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星期一

給特區的信(568)-避開可能出現的通縮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23年12月17日週日 下午9:33

Subject: 給特區的信(568)-避開可能出現的通縮

To: 夏寶龍先生 <service@hmo.gov.cn>, Mr. John Lee <ceo@ceo.gov.hk>
Cc: Dr. CHOI Yuk Lin <sedoffice@edb.gov.hk>, Miss MAK Mei Kuen <shya@hyab.gov.hk>, Mr. LAM Sai Hung <stloffice@tlb.gov.hk>, Mr. YAU Cheuk Hang <nmcoenq@devb.gov.hk>, Mrs. YEUNG HO Poi Yan <scsoffice@csb.gov.hk>, Ms. HO Wing Yin <shoffice@hb.gov.hk>, Ms. LINN Hon Ho <sdev@devb.gov.hk>, Prof. LO Chung Mau <sho@healthbureau.gov.hk>, RTHK <cnews@rthk.hk>, Mr. Stewart Leung <info@reda.hk>, George4 Luk 

夏寳龍先生/李家超先生:

 

1. 整個十一月,一直發出以下多封電郵,目的是想引發大家思考。美國一直以「龐氏」騙局方式去處理「美債」的發行及償付,而全球金融運行又必然要跟這個「龐氏」騙局繼續推進。但這個是不可能持續的運作方式,終有結束的一天,到時全球金融秩序將難以以現行形式運行。

給特區的信(560)-誰能看得通中長期美債息及其影響;

給特區的信(561)-進一步解解息口未為人知的地方;

給特區的信(562)-美債、美元及美股大崩潰對全球的影響;

給特區的信(563)-可曾期望過高?;

給特區的信(564)-審時度勢;

給特區的信(565)-審時度勢2: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

給特區的信(566)-審時度勢3: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2;

給特區的信(567)-官民合作盡快想出辦法

 

2. 為何有止諗法,因為美債已經高於其GDP很多,而其政府仍考慮繼續以「發新債去還舊債」,及維持其「高赤字預算」,美債息口終將會令其債務難以維持而爆煲,拖累全球各類資產市場,若以「08金融海嘯」相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會令全球經濟攬住一齊死。中國大陸因為其運作模式不同,可能反而有利。

 

3. 另外香港股票市場由2018年1月29日的「熊一」33484開始逐步下滑,經幾級熊市抽上抽落,由2021年2月18日的31382輾轉直落至去年10月31日的14597。2020至今年港股已經直落四年下墜,市值不斷下降,印度、台灣、日本等股票市場指數均超本地恒指。此外,多年來道指長期低於恒指,但近幾年不但越過港股,不旦早已超越兩倍以上,甚至有機會直趨四萬點。而這個過度膨脹的美股市場,一旦爆破亦會拖累全世界。

 

4. 現今香港樓價已大幅回落,加上股市大熊市仍未見底,大有機會令香港經濟陷入難以挽救的通縮環境。

 

5. 這是為何不斷建議所有持份者,速速搶救物業市場,不要待經濟掉落難以救治的境地才想辦法。建議應「立即撤銷所有樓市辣招」,並提供適當舉措,協助市民(在樓價已大幅下調的情況下)上樓,及讓發展商加快投地建屋。

 

6. 其實只有房屋局一局,是不可能去應對這麼一個嚴峻的問題,相信其他司局級官員、甚至特首,都應參與其事,快速行動。

 

Regard,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Enquiry CEO/CEO <ceo@ceo.gov.hk>
Date: 2023
121日週五 上午11:40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567)-官民合作盡快想出辦法
To: George Luk 


Luk
先生:

 

1129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悉,我獲授權回覆。我們已把你的意見轉交房屋局參閱。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林朗儀 代行)


<很多時候都會「重温過往的電郵」,指出社會的重要議題。當年社會為了所謂「政治爭拗而未能聚焦解決問題」,蹉跎歲月,故值得再提出給大家思考。>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對社會及政府提出意見或建議的電郵,請前往連結:(i)   http://jet2468.blogspot.hk/   (ii) (及歷任政府官員的回覆:https://jet2468.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html)>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香港、大陸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摘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聲明:轉載有關文章或視頻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繫,本人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2023年11月28日星期二

給特區的信(566)-審時度勢3: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2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23年11月27日週一 下午2:41
Subject: 給特區的信(566)-審時度勢3: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2
To: 夏寶龍先生 <service@hmo.gov.cn>, Mr. John Lee <ceo@ceo.gov.hk>
Cc: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 <info@hkcoalition.com>, Dr. CHOI Yuk Lin <sedoffice@edb.gov.hk>, Miss MAK Mei Kuen <shya@hyab.gov.hk>, Mr. LAM Sai Hung <stloffice@tlb.gov.hk>, Mr. YAU Cheuk Hang <nmcoenq@devb.gov.hk>, Mrs. YEUNG HO Poi Yan <scsoffice@csb.gov.hk>, Ms. HO Wing Yin <shoffice@hb.gov.hk>, Ms. LINN Hon Ho <sdev@devb.gov.hk>, Prof. LO Chung Mau <sho@healthbureau.gov.hk>, RTHK <cnews@rthk.hk>, George4 Luk 

