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5年5月6日 下午9:36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1)-轉變發展與增長模式(2030年的中國)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lai@sb.gov.hk>,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SO Kam Leung" <sced@ced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George1 Luk
日期: 2015年5月6日 下午9:36
主旨: 給特區的信(151)-轉變發展與增長模式(2030年的中國)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C Y Leung" <ceo@ceo.gov.hk>
副本: "Mr. Anthony Cheung" <sthoffice@thb.gov.hk>, "Mr. Chan KC" <sfst@fstb.gov.hk>, "Mr. CHAN Mo Po" <sdev@devb.gov.hk>, "Mr. CHEUNG Kin Chung" <slwo@lwb.gov.hk>, "Mr. John Tsang" <fso@fso.gov.hk>, "Mr. KO Wing-man" <sfhoffice@fhb.gov.hk>, "Mr. LAI Tung Kwok" <lai@sb.gov.hk>, "Mr. NG Hak Kim" <sedoffice@edb.gov.hk>, "Mr. SO Kam Leung" <sced@cedb.gov.hk>, "Mr. TAM Chi Yuen" <scmaoffice@cmab.gov.hk>, "Mr. TANG Kwok Wai" <scsoffice@csb.gov.hk>, "Mr. Tsang Tak Sing" <sha@ha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YUEN Rimsky" <sjo@doj.gov.hk>,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so@cso.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2012年2月27日,一份研究報告建議中國轉變發展與增長模式 :中國須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通過企業、土地、 勞動力和金融部門改革,加強民營部門, 開放市場以促進競爭和創新,確保機會均等, 籍此實現形成新的經濟增長結構的目標。
2. 這是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著的一份研究報告的部分 重要結論,報告列舉理由建議中國採取新的發展戰略, 調整政府和市場、民營部門以及社會的作用,以達到2030年建成 高收入社會的目標。
《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報 告提出了中國應對未來二十年所面臨的風險的措施建議, 這些風險包括短期內出現硬著陸的風險, 以及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人數減少、不平等程度上升、 環境壓力和外部失衡構成的挑戰。
3. 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B·佐利克說:“中國領導人已認識到, 中國的增長模式在過去30年非常成功, 但需要加以改變以適應新的挑戰。
他說:“改革具有充分的理由, 因為中國現已到達發展道路上的一個轉捩點。 管理好從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國家的轉型充滿挑戰性;此外, 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全球環境很可能仍不確定且跌宕起伏, 轉變戰略的必要性就顯得愈加重要。”
他說:“中國有機會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進包容性增長, 同時防止進一步侵害環境, 並繼續努力成為國際經濟中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4. 報告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提出六大戰略方向: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 加快開放型創新步伐;推進綠色發展,變環境壓力為綠色增長, 使之成為發展的動力;增進機會均等,擴大面向全民的衛生、 教育和就業服務;加強國內財政體系及其現代化; 將中國的結構性改革與國際經濟變化聯繫起來, 與世界各國建立互利共贏關係。
5. 佐利克說:“報告結論的中心內容是中國需要推進國內金融基礎的現 代化,在各級政府建立一個公共金融體系, 這個體系具有透明度和可問責性,在更精簡、 更強有力的機構監管下運作,協助為不斷變化的經濟、 環境和社會議程提供融資。”
“有了更強大、更靈活的金融部門,促進創新, 以綠色增長為發展動力, 改革議程就能帶來國內增加就業和提高生產率的機會, 同時也為外國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6.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 隨著中國到達在目前經濟結構中以目前技術水準所能帶來的增長極限 ,中國的增長速度在2030年之前將會逐漸下降, 這一點也得到研究報告結論的支援。報告主張, 中國的決策者須從只注重增長的數量轉向兼顧增長的品質。
7. 報告列舉理由建議政府重新界定其職能——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制度 、規則和法律上——以促進高效生產,促進競爭,減少風險。 報告建議重新界定國有企業的作用,打破某些行業的壟斷, 實現所有權結構的多元化,降低私營企業進入的壁壘, 疏通中小企業的融資管道。
8. 改革須包括推進銀行系統的商業化,逐步取消利率管制, 深化資本市場,進一步建立獨立的、 強有力的監管機構來支持中國的金融部門最終融入全球金融體系。 未來二十年的金融部門改革應該是果斷、全面和配套的改革, 按照一個合理排序的路線圖推進。 一個優先重點是按照市場原則推進利率的自由化。
9.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優先重點須放在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 推廣土地登記和租賃。為了配合勞動力市場改革,改變戶籍制度( 戶口制度)是一個優先重點。 雖然戶口制度改革的進展還取決於通過財政體制改革平衡各級政府的 收入籌措與支出職能,但須開始著手,並在2030年前完成。
