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星期三

給特區的信(308)-經濟長期停滯對社會的影響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9年5月22日 週三 下午9:47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08)-經濟長期停滯對社會的影響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Cc: Mr. Dixon Luk <hk66806686@gmail.com>,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上封給特區的信(307)-蒼蠅不盯無縫的蛋中,指出80年代的第二大經濟體,如何被老大打殘。以下這篇「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比你想的更殘酷,看看如今日本低欲望社會裡的年輕人」,可以讓大家看清楚被擊潰的國家,如何暮氣沉沉的渡過這三十年。不要說買樓,連普通日常消費都可省則省。陳思吟 2017525日,連結: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1216.html

2. 有時間可以參考同系列的「遠離時尚、不戀愛、能省則省,日本年輕人幾乎沒有消費欲望和信心」,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沒有消費欲望,也沒有消費信心,經濟發展停滯所能帶來的影響比你想得要大。http://www.qdaily.com/articles/39723.html

3. 日本年輕人經歷了其他發達國家年輕人不曾經歷過的、曠日持久的經濟停滯。這對他們的消費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消費欲望的抑制與貧窮可能沒有必然關係,但已經轉變成為消費意識上的問題。
遠離時尚、遠離名牌、遠離買車、遠離喝酒、甚至是遠離戀愛……本年輕人在遠離看上去和消費主義有關的一切。

4. 2015年,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這本書中把討厭消費的年輕人構成的日本社會稱為低欲望社會而在稍早一些的 2009 年,諮詢師松田久一出了一本研究日本年輕人消費行為變化的《厭消費世代的研究》,腰封上的宣傳語頗為聳動――買車難道不是笨蛋做的事嗎?

5. 2016 7月豐田在日本推出了新版小型跑車「豐田 86」。在當時的新聞發佈會上豐田高層嵯峨宏英說了這樣一句話:年輕人不再把擁有汽車視為夢想的話,這個行業將難以為繼。262-325 萬日元左右的豐田 86” 本是以人們都負擔得起的跑車而設計的入門級跑車,然而豐田86” 60% 的購買者是 40 歲以上的人。無獨有偶,售價 198-228 萬日元的本田羽量級跑車 S660 超過 80% 的購買者同樣來自這一年齡段。日本汽車工業會在 2015 年進行過一項調查, 59% 不擁有汽車的日本年輕人表示不想買車

6. 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就開始進入到了經濟發展幾乎停滯的不景氣當中,對未來的不安和焦慮,再加上越來越嚴重的少子老齡化問題的壓力,年輕人的消費欲望越來越受到抑制。

7. 比如他們也遠離了父輩所熱衷的高爾夫與滑雪運動。高爾夫消費者從 1300 萬人銳減至 760 萬人,整體市場規模從 1.96 萬億日元縮減至 9010 億日元,最蕭條的 2014 年有 40 家高爾夫球場宣佈關閉。 1987 年電影《雪嶺之旅》引爆了日本滑雪市場,每到滑雪季前往滑雪場的高速公路總是擁擠不堪,週末滑雪纜車的排隊時間需要 1 小時,但現在通往滑雪場的冬季臨時列車已經變得可有可無。
居酒屋市場也發生了變化,上班族從下班喝兩杯變成了小酌一杯,那些低價居酒屋連鎖店往往業績更好。 2014 年日本消費稅從 5% 上漲至 8% 後,日本人越來越傾向於在家喝酒,畢竟去便利店買一罐罐裝啤酒,再買一份下酒菜所需要的花費比低價居酒屋還要便宜不少。
而日本百貨店行業協會的公開資料顯示, 2016 年日本百貨行業全年營業額創下 36 年來新低,首次不滿 6 萬億日元。最大百貨店集團三越・伊勢丹 2016 年利潤降幅達到 48.6%。儘管百貨業的下滑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但在日本,最關鍵的問題並不是來自于電商衝擊。
2016 年,日本經濟 GDP 增速僅為 1.3% 65 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據了 25%,而年輕人則是一副能省則省的消費心態。

8. 但如果回到 50 年前,那時的日本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1970 年日本最流行的廣告語來自富士施樂――“從猛烈轉向美麗日本學者內田隆三與見田宗介把這一年視為日本消費社會的巨大轉捩點。
1950-1960 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上班族以公司為家、自詡為公司鞠躬盡瘁的猛烈社員。黑白電視機、洗衣機與冰箱是 1950 年代日本人通過努力觸手可得的夢想商品;以“ 3C ”彩色電視機( Color television )、空調( Cooler )、汽車( Car )成為了日本人下一個 10 年所追求的新三大件為生活增加便利性的耐用消費品承載著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人的財富夢想。
1970 年日本國勢調查(人口普查)顯示,日本全國人口首次達到 1 億人。終身雇傭制度下,中產階級隊伍逐漸形成,一億總中流一億總中產)成為了日本人的國民意識。在泡沫經濟的 1980 年代,日本人迎來了高度消費社會的頂峰。
內田隆三等學者把當時就連女高中生都要模仿大人使用名牌包袋的行為歸結為炫耀心理,但又指出不同於 19 世紀末少數特權階級嗜好般的消費模式,日本人的名牌狂熱呈現出大眾性特點。 ISSEY MIYAKE COMME des GARCONS Y’s 等眾多設計師品牌也在全民中產階級、年輕消費者開始寄希望於與他人出現差異化的背景下誕生, PARCO 等百貨成為了年輕設計師品牌的孵化器

9. 由年輕人帶動的消費即美德的市場欣欣向榮了20 年,之後日本人經歷了泡沫經濟破滅後失落的 20 

10. 在失落的 20 年裡,日本年輕人經歷了許多。日本總研調查部副主任研究員下田裕介說。日本年輕人的幼年時期經歷了泡沫破滅與阪神大地震,青年時期又遭遇了 2008 年雷曼危機與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年輕人遭遇了其他發達國家年輕人不曾經歷過的、曠日持久的經濟停滯。這對他們的消費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法政大學樋口一清教授也告訴《好奇心日報》:現在年輕人遠離買車與貧窮可能沒有必然關係,這已經轉變成為消費意識上問題。口一清曾任九州經濟產業局長,著有《日本消費者問題》等書。