夏寳龍先生/李家超先生:

 

1. 非常欣喜收到以下回覆。因為市面各行各業都經營困難,若不是隨隨便便、馬馬呼呼的回應,全港市民、商戶都會覺得實實在幫到他們。但速度决定一切,因為他們正在以每分每秒計,大量失血。

 

2. 若失血過多,便難以救治。(希望不要介意我將此消息公開)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Enquiry CEO/CEO <ceo@ceo.gov.hk>
Date: 2023
1127日週一 上午10:37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565)-審時度勢2: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
To: George Luk 


Luk
先生:

 

1123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悉,我獲授權回覆。我們已把你的意見轉交房屋局參閱。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林朗儀 代行)

 

From:  George Luk 
Sent:  Thursday, November 23, 2023 12:16 AM
To:  
夏寶龍先生 <service@hmo.gov.cn>; Enquiry CEO/CEO <ceo@ceo.gov.hk>
Cc: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 <info@hkcoalition.com>; SED Office/EDB <sedoffice@edb.gov.hk>; SHYA POO/HYAB <shya@hyab.gov.hk>; STLOFFICE/TLB <stloffice@tlb.gov.hk>; NMCO Enquiry/DEVB <nmcoenq@devb.gov.hk>; CSB SCS Office/CSB <scsoffice@csb.gov.hk>; SH Office/HB <shoffice@hb.gov.hk>; SDEV/DEVB <sdev@devb.gov.hk>; SHO/HHB <sho@healthbureau.gov.hk>; RTHK <cnews@rthk.hk>; George4 Luk

Subject:  給特區的信(565)-審時度勢2:速速去救救本地物業市場

 

夏寳龍先生/李家超先生:

 

1.  不是要政府出資去救,而是以優惠政策及適當措施去救,令物業市道及市面正常企穩。不要認為政府是朝令夕改,這是仁政,還要「速速」實行。

 

2.  看看電影:「The Big Short」港譯「大賣空」,或原著By Michael Lewis。會知道什麼是MBSABSCDOCDS及如何由華爾街投行揾專家創造出來

 

3. The Big Short是講一班人如何跟爛透了、完全資不抵債及槓桿極高的物業市場對賭的真實故事。跟香港的高質素供款業主完全唔同

 

4.  MBSCDSCDO是什麼?從「大賣空」看懂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https://vocus.cc/article/603b4e28fd89780001e67683

解鎖投資-產業金融筆記

2021/02/28

(舊文:2016/1/21

對身為一個金融癡和金屬樂迷的怪咖來說,大賣空(The Big Short)簡直是部完美電影,因為主角 Michael Burry 除了是個投資人,似乎也愛聽金屬。由於是在講2008年次級房貸引發金融海嘯的故事,裡面會碰到一大堆資產證券化的用詞,如果沒有先初步了解一下,看完很可能會發生一個狀況:
A
:反正他好像是一開始賠很多後來賺很多,對吧?
B
:好像吧,你想吃啥?

原本只想簡潔說明最重要的MBSCDOCDS但發現如果沒頭沒尾的只解釋它們,那其實跟沒講一樣,所以快睡吧!不是辣!!是開始吧!

先確定幾件事情~

  • 債務:欠別人錢,也就是 跟別人借錢
  • 債權:別人欠你錢,也就是 借錢給別人

那銀行的工作也就是,跟我借錢然後付給我比較低的利息(我的存款,銀行的債務),再把我的錢借給其他人,收比較高的利息(貸款,銀行的債權),賺它利差!(賺死它!!!

*信用評等:
一些(號稱)中立的機構,像是S&P、穆迪(不是瘋眼穆迪)、惠譽(不是惠普),會把債權分等級:
等級越高(AAA)代表錢越可能收得回來;
當然越低(BB)就表示欠錢的人還不出錢的可能性很高。

為何說是「號稱」中立?
因為請這些公司幫自己評等,是要付錢的。如果我是客戶,去找S&P幫我評等時,他打算給一個超爛的評等,而我還得付他錢?吃屎吧,我去找穆迪就好啦,名字聽起來還比較酷。S&P為了五斗米也只好下腰。(是折腰辣)

整部電影圍繞著一個主題:「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分成 2 種:「金融資產」證券化&「不動產」證券化。大賣空電影裡提到的全部都是前者,所以講講電影裡需要知道的就好。

