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的電郵,無時間或無興趣者,可以畧過,免傷精神。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8年3月22日 下午10:59
主旨: 給特區的信(266)-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發新界?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doe <doe@had.gov.hk>,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Task Force on Land Supply <tfls@devb.gov.hk>, George1 Luk
George: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多謝閣下於2018年2月28日分送給發展局局長的電郵表達 意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小組)秘書處會將你的意見提交專責 小組成員參考。
專責小組正檢視和評估不同土地供應選項,並將會開展公眾參與 活動,以推動公眾就不同選項的事實、利弊和相對優次進行討論。 專責小組正籌備公眾參與活動,預計最快可於今年上半年開展, 屆時歡迎社會各界發表意見。
發展局
主旨: 給特區的信(266)-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發新界?
收件者: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副本: doe <doe@had.gov.hk>,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Task Force on Land Supply <tfls@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群組內的朋友大致同意以下幾點:-由於反對香港各種不同需要的發 展及開發土地供社會、經濟及/或房屋發展的群體、 壓力團體非常多,每每政府或所謂正向思維的學者、 智庫等等提出的土地開發規劃,必定有人反對, 必定有人帶著政府部門遊花園,每個意念一遊便十年八載, 甚至三幾十年以至無疾而終。由於各有各道理,於是政府被批評為「 因住屋問題無作為、無盡力,繼而引發社會撕裂、天怒人怨, 簡直是罪無可恕。」
2. 若果只用簡單的幾頁紙以至幾十、幾百頁紙,都無法令反對人士改變 想法。以下的部份連結所提供的資料,每項都很長篇大論, 雖然要花大家很多時間,但起碼講出部份情景,那怕只是千分之一。 最重要是那些以種種不同原因阻碍覓地建屋及發展的人,日後若因種 種不同原因,在經濟及樓價下滑時,令所有持份者(基本上是所有港 人及在港投資的中港及外國商家),因虛高的樓價(因麵粉貴以至麵 飽更貴),蒙受不必要的損失時,反思自己的堅持實際給社會帶來的 傷害。
3. 明報新聞網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港物業總值 夠買3紐約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學者:鐵路炒高香港樓價
4. 政策良方,還是貨幣試驗:評麻省理工貨幣學派
2016/09/12 來源:財新網
【財新網】(專欄作家 伍戈 特約作者 詹碩)
5. 給特區的信(222)-選擇(4):海嘯會重臨
http://jet2468.blogspot.hk/201 6/10/blog-post.html 2016年10月2日星期日
7. 2018-03-02
認識香港(22):「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發新界?│ by 脫苦海
要認真地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香港發展歷史講起。簡單地講,新界 的可發展土地,並不在政府手裡,現在的新市鎮,大部份是填海得黎 ,我會用地圖說明。
HK Map Viewer
東涌新市鎮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已於 2013 年底大致完成,因此本網站資料已存檔,並且不會再予以更新。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官方網頁
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已經完成,因此本網站資料已存檔, 並且不會再予以更新。 有關洪水橋新發展區之最新相關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 http ://hsknda.hk/
《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 - 勘查研究》(本研究)的網站
錦 田 南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核 准 圖 編 號 S / Y L - K T S / 1 1 的修訂
新界北發展-初步概念 發展
可持續大嶼藍圖:願景、策略性定位和主要規劃原則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 – 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
東大嶼都會初步概念- Hong Kong 2030+
8. 那麽,政府手上的土地,只有郊野公園和集水區,以及填海一途,事 實上除了上水粉嶺新市鎮(因為不沿海)外,所有新市鎮都是經填海 而發展。以下是1945年地圖和現時的海岸線比較, 誰說香港沒有發展新界,沒有在新界填海?
坊間不少意見是發展商囤積居奇,手持大量農地不發展,這方面恐怕 是一種誤解。問題並不在發展商身上,他們十多二十年來, 不斷申請將農地發展,可是均受到城規會不斷的否決, 以至於環保人士的司法覆核挑戰。不少發展商的 創辦人均年事已高,部份更加已交棒了給第二代,第三代也開始接棒 ,他們還抱著農地不放所為何事?
事實上不少發展商手上的農地,已經和城規會拉鋸了十多二十年都不 能通過,典型的例子有元朗的南生圍,早在1994年,當時的城市 規劃上訴委員會有條件批准於南生圍發展高爾夫球場及住宅, 要求發展商就有關發展計劃進行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以及詳細規劃 重建生境及推行南生圍及甩洲自然保護區之管理計劃,城市規劃 上訴委員會的決定於1996年獲英國樞密院確認。可是直到今年, 發展商在城規會進行覆檢,但最終遭到否決,近期要再度申請上訴。
事實上不少發展商手上的農地,已經和城規會拉鋸了十多二十年都不
另一個例子是大埔的沙螺洞,發展計劃已經拖了超過30年,幾經波 折最終政府以船灣堆填區土地交換,沙螺洞保留作生態保育發展。 另一個例子是元朗的豐樂圍,從上世紀80年代收地,到現在離20 15年才獲准發展,但仍然面對著環團的司法覆核挑戰。
說了一大堆,最終的結論是要解決現在的死結,大規模填海已經刻不 容援。政府已提出了多項填海的計劃,究竟能否實行,有待觀察。
9. 另外脫苦海的列於上述認識香港(22):「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 發新界? by 脫苦海 https://tokuhon.blog/?p=12063 一文的相關文章,都提供很多有關評論及資料。他的文章不一定適合 每個群體,資料也不一定全部準確或update,但他起碼願意提 出意見,而不只是事事反對。這麼長篇的電郵,希望唔會悶親下家。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年3月19日 下午2:50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65)-How bond may affect you(2)
收件者: George Luk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年3月19日 下午2:50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65)-How bond may affect you(2)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3月9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麥佩儀 代行)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tfls@devb.gov.hk>
日期: 2018年3月14日 上午11:00
主旨: 給特區的信(264)-超高盈餘乃「不義」財應還富於地
收件者: George Lu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doe <doe@had.gov.hk>,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George Luk:
副本: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doe <doe@had.gov.hk>,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George Luk:
多謝閣下於2018年2月28日分送給發展局局長的電郵表達
專責小組正檢視和評估不同土地供應選項,並將會開展公眾參與
發展局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秘書處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 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 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 者及/或其出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