11. 1991 出生的白石美由今年 4 月剛從明治大學畢業,像她這樣在 1987 年至 1996 年出生的年輕人在日本被稱為寬鬆世代,也就是說在減負教育下成長的一代
大四那會兒白石找了一陣工作,但因為不想那麼快就進入職場工作,她又在本校讀了兩年碩士。日本沒有濃厚的考研氛圍,當時班上只有兩人去讀了研。我的學費全部由父母負擔,在私立大學讀了四年本科接著又讀了兩年碩士其實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
但白石已經算得上相當幸運,至少父母願意為她負擔學費,沒有陷入畢業即背上數百萬日元貸款的窘境。但她覺得如果拿學費來衡量上大學的性價比的話,上大學算不上一件性價比很高的事情。為了減少父母經濟負擔,讀研期間白石在滑冰教室找了一份前臺打工,每月收入大約為 5-6 萬日元。
打工在日本大學生中極為普遍,有報告顯示,參與打工的大學生比例高達 72%。日本大學生平均每週打工 12.5 小時,由於深夜時間段打工收入更高,還有 20.7% 的大學生在晚上 10 點至早晨 5 點時段打工。

12. 日本總務省曾發佈過《全國消費實際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從 1984 年到 2014 年的 30 年裡,日本單身男女平均年消費指數分別從 86.5 96.3 下滑至 67.6 87.9。從日常消費裡省下的支出全部成為了存款。
為了鼓勵消費,安倍政權投入了數十萬億日元,日本央行甚至實施負利率政策希望降低日本人的儲蓄意願,但依舊收效甚微。 25-34 歲的年輕人中,近三成是以非正規雇用形式為企業工作。
收入不穩定導致的結果之一是,年輕人哪怕想結婚也不敢結婚,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去承擔新的住房與子女教育開支,日本終生未婚率逐年上升,分別達到了男性 23.3% 、女性 14.06%。日本人將父母過世、終身未婚的那群人的生活狀態形容為天涯孤獨
而人口高度老齡化使得日本養老金制度變得岌岌可危,年輕人選擇存更多的錢來抵抗未來不可知的風險。

13. 白石工作後每月收入 21 萬日元,因為與父母同住,她省下了很大一筆房租。我會預留 2-3 萬日元作為零花錢,其他的錢我打算都存起來。不過我還在和父母商量,是否需要向父母貼補一些家用開銷。
諸如遠離買車、遠離時尚這些日本年輕人共性的問題全在白石身上全都找得到。本身就是東京人,東京的交通足夠方便,乘坐電車與巴士已經能滿足我的出行需求,感受不到買車的必要性。白石說。日本汽車工業會的也顯示, 40% 受訪者不買車的理由是沒有車也活得下去

14. 兩人以上日本家庭所保有汽車的平均車齡為 8.1 年。倘若以 8 年來計算日本人的換車年限,前文提及的豐田 86 (以最低配置來計算)差不多一年 33 萬日元。索尼損保在 2015 年進行的全國汽車生活實際狀況調查顯示,日本人每年養車花費約為 17 萬日元,也就是說買一部豐田 86 的實際花費為每年 50 萬日元。

15. 根據日本國稅廳的最新統計資料, 25-29 歲日本年輕人的平均年收入為 352 萬日元。在感受不到私家車必需性的情況下,日本年輕人並不願意背著貸款去買一輛佔據 14% 年收入的汽車。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大學畢業生的薪酬在過去十年基本沒有變化。
但日本租車市場卻快速增長, 2014 年日本租車市場規模為 154 億日元, 2020 年有望達到 295 億日元。以日本最大租車公司 Times24 為例,每月收費 1030 日元,每 15 分鐘租車再收費 206 日元。
博報堂 Brand Design 年輕人研究所主任原田曜平認為:大宗消費全被分散成小額消費。(租車市場繁榮)符合想花錢的時候,稍微付點錢的需求。
2000年,優衣庫(Uniqlo)以2500日元左右的價格推出了相當於當時市價半價的搖粒絨外套。同年,ZARAH&M入日本市場,在此之前,花 2000 多日元就能買到衣服簡直是天方夜譚。 2015 年, GU推出品牌史上最暢銷單品闊腿褲(售價 1490 日元),推出僅兩個月就賣出 300 萬條。
網站 Mynavi 曾對日本大學男生進行過一項調查, 23% 的受訪者認為 5000 日元的衣服就挺貴了,他們的衡量標準是優衣庫,比優衣庫貴那就算貴。現在,價格更低的 GU 甚至已經業績好於優衣庫,GU社長柚木治提出將把銷售額提升至1萬億日元。

16. 泡沫經濟時期攢錢買一隻奢侈品包袋的一點豪華主義頗為流行,但現在走在日本街頭,會發現使用 DEAN&DELUCA anello 等品牌帆布包的年輕人相當之多。
快時尚品牌品質比以前好了不少,時尚總是瞬息萬變,我不會花很多錢去買貴的衣服。我會關注時尚,但不會有太多講究。白石說。以相對多的數量購買單價較低的快時尚品牌,這同樣符合原田曜平所說的消費變得零碎化出生於經濟蕭條時代的日本年輕人,其實生活在一個物質遠比父輩豐富的年代,他們從一出生就接觸著豐富的應對通貨緊縮而推出的商品。儘管通貨緊縮聽起來可能充滿消極含義,但日本商家卻想著法子銷售質優價廉的通貨緊縮商品。
廉價眼鏡、便利店自有品牌商品、逐年增加的百元店……這些充斥於日本商業社會。既然便宜的足夠使用,那也沒有必要去追求更貴的商品。日本年輕人不再像父輩那樣認為消費是美德在他們眼裡無關緊要的非必要需求完全可以被排除於他們的消費選擇項,更高的性價比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不過,樋口一清教授告訴《好奇心日報》,儘管經歷多次天災與經濟危機,但總體而言日本社會相對穩定。因此,在另一維度上日本年輕人的生活依舊顯得富足。而且年輕人消費還是有依靠感覺,瞬間決定的傾向。熱衷於為手游氪金的年輕人就是一個例子。
矢野經濟研究所曾經發佈過一份《日本市場調查》,所謂市場包括動畫、漫畫、手辦、偶像等亞文化的方方面面。僅以其中的偶像市場為例, 2015 年日本偶像市場市場規模較上一年增長 30.7%,達到 1550 億日元,平均每位追星族每年為自己的偶像花費約 8 萬日元。
低欲望的年輕人卻願意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擲千金。地域流通經濟研究所的一份調查同樣顯示,日本年輕人最關心的事情中興趣 20.3% 位列第二,僅次於第一位工作 27.8%。而日本時不時出現的諸如◯◯系◯◯女子樣的流行語也似乎表明國民級現象正變得越來越難以出現,而迎合某一群體、更具感知性的文化與商品可能更易受到特定群體的追捧。