證券化就是:「將特定資產轉換為有價證券,讓它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以上這句是廢話,有看沒有懂。

意思就是,銀行會借錢給很多人,如果銀行把錢借給 A1A2A3A1~A3 這三個孩子就要慢慢還錢給銀行,當然還要付利息,所以這三個小鬼持續還錢的時候,銀行就會持續有收入。

銀行把對 A1A2A3 的債權包裝成 B證券,再把 B 證券賣掉,買 B 的人就可以拿到從 A1A2A3 那邊收來的錢。「銀行把 A1A2A3 欠自己的錢,變成 B 券後賣掉的過程」,就叫資產證券化。

至於怎麼包裝的?主要是透過「特殊目的機構」(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把要證券化的資產交給一個獨立的機構來處理, SPV 又分成 2 種:

  • 特殊目的信託(SPTSpecial Purpose Trust
  • 特殊目的公司(SPCSpecial Purpose Company

差別在於資產是以「信託」形式還是「公司」形式管理,因為不是要考試,解釋完對看電影也沒有幫助,先跳過。

那銀行幹嘛做白工?把從 A1~A3 那邊收的錢,繞了一圈,最後卻給了買 B 證券的人?首先,很重要的一點,銀.行.才.不.會.做.白.工.呢!當然是為了:

A.  賺它利差!(賺死它!!!)證券化的過程中,可以透過一些機制,強化債權的信用評等。

因為信用評等越高,代表錢收不回來的可能性越低,沒什麼風險所以利息自然就越低。銀行借錢給A1A2A3收比較高的利息,把他們欠的錢變成 B 證券以後,提高信用評等,付比較少的利息給買B的人。

那信用評等怎麼增強?就不增加專有名詞了,說幾個比較好懂的~

1.      找別人做保證,假設A1A2A3還不出錢,那買B證券的人就拿不到錢了,這個時候由C來付錢給買B證券的人。

2.      假設銀行借給A1A2A3的錢加起來有100萬,但是只把其中的80萬變成B證券賣掉,剩下的20萬拿來以防萬一

3.      A家三兄妹欠的錢轉變成B證券時,把B證券分等級,變成B++B+B-,錢會先付給買B++的人,再付給買B+的,最後才給買B-的;那B++的評等就比較高,買它的人收到比較低的利息,買B-的人因為評等比較低,收到利息較高。

B.另一個目的是提高資本適足率讓帳面上看起來不要好像借出去很多錢,別人就會擔心你借這麼多錢出去,啊收不回來不是挫賽嗎?

這提一下就好,不是重點,實際上都馬是為了賺它利差!(賺死它!!!)才做證券化的。

「資本適足率」又是專有名詞,為了避免被說偷懶,迅速說明。
假設銀行有100萬現金,其中 20 萬是銀行自己的股東錢,另外 80 萬存款戶存放在銀行的錢。前面那個 20萬就叫「自有資本」,後面那 80 萬是銀行的「負債」,因為錢是存款戶借放在銀行這的,他隨時可以拿回去。
當銀行把手上 100 萬現金中的 60 萬再借出去給別人,也就是別人欠這個銀行 60 萬,銀行的這 60 萬「債權」就是「風險性資產」,因為有可能拿不回來。
所以這個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風險性資產」,也是就20/60=33%。這個數字不能太低,免得當這些錢收不回來,銀行可能會沒錢給來提款的存款戶,銀行就掰了。

好辣,以上是整個電影圍繞著的基本概念。接著是電影的背景,也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之前。

*次級房貸:
借給窮人的房屋貸款,因為這些窮人收入差、信用低,所以利率很高。大多由專門的金融資產公司出面提供,像是房地美、房利美,說到2008年金融海嘯,就會有它們的出現,電影中也有提到,而房地美、房利美這二位是美國二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

而從2000年美國從網路泡沫化後逐漸復蘇,尤其1997年到2006年間,美國一般住房的價格漲了124%,也就是說,在那時根深蒂固的觀念裡,房地產是穩賺不賠的東西,它的價格是只會往上,不可能往下的。

所以,房地美、房利美這些公司才會隨意地貸款給窮人,讓他們去買房子,完全不考慮他們還不還得起,只要你來,你要錢買房,我要業績,這個Case我就收,你還不出錢來,房子就歸銀行所有,反正房價會漲,銀行也不怕,我口袋也滿滿,何況房價會漲的前提下,至少你也沒有故意不還錢的理由。

除。非。房價崩盤,如果房價一直跌一直跌,窮人就會想說,老子不還了,破房子你要就拿去吧~但,房價怎麼可能崩盤呢?你說對吧。

接下來是電影裡面最重要的三個名詞:MBSCDOCDS

跟朋友去看時,電影開始前簡要地解釋了一下,說待會電影裡面可能會提到這些東西,沒想到電影開始3分鐘就全數登場,而且還會一直出現。

*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化(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經過前面的說明,這個應該就比較容易懂了,銀行可以拿來證券化的債權有的多,信用卡、車貸等等,這些都是銀行借出去的錢,如果是把借出去的「房貸」拿來證券化,產生的東西就叫做MBS;也就是借給A家三兄妹的若是「房貸」,那用A1A2A3欠得錢,包裝成的B證券,就叫做MBS

