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277)-圍繞着一個僞命題爭論不休?





---------- 轉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8月22日 下午10:42
主旨: 給特區的信(277)-圍繞着一個僞命題爭論不休?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反對透過開發「部份郊野公園及/或填海」的人士常常提出的一個口號,是「大自然一旦遭受破壞便無法復原」。但從香港的人口史來看,絶對是一個偽命題。過去百多年開發得來的約27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正是「香港及新界原居民及其後代」以外的,新增外來移民人口:即大部份市民的上幾代祖、父輩的安居立命之所。若他們的祖、父輩沒曾移居香港,即今天也不會有他們的出現及反對,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有雞先定有蛋先?(同樣邏輯也適用於現今的所謂「港獨派」)

2. 184151日《中國叢報》公布的香港島人口統計數字,總共7,500人,其中赤柱最多,有約2,000
年份
人口
來源
1841
5000-7,500
1841年人口統計
1848
24,000
1851
33,000
1855
72,000
1862
120,000
1881
160,402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11年版
1891
221,441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11年版
1901
283,978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11年版
1906
326,961
1916
530,000
1921
625,166
1925
725,000
1931
849,800
1931年人口統計
1941
1,600,000
1945
500,000
1945
600,000
1945
750,000
1950
2,200,000
1950
2,360,000
1960
3,000,000
1970
3,995,400
1980
5,145,100
1986
5,495,488
1991
5,674,114
1996
6,270,000
2001
6,708,389
2006
6,864,346
2011
7,071,576

3.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包括新九龍在內,總人口為102,254人,這裡基本上是農業區,分布700個村莊和一些墟市,主體居民世代以務農為生,土地為他們最主要生活依靠。

4. 目前,新界的人口已占到全香港總人口的一半。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新界人口有3,691,093,佔全港人口的52.19%。(最新的統計處數字,香港總人口剛超過七百四十萬)

5. 早年由於在九龍和香港島地區聚集了全香港絕大部分的人口,令新界地區成為香港發展中的後進地區。直至二十世紀後半期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來,由於香港舊區過度擁擠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在香港城市發展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香港舊區人口承載趨於飽和、且發展空間無法擴張的情況下,新市鎮的發展便迎合了香港對人口及土地的需求,從而使得新市鎮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尤其是近20年以來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並令新界地區人口的持續增加。新界是香港面積最大,發展空間最充足的一個區域,香港的新市鎮包括了在新界地區的各個新興區域及各個大小離島的新興區域,包括如荃灣、葵涌、沙田、屯門、青衣、大埔、元朗、上水、粉嶺、將軍澳、馬鞍山、天水圍、東涌等等。

6. 香港彈丸之地,市民住屋擠迫,人均面積只有 170方呎;工商業承受著高昂租金,各行各業營運成本高企,創業更是舉步艱難。寸金尺土,本港休憩用地稀缺,運動場所如球場也被充作建樓,市民舒展空間少,精神壓力大。港府無論在提升醫療、安老服務、文化事務,均見用地足襟見肘。土地所限,也制約了香港未來發展,我們如何突破?

7. 增闢土地乃必然的王道之選,但反對派及利益集團,往往帶住政府及廣大市民遊花園,出現以下這樣的首尾相追的情況:
『未來:向左走?向右走?以下雖然是肖喜學編出來的段子,但基本上反映了香港報紙每天討論的話題:
 香港政府看見李顯龍要大面積填海,就說:你看人家新加坡,說填海就填海,我們也要學習啊,再不抓緊我們就落後了!
 環保主義者不幹了,說:不行,你們會把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嚇跑的!你們政府就是不敢碰硬骨頭,那麼多空地,新界那麼多棕土,你們不去征,你看人家新加坡征地多犀利!
 於是政府跑到新界東北發展區去征地,結果當地的農民不幹了,說:我們不要高樓,我們要鄉村式發展,我們要農地!你們要拆我們非原居民的村落,卻把大量土地預留給原居民蓋丁屋,你們欺負人!
 新界原居民忍不住了,說:蓋丁屋是我們的傳統,當年我們把永久業權的地給了政府,換來的是有使用年限的地契,虧吃大了,英國人都答應給我們土地蓋丁屋,現在特區政府倒要反悔,我們堅決反對!你們政府手上那些高爾夫球場,為什麼不用來蓋房子啊?你看人家新加坡都把高爾夫球場改建成組屋了!
 政府說:人家新加坡有十八個高爾夫球場,少一個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香港加起來才五、六個,都蓋成房子,商務活動連個球都沒得打,香港的競爭力還要不要啊?要不我們考慮把一部份郊野公園改成建設用地吧!
 看到環保分子又出來反對,有人出來幫政府說話:我看你們這些環保分子其實是地產霸權的代言人,你們就是要阻止土地供應,維持高地價,讓地產商得利,你看人家新加坡的保護區占地也就不到10%,香港郊野公園占了40%,有必要那麼多嗎?其實只需要拿2.5%的郊野公園面積就夠容納100萬人。
 行山愛好者不幹了,說:郊野公園改規劃?想都不要想,想想都是罪過!你退一寸,他們就會進一尺,我們一定阻止立法會修例!又不是沒地,那些大發展商手上大把的空置農地,你們不敢學新加坡收地
 發展商說了:香港不是野蠻社會,而是法治社會,強征我的農地是行不通的,法庭上見!補地價?補地價倒是可以,但是補得也不能太高,要不咱們就搞公私合營也行。政府說:我看行!
 第二天某些日報又大字標題:官商勾結,地產霸權豈能得逞!
 政府:那麼,我們還是說說填海吧……(重複第一段)』

8. 現在起碼要即時多管齊下,在土地專責小組的十八個選項中,找幾個可行性較高的短期規劃先行,以解中、低下階層市民之窘。再快快研究香港團結基金提議的2,200公頃「強化版東大嶼都會」這個較遠期的填海規劃;一定唔可以再拖。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