17. 2016  6 月,日本電通舉辦了一場人類研究會,包括日本可口可樂、資生堂在內的公司都覺得低欲望的年輕人變得更難以琢磨了。低欲望並非完全喪失物欲,要令遠離消費的年輕人打開錢包開始消費的關鍵,是如何令他們感受到實用性或者令他們想為之花錢的有趣因素。1988 年日本能量飲料品牌 Regain 打出了你能 24 小時作戰嗎?的廣告語。與昭和時代出生的父輩相比,平成一代(即 1989 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普遍被 HR 認為他們有些任性,他們不願再像父輩那樣為工作鞠躬盡瘁,也不喜歡去參加工作的延長線――有些強迫性質的公司聚餐。曾有調查顯示分別有 55.43% 78.55%  50-59 歲日本中年上班族願意為了工資犧牲私人時間、下班後參加喝酒聚餐;而超過 67.79% 的日本年輕上班族在工資優先私人生活優先中選擇了人生活72.78% 會拒絕喝酒聚餐的邀請。

18. “我討厭喝酒,如果可以的話想盡可能不參加同事間的喝酒聚餐。既花錢又浪費時間,我只感到了痛苦,完全沒有任何好處。白石說。私人時間對現在的日本年輕上班族顯得尤為重要,下班了只想儘快回家把時間留給個人興趣愛好,為公司 24 小時工作的企業戰士的理念正變得越來越淡薄。白石在應聘現在保險公司的工作時投的職位是綜合職,不需要像營業職那樣每天跑客戶、打電話,理由是不想太累日本內閣府的一份調查顯示,儘管收入變少了,但 20-29 歲的日本年輕人在包括娛樂生活等多方面的滿足度均超過其他年齡段

19. 大前研一在自己的書中把這種現象歸結為:低欲望社會使得年輕人失去了想要出人頭地的欲望。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些誇大其詞,但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再也沒有出現過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極具影響力的創新企業。從全球範圍來看,現在日本的創業指數基本上是最低的。

20. 曾經以 Walkman 改變全球年輕人聽音樂方式索尼已經沉寂了很久。銀座索尼大樓拆除前,索尼舉辦了回顧索尼發展歷程的“ It's a Sony ,在可供參觀者書寫感想的牆上,我們發現了眾多日本人回憶製造業黃金時代的留言。
歐美的年輕人其實也面臨經濟不景氣和變窮的問題。美國千禧一代”29530 美元的個人財產均值比嬰兒潮一代少了52%,資產淨值則少了56%;美國年輕人擁有個人住房的比例從 1989年的46% 下降到 2013 年的 43%;而 2017年英國的父母們總共會借出 65億英鎊為孩子購置首套住房,2016 年時這個數字是 50 億英鎊,增加了 30%

21. 然而至少歐美人依舊會談論千禧一代經濟,人口整體結構相對年輕化的中國也在爭奪“ 90 消費者,但日本人已經很少談論平成一代的生意該怎麼做。日本內閣府發佈的《老齡社會白皮書》預測,2050年日本人口將不滿 1 億,65歲以上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 38.8%,遠遠高於發達國家26.5%的比例。

22. 泡沫經濟時代工作的團塊世代退休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聚焦于退休工資豐厚的團塊世代就連索尼與松下都跨界做起了銀髮經濟。松下 age free(松下旗下從事養老產業的子公司)社長和久定信曾說:如果進行推算的話,只有從現在開始做養老行業這一種選擇。

23. 經濟高速增長期與泡沫經濟時期,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現如今,日本出現了人口集中于首都東京的東京一集中現象,失去年輕勞動力的村鎮沒有足夠的稅收來維持社會公共職能,凋敝的限界集落(指地區50%以上人口年齡超過65歲)所遇到的問題比低欲望社會更加嚴峻。

24. 縱觀全球,目前沒有一個國家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日本的程度,但在更長遠的未來,中國將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也會處於經濟增速放緩的階段。日本失落的20或許將會持續下去,低欲望社會帶來的影響,不止限於消費,遠遠要比我們想像得要大。

25. 幸福不是必然的,港人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繁榮安定,讓年輕人可以盡展所長。

Regards,

George Luk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307)-蒼蠅不盯無縫的蛋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9年5月14日週二 下午8:38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07)-蒼蠅不盯無縫的蛋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Cc: Mr. Dixon Luk <hk66806686@gmail.com>,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以下兩篇網上文章,希望各界人士可以留意一下:

2. 土耳其崩盤的血淚教訓:沒了外匯,房子不過就是一堆磚頭
2018-10-15   史海釣陳 發表於 世界
每一輪美元升值週期的背後,都有一波國家倒下,被美國割了韭菜,而倒下的樣子居然一模一樣。
過去的幾年中,土耳其在總統埃爾多安的領導下,創造了經濟上的奇跡。通過積極融入歐元區,資本自由流動,大批外國資本湧入了土耳其。土耳其經濟高速增長,從2011年到2015年,土耳其以美元計價的GDP年均增長超過10%比我們的經濟奇跡還要顯著。而土耳其的人均GDP也突破了10000美元,比我們還高20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而土耳其的房價也在資本的推動下,不斷刷新紀錄,其房地產占GDP的比例一路飆升到了9%以上。這個時候,土耳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東第一大國。

一個國家進入了中等收入水準之後,就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從二戰之後,無數國家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裡面。雖然有些成功突破,但這幾年又被打回了原型,比如阿根廷。真正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上就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韓國、香港、新加坡和臺灣。