*擔保債權憑證(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這些名詞其實只是證券化的主角不同,MBS是把房貸證券化,上面提到以信用卡、車貸為主角的證券化產物,也有各自的名稱,CDO也是一樣意思,差異在於,剛剛說的主角,信用卡、車貸、MBS的房貸等等,是銀行本身把錢借出去,得到的債權;

CDO是把「有債權性質的證券」,如債券,包在一起證券化,在電影中提到的CDO ,指的就是把一堆MBS包在一起的CDO,然後還會出現把一堆CDO再次包裝成新的CDO,就叫它超級CDO吧。

-債券&銀行貸款 產生的債權有點不同,銀行貸款(在證券化之前)不能在市場上交易流通,債券可以;但證券化後,例如房貸變成MBS,就可以交易了。
-
債券是借據,可以交易的借據,公司需要錢的時候,可以發行債券借錢,也就是開出借據,A決定借錢給公司的話,就去買它發行的債券,之後誰握有那個債券,公司就還錢給誰,原本公司是要還錢給A,但A如果把債券賣給B之後公司就是把要還的錢給B

*信用交換契約(CDS, Credit Default Swap):

CDS是一種保險,整理一下到目前為止:銀行房貸>>MBS>>CDO>>投資人,意思是跟銀行借房貸的人,他還的錢支付給MBS,支付給MBS的錢再轉付給CDO,所以投資人買CDO是為了收錢。

如果我買了CDO,會擔心如果前面的人還不出錢來,那我就拿不到錢了,這時我可以付一些保費,買一個叫CDS的保險,如果前面那些人還不出錢來,賣CDS這個保險給我的人,(通常是銀行)就要賠錢給我,順帶一提,這個保費是要持續一直付的。

剛剛講的情況是「我有買CDO」,每個月CDO會付我100元,我擔心CDO違約,就收不到錢了,所以每個月拿20元去買保險(CDS),這樣每個月都還能收到80元,又不用擔心CDO違約,這叫做「避險」。

事實上,我也可以「沒買CDO」,只買CDS那就是持續每個月付出20元,賭有一天CDO違約,那賣CDS我的人就要賠一堆錢給我,這叫「投機」,又因為是看衰CDO所以在沒有買CDO的情況下買CDS,就可以視為「放空CDO

而這些CDO是由MBS組成,MBS是由房貸組成,放空CDO是賭這些借房貸的人還不出錢來,也就意味著看空美國房地產,所以這部電影叫「大賣空」。

這樣就不會覺得奇怪,為何一直在「買」CDS,卻說是在「賣空」

-「放空」是借東西來賣的意思,如果1個杯子價格100元,它下個月特價4折變成40元,剛好A有這個杯子,我就跟A借來,說好下個月把杯子還他,再多給他10塊錢利息,拿到杯子後我就把他賣了拿到100元,下個月特價時再用40元買杯子回來還A,然後給他10塊利息,那我就賺了50元,這樣猜某個東西價格會下跌而先賣的舉動,就是放空;但吃飽後坐在沙發上盯著天花板看,也叫放空。

最後再補充幾個吧,有出現但沒那麼重要。

*資產基礎證券(ABS, Assets-Backed Securities):

一開始有提到,證券化的過程是把債權包裝成新的證券,至於怎麼包裝的剛剛提過了。有2種方式:1.透過出售給特殊目的機構(SPC),包裝出來的證券叫做ABS2.透過信託給信託機構,包裝出來的證券叫做受益證券。

基本上就是證券化後產物的統稱,依照包裝方式不同,稱為ABS or 受益證券。

可以這樣理解,透過SPC證券化出來的東西叫ABS,如果這個ABS是以房貸為主角包裝出來的,那這個ABS也叫做MBS

*ABX衡量次級房貸風險的指標,上升代表資產價值提高、風險降低、狀況改善。

*ISDA契約:國際上從事交換交易(Swap與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慣用之合約,要簽這合約有需有一定的資金門檻,CDS就是Swap的一種。

每次都覺得篇幅太長,卻還是屢創新高,但2008年金融海嘯的架構很大,希望對看電影有幫助。(前提也要有人看完好嗎!)

