地源源不斷的武器支持, 香港股市變天幾乎是看得見的。未來軍民合作, 極大可能將在香港再造南方、華夏等基金在國內的輝煌。
14. 所以,首批互認的基金中,也許有惠理,有BlackRock, 但育定有華夏香港、南方香港、嘉實香港、大成香港。 中央還會有其他動作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毫無疑問:是!
15.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也是中國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輸出的必須管道, 拿下香港定價權不容有失,所以才有了以下一件件的里程碑事件:
14. 所以,首批互認的基金中,也許有惠理,有BlackRock,
15.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搭好橋樑)
2015年3月27日:公募基金可通過滬港通南下港股( 允許大陸正規部隊跨海作戰)
2015年4月2日:保監會放開險資投香港創業板(增加打擊面, 創業板也納入火力範圍)
2015年5月22日:中港基金互認(軍民合作, 直接把港股暴露在大陸民眾代理人的槍口下)
16. 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輸出,是國策,不容有失。以上不夠, 牌還有很多。比如:深港通開通(拓寬橋樑);QDII2試點( 讓國內
2015年3月27日:公募基金可通過滬港通南下港股(
2015年4月2日:保監會放開險資投香港創業板(增加打擊面,
2015年5月22日:中港基金互認(軍民合作,
16. 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輸出,是國策,不容有失。以上不夠,
「大媽」親自扣動扳機,過過開槍的癮,打掃戰場, 享受勝利果實);放開國內所有公募基金的QD額度( 正規軍成建制投入作戰)
17. 對於一個崛起的泱泱大國的國家意志,我們需要做的永遠只是應和, 而不是杞人憂天擔心武器的供應。我們該怎麼做?
18. 歡呼吧,如果你手頭有港股:因為幾乎不用懷疑,
19. 第一波爆發是在耶穌的復活節假期後,第二波爆發在佛誕假期後,
「我們有此信心,不是我們有多前瞻, 只是因為我們站在足夠的高度,站在歷史趨勢一邊」!( 以上是兩位業餘投資者對近期金融市場的看法,有關內容及資料, 請自己做功課)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 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