土耳其在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時候,首先是經濟增速開始下滑,緊接著步入社會危機,前兩年軍方發動了政變,雖然很快就平息了,不過這樣的局面對國外資本而言,是極其不願看到的。土耳其雖然是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但是跟美國這種基督教國家,總是有一些距離的。在特朗普聲稱要對土耳其進行制裁的時候,土耳其就面臨崩盤了。

2018年起,土耳其貨幣里拉進入了到了快速貶值的時期。這跟全球主流的新興國家一樣,一旦美國加息,由於資本自由流動,資本自然就會流出。這個時候,土耳其的債務就暴露在眼前。高達4600億美元的債務,而外匯儲備只有1300億美金,很明顯,這筆賬基本上是還不上的。而土耳其這兩天又在外匯市場托市,這區區1300億美金,估計很快打光。要知道,我們在2016耗費了近萬億美金,也才勉強保住了7的匯率。現在,土耳其總統已經開始號召大家,拿出壓在枕頭底下的黃金和美元了。

現在,土耳其人終於恍然大悟,自己的房子不過是一堆磚頭而已。如果能夠把房子賣掉用來還外債,那該多好?可惜,外國人根本就不要,本國人也不缺。如果房子能夠換來美元也行,可是也不現實。美國當年次貸危機的時候,房價暴跌,居民債務破產,這個時候好歹還能把房子甩給銀行。而面臨外債要違約的時候,房子一文不值,一切都不過是紙面上的財富。

這輪新興市場的危機,從巴西到阿根廷,從南非到印度,現在又到了土耳其。這些都是過去全球經濟的明星,但背後實際上本質都一樣,都是靠國外資本推升了資產價格,帶動經濟復蘇,而自己的貿易又賺不到足夠的外匯,結果國外資本一撤,剩下的就是一地雞毛。跟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何其類似?

反思這場危機,香港也在風聲鶴唳中。不過港府有4000億外匯儲備,捍衛港幣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只是一出手捍衛港幣,股市就會大跌。從2月判斷港股見頂以來,港股已經下跌了20%正式步入了熊市。

要處理這樣的危機,需要兩個底氣。一個是外匯儲備,這是面臨資本外逃的底氣。一個是自身沒有泡沫,這是資本外逃時不會遭遇斷崖式下跌的底氣。

無數國家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門口,倒下的樣子又何其類似。正如同《阿房宮賦》中的那句名言: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3. 被做空的國家
機智的何先生
機械系碩士
首先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做空也是為了獲利,尤其是針對一個國家的做空行為,那麼絕對不僅僅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來,背後的意義更是值得讓人深思。
要想知道一個國家被做空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那麼我們就先需要瞭解做空的目的和手段,以大家熟悉的日本為例:

日本被做空的經濟背景:
大家應該都知道,二戰中日本雖然戰敗,但背靠美國,作為抵禦蘇聯和中國共產主義的前沿陣地,經歷朝戰和越戰,讓美國意識到了過渡削弱日本不是一個可取的策略,因此在美國的扶持之下,經濟實力得到大幅恢復。日本依靠山寨美國的產業或者美國有意的產業轉移,日本汽車業、製造業發展迅速,及至1980s年代左右,日本已經從一片戰後廢墟之地一舉躍居世界經濟第二位,其GDP至達到了美國的一半左右。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買下了好萊塢,買下了很多美國地標性的建築,日本石原慎太郎甚至寫了《日本可以說不》等書籍向世界宣稱日本即將超越美國,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日本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和平佔領美國!”

美國做空日本的目的:
但最最不能讓美國人忍受的是,美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垮臺,導致美元和黃金脫鉤,世界各國都要從美國取回自己的黃金,導致美元一度極其危險,美元指數下跌,美元的霸權體系遭到了日本、德國以及英法等國貨幣的強烈挑戰。

至於說為什麼美元霸權體系受到挑戰最讓美國人難受,我們先來看二戰之後世界秩序體系,美國為首的戰勝國以聯合國為基礎確立了政治體系,形成了對戰敗國合法的駐軍以及政治上的壓制地位;由於英國國力在二戰中受損過多,已經無力讓英鎊撐起世界金融體系,美國借此上位,最後組織構建了佈雷頓森林體系,也就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基辛格

70年代,原有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尼克森政府緊隨其後隨後又推出了牙買加體系牙買加體系大概是這樣的: 一方面,美國大量印刷鈔票,從以亞洲國家為首的地區購入大量消費品,致使中國、日本等國的美元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同時美國的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美國繼續印刷美元填補赤字。另一方面,美國發行大量的債券,中國、日本等國大量購買此類美元資產,從而使美元源源不斷地流回美國。

簡單點說就是,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可以通過一張張不值錢的廢紙換得世界各國手裡的工業用品和真金白銀,美國人就如同變成了一個吸血鬼般悠閒躺在世界經濟的金字塔上坐享其成,可以不停的空手套白狼,這是美國霸權之下眾多體系中最最核心的一環,是美國最不能喪失的。因此,在美元霸權體系遭到威脅之下,美國開始對來挑戰的日本、德國等貨幣布下屠刀。

美國做空日本的手法:
因此在1985年,美英德法日在紐約廣場賓館簽署了著名的“廣場協定”,表面目的是讓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以增加美國出口來拯救美國經濟,實際上是開始醞釀對日本的金融絞殺。(這期間其實德國貨幣也受到了升值,但是德國政府應對較好,貨幣政策比較務實,不停的在降杠杆,化解了危機。綜合來看,無論是股市還是地產價格,日本在1985年後的上行節奏都太快,並進入到加速趕頂階段,隨後崩潰;而德國資產價格基本得到了平穩過度化解,值得我們學習的

廣場協議
日本銀行在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的高壓之下,被迫同意在廣場協定簽訂後幾個月內,日元兌美元從2501升值1491,進而再升值到901,最高時達到了701日本則在金融自由化思路下經歷了快速的宏觀加杠杆道路這是簡直就是給已經炙熱的日本經濟上澆了一大鍋油。