 

5.  但政府的行動出手要非常快,免得物業價格再下跌,形成全面跌市,令物業作押去發債會困難很多。

 

6.  以下這兩個短視頻曾發出過多次,但非常值得重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De5kUUyT0&t=59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wJX6SHY9s&t=1s

 

Regards,

 

George Luk




<很多時候都會「重温過往的電郵」,指出社會的重要議題。當年社會為了所謂「政治爭拗而未能聚焦解決問題」,蹉跎歲月,故值得再提出給大家思考。>

<如有興趣觀看之前對社會及政府提出意見或建議的電郵,請前往連結:(i)   http://jet2468.blogspot.hk/   (ii) (及歷任政府官員的回覆:https://jet2468.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html)>

<網誌內容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對香港、大陸及週邊地區人士及政府多點理解/體諒,並以一般普羅大眾的觀點,加以進言。>

<閣下如不願意再接收由本人發出的郵件,請回電郵並在「主旨」寫上移除“remove”。由此引致之不便,本人謹此致歉。>

<特此鳴謝被引用或摘錄過文章內容的作者。著作權及版權皆屬該作者及/或其出版機構。聲明:轉載有關文章或視頻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繫,本人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2023年4月13日星期四

給特區的信(543)-How bond may affect you(3)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23年4月13日週四 下午12:46
Subject: 給特區的信(543)-How bond may affect you(3)
To: 夏寶龍先生 <service@hmo.gov.cn>, Mr. John Lee <ceo@ceo.gov.hk>
Cc: Mr. Ma Jiantang <drc@drc.gov.cn>,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 <info@hkcoalition.com>, Dr. CHOI Yuk Lin <sedoffice@edb.gov.hk>, Miss MAK Mei Kuen <shya@hyab.gov.hk>, Mr. LAM Sai Hung <stloffice@tlb.gov.hk>, Mrs. YEUNG HO Poi Yan <scsoffice@csb.gov.hk>, Ms. HO Wing Yin <shoffice@hb.gov.hk>, Ms. LINN Hon Ho <sdev@devb.gov.hk>, Prof. LO Chung Mau <sho@healthbureau.gov.hk>, RTHK <cnews@rthk.hk>, George1 Luk 


夏寳龍先生/李家超先生:

 

1.    過去一段非常長的時間,全球(特別是美國)的長中短債息,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過份印銀紙、量寬(QE)、買債,各大央行的短息低至近零甚或負利。一般以穩健收息的各類形基金及投資者,未能以最安全、穩妥的美國國債去收取合理回報,而作出不同類形投資操作,以期取得較高回報。

 

2.    十多年前的的雷曼迷債、引至全球金融海嘯的次貸危機,都是不同的例子。今次的金融危機,應該未正式引爆,但人們對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債及歐美公司債),相信會提高警覺。

 

3. 危機不會像地震般一下子出現,而是一步步累積的以下是五年前的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寄件者: George Luk 
Date: 2018
39日 週五 下午2:43

Subject: 給特區的信(265)-How bond may affect you(2)
To: Mr. Li Wei <drc@drc.gov.cn>, Mrs. Lam Cheng Yuet Ngor <ceo@ceo.gov.hk>
Cc: Mr. Frank Chan <sthoffice@thb.gov.hk>, Mr. LAU Kong Wah <sha@hab.gov.hk>, Mr. LAW Chi Kong <scsoffice@csb.gov.hk>, Mr. WONG Wai Lun <sdev@devb.gov.hk>, Task Force on Land Supply <tfls@devb.gov.hk>, George1 Luk 


李偉先生/林鄭月娥女士: 

 

1. 大家當然不應無故自己嚇自己,但以下「華爾街見聞」的一篇(及大半年來不少同類)警惕文章,値得大家留意。因為各種資產類別中,債市總值比全球股票及地產等類別資產的總和還要多,此外其價格大幅波動而引起的利率波動,會影響全球各地經濟的榮枯。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233942  ObsoleteTry this https://read01.com/8zBz08G.html#.ZDdyj3ZBx_Q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破2.9% 創四年來新高 2018-02-12 15:45

美債下挫將會拖累股市?

美國股市自2月以來劇烈震盪。「華爾街見聞」提到,高盛全球股票交易部門的負責人之一Brian LevineLevine認為,債券市場的低迷和美國股市的回調不無聯繫:

『這是不是市場在調轉方向呢?我已經聽厭了大家認為這是技術性回調的看法。好吧,這的確是在調轉方向。市場已經在過去九年中連續成長?其中的原因自然不少,但是全球性的貨幣寬鬆政策則是讓投資者忽視風險曲線的最重要因素。沒錯,在過去幾年中,利率緩慢上升,股市都能逐漸消化其影響。但是,利率上升到一定幅度,就會引發質變。

在我看來,標普500沖至歷史最高點的那天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沖至四年來最高點絕非巧合。在股票遭遇拋售潮時,債券卻沒有反彈,這意味著多年來的股票牛市出現了根本性變化。』

 

