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居住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6,100人,而在油尖旺、觀塘某些密集地區,超過六至十萬人一平方公里。有些區域比起「孟加拉的達卡」或「印度的孟買」還要擠迫,這是為什麼本港要被迫向高空發展。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George Luk
日期: 2013年9月7日下午8:12
主旨: 香港的願景(88)- 土地制約
收件者: "Mr. Li Wei" , "Mr. C Y Leung"
李偉先生/梁振英先生:
1. 根據規劃署2012年土地用途,香港已建市區(urbanized area)總面積約為270-275平方公里,數據及分析如下: http://www.pland.gov.hk/pland_tc/info_serv/statistic/landu.html ,跟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 ( 2013 report ) http://www.demographia.com/db-worldua.pdf P17的數字差不多。
2. 由此計算出來的居住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6,100人,而在油尖旺、觀塘某些密集地區,超過六至十萬人一平方公里。有些區域比起孟加拉的達卡或印度的孟買還要擠迫,這是為什麼本港要被迫向高空發展。
3. 行車路、行人路、市區內空曠及休憩地方應是全球大城市中最狹窄最細小的;空間過份狹小,生活其間的人,會較易產生磨擦、衝突。而香港連水域總面積達2,755平方公里,為何不向其餘地方打主意?似乎部份市民的理念過於曲高和寡,跟現實太脫節了。
4. 誠然由於已建市區及城市商業中心緊湊,集體運輸及日常工商業運作,速度及效率差不多是全球首屈一指,但市民無論上學、工作、居住、購物以至娛樂,都被迫要在極度擠迫的環境下進行,似乎過份虧待港人了。
5. 下表為部份大城市2013年人密度比較(各城市管轄區內已建市區面積計算) :
| 城市 |
人口 |
已建面積(平方公里) |
密度 |
香港比較各地密度高出(倍) |
| 香港 |
7,162,000 |
275 |
26100 |
1.00 |
| 新加坡 |
5,287,000 |
518 |
10,200 |
2.56 |
| 倫敦 |
9,576,000 |
1623 |
5900 |
4.42 |
| 東京 |
37,239,000 |
8547 |
4400 |
5.93 |
| 巴黎 |
10,869,000 |
2845 |
3800 |
6.87 |
| 紐約 |
20,673,000 |
11642 |
1800 |
14.50 |
| 洛杉磯 |
15,067,000 |
6299 |
2400 |
10.88 |
| 三藩市-聖荷西 |
6,020,000 |
2797 |
2200 |
11.86 |
| 廣州-佛山 |
17,681,000 |
3173 |
5600 |
4.66 |
| 北京 |
18,241,000 |
3497 |
5200 |
5.02 |
| 上海 |
21,766,000 |
3497 |
6200 |
4.21 |
| 深圳 |
12,506,000 |
1748 |
7200 |
3.63 |
| 多倫多 |
6,184,000 |
2287 |
2700 |
9.67 |
| 温哥華 |
2,165,000 |
1150 |
1900 |
13.74 |
| 雪梨 |
4,600,000 |
2037 |
2300 |
11.35 |
| 墨爾本 |
4,246,000 |
2543 |
1700 |
15.35 |
| 莫斯科 |
15,788,000 |
4403 |
3600 |
7.25 |
6. 從上表得出一個簡單結論,香港跟中外大城市的平均居住、生活密度比較,(不是都會管轄範圍而是範圍內已建設區域面積計,否則三藩市-聖荷西San Francisco Bay Area是18,088而非2729平方公里,紐約是30,670而非11642平方公里),由比新加坡大兩倍半以至比墨爾本大十五倍以上,而且以山地為主,請看以下圖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6/HongKong_boundary_from_space.png 。
7. 從上述圖及表來看,整個香港各式各樣發展受到土地的制約,應該是不言而喻。巧婦難為無米煮,無麵粉何來麵包呢?還有一點是,港人除了不像外地一般城市居民,有機會住獨立屋,平均每人居住面積只得外國或內地人的四、五份一或更少。
8. 以下一些圖片,可以看到部份城市的遼闊空間,相對港人在居住及生活空間上的侷促:
支加歌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7/Chicagoland_air.jpg
墨爾本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a/Melbourne2.jpg
多倫多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9/Derry_and_Thompson.JPG/1024px-Derry_and_Thompson.JPG
加州聖荷西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3/San_Jose_California_aerial_view_south.jpg/1024px-San_Jose_California_aerial_view_south.jpg
9. 若有人提議將部份林地、灌叢、草地、農地用作城市及住宅建設之用,以舒緩城市的擠迫感,一定會被人大駡為破壞環境生態者。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小部份市民却以各種不同的理由,阻礙大部份市民的生活必需品:空間。
Regards,
George Luk
Hi George,
回覆刪除Very good analysis!
Albert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