由於事先知道日元會大幅升值,大量外資湧入日本,由於日元升值,日本出口業瀕臨崩潰,大量資金進入了股市和樓市,於是一夜之間,日本股市樓市暴漲,甚至達到了東京一個區域內的房價超過了全美的房價總和。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總市值的41.7%並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總市值繼續膨脹至896萬億日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60%。房地產方面:日本6主要城市的商業區地價指數,若以1955年為100,到1965年則上漲超過了1000,到1988年則超過了10000也就是說,日本城市房地產價格在33年間上漲了100倍。

同一時期,美國的後備金融殺手鐧也佈局日本,這就是股指期貨,羊毛的機會終於成熟了。所謂股指期貨就是對賭股票是漲還是跌,而日本當時近乎所有人都沖昏了頭,日本人仍然有大量理由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認為日本股市不可能會跌,而所剩下的一些有識之士根本不可能讓這如同滾滾洪流的經濟刹車,但與此同時美國在做什麼呢,美國在日本準備大肆兜售股指期貨來做空日本。

佈局完成下的日本
等到一切都佈局,1990112日,美國交易所突然出現日經指數認證沽權證”,大量美國投行紛紛追捧。這個權證本質上就是一個看跌期權,只有當指數下跌到某一水準以後購買者才能獲利,因此購買者就開始不擇手段地打壓日本股市。終於,暴跌模式從股市開始,並蔓延到樓市乃至影響整個日本經濟。其在一個月不到就全面崩潰,並且外資開始紛紛逃離日本,要把日元兌換成美金,日本政府根本沒有這麼大的外匯儲備來支付,於是只能用實物來抵債,於是,日本給美國還回了好萊塢,洛克菲勒廣場,甚至國內的很多優質資產,吐出來二戰後三十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家業於是,日本開始了長達二十年左右的房地產下跌,股市下跌,甚至到了今天,日本的經濟都還沒有恢復。這是美國擼羊毛的常見手法,跟97年的由泰國引起的金融危機一樣的手法。

20年來,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價格跌幅達到65%隨著房價暴跌,國民財富持續縮水,損失高達1500萬億日元,當於日本3年的GDP總和。日本經濟更是萎靡不振,二十年間,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

啟示
可以看見,一個國家被做空之後會多麼的淒慘,以我們當下與日本相似的境地,還是學學德國,大力去杠杆,強化實體經濟,讓經濟平穩軟著陸才是正確之路吧。在我們企業杠杆率較高、居民杠杆率上升較快的背景下,不應輕易放鬆對金融週期的調控。目前我們大力去杠杆簡直就是未雨綢繆,這是防止鷹醬上屋抽梯,導致資本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崩壩決堤的正確之舉啊。

日本殷鑒不遠,我們當謹慎,對霸主的挑戰沒這麼容易,後面的幾十年,中美碰撞將是常態,根本不會給你投降的機會,輸的一方,將會被榨幹骨頭中的最後一絲血髓,剩下的年代,動盪和衝突,才是中美貌似融洽的關係中最基本的基調和色彩吧,竟一個太平洋是容不下中美兩個大國的。
PS:寫的比較倉促,如有錯漏,歡迎來討論哦。
編輯于 2019-01-10

4. 希望大家在立法會爭吵之餘,也要留意複雜的經濟形勢及地緣政治風險。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ceo@ceo.gov.hk>
Date: 2019
59日週四 下午7:15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306)-多個版本的一篇文章
To: George Luk 

George: 

早前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來郵。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

2019年5月9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306)-多個版本的一篇文章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9年5月4日 週六 下午4:09
Subject: 給特區的信(306)-多個版本的一篇文章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Cc: Mr. Dixon Luk <hk66806686@gmail.com>,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Kam Sing <sen@en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George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四年前給特區的信(185)-「一個香港中產之家的一家之言」,原來兩岸三地有多個版本,為着搞清楚不同轉載者的網上文章的原意,故特地將幾篇文章的連結及原文附上。文章發報的日期及長短都不盡相同,少了開始的兩三小段、以不同的標題、及文中附帶的圖片,在在都會給不同意識形態或理念的群組,帶來不同的訊息、感受及/或反應。由於是幾年前的文章,有些論點及資料可能過時或欠凖確。

2. 最詳盡但較遲發表的一篇天涯論壇的「香港年輕一代是井底之蛙?(轉載)」,相信是集合了兩位作者的文章,部份文章在佔中後一年內發表。而頭三小段則為旺角暴動後才加上。
時間:2016-02-12  09:25:03   點擊:1843   回復:15
作者:孕峰;張恒
來源:孕峰(IDyunkejiAPP);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

Part A

大年初一,在中國大陸的人們正享受一年一度的春節時,香港旺角卻發生騷亂,警方與現場示威者對峙超過一個半小時並鳴槍示警。曾經的東方之珠何以已然淪落至此?『提供兩個普通人的視角,一位港人一位返回深圳的前港漂。』

香港年輕一代是井底之蛙?

如下內容來自與Joe的交談。Joe生於60年代初期的香港,85年開始工作,主要從事貿易與財務,相繼在亞洲、歐洲、美國的500強公司擔任中層管理職位。期間在上海工作十年,目前已回到香港。


我們這一代的香港人是最幸運的。趕上了香港最好的時候。我85開始工作,那時一直到2000年,香港是亞洲的中心,也是歐美在亞洲的落腳點跟中轉樞紐。由於工作,我去過十幾個國家,一般講英語,看過很多東西。那時的香港是完全國際化的。東方之珠是非常開放的。