10. 為了加快創新速度,報告主張加大力度建立覆蓋全國的研究網路, 採取措施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及其與全球網路的聯繫, 配合加強法制和智慧財產權執法。報告指出, 形成這樣一種開放型的創新體系是從全球創新網路中充分受益的先決 條件。
11. 中國要推進綠色發展議程,就需要著眼於長期的市場激勵機制, 鼓勵企業和居民走向綠色。這包括增加公共投資, 改進法規的設計和執行,與稅費、可交易的排汙許可和配額、 綠色生態標籤等市場激勵機制相互配合。 中國實施嚴格且有效的政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就可能成為全球綠色技術的領導者。嚴厲的減排政策,如碳交易、 碳稅等,可以刺激綠色技術創新。
12. 報告指出,要扭轉不平等程度上升的趨勢, 中國需要把重點放在建立適合2030年的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上, 尤其要重視貧困人口的社會保障。報告闡述了提供“靈活安全性”的 理由,這可以包括養老金和失業保險制度改革, 使職工在年老或失業時得到妥善幫助, 也可以確保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尤其是對農民和城市裡的農民工。 報告還告誡說, 要把目前城市同等水準的服務和社會保障擴大到超過人口一半以上的 農村居民和農民工,會給財政帶來很大負擔,實施時須審慎。
13. 為了給中國今後幾十年的優先重點籌資,也為了應對外來衝擊, 報告建議進一步推進財政體系改革,包括提高收入籌措的效率, 改革政府間財政關係,以及加強公共支出的效率。 在財政收入方面仍有尚未挖掘的潛力, 可以通過提高對能源消耗的稅收,收取國有企業的紅利, 徵收個人所得稅、機動車稅和房地產稅等方式挖掘潛力。
14. 報告建議了改革的順序,提出了見效快和應對短期風險的措施建議。 報告認為,將改革計畫建立在社會各層面充分參與的基礎上, 改革就能獲得更強有力的支持。 最大的風險來自既得利益者試圖阻礙改革。
15. 中國作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個關鍵的利益攸關方, 可以考慮如何將自身的結構性改革與全球為實現再平衡而進行的變革 聯繫起來。中國應支持自由貿易,支持有關投資的多邊協定。 中國的長遠利益取決於全球自由貿易和一個穩定、 高效的國際金融與貨幣體系, 依靠多邊框架來幫助塑造全球治理議程。
16. 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大, 加上其經濟規模和作為全球最大債權國的地位, 可能會使得人民幣國際化不可避免。 但人民幣是否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 將取決於金融部門改革的速度、改革能否成功, 以及資本帳戶開放的情況。
17. 報告連結(474頁的PDF):http://www. worldbank.org/content/dam/ Worldbank/document/China-2030- executive_summay-cn.pdf
18. 現時一般人存在對經濟下行的憂慮,如GDP增長的質量及新常態的 7%增長率,以致逐步放緩至2021年之後的5.9% 及2025年之後的5.0%,均在報告內不同篇章被審視過。
19. 中國在大清帝國的乾隆中後期步入衰敗之後,以至頻臨被列強瓜分, 過去近兩個世紀的積弱,乃至近年才站穩陣腳,開始以「 後發優勢理論」[大陸學者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並闡述了“後發優勢 驅動假說”,指出後發地區通過引進、模仿、學習 (包括技術和制度兩方面),可獲得後發利益(Late- developing Advantage),從而具有「後發優勢」。由於其「 學習成本」(Learning cost)大大低於「創新成本」,使後發優勢(包括技術性後發優 勢和制度性後發優勢)不小於先發優勢。 這種由後發利益而具有的後發優勢是後發地區追趕式高速增長的主要 動因。]
20. 先前提及的《中國:推進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建議,《中 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http://news. xinhuanet.com/ziliao/2009-07/ 02/content_11639779.htm,再加上這個《 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以及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連結: http://news.xinhuanet.com/ ziliao/2011-06/09/c_121511266. htm
是近200年來中國大陸最有機會追上世界前列位置的時候,亦是「 全人類史上最龎大的發展」。稍有差池/錯失, 這幾任北京政府便會被評為「歷史罪人」(因捉到鹿都唔識得脫角) ,所以每一個可能造成過失的機會,他們都想清除, 將失敗的機率減到接近零。正因如此, 他們會將香港這幾年來泛民的抗爭,包括立法會內外的不合作運動、 佔中事件及極少數人攪的港獨舉動,視為「挑戰國家安全」; 這點很多泛民人士絶對摸不着頭腦,覺得北京及親中人士亂扣帽子, 強加各種各樣不合理條件,在政制問題上無理落閘,滴水不漏。 其實是大家對事物,各有不同見解,所謂「屁股决定腦袋」, 用文明一點的說法叫做“位置決定想法”。一個人坐什麼位置, 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doe@had.gov.hk>
日期: 2015年4月30日 上午10:56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150)-Look to Asia for the rebirth of democracy
收件者:
George Luk 先生:
George Luk 先生:
謝謝你於2015年4月26日的電郵。本處已備悉你的意見。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吳穎嫻 代行)
(吳穎嫻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的電郵,請前往連結: http:// jet2468.blogspot.hk/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 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 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深表抱歉。>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