2. 以下的一篇網上文章,可以讓一般人較易理解「債券收益與各種利息的關係」:

你一直搞不懂的債券價格和收益率  這下懂了!

http://bond.jrj.com.cn/2017/11/02143823325949.shtml  (Obsolete)

2017-10-24  07:21:33  來源:路財主

  

3. 美國克林頓政府時期的總統政策顧問James Carville曾經講過一句話:

如果有來生,我曾經希望當美國總統、羅馬教皇或棒球高分擊球員,但現在,我只想托生在債券市場,因為它可以嚇唬住任何人(I used to think if there was reincarnation I wanted to come back as the President or the Pope or a .400 baseball hitter. But nowI want to come back as the bond market. You can intimidate everybody.)!(無獨有偶,這句話也出現在Niall Ferguson的「The Ascent of Money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第66頁,談論Bond的這一章的第一段)

 

4. 作者說:絕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無感。在大家的印象中,總覺得債券這玩意兒,固定收益的東西,乏味得很,哪有股票、期貨和外匯市場的波動來得精彩刺激、激動人心,更是很少關心債券市場的情況……作為非金融科班出身的野路子財經人,我(作者)一開始也是這樣。

  

5. 然而,隨著這麼多年對金融市場瞭解得越來越深,我對這句話卻愈加深有感觸,而且發現自己以往認知的膚淺——特別是,我們用定期存款的思維去理解債券,這實在太低估了債券市場的波動和影響,甚至會造成完全錯誤的理解。

  

6. 比方說,2011年和2013年,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先後兩次調低美國本、外幣的主權信用等級,從A+調整A,然後再到A-。當時很多愛國人士開始大聲叫好,美國主權評級越低,那麼美國國債收益率越高,這對目前大量持有美債的中國有利……

聽見這種話,如果真愛國而且懂金融的人,恨不得暴揍這些蠢貨一頓!

  

7. 第一,所有已出售國債,其票面利率是保持不變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再漲,美國財政部也不會給持有債券者多付一分錢利息;

第二,信用評級下調,國債收益率上漲,意味著國債本身價格的下跌——100元面值的國債售價98,意味著收益率=100-98/98=2.04%

如果售價95,意味著收益率=100-95/95=5.25%,所以如果收益率暴漲,就是國債價格暴跌,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8. 最基本也應該知道:國債收益率上漲===國債價格下跌!2010年面臨破產之時,希臘國債收益率高達1000%這意味著,面值100歐元的希臘國債,在市場上售價連10元都不到,你居然還說持有希臘國債是好事,你說這些蠢貨們的金融知識該有多匱乏!

  

9. 實際上,你經常在財經媒體中聽到的那個債券收益率其得來就是因為債券價格的變動而計算得出——如果某個債券收益率暴漲,常常意味著這個債券償付能力有問題,價格自然就是暴跌啊!

  

10. 有人該疑惑了,國債收益率不是國債發售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麼?

嘿嘿,你問到點上了,債券收益率,就是個金融知識的深坑啊!

 

11. 以國債為例,一般來說有5種收益率。

 

1)名義收益率:

通常稱之為票面利率,這是國債一開始發行就確定的收益率。

例如:某10年期中國國債,面值100元發售,每年支付一次利息,持有人每年某個固定日期都會從財政部收到5錢的收益,這就意味著名義收益率5%

 

2)即期收益率:意思是按照現在的國債價格和票面收益算出來的收益率。例如:某十年期中國國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而當前市場價格96元,那麼,即期收益率=5/96=5.2%

 

3)到期收益率:這個稍複雜一點兒,要考慮當前債券價格和持有到期後財政部返還所有本息的價差和距離到期的剩餘年份。例如:某十年期中國國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當前市場上價格96元,還有8年到期,那麼,到期收益率=[5+100-96/8]/96=5.73%

同學們,敲黑板了,我們通常在財經新聞中聽到的那個國債收益率債券收益率,通常情況下就是指到期收益率

 

4)認購者收益率:在絕大多數時候,100元面值的國債,財政部是不會按照100元來賣的,而是要根據當前市場上的國債收益率價格進行調整,還要根據各購買國債的金融機構投標情況來確定價格。這個收益率,指的是認購者買國債之後,持有到期的收益率。這需要考慮財政部出售債券價格、本來的票面收益率等因素。

例如:某十年期中國國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購買者從財政部購買的價格是102元,那麼,認購者收益率=[5+100-102/10]/102=4.71%

再次敲黑板了,這個收益率,就是通常所謂的國債發行利率

  

5)持有期收益率:國債價格本身有漲跌,有人就會想著在漲漲跌跌中賺差價,而這個收益率就是在你賺取差價時候的收益率。

例如:某十年期中國國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我以96元在年初買進,除了獲得國債利息收入外,我還預計2年後會漲到102元,並在那時賣出,這樣一來,持有期收益率=[5+102-96/2]/96=8.33%