2000
年開始,香港的角色變了。很多跨國公司的亞洲總部搬去新加坡。香港成為只是大中華的商業中心。香港人的英語開始說得漸漸少了,說中文開始多起來。很多香港人去了大陸。像阿里巴巴的蔡崇信,騰訊的劉熾平,娛樂業的餘秉翰。
為什麼會有這個角色的轉變。跟新加坡本身的競爭力提升有關係。也跟香港回歸大陸有關係,跟大陸自身的經濟崛起有關係。總之,香港跟這塊接壤的廣大母體,有著不可能避開的關係。這是香港的命運。是這塊小島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替代掉香港作為亞洲中心的新加坡,是個專制的國家,也可以說是個家族管理的公司。這一點可能幫助今天的香港人打開眼界。
到了現在,2015年,香港的角色再一次變化。香港僅僅就是香港了。大陸有了北京、上海、深圳,大中華對香港以及香港人的需求大為降低。張五常說過,香港的滑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自然結果。我年輕時,去到大陸,歐美的老闆先跟我說,我再去給大陸人說。現在他們直接跟大陸人說就好了。香港人不僅僅是說英文的機會少了,說普通話的機會也少了,說好粵語就行了。
我們那一代是看過世界的。今天的香港的年輕人就只看過香港。我們那一代被培養和鍛煉出了務實和包容。今天的年輕一代就天生有著驕傲和狹隘。這是我們各自的經歷和大環境決定的。今天的年輕人只看過香港,就像井裡的青蛙,以為頭頂上這片天就是整個世界的模樣,以為自己頭腦裡的概念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不懂,但以為自己懂。這是今天香港舉步不前的原因之一。
我在大陸呆了十年,現在已經慣用拼音來輸出簡體漢字。有些香港人看不慣,他們跟我抱怨,你為什麼不能用繁體漢字。我也慣了說些廣東的粵語,有香港人就會提醒我,你應該這樣說,才是香港的粵語。若倒回去20年,不該有這樣的問題。作為香港人,你應該什麼都會,什麼都可以,英語可以中文也可以,繁體可以簡體也可以,這樣說那樣說都可以。你才能跟亞洲那麼多國家做生意。今天的香港人不包容了。包容和開放,不再是他們的生存本能。

20
多年前,有一家《蘋果日報》開始崛起。它用一般老百姓慣的口頭語,用彩色的圖片,形式新穎,很快流行起來。這家媒體對大陸的報導只說不好的地方,不說進步的地方。香港的年輕人受到它的影響很大。他們心中的大陸從一開始就被扭曲了,不是全面的。我同意很多人的說法,認為《蘋果日報》可能是有其特殊背景和目的的。它在臺灣也有開展。
從大陸開通自由行以來,大量大陸人到香港來旅遊,不少人慣了不排隊、隨地吐痰甚至小便、高聲講話、掃貨到精光。香港的年輕人看到的都是大陸人的不好的地方。這加劇了他們心中已經受到媒體影響的對大陸的負面看法,滋生了情緒。這些情緒一旦在有意無意中跟自由、秩序這些標籤結合上,就很難被分開。其實大陸遊客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全世界,東京、紐約、悉尼、溫哥華,不排隊、隨地吐痰、高聲講話、掃貨,似乎只有在香港才滋生了社會運動式的情緒。
微信在香港有300多萬用戶,占香港常駐人口的接近一半,40以上的人居多。不少年輕人就是不用微信,因為這是大陸來的東西。他們跨過了從只反對不好到全盤反對的分界點,不再理性。有些年輕人說自己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
近年來經濟下滑。我跟老同學們聚會,除了金融和醫療行業的還可以,其它大部分人的處境都不怎麼好,很多不斷跳槽,很不穩定。年輕人感受到的壓力就更大。這無形中讓那些情緒與日俱增。這顯示了他們的不理性,反把那幾乎是唯一的機會當成危險加以排斥。
香港急需做出舉動來改變自己的處境,大家都清楚。但香港的時政氛圍也在同時變化。港英政府時期,立法會還是比較配合政府的提議跟行動,氛圍平和。但現在,立法會總是唱反調,政府想做的事,總是不能通過。泛民主派不想現任長官有功績,即使犧牲民生的利益,也要打倒他。他們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這些理由很容易得到已經有情緒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擁護。很大程度上,他們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樣下去,香港什麼都不能做,跟別人的距離越來越大。最受傷害的會是這些年輕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今天的香港有兩種主張。一種是年輕人為主。一種是我們這些相對年長的人。佔中就是年輕人做的。年長的人並不支援這種方式。我所接觸到的商業主流並不支援。所以他們的行動也並未能持久。佔中後,大陸公佈設立四個自貿區,香港的視窗功能進一步減弱。以前香港有一個對世界展示的樣板作用,但現在中國日漸強大,會玩一帶一路了,香港連樣板功能都喪失大半。一個非常資深的朋友,他也到大陸工作很多年,說,香港再這樣下去,真的沒辦法了。
我們也嘗試去幫年輕人打開眼界,走出去,腳踏實地瞭解這個真實的世界。但他們覺得自己很懂。政府和一些機構建議讓香港的年輕人在暑假去大陸接受幾周的軍訓或者交流活動,他們反應強烈,說這是洗腦。建議學校有國民教育,他們說這是洗腦。思維定勢很難被打破。他們內心裡明顯的不自信和脆弱。
香港的年輕人被寵壞了,因為沒經歷過真正的窮苦。苦難才會讓人成長,讓人從骨子裡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的一面。他們以為香港現在的秩序和繁榮是自然而然就有的,麵包是天上掉下來的,不知道從無到有的過程的變化和其中的艱難。他們就是大陸人嘴裡說的“富二代”。80年代香港有句傳頌一時的歌詞:“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這是人性。他們從小去過許多地方玩,比如美國、日本、歐洲,看到的秩序和繁榮覺得是理所當然,但他們不知道背後的艱辛和醜惡,他們也不知道非洲、中東的可怕。
大陸的企業家,任正非和馬化騰說的“灰度”,這是香港的年輕人所沒有的。灰度不僅僅是個管理的東西,也是一個人的基本的思維的東西。灰度跟秩序是相反的,但都是合理的,共存的。香港的年輕人只認識秩序,不認識灰度。沒灰度,就沒包容。去新加坡和印度看一看,跟香港和大陸比較一下,會對灰度有一些認識。在這個世界上,社會組織形式和人民生活慣的豐富多樣的程度,超過他們的想像。一個東西的好還是壞,恐怕還是要以能否持續的保障人民的安定、幸福為標準。
今天的香港,只談政治和姿態,講歪理不太講道理,狹隘不包容。有媒體把這個形容成紅衛兵時代。我覺得這個說法挺貼切,代表了香港社會的一種聲音。他們只顧自己頭腦裡的被稱為理想的幾個概念,漠視別人的利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香港年輕人所厭惡的某些大陸的缺點,不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現在的,卻有很多都出現在了自己身上,但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光著身子,卻在笑話別人只穿了一件有洞的內褲。是不是很奇妙?
香港該怎麼走出困境,我也不知道。香港是不是已經到了最壞的點,接下來會不會反彈,我也不知道。但我認為年長的主流的群體,早已意識到問題,並願意看到改變,支持改變。這是一個有著開放的豐富的經歷的人群,他們是務實的,清醒的。

3. Part B

七年港漂回深圳?香港未來在哪裡
在決定離開香港的前夜,我再次登上了太平山頂,看著中環鱗次櫛比的霓虹燈倒映在維多利亞灣,我突然感到一股濃濃的悵惘和失落:為自己,也為香港。這裡曾寄託著我的青春夢想,豪情萬丈而來,悄無聲息而去。誰曾經擁有誰?誰又放棄了誰?
上周忙完了搬家,然後離開香港到了深圳新公司報導,身份也從香港居民變成了大陸居民。今年本是我在香港的第七年,按照移民局規定,我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雖然只差永久兩個字,但代表的卻完全不一樣。放棄香港身份對我未來的人生究竟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今的香港肯定不會是我人生的歸宿,但是最終決定放棄時,還是有諸多的不舍。
我對香港最初的喜愛來自小時候看的港產片,那個時候真的是香港影視業的輝煌時期,很多影片至今仍是經典,很多香港明星一度影響了我的人生:比如找女朋友,我就會潛意識按照趙雅芝的模子去找,而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的形象就幾乎代表了我對俠客的全部認識。
之後的印象就是小時候極其要好的玩伴,舉家搬去了香港,當時香港還沒回歸,他們臉上洋溢著的喜悅我至今難以忘記,感覺是中了去極樂世界的船票。多年後我考研到了香港,再見到童年的玩伴時,不知道是時間拉遠了我們的距離還是香港社會重塑了一個人,那個當年老愛打架的他,如今成了大家眼中的乖乖仔,見面都只是禮貌性的和我交流,和我保持著一種莫名的距離。最後我們草草見了幾面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繫。除此之外,我還是非常喜歡香港,喜歡他城市的整潔,喜歡有素質的市民和各個地方透露出人性化的小細節。
但在香港呆了7年後,我還是決定離開。對於一個沒有家庭背景,沒有祖輩積累,只有一些夢想和一股子拼勁的年輕人來說,香港於我,真的有一種有勁無處使的逼仄和束縛感。
當我告訴身邊朋友我決定離開香港回大陸工作的時候,朋友們沒有一絲驚訝,只是歎了口氣說到:“哎,又一個。”
其實在我們這批學生港漂中,絕大多數是沒有什麼地域概念和念家情節的,雖然把香港當作自己的歸宿是需要勇氣的,最起碼也要買得起房,但房價在我們的聊天中從來都只是調侃的話題,沒有人把這個視為畏途,“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而香港正是這樣一個做夢的好好地方:包容的文化,廉潔的政府,精幹的公務員隊伍,良好的法制框架。
但現在,我們討論的更多話題是回去,而回去的理由各種各樣,有回老家找對象的,有買不起房的,有回大陸尋找新機會的,也有純粹是不喜歡香港的。平時大家聚在一起都會探討下香港和大陸優勢之類的話題,最後總能達成高度一致:要發展,要麼去美國,要麼回大陸,留香港看不到什麼前途。但促使部分人留下的原因,怕也是香港最後的優勢。這優勢是什麼,每個港漂的看法都不一樣。
很多人心理上都能接受香港往日輝煌不再,也許早已不是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那個遠東金融中心,但這些年的衰落速度也足夠觸目驚心:香港1997年回歸時人均GDP是澳門的兩倍,但香港GDP 17年積累增幅不到四成,如今澳門是香港的3倍。香港回歸那年GDP總量是大陸的18%,到2013年已下滑到不足大陸的3%1997年,北京、上海、廣州的GDP之和都遠不及香港。如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GDP總量皆已超過香港。據說天津也馬上超過了。十年前,香港人均GDP還超過新加坡一大截,如今新加坡人均GDP則達到了5.2萬美元,領先香港1.4萬美元。
在經濟停滯的背後,是人才的流失。我不想引用一些資料,只是在生活中感受到,很多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香港精英,都在慢慢的往外移民,去美國,去加拿大,去澳洲或去英國,我港大的同學,畢業後留在香港的屈指可數。而這些年支持香港發展人才的補充,恰恰就是類似我們這些大陸學生:在大陸,過去到香港讀書是一種榮耀,很多時候只有高考狀元才可以。
但現在,很明顯已經不是這樣了,我的離開也許只是個案,但會不會無意間代表了很多港漂的態度,香港對我們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在人才流失的背後,是整個香港社會氛圍的變壞,給人一種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甚至暮氣沉沉的感覺。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香港代表的是朝氣,代表的是奮鬥,代表的是刻苦。那時大家差得不遠,機會也多,只要賣力工作,總能有不錯的回報。
而現在,隨著第一第二產業的消失,香港底層人越來越像條乾巴巴的鹹魚,翻身無望。如今,香港貧富懸殊越拉越大,資源被高度壟斷,房價越來越畸形,住宅面積越來越小,畢業生起薪幾乎十年沒有漲過,但物價卻越來越貴:用我香港同學的話說,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了。
這種氛圍的變壞在職場也有著清晰的感受。我畢業後幸運找了中環的一家外資投行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與香港同事的交往:剛開始一年與他們的交往基本不存在障礙,大家有說有笑。但隨著香港經濟停滯、外加一些族群衝突言論的炒作與發酵,香港同事幾乎是一致對大陸背景同事劃出了一道隱形界限。
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你能清晰感受到它,感受到那種表面彬彬有禮實際拒人千里外衣遮掩下的防範甚至敵意。這種行為的潛臺詞非常生硬和冰冷:你不屬於我們。
這樣氛圍導致的結果是:就算我一個人完成了全部門幾乎一半的項目,收穫的卻不是掌聲與祝福,而經常是一種集體性的完全無視的不理不睬,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知道,我多少被當做了陸港摩擦的出氣筒。每年四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蜂擁而至。曾經,他們是香港人眼中的“阿燦”,但是現在,他們是出手闊綽的“土豪”,買LV和黃金,就如同買白菜。用一位香港朋友的話,曾經的窮親戚跑到自家門口擺闊,這滋味誰受得了。