還要敲黑板,這個收益率,就是投資者買賣債券所獲取的投資收益率。

債券收益率的概念,基本(只是基本)就這點兒知識了

 

12.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美國債券市場遠比股票市場的規模大。

僅美國國債市場,2017年年中其規模已經達到19.8萬億美元,如果進一步加上公司債、市政債(地方債)、聯邦機構債、公司債以及房地產抵押證券(MBS)和資產支持證券(ABS),總規模超過40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在全世界投資者心目中這麼牛逼的紐約交易所,目前其股票總市值也不過20萬億美元左右,加上納斯達克的9萬億,總額也就30萬億美元的樣子。 (當年的數字)

  

13. ——為什麼我們都知道美國股市,卻很少人聽說過美國債市。

答案並不奇怪——因為,債市交易者絕大部分都是諸如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券商)、信託公司、大型對沖基金這樣的機構用戶,乃至各國政府(美元國債很活躍的購買對象),卻極少個人投資者在債市里折騰。

  

14. 但你想想嘛,真正決定市場運行的,是機構還是散戶?正是因為都是大手筆的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上折騰,所以一旦債市收益率出現較大波動,常常能夠在整個金融市場掀起滔天巨浪,相比之下,股市的波動反而影響沒有那麼大。

  

15.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提過,在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裡,債券市場才是資本市場的核心,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金融市場上資產定價的錨,我稱之為定海神針,無論債券、股票、期貨還是房地產,其價格都會受到定海神針的影響。

  

16. 不考慮通脹的話,影響方向很確定:

定海神針下移,資產價格上升;

定海神針上移,資產價格下跌。為什麼會這樣呢?

  

17. 因為有中央政府和央媽(大陸人喜歡這樣稱呼中央銀行)印鈔作保證,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通常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也就是說,購買10年期國債,我的收益率是不用承擔風險的;

與無風險收益率相對,一個人如果購買非國債的其他債券、股票、房子等資產,他需要承擔價格漲跌風險,當然也要求獲得比國債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嘛——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就成為了各類資產收益率的鐵底。

  

18. 如果國債收益率升高,將意味著債券收益率、股票的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數)、期貨升貼水率、房子收益率(租金房價比)的底部都要抬高,這一抬高不要緊,在同樣收益(債券票面收益、公司股票分紅、房產租金等)的情況下,將意味著債券、股票、房子的價格的下跌(原理與前面講債券價格下跌一樣)……

  

19. 否則的話,如果這些資產的收益率比無風險利率還要低,金融機構肯定選擇賣出股票、賣出房子、賣出債券——歸根結底還是會導致資產價格下跌。

  

20.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聯儲已經宣佈了要縮表和加息,這意味著美國國債收益率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肯定會緩慢上升(下圖為2000年迄今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情況)……(附圖)

 

21. 香港的樓價虛高,主因是人為的限制土地供應,以至做成全球最高及最難負擔的樓價;所有持份者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22. 港人一直指特區政府推出的「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扭曲了樓宇買賣的自由市場;但甚少人提及各大央行於金融海嘯後的過份貨幣寬鬆政策,扭曲了各類資產價格,形成全球各種資產價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脹。下面是另一篇非常有趣的網上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0%B6%E5%80%AB%E7%8A%AF%E4%B8%8B%E7%BE%8E%E9%BA%97%E7%9A%84%E9%8C%AF%E8%AA%A4?source=feed_text&pnref=story

耶倫犯下美麗的錯誤

耶倫,是一個學院派,她作為美聯儲主席,犯了很大的錯誤。

在伯南克任期時至少有一點非常果斷,那就是果斷的大量印鈔﹔而到了耶倫奶奶的時候,她一再猶豫,錯失了很多退出QE的機會。

基本上美元理應2014年就應該加息,結果直到201512才第一次加息,加息的動作太晚了。

201512月第一次加息後,美國股市出現崩跌,把耶倫奶奶嚇得不敢加息,結果第二次加息的動作,整整推遲了整整一年。

按理2016年應該加息三次的,結果被耶倫完美錯過。直到201612月才開始第二次加息,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23. 在她的任內,錯失了多次加息的好機會,讓美國股市的泡沫一再膨脹,埋下了下次危機的重大隱患。 當然,耶倫在許多次公佈利率記者會持續重複提到,盯住一個指標,那就是核心通脹率,沒錯,在傳統貨幣學裡面,這確實是不能忽視。

但是在當今貨幣理論界,#資產價格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核心通脹往往沒上來,但是資產價格已經出現天大的泡泡,越吹越大,因此為了防止資產價格泡沫,也應該盡快加息。

 

24. 市場有一派說法,是這樣提到的﹔

耶倫完美錯過2016年加息的機會,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她有一已之私】。原因她奧巴馬任命的,屬於民主黨派,她非常希望希拉裡上臺,而不是川普上臺。而2016年又是大選年,如果她主導著美聯儲,盡量維持股市漲勢會,提升希拉蕊的競選勝率,而若股市上漲,正是民主黨一直宣傳的政績。因此,她遲遲沒有決定加息,美國股市當然也就一漲再漲,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川普這位大家認為不按理出牌的怪老伯還是擊敗了希拉蕊,當上美國總統。

 

25. 川普對這一點倒是看得非常透,說耶倫一直在幫希拉裡,如果他當上總統,他第一件事就是要撤掉耶倫奶奶的美聯儲主席職位。

在耶倫奶奶任期美聯儲的過程中,與川普也是表面上客氣,私底下兩人看不爽維持了表面關係,當時,許多新聞都持續報導,兩人的恩怨,過程中終於在2018年,耶倫黯然下臺。

 

26. 好吧!以上似乎像極了商業電視劇的劇本,川普與耶倫的愛恨情仇與不管是否真實性有有多少,這齣也完結篇了。至今針對這個部分,川普達到撤換耶倫奶奶心願,川普達到他的目的。耶倫奶奶退位後,來了一位王者, 鮑威爾。。輪到鮑威爾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新一任美聯儲主席。

 

27. 我們都知道,伯南克和耶倫都是學院派,沒有太多的金融實踐經驗,但鮑威爾不同,他太瞭解華爾街,非常清楚知道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被華爾街綁架,他曾經長期在華爾街工作,被認為是華爾街利益的代表人物。

 

28. 也許是因為所以他才表現得和前兩任有很多的不同。鮑威爾宣誓就職的第一天,美國股市發生了股災,連續千點下跌,大煞風景,就好像向他示威,這似乎在與警告 鮑威爾警告【你不要亂來】。

 

29. 在鮑威爾,等股市的波動相對平復,開始執行他美聯儲主席的任務,他的工作,就是盡快加息/退出QE/縮表!

 

30. 鮑老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在國會終於發表了鷹派的宣言:市場波動不會阻擋加息步伐。此話一出,美國股市迅速開始大跌,股市已經不是新任主席加息考慮的重點,最後,美國股市暴跌300點。實在太cool ! 也早該平衡這個超級大泡沫。

 

31. 鮑威爾的証詞,客觀上支援了美元,美元在他的加息言論刺激下開始走強,持續到至今除了川普言論 最終希望看到強勢美元,之後鮑威爾鷹派言論,讓美元回到90上方真的不容易。

 

32. 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迅速下跌,收益率上升5個基點,到了2.90%,加息一來,美債收益率上升。

 

33. 現在美債收益率已經接近3%,這樣一來,在低風險收益率的吸引下,美股的高風險收益率就會變得越來越缺乏吸引力,至少短期、中期是這樣的。

 

34. 鮑威爾的鷹派加息言論後,市場認為2018年加息四次的概率開始上升,之前是預計至少是三次加息。當然,過程中高盛在市場報告,甚至喊出了五次加息,如果真的加息五次,也是存在理論上的可能,那就是非常快速的加息。

 

35. 時間留給鮑老的時間不多,美聯儲必須要盡快將利率正常化,得必須要為下次可能到來的危機做準備。

 

36. 鮑老是實戰派,不是學院派,是有實戰經驗的人,言論透明清晰,我(耶倫犯下美麗的錯誤一文的作者)相信之後在他任何言論上,更是會探究出趨勢裡更明確的關鍵訊息。

 

37.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是指美國同業拆借市場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這種利率的變動能夠敏感地反映銀行之間資金的餘缺,美聯儲瞄準並調節同業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並且將同業拆借市場的資金餘缺傳遞給工商企業,進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金融市場上資產定價的錨,上面第二至二十段的作者:路財主稱之為定海神針無論債券、股票、期貨還是房地產,其價格都會受到定海神針影響。

 

Regards,

 

George Luk

 

---------- 轉寄的郵件 ----------
寄件者: <ceo@ceo.gov.hk>
日期: 201832日 下午3:22
主旨: Re: 給特區的信(263)-我們社會要認識「人的價值」
收件者: George Luk 

George: 

 

223,28日的電郵收悉,謝謝你的意見。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
麥佩儀 代行)

 

Regards,

 

George Luk

 

 

 

---------- Forwarded message ---------
寄件者: Enquiry CEO/CEO <ceo@ceo.gov.hk>
Date: 2023
317日週五 上午10:22
Subject: Re: 
給特區的信(539)-港人眼光應看遠一點3
To: George Luk 

 

Luk先生:

 

315日致行政長官的電郵收悉,我獲授權回覆。我們已把你的意見轉交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參閱。

 

行政長官私人秘書

(林朗儀 代行)