在無望的社會中,曾經港人的奮鬥榜樣李嘉誠被形容為了擋路者,反而是馬雲,在傳統上一直有著為富者必不仁思想的大陸,被奉為了新一代白手起家的創業導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以我7年的香港經歷,將心比心的說,普通香港人是可憐的。工作壓力那麼大,收入那麼少,生活成本又那麼高,每天回家還只能和老小三代擠在鴿子籠裡,心態怎會平衡?我們過不下去,可以退回大陸。大城市過不下去,可以去小城市。總之中國那麼大,總有自己的容身之處。但香港人,他們幾乎無路可退。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一些香港學生會出現在佔中或者遊行的隊伍裡:如果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那總需要宣洩一下這種心情?其實對於任何一個社會,學生上街,都意味著社會本身生病了:學生天然需要做的,是泡圖書館,啃書本,是寫詩,郊遊,談戀愛,做各種夢並去實現它。
人在受到外部環境刺激而又無力改變的時候,傾向於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接受外部的任何資訊,在我看來,這多少代表了目前的香港。在隱約的恐懼與揮之不去的迷茫支配下,部分港人開始逃避,討厭湧入的大陸人,討厭湧入的菲律賓人,討厭所有的改變,緬懷著被統治卻可以過安心日子的曾經。
這種心態在中下層香港人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就只是因為我說著一口普通話,最近兩年我曾在美心、吉野家、百佳超市等無端遭受服務人員羞辱性的白眼和非常明顯的敵意,也曾多次在坐計程車的時候聽司機一邊一臉的不屑,一邊用粵語在嘀嘀咕咕——我能聽得出他們是在罵人。
我想發火,但最後還是忍住了。他們以為我聽不懂粵語,但感謝在香港的7年薰陶,實際上我不僅會聽,也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我甚至能用粵語把黃家駒的《海闊天空》唱得讓土生土長的香港同學甘拜下風——只是我平時還是很固執地說普通話——那是我的母語,來香港前我已經說了20多年了,已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我需要改變這種習慣才能得到接受和認同,才能被融入,那是不是說明香港這個社會真的生病了?
但我7年前到香港時真不是這樣的。那時,彬彬有禮和助人為樂,在香港幾乎是一種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我清楚記得剛到港大報到的時候,真的是兩眼一抹黑,但很快我就感受到了香港這個社會的善意與包容:幾乎我走到哪裡,無論是在校園,還是街頭小巷,只要我張開口,就肯定會有人很熱情地幫我,哪怕我的普通話他們基本聽不懂,他們的粵語我也完全聽不懂。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找一個社區足球場,我詢問的一個茶肆店主硬是把我一直領到了球場旁邊才轉頭回店裡去。所以,至今我都很感激香港,他們幫一個內地過來,舉目無親,且語言不通的內地學生迅速融入了。所以,就算今天我很多次遭受一些莫名其妙的敵意對待,我仍心存感激——只是,這種感激,就真的只是感激,是一種知恩必報的本性,但卻再也無法演變為一種認可甚至親近。
有些東西,如果被打碎了,就很難重新粘合起來——這裡就包括了心理上的信任與不設防。這很像香港目前的族群撕裂,實踐起來其實很容易,但,有沒有想過,這種撕裂需要未來多久的時間,以及多大的努力,才可能重新彌合?
目前的尷尬是,社會中下層只能看見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不肯抬頭看看遠方,不肯改變。少數識大體的精英也只能淪為一枚良幣,最終被劣幣所驅逐,曾經的“八萬五”政策被香港中產階級否決,曾經有希望引領全球科技行業的數碼港愣是被弄成了地產項目。包括政改,都顯示了一小部分香港人不願意改變帶來的捆綁後果。
就連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金融行業競爭力,其實都有點老態龍鍾、不思進取到無法容忍的感覺——除了中環的辦公樓,以及白領們的西裝革履仍在昭示著這裡曾經是一個金融中心以外,其他軟硬體方面其實都已被世界、被大陸甩開了遠不止幾條大街。不與時俱進,拒絕掉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到最近才開始討論,人家都美國IPO大半年了。
其他還有如本地券商機構極為落後的交易系統(大陸任何一個最三流的券商,其證券交易以及結算系統也好過香港最牛逼的投行),就這樣的系統,還收著遠遠高於大陸券商的手續費率;配股需要自己電話經紀人操作、證券交易每手可能500股,也可能1千股,2千股,3千股、4千股、6千股,你得先查詢核實每家公司交易單位到底是多少,然後還要計算你買的股數能不能被3、或者被4、被6整除,然後再去下單;一個即時行情仍要收費的港交所;繁碎的銀行間轉帳……等等,如果你剛從大陸過去,你會被這些不思進取,落後到近乎石器時代的東西目瞪口呆,你會覺得這套系統的所有設置整個就是為了拒絕你去交易,而不是歡迎你去參與,你也能理解為何迄今港股日交易額只有1000億。
所有這些都在慢慢卻嚴重侵蝕者香港最引以為傲的金融市場的活力。一河之隔的深圳,如同一個黑洞,把科技創新人才全部吸走。這樣繼續下去,但如果人民幣開始國際化,深圳上海金融業開始騰飛,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無論如何,我祝福你,香港,這個曾經寄託了我青春夢想的城市。

祝福我們未來都好!

4. 所以轉載他人文章,須要弄清楚原意、發放日期,不必要的增減,都會令受眾接收到不同的訊息,甚或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5. 其實用本文中的關鍵字去google還可以找到長短不一的不同文章。可想而知,傳媒很多時候對新聞及評論應要避免斷章取義,錯誤引導公衆。因為如欠了Part A的第三小段及Part B,網上討論區有人說,Part A 極可能是大陸人冒充港人寫的。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ceo@ceo.gov.hk>
Date: 2019
423日週二 下午6:33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305)-刻意曲解基本法惹的禍
To: George Luk 

George: 

早前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來郵。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給政府的電郵,請前往網誌: https://jet2468.blogspot.hk/ >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或“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節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